很多家長都有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經歷。「輔導」顧名思義是輔助和指導的意思,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但是,家長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起到真正的輔導作用呢?有關專家總結了三個方面,值得家長朋友們參考。
第一,根據作業量為孩子設定寫作業的時間,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而且還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多數孩子由於年齡小,自制力不強,常常一邊寫作業一邊玩。這樣不僅不能集中精力,而且會使孩子寫作業的時間不斷延長,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做事拖拖拉拉的壞習慣。
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如果事前規定好時間,孩子到時候不能完成,他就會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自覺克服一邊寫作業一邊做小動作的壞習慣。
第二,檢查作業。檢查作業包括兩個環節,一個是孩子自己完成後,家長應督促孩子先自己檢查一遍,看有沒有出現問題。然後家長再檢查一遍,看有沒有孩子檢查沒有發現的錯題。
檢查這個環節非常重要,這是對孩子作業質量的一次大幅提升。通過檢查環節,一方面孩子在做作業時會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儘量降低檢查環節的錯題率;另一方面,通過檢查讓孩子發現自己的知識盲點,可以幫助他及時翻閱課本再次學習,查缺補漏,起到對所學知識鞏固提高的效果。
第三,督促孩子建立錯題本,把錯題抄寫在錯題本上。這個環節是對孩子知識盲點的再一次強化學習。由於各學科知識都具有連貫性和系統性,孩子做作業時出現的一道題的錯誤,往往意味著對一個知識系統的掌握存在問題。所以,這時候對於錯題一定要通過錯題本記錄下來,然後再針對相關聯的知識體系進行集中補習。孩子如果能夠堅持這樣做,知識盲點越來越少,最終就會脫穎而出成為人人羨慕的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