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明代原貌古建築遺址,距北京120公裡,形式多變化大極為罕見

2020-12-16 風子紅

大家好,這裡是風子紅的旅行專欄,歡迎關注,一起探討旅行與生活。

長城,是我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它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是世界的一大奇蹟,它絕對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內,總計長度達2萬多千米。

在我國眾多的長城之中,位於北京密雲的司馬臺長城,我國著名古建築學家羅哲文曾評價「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司馬臺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最」。這座長城也是我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築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所以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司馬臺長城。

司馬臺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區北部的古北口鎮司馬臺村北,緊鄰古北水鎮,距離北京120公裡。司馬臺長城之所以被稱為中國長城之最,也是因為它依險峻山勢而築,並以險、密、齊、巧、全五大特點著稱於世。80年代的時候,司馬臺長城就已經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大家都知道,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當然司馬臺長城也是兼具了這些體系,雖然司馬臺長城只有5.7公裡,東起望京樓,西至後川口,共35座敵樓,但它的險峻、威武在中國長城歷史上課是具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最近在全國颳起一股秀長城、贊長城的浪潮,讓我不禁心潮澎湃。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小學時好去爬過八達嶺長城,長大了又去了司馬臺長城,長城對於我們來說,不僅僅只是一個符號,一個旅遊景點,它更承載了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就是站在長城上遠望四野,這一方天地浩然威武,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長城是古代防禦的工事,但是在今天這樣的和平年代,來到長城,它依舊氣勢磅礴,隨著刀鋒般的山脊奔馳,時寬時窄,時起時落,連綿不斷的燕山山脈之間,司馬臺長城疊起無數的奇幻,仿佛能感受到曾經的金戈鐵馬。

也正是因為司馬臺長城的城臺、敵樓、障牆在很短的一段距離內形式之多,變化之大,在整個萬裡長城之中極為罕見的。總之,這座長城,它不僅僅威風凜然,冷峻挺拔,更是古人的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在我看來就是奇蹟中的奇蹟!

站在這裡,是一種自豪感,也是一種敬畏感!

你們都去過哪些長城呢?對於長城,你們又有什麼故事呢?

相關焦點

  • 保定一座實力縣級市,距北京僅73公裡,生產總值405億,未來可期
    其東北方向依次是北京、廊坊和天津等各大城市。保定市自古以來就佔據著非常重要的軍事地位,是京畿重地北京的南大門,與北京息息相關。荊軻、劉備、趙匡胤等歷史名人都出自保定市境內。在保定市境內有一座很有實力的縣級市,其北部與北京市毗鄰,距離北京只有73公裡,在一個小時之內就能到達北京,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個城市就是涿州市。
  • 北京有個「頂級豪宅」,僅距市中心5公裡,被譽為「半部清代史」
    北京是我們國家的首都,自古以來就是歷代的重要都城,北京不僅有悠久的文化,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現在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地方,由於其特殊的性質,許多人渴望去北京旅遊,北京已經成為許多遊客必去的旅遊目的地,北京的景點大部分都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古建築,大部分是著名的故宮和頤和園
  • 北京有處「頂級豪宅」,距市中心僅5公裡,有「半部清代史」美譽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從古時起,就是歷朝歷代的重要建都之地,北京不僅文化悠久,還隱含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現在的北京是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地方,因為北京的這一特殊性質,不少人都會嚮往去北京旅行,北京也成為了不少遊客必去打卡的旅遊勝地,而在北京境內的景點,多是從古時留存至今的古建築,多是出名的故宮、頤和園等吸引著遊客的目光。
  • 盤點北京熱門古建築——旅遊景點推薦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燕都、幽州、京城、北平等等。作為曾經的天子皇城,北京城遍布極具特色的古建築,可謂每走一步都能踩到文物,每一處古建築講述著精彩的歷史。那麼,北京熱門的古建築景點有哪些比較推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白龍尾島有多重要?距越南120公裡,距我國海南島僅130公裡
    大陸架寬約260裡,水深由岸邊向中央部分逐漸加深,最深處達80公尺;它的面積約為13萬平方公裡,比渤海面積略大,海灣寬度在110到180海裡之間。在這裡有一個島嶼叫作白龍尾島,大家對此有過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一個島嶼吧。首先我們來看看白龍尾島的基本情況吧!
  • 藏在上海的「江南園林」,距市中心50公裡,不收門票值得一賞
    藏在上海的「江南園林」,距市中心50公裡,不收門票值得一賞想必大家都是極為清楚現如今的中國在各個層面發展大多是耳目一新,眾多國家對中國也是紛紛側目,希望能夠與中國一起合作共贏,互惠互利。它就是古華園,其佔地面積超過60畝,而且古華園是上海的五星級公園,其中的建築風格大多是仿古建築,依照古人的建築習慣所建造而成,其中大部分為植物園,現如今古華園距離上海外灘經濟發達區大約50公裡,在周末閒暇時間時常會有諸多遊客在此地遛娃散心。
  • 有「天下第一城」之稱的廊坊,人稱河北「小故宮」,距北京52公裡
    我們國家歷史文化豐富,所以境內的古建築很多。以故宮為代表的我國古代建築文化,每年都吸引著不少遊客來此觀光,故宮是我國歷史文化的象徵和見證,除了故宮之外,還有很多地方都有不同文化內涵的古建築,在廊坊就有這樣一座建築,叫做河北的「小故宮」。
  • 河南一古村落,有國內現存最早冶鐵遺址,距西平50多公裡
    這裡距「西平」也不是特別遠「50多公裡」,離得比較近的可以自己駕車去轉轉的,這裡是有「國內」現存最早的「冶鐵遺址」的一個地方,說到這裡,是不是很多人都猜出來了,特別是本地的應該是知道的,它就是「李孟銀村」,這裡的風景也是非常美麗的。
  • 江口沉銀遺址三期考古出土文物10000餘件 「蜀世子寶」國內唯一
    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街道岷江河道內,北距成都市約60公裡,南距眉山市約20公裡,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戰場遺址。自20世紀20年代起,遺址所在的岷江河道內陸續發現有文物出水。2020年1-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眉山市彭山區文物管理所開展了第三期水下考古發掘。
  • 遼寧又一景區走紅,被稱丹東「後花園」,距瀋陽僅245公裡
    有人說遼寧是我國工業的搖籃,有人說其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也有人說這裡是東北地區之中經濟最為繁盛的省份;然而在我眼中遼寧卻是一處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的省份,其旅遊資源多來自於自然山水風光與古老的歷史遺址遺蹟;遼寧雖為北方但受海洋氣候的印象這裡氣候較為溫和,景致迷人,自然山水景觀豐富,是華北地區一座旅遊大省。
  • 北京又一景點走紅,擁有1100多種植物種類,距市區僅100公裡
    在這裡,我想介紹一個位於北京西部的景點,它的名字叫「百花山景區」,位於門頭溝清水鎮,距市區約100公裡,也是北京重要的生態保護區,由於地貌原因,中部和北部地區屬於特殊的隆起構造區,可以說是特別陡峭,河流切割較深,今天我要說的是北京又一景點走紅,擁有1100多種植物種類,距市區僅100公裡。
  • 北京密雲區發現明代長城古堡石匾額
    密雲區發現明代長城古堡石匾額  匾額上刻「左輔雄關」 系明代石塘路城堡門匾 文物部門將協調保護明代石塘路城堡遺址>石塘路城堡,曾是明代北京周邊赫赫有名的軍事要塞,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匾額發現的位置及其重量較大不便於運輸的特點,他推測這塊匾額原鑲嵌在明代石塘路城堡的南門上。如何理解匾額上的文字信息?尚珩解讀說,左輔,顯示的是薊鎮長城的位置,坐北朝南來看正在北京的左邊,即京師左輔,守衛著北京的東側大門;雄關,是指比較雄偉的城堡或關口。
  • 河南這10個價值不菲的景區,有名山古建築還有比30個西湖還大的湖
    郟縣山陝會館古建築群的群體布局、單體建築的規範化和磚雕藝術、木刻藝術、木構藝術等所體現的古建築時代、地域特徵,充分體現著它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殷墟是中國商代後期都城遺址,是中國歷史上被證實的第一個都城,它的發現和發掘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 浙江超有藝術氣息的古鎮,有1500年歷史的古堰,距麗水僅20公裡!
    它有一個特別有詩意的名字,古堰畫鄉。古堰畫鄉,位於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碧湖鎮和大崗頭鎮,距麗水市20公裡。它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濃厚的氛圍。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古鎮。古堰畫鄉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底蘊,向世界完整傳達了一個生態人文的麗水。「古堰」是什麼意思?看到這個字,就知道這個地方不簡單,應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 廣西發現一座明代古建築,四柱懸空卻400多年不倒,真是太神奇了
    不過本文要與大家分享的既不是它的特產,也不是他的名人,而是當地極為著名的一座古建築——真武閣。真武閣全名叫經略臺真武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經略臺和真武閣兩部分組成,與嶽陽樓、黃鶴樓、藤王閣並稱為江南四大名樓(這樣的稱謂個人覺得有待商榷,但工作人員及相關資料上是這樣介紹的),坐落於玉林市容縣城東繡江北岸的一座石臺上。
  • 山西晉中有座老城,距太原市僅30公裡,不輸平遙被稱「並南大門」
    榆次老城坐落於太行山麓,徐水之畔,距離省會太原僅有30公裡;榆次歷史悠久,相傳早在西周時期這裡就有了先民繁衍的痕跡,老城始建於隋開皇年間,是在原漢城遺址之上修建而來的,自隋建城以來也有近1400多年歷史之久;整個老城佔地1500畝,其中光是古建與園林面積就有900多畝,自然,歷史、文化、藝術四大氣息在此相匯,其壯觀的古建,雄偉的氣勢,高超的藝術以及完備的功能,
  • 中距飛彈射程對比:美160公裡,俄50公裡,中國的霹靂15呢
    目前來說,中距飛彈指的也就是中距的空空飛彈,要完成空中超視距作戰的話,就必須要依靠中距飛彈。在這個領域裡,因為技術要求較高,擁有的國家不多,作為軍事實力排名前三的中美俄,可以說是世界範圍內經驗最豐富,成就最高的三個國家了。所以這三個國家的中距飛彈在射程上分別都能達到多少呢?
  • 多地古橋、古城牆汛期損毀,被洪水侵襲後古建築如何「續命」
    我國文物建築多為木構架結構,主要建築材料為木材、磚瓦等,尤其是一些革命舊址,多為祠堂、民居建築,建築等級不高,容易在自然地質災害中受損。遭遇洪水侵襲,如何保護和修復這些「傳家寶」?文物類型不同,侵害不同「水災對古建築的破壞很嚴重。
  • 江蘇耗資26億的知名雕像,重725噸成「世界之最」,距蘇州100公裡
    江蘇耗資26億的知名雕像,重725噸成「世界之最」,距蘇州100公裡現如今國內每個省份的景點都很多,除了很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古建築之外,很多都是一些旅遊開發商近些年重建的景點。當然在眾多的景點中最有看頭的還要屬那些古遺址古建築,那麼今天也來給大家分享一個很早之前就存在的一個景點,江蘇耗資26億的知名雕像,重達725噸重,成「世界之最」,距離蘇州只要100公裡!這個地方就是江蘇的靈山勝境,如今靈山勝境已經被評為國家5A級的景區。但其實這個景點早在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佔地面積總共有30公頃。
  • 文物|哈民遺址:開啟五千年文明塵封記憶
    哈民考古遺址公園位於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舍伯吐鎮境內,距通遼市城區50公裡。哈民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大型史前聚落遺址,距今約5500-5000年,已探明遺址面積17萬平方米。目前遺址發掘總面積8200餘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環壕2條,出土石器、玉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近2000餘件,碳化的黍、粟、大籽蒿、大麻等植物種子80多萬粒,人骨205例。保存完整的史前房屋木質構架、麻點文陶器、人骨遺骸等文物,再現了史前文明,被考古學家命名為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哈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