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現場 官方圖
春節前幾天,白凱南為了《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的節目,在錄影棚裡一直排練到早上6點。「如今,國內幾乎所有大家耳熟能詳的笑星都曾在節目的錄製中看到早上的太陽,嶽雲鵬、沈騰……他們每次回憶起參加這個節目的經歷,都覺得太難了,甚至有些害怕了。」《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總導演施嘉寧說,「到了第六季,最難的還是喜劇人才的發掘。喜劇人才沒有專業的學院培養,需要時間在和觀眾互動中成長,還要保持旺盛的創作精力。我們希望讓這個舞臺成為孵化喜劇人才的基地,讓笑聲不停。」
圖說:《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現場 官方圖
推成出新,四方招才
昨晚,《歡樂喜劇人》第六季在東方衛視播出,和從前嶽雲鵬、沈騰、賈玲……一群喜劇大咖雲集不同,這一季,十八組首發選手創下節目開播以來首發人數之最,國內外喜劇人才同臺比拼各展風採。
縱觀十八組首發陣容中,他們中包括青年相聲代表:孟鶴堂、周九良,燒餅、曹鶴陽等等;人氣小品演員:白凱南,郭陽、郭亮等等;喜劇星二代:鞏天闊、潘陽;影視喜劇人:盧正雨,來喜、林一霆;默劇魔法師張霜劍;青春派喜劇人劉洋、高穎等也將前所未有的喜劇形式帶到舞臺……甚至還有來自波蘭的公平競爭組合、艾傑西等國外喜劇人的新鮮血液匯入。
「喜劇人才是需要在實踐中成長的,喜劇人的青黃不接不僅是我們節目遇到的問題,也是幾大喜劇團體共同的問題。」施嘉寧說,「今年我們也找了一些網絡上的紅人來到這個節目,不過,雖然他們搞笑功力很強,但一直是對著手機表演,在舞臺上表演又是另一回事。喜劇人與電視人在傳播經驗上的有所區別,喜劇人往往只是面對幾百人的劇場觀眾,電視人更加需要兼顧大眾審美、保證傳播效果。」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能在《歡樂喜劇人》這個電視舞臺上走到最後如此艱難的原因,有一年賈冰連續12期拼殺,拿了冠軍之後,跪地親吻舞臺,回家後大病一場。因此第六季節目為了不再局限於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喜劇人,而是把舞臺交給了更加年輕,更加有活力,更加有喜劇抱負的喜劇人,勝負其實不再重要,在交流和競爭中,用一片舞臺讓中國的喜劇人才輩出。
圖說:《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現場 官方圖
全新模式,笑不能停
6年前,《歡樂喜劇人》從無到有,成了電視喜劇節目的「爆款」。可是,一檔綜藝節目到了第六季,觀眾免不了會有些審美疲勞。不過話說回來,放眼全球,從近鄰日本、韓國再到歐美國家,電視綜藝節目中最長壽的節目往往是喜劇節目。喜劇節目一旦形成品牌、一旦形成效應,它便將是一個長久參與到國民生活之中的文化活動,參與到國民喜劇品味的同步增長。唯有堅持和突破,才能讓笑聲不停。
「事實上,我們無法在世界範圍內成熟的喜劇模式中,找到可以與中國喜劇節無縫接駁的參考先例。」施嘉寧和他的團隊們這些年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這一季為了突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播出時間上的選擇,節目開播適逢新春佳節,「希望觀眾等到大年初二晚上打開電視,一片歡笑,才是真正的過年。」
為了保證「笑果」新一季升級版的賽制使每個晉級名額都寶貴至極,選手稍不留神即抱憾淘汰,場場都是生死存亡之時,激發著喜劇人全力以赴。在喜劇形式上除了保留傳統相聲、小品等經典喜劇形式的基礎上,還融入了最新鮮最年輕的新喜劇形式,將傳統經典與流行元素強強結合。值得一提是,本季全新打造的舞臺,將現場攝像機隱藏到觀眾的視線之外,使觀眾全身心沉浸在選手的表演中。此外,演員表演的空間也延伸到觀眾席中,讓演員與觀眾的互動更加直接緊密,並使兩者的互動成為演出的一部分融入到作品當中。
是的,從臺前的演員到幕後的導演,都太難了。一切的努力和改變,只為笑聲不停。希望它如觀眾所願,成為比肩國際喜劇節目的長壽電視節目品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