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孫儷和羅晉主演的國產電視劇《安家》終於迎來了大結局。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這部劇因為講出了他們的心聲,而擁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在不少人看來這部劇在某些方面能夠比肩90年代TVB經典港劇《大時代》《創世紀》。
中國人在內心深處都渴望有一個「家」,而《安家》正如該劇的名字一樣,喊出了他們心中對於「家」的概念,這也比劇之前的曾用名《賣房子的人》更為精準廣泛,畢竟前者站的角度是包括賣房子在內的普通大眾(房屋中介也是普通大眾,也需要「安家」),而後者僅是站在賣房的特定職業,聚集賣房這一併不算很多的群體。
那麼如今的《安家》是怎麼展示作為房屋交易的中介群體的,它又是憑什麼能夠和《大時代》這類的經典港劇相提並論的呢?
《安家》對人物的觀察夠真實,它擺脫了人們對中介特別的偏見
《安家》是一部聚集房屋中介這一特殊職業的職場劇,這樣的題材在內地的影視劇中非常罕見。而敢於將鏡頭瞄準這一職業,為這類人士發聲,也讓這部劇顯得難得可貴。
在看這部電視劇之前,很多人因為對房屋中介不夠了解而對他們有著偏頗的認識。首先,在人物裝扮上,中介也必然像很多銷售人員一樣打著領帶,穿著西裝和皮鞋。以至於一些觀眾在看到劇中諸如羅晉飾演的徐文昌以及王自健扮演的王子健這些中介的穿著也和辦公室白領一樣隨便時,而有點接受不了。
實際上,在一些從事房產中介的人士看來,這部劇跟他們的生活非常接近,很多房產中介對衣著並沒有特別的規定,公司是看能力和業績說話,衣著並沒有那麼刻板的規定。這一點越是大公司,職位越高,越是開明。
此外,做房屋中介就已經很有錢,動輒就有房嗎?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做房屋中介是暴利,他們的員工成交一套房就能賺到很多錢,因此他們的生活肯定很光鮮。實際上大多數人未必有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
劇中的樓山關窮得要吃同事的剩菜,將這種小人物的寒酸表現了出來。實際上,銷售類工作哪有那麼容易,背後的壓力又何嘗是常人能夠承受的。而選擇做壓力更大的房屋中介,也必然建立在眼前已沒有更合適的工作基礎上。
當然,現實中很多人都有樓山關的夢想,在大城市外打拼,靠著自己的努力奮鬥能夠紮根,擁有自己的房子,但很多時候大多數人只能如他那樣狼狽寒酸,光鮮遲遲未能到來。
不要被外表欺騙,女強人也渴望愛的港灣
孫儷在《安家》裡房似錦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對待下屬上,她和羅晉塑造隨和的徐文昌截然不同,房似錦給人一副女強人幹練的感覺,外表總是很冰冷,甚至還會和下屬搶單,看似咄咄逼人,不講道理和原則。
但是又不能不被她出色的業務能力所折服。對待客戶上,她有著精準的判斷和策略,會在客戶的心理下文章,為此拿下挑剔的宮蓓蓓,啃下這個別人都啃不了的骨頭。
但細細分析她能夠成功,還不是因為她對人足夠的了解,知道客戶最需要的是什麼。而懂得抓住客戶的心理,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她自然更容易獲得成功。
只是房似錦外表看似強大,但內心深處也渴望有一份安全感,有一個真正的「家」。所以在與競爭對手徐文昌相處過程中,在對方不斷的關懷下,她內心的愛也逐漸被激活。
與房似錦不同,羅晉塑造的徐文昌在同事和外人面前有著一份易相處的「好人緣」。內心善良的他也總能贏得客戶和同事的喜愛。而在這種陽光的一面,則是他早年經歷的各種不幸。好在生活的不堪沒能摧毀他,反而讓他更加決心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因此,雖然房似錦與徐文昌性格上截然不同,但同樣經歷各種不幸的他們在相處中,也逐漸被對方的善良和真誠打動,他們在互相療傷中彼此成長,也給了對方最好的港灣。
就像劇中的一個細節,徐文昌在給房似錦開燈時,特意用手遮了光線,避免照到房似錦的眼睛,這種對於人物細心的處理,非常符合他的性格。
《安家》能夠得到很多觀眾的共鳴,一個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它提出了「家」的深層次含義。房子和「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只有內心安全,得到真正的呵護與陪伴,才算是真正的安「家」。
所以從這種層面上,《安家》這部職業劇不過是借房屋買賣來探討家庭和愛,它不僅僅是拍給房屋中介看的,它裡面提出的議題對於生活中絕大多數觀眾也同樣成立。
作者:雪夜我獨行
郵箱:625149349@qq.com
聲明: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若未經作者同意,私自轉載到其它平臺擅自使用原創功能的,一經發現,作者將對其投訴並追究其相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