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結局最好的末代帝王,子孫赴日本繁衍千年,陵墓至今無人敢盜

2020-12-22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回顧歷史便不難發現,凡是改朝換代就必然會有流血犧牲,新興政權的統治者對前朝皇族奉行的大多都是「斬草除根」的策略,以便永絕後患。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有一些新政權也會善待前朝遺留下來的皇族,歷史上就有一位皇帝不僅得到善待,還使自己的家族順利繁衍千年。

▲漢獻帝劉協劇照

這位皇帝就是漢獻帝劉協,東漢王朝最後一位皇帝。東漢少獻元年(公元189年),少帝劉辯被廢,董卓扶持漢靈帝第三子——陳留王劉協登上皇位,從這一刻起,劉協成為權臣把弄朝綱的傀儡。這並不是劉協能力有問題,而是當時政局所致,不管誰被扶持登位都會成為權臣把弄朝政的棋子。劉協之所以能夠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僅僅是因為權臣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傀儡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權臣董卓執政期間,從未把劉協這位傀儡皇帝放在眼裡,經常對他呼來喝去。後來董卓伏誅,劉協又受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隨後又在楊奉和董承護送下離開董卓的虎穴,落入曹操的狼窩。

▲魏王曹操劇照

劉協投奔曹操後,曹操視其為木偶,對外一直借著劉協的名義號令天下,正是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劉協心性堅韌,即使幾度易手淪為傀儡,但是骨子裡流淌著皇室血脈的他,一直不曾屈服於任何人。在長安時,劉協曾趁亂秘密策劃逃回洛陽;被曹操挾持時,他又策動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以振興漢室。曹操死後,他的兒子曹丕協群臣逼迫劉協禪位,劉協的傀儡生涯至此落下帷幕。幸運的是,曹丕登基後,沒有對劉協趕盡殺絕,還封其為山陰公,允許他在封地內建漢宗廟以奉漢祀。不過劉協始終是前朝餘孽,為了防止其有叛亂之心,曹丕特地頒布命令,命其無故不得入京。

▲魏文帝曹丕畫像

歷經幾十年傀儡生活,數次命懸一線的劉協早已厭倦了鬥爭,一心只想過平靜安穩的生活。因此前往封地後,劉協專心治理起自己的封地,施行一系列惠民政策,經常探訪基層百姓的生活,減免賦稅,為百姓醫治疑難雜症,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需要指出的是,劉協這位前朝亡國之君的待遇堪稱歷代亡國之君中最好的,封地有一萬戶百姓,數量在各地諸侯王之上,不用向皇帝俯首稱臣,還能遵循漢朝禮制祭祀先祖。

▲三國戰場繪畫

魏明帝青龍二年三月庚寅(公元234年4月21日),劉協與世長辭,當地百姓悲痛萬分,哭祭聲震天響地,接連數月都面含悲戚之色,且有百姓自發為其看守陵墓。劉協施行仁政,造福一方百姓的事跡廣為流傳,因此數千年來都沒有盜墓賊去動其陵墓。因生前遭受數年傀儡生活,遂害怕漢室血脈被斬殺殆盡,劉協曾留下家訓,只允許嫡長孫劉康一脈承襲爵位,其餘子孫須全部遠離此地生活。西晉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劉協玄孫劉阿知帶領家眷、族人、隨從、工匠等2000餘人東渡扶桑。

▲劉阿知父子畫像

在歷史上,倭國人一直深受漢朝文化影響,對漢朝十分崇拜。劉阿知帶去倭國的工匠,為倭國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應神天皇乃至整個國家都對劉阿知等人感激不盡。因此,劉阿知等人在倭國受到極高待遇,被應神天皇冊封為「東漢使主」,並稱劉阿知為「阿知王」,其子為「都賀王」。後來,劉阿知的曾孫與皇室成員通婚,生有坂上、大藏和內藏三個兒子,他們逐漸發展為日本歷史上最顯赫的三大家族。坂上家族之中,曾有人擔任徵夷大將軍,掌握全國軍事大權,並演化出丹波等姓氏;大藏家族則長期掌握日本財政大權,後裔中有原田、高橋、波多江等姓氏;內藏家族一直負責內政,日本內務省的名稱就源於內藏。

▲阿知gong

劉阿知東渡之後的千年時光裡,子孫繁衍傳承數代,遷居世界各地,至今仍有許多子孫感懷祖先來自中國,還以自己的漢室血脈為榮。其中,漢太公廟與阿知宮遍布日本各地,成為聯繫這些劉姓血親的紐帶。不得不說,經歷數年傀儡生活的劉協,心性通透,知道王朝更迭是天命所歸,因此並不執意復闢漢室,反而遵循心意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亡國之後,家族還能繁衍不息的帝王。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第九》《資治通鑑·卷五十九至六十八·漢紀五十一至六十》

相關焦點

  • 古代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子孫後裔成日本名門,陵墓千年無人敢盜
    歷來亡國之君基本沒幾個有好下場,通常後人將秦二世胡亥當作秦朝的末代皇帝,他是被自己賴以信任的宦官趙高殺害,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年僅17歲被毒死,北宋末代皇帝趙佶將皇位傳給兒子趙恆後逃到了杭州,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在煤山殉國。
  • 歷史上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子孫卻在日本稱王,陵墓至今無人敢盜
    亡國之君,末代皇帝,向來都是世人爭相討論的對象,從被人毒死的昭宣帝李柷,到上吊自殺的崇禎帝朱由檢,再到被逼退位的愛新覺羅·溥儀,他們每一個,都有一段極其辛酸的過往,用跌宕起伏4個字來形容他們的人生,都遠遠不夠。
  • 中國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子孫後裔遍布世界,陵墓至今無人敢盜
    不過如果要說亡國後不僅獲得新政權善待,還能使家族順利繁衍千年的亡國之君有誰,五千年來或許只有漢獻帝劉協一人。由於劉協廣施仁義,事跡家喻戶曉,因此數千年來盜墓賊都不願動其陵墓。劉協生前,因為擔心曹魏會將漢室血脈趕盡殺絕,於是要求除嫡長孫劉康一脈留下承襲爵位外,其餘子孫均遠赴別地生存,此後一直作為家訓。西晉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劉協玄孫劉阿知帶領家眷、族人、隨從、工匠等2000餘人東渡扶桑。東渡之後十年,西晉覆滅,山陽公國也隨之消亡,神州大地進入一個空前黑暗動蕩的時代。
  • 四川屏山下,趙雲墓為何千年以來,無人敢盜?
    歷史變遷,趙雲墓在銀屏上下屹立千年我國古代,盜墓猖獗,特別是在戰亂年代。戰亂時期,曹操可謂盜墓者的祖師爺;黃巢起義軍把漢武帝的墓給盜了;就連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昭陵也被溫韜所盜。因為戰亂時期,局勢混亂,群雄爭霸,根本沒人管,所以很多帝王將相的陵墓經常被人光顧。但是,趙雲死後,他的陵墓180來一直屹立不倒,這是為何?清朝民間傳說,引來盜墓怪象趙雲墓從三國時期,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但是這座墓一直矗立在四川大邑縣銀屏山下,卻無人敢盜,甚至在當地還流傳著許多有關趙雲墓的神奇傳說。
  • 諸葛亮墓歷經1700年,為何始終無人敢盜?墓上大樹很奇怪
    太平盛世還好,帝王的陵墓有人看守,歷代王朝都頒布律令不許百姓破壞陵寢的一草一木,否則就要被殺頭,因此太平歲月無人敢盜墓,但是一旦王朝滅亡之後,帝王將相的墓葬則成了盜墓賊眼中的一座巨大寶庫,他們常常組團盜墓,並且形成了嚴密的組織和高超的經驗,比如清朝慈禧太后的陵墓,就被東陵大盜孫殿英給盜了,而清朝滅亡後,清朝皇帝的陵寢大多沒有倖免,然而諸葛亮的墓葬為啥沒人去盜呢?
  • 歷史上結局最好的皇帝,陵墓至今無人敢盜,子孫後裔遍布世界!
    但若要說亡國後不但得到新政權的善待,還能讓家眷順利養育千年亡國之君有誰,五千年中只有漢獻帝劉協一人左右。兩漢少獻元年(公元189年),少帝劉辯被廢,董卓支持漢靈帝第三子陳留王劉協登基,從此,劉協成為權臣把持朝政的傀儡。在董卓的統治下,劉協這個傀儡皇帝從來沒有被人看過,經常對他呼喝。
  • 趙雲墓千年來無人敢盜!究竟是不敢動還是不能動?
    在我國古代,盜墓活動其實是非常多的,因為那個年代百姓們窮啊,來錢的路子也少,所以還是有很多摸金校尉的,所以當時有很多的帝王將相的陵墓,經常被這些盜墓者光顧,但是說來奇怪,趙雲墓一直就在四川大邑縣銀屏山下,也挺顯眼的,但是幾乎就無人敢盜。按理說趙雲死的時候整個蜀國還給他安排了場盛大的葬禮呢,金銀珠寶肯定是十分厚重,但是為什麼卻沒人敢盜呢?
  • 武則天人傳奇也就罷了,竟連陵墓都如此傳奇,千年來無人敢盜!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世人最為驚嘆的是武則天的墓穴,為何千年以來無人能盜呢?    巧合的是,秦始皇和武則天的陵墓都在陝西省,而且連在一起竟是一條龍脈,並保護著這兩座墳墓千年以來屹立不倒,有些東西則是無法解釋的。
  • 藏寶數最多的陵墓,卻至今無人敢挖掘,專家也望而止步
    世人皆知皇帝陵寢極盡奢華,卻不懂這奢華是由背後無數勞動人民的屍體堆積起來,因為在古代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歷朝歷代修建皇陵的工匠,在陵墓建成以後都得被處死,帝王擔心他們將地宮的入口洩露出去,害得自己百年之後都不舒坦。
  • 著名風水大師袁天罡,死後墓穴無人敢盜,其中到底有何玄機?
    但是盜墓賊也並非所有墓都敢去盜,千年歷史沉澱,總有人的墓葬無人敢盜,其一為袁天罡。 這位著名的風水大師袁天罡,他死之後墓穴無人敢盜,人們不禁好奇,其中到底有何玄機?
  • 國內三座神奇的陵墓:無人問津、無人敢挖、無人能挖
    有一些根本找不到,有一些找到了但又不能挖,甚至有一些找到了但又不敢挖。今日為您介紹中國三大神秘墓葬,完全符合以上所說。這是一座無人問津的墓葬——成吉思汗墓,成吉思汗一手創造了橫跨亞歐大陸的巨大帝國,他把蒙古文化帶入世界各地,促進了東西方的交流。在伐討西夏途中,成吉思汗染有疾病而死,儘管他當時也已66歲高齡。
  • 中國第一帝王墓,600年無人敢盜,孫中山祭拜立誓,乾隆三跪九叩
    清初的基業是平定多起叛亂以換取安定,而到了康乾盛世,皇帝竟在漢代帝王的陵墓上再行三跪九叩大禮。據史料記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至南京城,文武大臣在此之前已有充分準備,簇擁著康熙皇帝直奔大明祖籍之地,康熙雖然是大清皇帝,但一路都不敢走正道,只敢在旁邊走動,而且還未進門,便叫文武大臣趕快下馬步行。
  • 為什麼民間說姜太公的墓葬幾千年以來無人敢盜?
    於是民間有個說法:他的墓葬幾千年以來無人敢盜。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本人參考多種史料、傳說,加以分析,結果如下:其一,姜子牙的歷史真實性。考證歷史的方式主要往往是兩種:史料記載和考古物證。於是,後人依照他的要求簡單地埋葬。可是,周王覺得簡葬對姜子牙有些不公平,便命大臣給姜子牙修建豪華陵墓。陵墓剛修完,突降暴雨,將陵墓衝毀。人們見天意如此,只好作罷。於是就留下了姜子牙簡葬的墳墓。
  • 世界上最難盜的墓,盡然不是秦始皇陵,至今無人敢動
    說起盜墓我們就不得不提盜墓鼻祖曹操了,但是有一位,要比曹操還要早,那就是伍子胥,此人的目的不為錢財,而是為了報仇,他和楚平王的恩恩怨怨我就不多說了,不過「鞭屍三百」也是夠狠的。當然還有其他盜墓人:項羽、劉去、董卓、黃巢、溫濤、劉豫等等,這幾個還是我們都知道的名人。
  • 陝西的黃土埋皇上,陝西三大古墓分別是什麼,為何至今無人發掘?
    陝西的黃土埋皇上,陝西三大古墓分別是什麼,為何至今無人發掘? 俗話說: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據歷史統計,陝西關中地區一共有周秦漢唐的73位帝王長眠於此,被稱為東方帝王谷!
  • 秦始皇名揚天下,陵墓更是有不少好寶物,為啥沒有人敢去陵墓裡面
    要知道,秦始皇陵墓在世界上,也算是規模最大,結構最為奇特的陵墓。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每年都要徵集數十萬的民夫用來修建自己的陵墓。為了表示自己的地位,秦始皇還特地將地宮設計成鹹陽的形狀,還分成了內外兩城。內部用工匠們精挑細選選出來的石頭打磨而成,外部再用加固的泥土做成城牆。記載中還寫到,城牆就有了三十米高。其硬度甚至能夠經歷了八級地震之後,還安然無恙。
  • 中國歷史綿延數千年,湧現無數帝王,這幾位的陵寢始終成謎
    中國歷史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數十個大小王朝政權相互更迭,湧現出了近500位帝王,他們的一生或轟轟烈烈創下一番成就,或碌碌無為潦倒一生,但既然是帝王,就必定是聲名顯赫,所見所聞也異於平常百姓,除了少數王國之君外,大多數都會一生享受榮華富貴,手握天下蒼生的生殺大權,而皇帝死後無論是墓葬的規模還是陪葬的物品都是普通百姓難以企及的
  • 為什麼考古學家不去挖帝王陵墓?
    從春秋戰國到清朝結束,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大大小小 500 多位帝王,如今他們的陵墓早已經長滿了墳頭草。目前中國各地已經被考古發現、時代明確的帝王陵墓,大約有一百多座。但只有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王陵,和位於北京昌平的明定陵 這兩座陵墓,是被主動考古發掘的。考古學家為什麼不去挖這些滿藏珍寶的帝王陵墓呢?考古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諸葛亮已經去世一千八百年,為何他的墓至今無人敢盜?原因簡單
    這些陵墓中有一部分仍然有大量的文物,為人們更好地研究歷史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其他的都被盜墓賊偷走了,很尷尬。然而,幾千年後,三國大儒諸葛亮,的墓一直完好無損,既沒有盜墓者來過,也沒有考古學家挖掘出來。這是為什麼?
  • 千年古墓發現15米盜洞,專家搶救性挖掘,只挖5釐米就挖出1噸黃金
    我國古代2000餘年的封建社會歷史裡,出現了上百位帝王。不容置疑,這一些帝王死前最注重的是國富民強及其權位穩固。那麼,這些人去世後最注重的是什麼呢?當然是陵墓的安全性,及其如何防止盜墓賊盜墓。但是,就算這些人防護作業做得再好,帝陵藏得再隱秘,也難以避免 後代盜墓賊的盜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