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綿延數千年,湧現無數帝王,這幾位的陵寢始終成謎

2021-01-12 玄幻六七

中國歷史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數十個大小王朝政權相互更迭,湧現出了近500位帝王,他們的一生或轟轟烈烈創下一番成就,或碌碌無為潦倒一生,但既然是帝王,就必定是聲名顯赫,所見所聞也異於平常百姓,除了少數王國之君外,大多數都會一生享受榮華富貴,手握天下蒼生的生殺大權,而皇帝死後無論是墓葬的規模還是陪葬的物品都是普通百姓難以企及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想要皇帝在死後也能享受到生前的一切。

如今的清東陵一處

皇帝陵墓代表著其中有無數的奇珍異寶,這在戰亂時就會成為盜墓者或者不法之徒眼中的「肥肉」,一旦得到了這些皇陵中的寶貝,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可以改變人生,對於軍閥豪族來說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因此從古到今,除非是這個王朝內的皇陵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其他朝代的皇陵都會被以不同的手段被盜掘。

比如在三國時期,北方最大的軍閥曹操手下就有一支以盜掘皇陵為業的部隊,他們專門勘察和尋找帝陵,發現後通過特殊的手段進行盜掘,獲得的財物充當軍費,很大程度上幫助曹操度過了一次次危機時刻。而近代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更是轟動一時,甚至還把清皇室的陪葬品賄賂國內官員以及走勢海外,可見皇陵的誘惑之大。

三國時期曹魏有摸金校尉一職

但是在諸多的皇陵中也並非所有的都被發現或者被盜掘,尤其是這幾位皇帝的陵寢可謂神秘至極。第一個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作為蒙古帝國的至高統治者,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也很具有爭議,關於他的死亡也是如此。在史料中關於成吉思汗死後究竟埋在何處沒有任何記載,但根據蒙古傳說成吉思汗下葬后土地被填平且等待土地上長出青草後守墓士兵全部被殺,因此成吉思汗的陵墓究竟在哪,至今都是一個謎。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象徵

第二為就是曹操的陵墓,上文提過曹操有專門的部隊去盜墓,因此他對於自己陵墓的保護工作十分重視,生怕自己死後墳墓也慘遭不測。所以根據曹操的遺囑他死後全國興建了多達數十座墳墓,用來掩人耳目,如今曹操究竟埋在哪裡依然成謎。

關於曹操墓地尋找發掘一直在進行

《遺令》:「吾死之後,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

總結:

歷代帝王的皇陵都十分注重保護,無論是地上建築還是地宮的設計都十分獨特,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皇陵被發現挖掘,相信不久的將來成吉思汗和曹操的陵墓也會被找到,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文獻:《遺令》、《元史》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的陵寢究竟在哪裡?「八白室」衣冠冢,還是一個永遠的謎
    我國古代共誕生了400多位帝王,目前為止,他們的陵寢多數都被發現,只有極少數還隱蔽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而這極少數裡就包括被喻為「一代天驕」的成吉思汗。現存成吉思汗陵園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的伊金霍洛旗,號稱「八白室」。不過,這座氣勢恢宏的「八間房子」建築只是一個「衣冠冢」。也就是說,裡面根本沒有成吉思汗的遺骨,只是一個方便後人祭祀憑弔的地方。
  • 中國最大帝王陵寢之一,唯一不走直線的神道石刻,原因令人感動
    南京有著7000多年的文明史、近2600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它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乃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十朝都會」、「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等美譽。今天,老鼠皇帝首席村婦帶您去參觀一下南京的重要歷史文化遺蹟:明孝陵。
  • 成吉思汗死因成謎,西夏王妃嫌疑最大?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一個有勇有謀的儲君,也是一個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帝君。成吉思汗的一生徵戰無數,他的鐵騎大軍曾是何等風光。幾百年過去了,關於這個帝君的陵寢埋葬在哪始終是個謎。而這個陵寢裡面式葬有死者生前的一些隨身物品。雖然陵寢裡沒有成吉思汗的遺體,但是葬有他的三位愛妻還有他最小的兒子拖雷。說起拖雷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成吉思汗四個兒子中最小的一位,自幼跟在父親身邊徵兵百戰,他就是建立元朝的忽必烈。
  • 清西陵:中國古代帝王陵寢,見證王朝興衰
    清西陵的選址、設計和營建,嚴格在中國古代的風水理論指導下進行,選址在永寧山下,易水河畔的寬闊谷地,這裡萬山拱衛、眾水朝宗,金碧輝煌的古建築群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既雄奇壯麗,又清幽典雅。清西陵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博物館,四座帝陵中除崇陵地宮被盜外,均保存完整,泰陵的三座石牌坊、昌陵隆恩殿內的花斑石墁地、慕陵的金絲楠木大殿、昌西陵的回音壁、祟陵的銅梁鐵柱等,都是清陵建築中保存最完整的珍品。陵寢管理機構現在西陵境內以滿族為主要居民的村莊,在清代時都是陵寢管理機構營房。這些營房的形成,始於雍正建泰陵,止於道光慕陵建成後。
  • 明孝陵,明太祖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南京明孝陵,位於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墓,這裡是目前中國最大規模的幾個帝王陵墓之一,明孝陵也為今後的明清皇帝所借鑑。開創了新一代的陵寢制度,可謂是明清陵寢之鼻祖了。明孝陵的神道是中國帝王陵墓中唯一一條非直線的神道,神道圍繞著孫權墓,據說當時建造明孝陵的官員本身是建議把孫權墓遷移的,朱元璋有云:孫權是好漢子,乾脆就留他守門吧。於是孫權就莫名其妙地在這裡當起了守門大將,從此以後孫權和朱元璋跨時空的兩位好漢便在這裡成為了鄰居。我們首先來到的是下馬坊。
  • 歐亞大陸在800年前被他稱霸,死後陵寢成謎,至今也未能發現!
    西夏、金朝、花剌子模都被成吉思汗一步步攻破,很快勢力蔓延到西歐地區,就此開啟了稱霸歐亞的歷史。經歷過諸多的戰爭之後,成吉思汗也漸漸疲憊,返回了生他養他的蒙古。但是此時從戰場上退下來的成吉思汗已經體弱多病,最終去到六盤山休養,也在哪裡他自己認為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便在六盤山立下了遺囑。1227年成吉思汗在六盤山的清水縣病逝,享年66歲。
  • 中國歷史上「氣運」最旺的四位帝王,秦始皇也只能排在第二位
    中國歷史上「氣運」最旺的四位帝王,秦始皇也只能排在第二位不得不承認,這世上確實有「幸 運兒」的存在,就比如兩個人同時買彩 票,一個能夠中大獎,一個卻打了水漂,什麼也沒撈到,這就是氣運加身,再比如數千年以來,出現過無數的英雄人傑,卻只有區區四百多位的皇帝。
  • 封神演義中那幾位來歷成謎的角色
    封神演義,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神話傳奇小說,以神話的角度,將武王伐紂的那段歷史講述得波瀾壯闊、浩浩湯湯。全書角色眾多,從紂王亂政到殷商伐周,再從武王伐紂到姜子牙歸國封神,橫跨數十年歷史,歷經無數場精彩絕倫的大戰,無數大神出廠,無數角色殞命,最後才完成了朝代更迭。
  • 《京都之謎》:千年古都的遷都歷史之謎,京都特色的怨靈文化之謎
    想要來點輕鬆的隨筆散文,可以讀一讀臺灣作家林文月的日本旅居隨筆《京都一年》,或是臺北奇人舒國治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閒走札記《門外漢的京都》;倘若想要了解更多京都隱秘往事的,那不妨看看這本《京都之謎:一座千年帝都的歷史變遷與尋謎》。
  • 在紀錄片《中國》裡,聆聽千年歷史迴響
    2020年12月7日刊|總第2346期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文化從未斷流、始終傳承下來的只有中國。以當世大家的思想和國家制度為主線,呈現一場「穿越」千年的歷史文化深度對談。 以人物為引溯源中華文化 「他們似乎從未遠去,歷史沒有留下他們的影像。他們卻印刻在中國人的心間,他們的智慧依然閃光。他們的堅持令人感動,他們的灑脫令人心生嚮往,他們的聲音仍在激蕩迴響,他們的洞見穿越了千年,他們的才華打敗了時光。」
  • 楊玉環如此被寵愛,為何會下落成謎?
    提起楊玉環,這位堪稱中國歷史難得一見的得寵貴妃,她與唐玄宗的愛情故事至今都還是會被很多人不斷追崇。可這一愛情最終還是落下了悽美的結局,且楊玉環最終的命運也只能將自己的愁怨放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就連前些年上映的《妖貓傳》這一老調重彈的悽美愛情故事,故事基礎依舊是圍繞著楊玉環當年死亡前後的人與事。
  • 中國的「天下第一陵」,佔地875畝,曾有52個帝王祭祀
    中國古代崇尚皇權至上,皇帝費盡心思尋找自己的陵墓,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著名的帝王陵墓。如今,這些皇陵大多已成為國家A級風景名勝區或世界文化遺產,一波又一波的遊客紛至沓來,甚至給每個皇陵都起了個好名字。比如,清東陵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帝王陵寢建築群,十三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寢建築群,但只有一個可以稱為「天下第一陵」,那就是位於河南周口的太昊陵。太昊陵怎麼能有「天下第一陵」的稱號?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太昊是誰。可能你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如果你聽它的別稱,——伏羲,應該就會認可「天下第一陵」的稱號。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大帝王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風雲際會,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不斷的國家。歷史長河中,湧現出無數能人志士,英雄人物。國家與民族的發展離不開團結統一與奮進,而帶領大家奮勇向前的人物就是發展的前提,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小說裡叫帶頭大哥,部落叫首領,家族叫族長,黨派叫黨首,國家叫元首,帝國就是皇帝。
  • 中國歷史上九大帝王排名
    在漢武帝的基礎上,再一次讓後世帝王的故土概念得到擴大。第五名:成吉思汗,作為中國蒙古族的一位傳奇人物,成吉思汗極大的激發了中國人的血性,雖然按今天的觀點來說,其擴張過程有點殘忍,但其歷史功績還是值得肯定的,第一次將今天西藏高原全面納入中國版圖,大體統一了除南宋,北金部分地區以外的全國地區,讓歐洲人在中國人面前第一次感到恐懼甚至絕望。
  • 為什麼考古學家不去挖帝王陵墓?
    從春秋戰國到清朝結束,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大大小小 500 多位帝王,如今他們的陵墓早已經長滿了墳頭草。目前中國各地已經被考古發現、時代明確的帝王陵墓,大約有一百多座。但只有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王陵,和位於北京昌平的明定陵 這兩座陵墓,是被主動考古發掘的。考古學家為什麼不去挖這些滿藏珍寶的帝王陵墓呢?考古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陝西鹹陽大發現,兩農民挖出一顆石人頭,揭開乾陵的千年謎團
    引言由於中國有著十分漫長的歷史,因此,在全國各地,都隱藏著一些未解之謎。曾經,在陝西的鹹陽地區,就有一個關於乾陵的千年謎團。在過去的考古過程中,有無數專家都想探究其中的一些奧秘,但始終未能成功。但是,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通過兩名農民挖出的一顆石人頭像,這個千年之謎卻被輕鬆揭開了。那麼,這個石人頭像的真正來歷到底是什麼?它又與乾陵之謎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 關於中華始祖的陵寢:黃帝陵、炎帝陵、蚩尤陵,你了解多少?
    為了爭奪一塊土地,炎帝部落同住在中國東部的九黎族發生了戰爭。九黎族的首領蚩尤打敗了炎帝。炎帝向黃帝求援,他們聯合起來打敗了蚩尤。九黎族失敗後,一部分逃到了南方,另一部分加入了炎黃二族。後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也發生了衝突,結果炎帝部落失敗,他們也加入了黃帝部落。從此這一群人在黃河流域定居下來,繁衍生息,構成了華夏族的主幹。
  • 它被稱為天下第一石鼓,為何歷經千年,才成了中國的九大鎮國之寶
    【本文由歷史舊事兒獨家原創,你若喜歡,那就關注我們吧!】天下第一石鼓之謎:石鼓現世,名聲大作說起國寶,大家知道的肯定不少。比如:1976年出土的婦好玉鳳,不僅造型優美、線條流暢,製作還十分的精細。然而,有一件寶物,雖然材質不怎麼樣,但它卻創下了中國文物史上的奇蹟,被稱為天下第一石鼓的它,竟成了中國的九大鎮國之寶。而且,這件寶貝從古至今,一直以來都備受追捧,不少帝王耗盡人力物力財力,都想要擁有它。所以,千年以來這件國寶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