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帝王陵寢之一,唯一不走直線的神道石刻,原因令人感動

2020-12-17 老鼠皇帝首席村婦

作為散裝江蘇的省會,南京經常被蘇錫常等小弟嘲笑,但是作為六朝古都,南京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存在。南京有著7000多年的文明史、近2600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它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乃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十朝都會」、「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等美譽。

今天,老鼠皇帝首席村婦帶您去參觀一下南京的重要歷史文化遺蹟:明孝陵。

明孝陵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馬夫人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馬氏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於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25年。它繼承了唐宋帝陵「依山為陵」之舊制,開創了方墳為圜丘之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五百餘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這些依歷史進程分布於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營建,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之美譽。

1961年3月,明孝陵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7月,根據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明孝陵及其明功臣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6年12月,明孝陵被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歷史上,朱元璋被描寫成一個心胸狹窄的君王。但他在陵寢神道的建造上卻顯得非常的開明和豪放。

明孝陵的神道石刻是中國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線的,據說是為了保存孫權墓而繞道。

由衛崗的下馬坊至文武方門的神道總長達2400米,下馬坊即孝陵的入口處是一座二間柱的石牌坊,乃一兩柱沖天式石雕牌坊,高9米,寬6米,額上橫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級官員到此必須下馬步行,以保持陵區的肅穆和對陵寢的尊崇,違者以大不敬論處。

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和欞星門。其中段為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著12對石獸,分別是獅、駱駝、象和馬等6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過欞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

升仙橋,走過去,就徹底告別人間、步入仙界的班子了。

欞星門是中國傳統古建築的一個名字,外形是文廟中軸線上的牌樓式木質或石質建築。古代傳說欞星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著孔子為天上星宿下凡。象徵著孔子可與天上施行教化、廣育英才的天鎮星相比。

房子後面的那個小山包就是真正的陵寢所在,去的時候正在維修,大門緊閉。

朱門前且留影一張

明孝陵的「前朝後寢」和前後三進院落的陵寢制,反映的雖是禮制,但突出的卻是皇權。

朱元璋及馬皇后合葬的地宮俗稱「寶城」,它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四周是用條石砌成的石壁。 走到盡頭,能看到的也就是這些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周末周邊遊,你會選擇像明孝陵這樣的文化古蹟嗎?

相關焦點

  • 明孝陵,明太祖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南京明孝陵,位於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墓,這裡是目前中國最大規模的幾個帝王陵墓之一,明孝陵也為今後的明清皇帝所借鑑。開創了新一代的陵寢制度,可謂是明清陵寢之鼻祖了。話說朱元璋還真是對南京情有獨鍾,不僅把大本營定在南京,還在南京修建了明故宮和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城牆,時至今日仍然是南京知名的旅遊景點。單獨明孝陵的門票在60元左右,各大網站都有得賣,遊玩之前最好提前訂票,當天買的話可能沒票,不過來鐘山景區遊玩可以選擇買聯票,周邊幾大景點都可以去,先去明孝陵,再去靈谷景區,然後音樂臺,最後美齡宮,一天下來時間剛剛好。
  • 漲知識了,專家教你看丹陽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藝術
    但從喜室模印磚壁畫及陵墓石刻藝術風格來看,這四座陵墓皆南齊時陵寢。這12座南朝齊梁陵墓散布在丹陽市雲陽、埤城和後巷等處。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是南朝陵墓前石刻像。所謂神道,意為墓路,而神道石刻,即設立於神道兩側作為陵墓標誌的石刻。在帝王陵墓封土前的平地上開闢神道,並在神道兩側對稱列置石刻。至南北朝時,已為定製。
  • 清西陵:中國古代帝王陵寢,見證王朝興衰
    清西陵的選址、設計和營建,嚴格在中國古代的風水理論指導下進行,選址在永寧山下,易水河畔的寬闊谷地,這裡萬山拱衛、眾水朝宗,金碧輝煌的古建築群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既雄奇壯麗,又清幽典雅。陵寢布局有主有從,皇后陵和妃園寢均以本朝帝陵為中心,分建左右,自成一區,體現了附屬關係,表明陪葬之意。各帝陵神道均與主陵神道相接,後陵神道與本朝帝陵神道相接,形成枝狀的神道網絡。這些特點是清代以前的歷代皇陵所不具備的。整個清西陵陵區以清世宗雍正帝的泰陵為中心,西面分布著清仁宗昌陵和清宣宗慕陵,東面分布著清德宗崇陵、溥儀墓以及阿哥、公主園寢和永福寺等建築。
  • 明孝陵神道的正確行走方式:步行2.6公裡,感受朱元璋的霸氣
    朱元璋佔據了紫金山最有神靈的位置朱元璋,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皇帝。1328年出生於安徽鳳陽, 17歲進皇覺寺當和尚。明孝陵,可以說是中國清明兩朝皇家陵寢建築的代表,沒有之一。洪武十四年(1381年) 開始動工,先後徵召10萬士兵勞工參與陵墓及周邊建築的打造。明孝陵開始修建的第二年,朱元璋的「終身伴侶」、唯一的皇后——大腳馬皇后(馬秀英)去世,隨即葬入此陵。因馬皇后諡號為「孝慈」,故起名為「孝陵」。清代之後,為了避免重名,改稱:明孝陵。
  • 「古蹟探真」皇帝陵寢前為何要設石像生 這其中有何寓意
    石像生的設置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資料證實至遲在西漢中期的一些墓葬就已置有石刻發展到明代>石刻技藝可以說是而十三陵神道的石像就集中表現了當時的藝術水準今天,文旅君便和您聊聊十三陵的那些石像生石人傳說石人,古代又稱「翁仲」。
  • 曾被淹於湖中300年的明祖陵,石像生為歷代皇陵最大
    從此,明祖陵在湖水下被淹沒了近300年之久,由於湖水的長期侵蝕,陵寢墓冢已被蕩平,地面的建築一大半早已毀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洪澤湖水位下降,明祖陵終於重見天日,僅餘下欞星門、正殿、東西兩廡殿遺址,最為惹眼的是神道兩側的21對石像生幾乎完好。重見天日的石刻從數量上來看,在明代帝陵中並非最多,但單體體積卻是最大的。
  • 走進北京明十三陵景區,感受這些不一樣的風景
    由石牌坊、大紅門、總神道、七孔橋、十三陵、妃子墓、太監墓等構成,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最多的皇帝墓冢群。其位置得天獨厚,上風上水,環境非常的優美。前有龍山、虎山兩座秀山把守,後有天壽山、陽翠嶺、大峪山三座大山坐陣壓軸,跟前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河趟過。可以說昌平因十三陵景區而聞名,十三陵景區因昌平環境而更顯寧靜莊重。
  • 重慶現"天龍八部"石刻 八種神道怪物個個有人形
    可真正的「天龍八部」卻是一個佛教中的八種神道怪物。  「天龍八部」究竟長啥樣?昨日,作為重慶市第三屆文化遺產宣傳月主題活動之一———重慶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重慶市考古所組織30名文化遺產愛好者,走進了潼南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考古現場,搶先一睹風採。
  • 重慶現「天龍八部」石刻 八種神道怪物皆有人形
    可真正的「天龍八部」卻是一個佛教中的八種神道怪物。「天龍八部」究竟長啥樣?2012年5月20日,重慶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重慶市考古所組織30名文化遺產愛好者,走進了潼南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考古現場,搶先一睹風採。
  • 中國的「天下第一陵」,佔地875畝,曾有52個帝王祭祀
    中國古代崇尚皇權至上,皇帝費盡心思尋找自己的陵墓,給我們留下了很多著名的帝王陵墓。如今,這些皇陵大多已成為國家A級風景名勝區或世界文化遺產,一波又一波的遊客紛至沓來,甚至給每個皇陵都起了個好名字。比如,清東陵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帝王陵寢建築群,十三陵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寢建築群,但只有一個可以稱為「天下第一陵」,那就是位於河南周口的太昊陵。太昊陵怎麼能有「天下第一陵」的稱號?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太昊是誰。可能你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如果你聽它的別稱,——伏羲,應該就會認可「天下第一陵」的稱號。
  • 航拍李隆基泰陵:陵山已成空殼子,石刻保存完整,神道像機場跑道
    開元盛世的意義,不僅限於唐代,也不僅限於中國。橫向看,因為當時世界上還沒有美利堅這樣的國家,環顧四周,大唐盛世是那個年代人類文明的頂峰,當時的長安,相當於今天的紐約;縱向看,上下五千年數下來,開元盛世也是屈指可數的幾個美好時代。而這個盛世的開創者,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 陝82帝王陵星羅棋布 珍貴遺產展輝煌文化
    歷史上的陝西,周、秦、漢、唐等14個王朝先後在這裡建都,既有傳說時期的黃帝、炎帝這樣的部落英雄,也有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中國古代傑出帝王,他們在創造輝煌歷史的同時,也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豐富的遺存。帝王陵便是這些豐富遺存的重要載體之一。
  •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它大氣而神聖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它大氣而神聖。南京曰中一個旅遊勝地,進入進入我們的眼睛,那是南京白馬石刻公園,這種相對比較小的公園,對很多人特意來參觀的人,但這是很沒有人探索的價值。白馬石刻門下哭吧雕塑公園是中國第一個文化遺產中心的公園,它是另類的新的,整個景區分為4部分,西部園區,石刻,園區自然林區和娛樂園區,這是南京一千年凋謝,各地的石刻文物收集聚集,但只從時代近100多件,被一些博物館陳列,剩下的部分在野外展示。白馬石刻公園當年投資2000萬元建成,現在看來意義非凡。
  • 中國歷史綿延數千年,湧現無數帝王,這幾位的陵寢始終成謎
    中國歷史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數十個大小王朝政權相互更迭,湧現出了近500位帝王,他們的一生或轟轟烈烈創下一番成就,或碌碌無為潦倒一生,但既然是帝王,就必定是聲名顯赫,所見所聞也異於平常百姓,除了少數王國之君外,大多數都會一生享受榮華富貴,手握天下蒼生的生殺大權,而皇帝死後無論是墓葬的規模還是陪葬的物品都是普通百姓難以企及的
  • 中國古代九大皇陵末解之謎,秦陵至今無人敢碰,真相令人難以接受
    一、西夏王陵:神秘的「東方金字塔」西夏王陵就是西夏王朝歷代皇帝的寢陵,座落在賀蘭山東麓,在方圓53平方公裡的陵區內,分布著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西夏王陵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為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是我國最大的西夏文化遺址。
  • 中國這100張圖,全是世界第1!瞬間驚豔世界
    >皇帝家的後花園真美簡直是一座園林博物館天壇明清帝王祭祀皇天祈求五穀豐登的地方大足石刻世界八大石窟之一>」的美譽五臺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杭州西湖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的文化遺產廣西左江花山巖畫國內外規模最大的古代巖畫之一鼓浪嶼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一良渚古城遺址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