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明太祖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2021-01-08 91歲環遊世界

南京明孝陵,位於鐘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墓,這裡是目前中國最大規模的幾個帝王陵墓之一,明孝陵也為今後的明清皇帝所借鑑。開創了新一代的陵寢制度,可謂是明清陵寢之鼻祖了。話說朱元璋還真是對南京情有獨鍾,不僅把大本營定在南京,還在南京修建了明故宮和當時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城牆,時至今日仍然是南京知名的旅遊景點。

單獨明孝陵的門票在60元左右,各大網站都有得賣,遊玩之前最好提前訂票,當天買的話可能沒票,不過來鐘山景區遊玩可以選擇買聯票,周邊幾大景點都可以去,先去明孝陵,再去靈谷景區,然後音樂臺,最後美齡宮,一天下來時間剛剛好。

明孝陵的神道是中國帝王陵墓中唯一一條非直線的神道,神道圍繞著孫權墓,據說當時建造明孝陵的官員本身是建議把孫權墓遷移的,朱元璋有云:孫權是好漢子,乾脆就留他守門吧。於是孫權就莫名其妙地在這裡當起了守門大將,從此以後孫權和朱元璋跨時空的兩位好漢便在這裡成為了鄰居。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下馬坊。下馬坊下馬坊光聽名字也能猜到大概意思,若想繼續向前,需在此處下馬,步行前往,上刻五字:諸司官員下馬。繼續向前有一碑文名曰:禁約碑,作用就相當於入園須知,進入此處不能幹什麼幹什麼的。繼續向前,來到明孝陵第一道正南大門——大金門。

看上去就是一個挺大的門洞,處處透露著歲月的滄桑。繼續向前,是功德碑,因為整個建築是方的,所以也叫四方城。這裡記錄了朱元璋一生的豐功偉業,貌似皇陵一般都是這樣的構造,繼續向前便是神道。

神道與地形完美結合,蜿蜒曲折,每段彎道上都有一隊石獸鎮守此處,個個栩栩如生,堪稱鬼斧神工。有獅子,麒麟,駱駝,馬,大象,還有文官,武將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獸。感覺這裡人物略有放大,可能是為了凸顯人物的高大威武。盡頭是三個高大的石頭做的類似山門的建築,叫做欞星門,名字聽上去離主墓室不遠啦。

沿路前行來到文武方門,這裡便是陵區的正門,前方是碑殿,內有一碑,上書「治隆唐宋」四個鎏金大字,意思是老朱誇自己治理有方,超過了唐朝皇帝和宋朝皇帝。碑殿之後即為享殿,這裡曾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築,據說這裡原先供奉著老朱和馬皇后的靈位,後毀於戰亂。繼續前行,過了升仙橋便是皇陵之所在。

方城是圍繞地宮的一座城,方城上面的紅房子就是明樓,進了方城,看到一座牆上面寫此山明太祖之墓,牆後面的小山就是墓的土包。也就是朱元璋的陵墓了。據說當地部門真實勘察過,證實朱元璋墓的地宮就在這下面,老朱在裡面待得挺好,從未被盜掘過。

來這裡遊玩前應該在看看盜墓筆記,做做攻略複習一下,感覺這裡結構就跟盜墓筆記裡描述的一模一樣,只不過把小說中描述的地宮搬到地面上來就行了,神道,碑文,明樓寶頂,升仙橋,御河,完全能在小說中找到影子,難不成當時三叔是逛明孝陵找到的靈感。

雖然明孝陵歷經了600多年的滄桑,許多原先木質結構的物品已不復存在,但從現有的建築和遺蹟中仍然可以想像出當年的恢宏景象。不由的感慨一句,歲月是把殺豬刀,神馬都是浮雲,只有時間才是最強的王者,無論你有多厲害,有多大的權力,到現在不過是一撮黃土,那個小盒才是永遠的小家。此刻我終於理解為什麼秦始皇對長生有著那麼強烈的欲望。

歷史的風雨衝散了帝陵的威嚴神秘,只留石雕遺址默默述說著歲月的滄桑。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帝王陵寢之一,唯一不走直線的神道石刻,原因令人感動
    明孝陵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馬夫人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馬氏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於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25年。
  • 中國面積最大的10座帝王陵墓,秦始皇陵僅排第3
    10、明孝陵1.7 平方千米。明太祖朱元璋與其孝慈高皇后馬氏的合葬陵墓。佔地面積:1.7 平方千米。修建歷時達25年(明洪武十四年至明永樂三年)。景區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3、秦始皇陵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佔地面積:56.25平方千米。修建耗時39年(秦王政元年到秦二世二年)。無論是以秦始皇成就,對後世的影響,還是陵墓內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坑,秦始皇陵的名氣毫無爭議地位居中國帝王陵墓第一!景區級別: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帝王的墳墓,位於北京城外的明十三陵所埋葬的哪些皇帝
    帝王的墳墓,位於北京城外的明十三陵所埋葬的哪些皇帝在北京昌平區境內的天壽山南麓有一個面積約120多平方公裡的地方,這裡埋葬著自永樂七年至最後一位崇禎皇帝,期間二百三十餘年的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兩位太子,三十餘位妃嬪以及一位太監。
  • 明孝陵神道的正確行走方式:步行2.6公裡,感受朱元璋的霸氣
    現只有一個地名朱元璋,葬於金陵龍蟠腳下明孝陵,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的獨龍阜山下,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及其皇后馬氏的合葬墓;南京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紫金山,是古金陵城的龍脈。相傳,當年諸葛亮受劉備之命,南下東吳會孫權,遊說其合力抗曹。
  • 中國帝王陵墓面積排行,第1名不是秦始皇陵,反而是它
    因此,為了保持生前的榮華,帝王們在生前就會給自己先去建好一個陵墓,隨著帝王一起下葬的還有很多的珍貴的陪葬品,一些對國家貢獻非常大的大臣,也能夠享受到陪葬皇陵的這種高規格待遇。皇帝的陵墓自然是規格最高的,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帝王陵墓的建築面積排行。第四名是西夏王陵,西夏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國家,因為在西方,所以宋人稱之西夏。
  • 為什麼考古學家不去挖帝王陵墓?
    從春秋戰國到清朝結束,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大大小小 500 多位帝王,如今他們的陵墓早已經長滿了墳頭草。目前中國各地已經被考古發現、時代明確的帝王陵墓,大約有一百多座。但只有位於河南安陽的殷墟王陵,和位於北京昌平的明定陵 這兩座陵墓,是被主動考古發掘的。考古學家為什麼不去挖這些滿藏珍寶的帝王陵墓呢?考古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揭秘傳奇古墓明皇陵:一朝六處屬罕見
    盱眙明祖陵的石像生 攝影:蓮蓮知道北京明十三陵,知道南京明孝陵,但哪來的明祖陵呢?這是一座傳奇的古墓,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後為自己的高祖、曾祖和祖父修建的祖陵,陵墓位置在盱眙城北20公裡處,於洪武十九年開始修建,有文獻記載前後共修建了27年。
  • 雍正皇帝後宮佳麗無數,為何只選烏拉那拉皇后和年妃與其合葬?
    合葬是我國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的悠久傳統之一,顧名思義,它指的就是夫妻二人死後安葬在一起。據考察,早在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們就已經有了合葬的行為。到了西漢中期,合葬逐漸盛行,直至今日,合葬依然是許多人支持的安葬方式。要說我國古代誰合葬的規模最大,那無疑是帝王了,他們的陵墓擁有巨大的規模,參與合葬、從葬者也是人數眾多。那麼,為什麼雍正皇帝只選擇了兩個人與他合葬呢?
  • 曾被淹於湖中300年的明祖陵,石像生為歷代皇陵最大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開始營建孝陵,第二年馬皇后去世,遂將馬皇后安葬在這裡,第三年孝陵全部竣工。朱元璋病死後,與馬皇后合葬明孝陵。如今步入明孝陵,御碑亭中的「治隆唐宋」碑最為引人注目,這是清代康熙皇帝親自書寫的,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立。
  •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明皇陵卻叫十三陵?誰的陵墓不在十三陵呢?
    北京十三陵又叫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但明朝總共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只有十三位皇帝陵墓?為什麼另外三位皇帝死後不去十三陵呢?那三位帝王是誰?明十三陵在朱元璋死後並未動工,當時的北京還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朱元璋當然不可能選擇埋葬在兒子的封地上。另一個原因就是朱元璋剛建明時,就有元朝的一些勢力在作祟,為了威懾他們,朱元璋選擇了葬在南京。
  • 陝82帝王陵星羅棋布 珍貴遺產展輝煌文化
    歷史上的陝西,周、秦、漢、唐等14個王朝先後在這裡建都,既有傳說時期的黃帝、炎帝這樣的部落英雄,也有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漢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中國古代傑出帝王,他們在創造輝煌歷史的同時,也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豐富的遺存。帝王陵便是這些豐富遺存的重要載體之一。
  • 同樣都是皇帝,康熙皇帝為什麼在明孝陵給明太祖朱元璋三拜九叩?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寢,因為馬皇后的諡號「孝慈高皇后」,並且奉行孝治天下,因而這個陵墓稱為「孝陵」。明孝陵從明洪武十四年開始修建,於明永樂三年完工,在二十五年的時間裡,動用勞動力人數達十萬人,佔地面積達一百七十萬平方米。
  • 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裡面,為什麼還有另一座帝王陵墓?
    這位中國歷史上,唯二以布衣之身,最後開創了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平民皇帝,一生的傳奇,讓人極其敬佩。有關朱元璋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 不過,今天我們去參觀明孝陵的時候,卻會發現一個很奇特的事情。 明孝陵位於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而在明孝陵的範圍內,竟然還有一座帝王墳墓。
  • 百年前明十三陵老照片:朱棣陵墓破敗不堪,但清朝派的守陵人還在
    【臥大象石刻】(滿清一統中國後,對明十三陵進行了有效保護,並派出守陵人。十三陵的石像生基本沿用南京明孝陵制度,不同之處是將石望柱由石像生的中間移到石像生的最前端,並增加了四功臣像。其排列順序是石望柱、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武將、文臣和功臣。
  • 走進北京明十三陵景區,感受這些不一樣的風景
    由石牌坊、大紅門、總神道、七孔橋、十三陵、妃子墓、太監墓等構成,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大最多的皇帝墓冢群。其位置得天獨厚,上風上水,環境非常的優美。前有龍山、虎山兩座秀山把守,後有天壽山、陽翠嶺、大峪山三座大山坐陣壓軸,跟前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小河趟過。可以說昌平因十三陵景區而聞名,十三陵景區因昌平環境而更顯寧靜莊重。
  •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中,埋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第二個傳說,滿朝文武苦尋萬年吉地始終沒有結果,皇太極為此十分焦慮,陵寢關乎江山的社稷安危,不可不慎。此時,欽天監大臣報告皇帝,瀋陽城東有一座石嘴山,如果能在那裡找到一百眼泉水,並安葬先皇的龍體,江山就會一統萬萬年。皇太極馬上派人去找,果然發現了一百眼泉水,好吧,就讓太祖皇帝魂歸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