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預計為1.8%;12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朱民預計,在全球經濟依舊艱難復甦時,中國經濟將快速反彈,2021年GDP增幅將達12%至13%。
可以說,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恢復,已獲得了大部分國際權威機構的充分肯定,而在此基礎上,中國債券也獲得了外資的青睞。
拋售143億美債後,日本增持53億中國債券!
美媒12月9日消息,日本財務省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日本基金淨買入中國債券85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2020年累計淨買入505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17億元)。市場分析指出,日本基金對收益率極為敏感,在疫情導致本國政府財政狀況惡化,及本國債券利率下降之際,選擇大幅增持中國債券,可有效規避風險。
據悉,在疫情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背景下,為刺激經濟,12月8日,日本政府宣布了第三輪規模共計73.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市場預測,這將推動日本本財年國債發行量逾10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目前,日本2020年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平均水平已跌至0.01%。與日債收益率的下跌相反,隨著經濟的快速復甦,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4月的低點漲至3.23%。如此大的利差差距下,也難怪日本基金更傾向於中債。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大幅增持中國債券的同時,也在持續拋售美債。美國財政部11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日本拋售了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3億元),總持有量降至1.276萬億美元。另外,截至9月,作為美債海外「第一大債主」的日本,持有的美債總量佔美債總量的比例也下降至6.3%,創紀錄低點。
據悉,12月初的數據顯示,10年期美債到期收益率為0.97%,這或是日本持續拋售美債的重要原因。
超27000億外資來華,我國債券市場還將迎來「大事件」!
實際上,除了日本基金,其他外資機構也加快了對中國債券的增持步伐。根據中央結算公司12月2日公布的數據,11月,境外機構債券託管面額達27663.36億元,同比大漲47.88%。據悉,這是境外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4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1月發布的另一組數據還顯示,截至11月底,共有467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結算代理模式入市,11月單月新增7家;612家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模式入市,11月單月新增16家。可以看出,中國債券市場對國際市場投資者的吸引力正逐漸增強。
值得期待的是,自9月中國國債正式被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成功「集齊」全球三大債券指數(另外兩個是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後,我國債券市場又將迎來一「大事件」。
據《經濟日報》報導,人民銀行目前正在與各方研究探討「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若「南向通」成功運行,則中國債券市場將進一步開放,屆時,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將更廣、更深。
文 | 李銀蘇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審 | 陸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