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死50萬日本人的李梅,戰後為何被天皇頒發至高榮譽勳章?

2020-12-05 騰訊網

柯蒂斯·李梅,美國航空兵少將,二戰英雄。二戰時,主持了對日本多個城市的轟炸,其中最大規模的,就是對東京的兩次大轟炸,人稱「李梅火攻」。

李梅

1944年,美國就已經開始對日本城市實行大規模戰略轟炸,意圖破壞日本的軍工廠,但由於日本的軍工生產是由大量小作坊加工零部件後,再由工廠組裝,美軍的轟炸看似熱鬧,對散布城市中的小作坊破壞力有限,日本的飛機、武器還是源源不斷的被生產出來。

B-29轟炸機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少將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美軍開始嘗試燃燒彈戰術。美軍轟炸機部隊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首次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攻勢,當晚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凝固汽油彈,把東京約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毀。這更堅定了李梅實施大規模夜間火攻的決心。

李梅決定在下次的任務中,拆除轟炸機上所有的槍炮炮塔以及彈藥,以減輕B-29的重量,以攜帶更多的燃燒彈,並在五千到六千尺(1500-2000米)的低高度間展開夜間轟炸。引發大火來震撼日本國民,破壞散布在居民區的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的小作坊,達到徹底癱瘓日本軍事工業的目的。1945年3月9日夜間,334架B一29從關島直撲東京,實行輪番地毯式轟炸,投下2000餘噸燃燒彈,市中心41平方公裡被夷為平地,26.7萬幢建築物付之一炬,共炸死燒死83793人(實際死亡可能超過9萬人),超過1923年9月1日東京大地震的死亡數(7.3萬人);另有10萬人被燒成重傷,100萬人無家可歸,生產飛機零件的作坊一掃而空。

被轟炸後的東京

1945年5月9日夜間,300多架B一29轟炸機再次光臨東京,每架攜帶6噸燃燒彈,低空沿東京東隅田河飛行,輪番轟擊兩個半小時,將炸彈全部扔在居民密集區,56平方公裡面積地面上的一切被徹底燒光。飛機在250公裡外太平洋上仍可看到沖天火光。有幾處大火燃燒4天才慢慢熄滅。幾萬死難者都是因為燃燒耗盡氧氣而窒息死亡,尤以低洼區最為悲慘,著火、缺氧者爭相跳入河中求生,河裡漂滿如木炭一樣黑的屍體。人們爭相躲入堅固的明治座劇院,院內窒息而死的屍體互疊有2米之高。

遭到轟炸後的城市

美國轟炸機群又先後用燃燒彈轟炸日本各大城市,如大阪、名古屋、神戶,日本的軍事工業基本陷入癱瘓,在後續轟炸中,美軍會提前在要被轟炸的城市投放傳單,城市大量人口逃到農村,城市成為「死城」。

大規模的轟炸一直持續到8月,日本死於轟炸者約有50萬人,傷者數量更多,經濟陷入癱瘓。但是匪夷所思的是,大轟炸的主持者李梅,在二戰以後,因為對「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建設作出巨大貢獻」而被日本授予「勳一等旭日大綬章」,這是日本的最高榮譽,本是由天皇親自頒發,但是這一次,天皇也覺得太沒面子,託人把勳章帶了過去,李梅拿到勳章也從不佩戴,寧可佩戴蘇聯政府頒發的勳章。

勳一等旭日大綬章

有人說日本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犯賤的民族,誰揍它厲害,它就對誰越是服氣,歷史上的唐朝、明朝無不是如此,從這件事上也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李梅燒烤」比原子彈殘忍,50萬日本人被燒死,800萬人無家可歸
    為了儘早逼迫日本投降,減少盟軍不必要的傷亡,美軍加緊了對日本本土的轟炸行動。從1945年3月10日到5月25日,美軍動用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地毯式轟炸,摧毀了日本的經濟力量與有生力量,瓦解了日軍決戰本土的軍心。由於這場轟炸的總指揮官是一名叫柯蒂斯·李梅的將軍,因此後人又將此次轟炸稱為「李梅燒烤」。
  • 除原子彈外,美軍製造的這次轟炸更加恐怖,50萬日本人被活活燒死
    之後,日本便宣布無條件投降。我們今天要說的事件,是東京的空中大轟炸,其影響力和對日本人的傷亡程度遠超過美國這兩顆原子彈的影響,50萬日本人被燒死。而製造此事件的柯蒂斯.李梅,後來卻被日本頒發了勳章。 這次事件被稱為東京大轟炸,它指的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東京進行的一系列大規模轟炸。其中一次轟炸,10萬日本人葬身火海,直接被燒死,這次大轟炸被稱為「李梅火攻」,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場災難,因此被他們稱為「東京大屠殺」。
  • 比原子彈都恐怖的李梅燒烤,燒死50萬日本人,800萬人無家可回
    自從美國獨立戰爭之後,美國本土就從未遭受過外來襲擊,日本此舉無疑是在打美國的臉。美國為了報復這屈辱的一戰,竟然在後來的戰爭中活活燒死了50萬日本人,而且美國還宣稱:堅決不道歉。 成為「李梅燒烤」。
  • 李梅燒烤是人間煉獄?燒死的人比核爆的都多,然而日本卻為其頒勳章?
    在李梅調任到太平洋戰區後,他研究了日本建築的相關資料,發現日本當時還在普遍建築木製結構的房屋,就連東京也是如此,混凝土製的房屋少之又少。為了消滅掉日本的有生力量,以及摧毀掉日本殘存的工業實力(至少盟軍這麼說的),李梅決定用燃燒彈對東京市區,以及其他城市進行轟炸,這便是「李梅燒烤」。
  • 李梅燒烤到底有多慘?10萬日本人被活活燒死,東京14被夷為平地
    為了報復日本,美國任命柯蒂斯·李梅為轟炸機部隊司令,對日本進行了幾乎毀滅式的轟炸。造成了10萬日本人活活被燒死,東京1/4被夷為平地。這就是有名的李梅火攻事件,也被人們稱為「李梅燒烤」,其殘忍程度宛如人間煉獄。  美國報復日本
  • 李梅燒烤到底有多慘?10萬日本人被活活燒死,東京1/4被夷為平地
    據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當時對外擴張的野心逐漸膨脹,屢次發動戰爭妄圖稱霸全球。日軍為了能夠搶先奪取太平洋的海空領域對美國進行了偷襲,此次偷襲讓美國的損失慘重。為了報復日本,美國任命柯蒂斯·李梅為轟炸機部隊司令,對日本進行了幾乎毀滅式的轟炸。造成了10萬日本人活活被燒死,東京1/4被夷為平地。
  • 為回擊最恥辱一戰,美軍活活燒死50萬日本人,事後美國:拒絕道歉
    其實,儘管東京沒有遭受到原子彈的轟炸,不過美國的「李梅燒烤」,可是讓東京付出了更為慘重的代價,給日本造成的影響比原子彈帶來的還要大。早前日本由於常年徵戰,導致戰爭後期日軍後勤補給杯水車薪。正當日本焦頭爛額的時候,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不被侵害,帶著其他國家切斷了日本的石油路線,讓日軍一度陷入絕地。
  • 日本人得知天皇投降什麼反應?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欣喜若狂
    據統計,14年抗戰給中國造成了超過4500萬的傷亡。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老百姓歡欣鼓舞、張燈結彩。而得知天皇投降的日本人情緒就比較複雜了,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欣喜若狂,還有人動起了小心思。
  • 二戰中讓日本人膽戰心驚的「李梅火攻」——東京大轟炸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 至高榮譽——除了「共和國勳章」,其他「四常」的最高勳章都是什麼
    9月8日,鍾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共和國勳章是我國最高等級的勳章,象徵著最高級別的榮譽。勳章制度起源於歐洲,最初是為了表彰戰場上的英勇戰士。後來逐步轉為對社會、民族、國家和人類有特殊貢獻者的表彰,授予勳章者一般是政府、王室或國際組織。每一個國家都有他們的最高勳章。
  • 至高榮譽——盤點其他「四常」的最高級別勳章
    每一個國家都有他們的最高勳章。美國的最高勳章分為軍事和平民兩種榮譽勳章是軍事上的最高勳章,授予那些「在戰鬥中冒生命危險,在義務之外表現出英勇無畏」的軍人。從1862年美國內戰期間第一次授發以來,至今共頒布過3460次。
  • 他獲得了這枚至高勳章,因為單機消滅了一個軍!
    美國軍隊的最高勳章是榮譽勳章,授予那些「在戰鬥中冒生命危險,在義務之外表現出英勇無畏」的軍人,截止2018年8月22日最後一次頒發共計授予3522枚,看起來數量不少,但是自二戰結束到現在,榮譽勳章頒發數量只有643枚,平均下來一年才8枚多,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種規模的大戰,榮譽勳章頒發數量也就四五枚,可見獲得之難。
  • 戰後75周年 日本天皇和首相卸不下的「戰爭重荷」——日本戰後75...
    《日本新華僑報》日本戰後75周年報導組從戰後日本天皇和首相破題採訪,俯拾戰後75周年之際日本「戰爭情結」的塊塊歷史碎片,試圖拼接出一個無法完整卻能夠反映日本社會深層的「戰爭意識圖」,由此推助對日本國家和民族本質的冷靜而理性的認識。
  • 麥克阿瑟統治日本,將天皇拉下神壇,為何臨走被百萬人追捧
    就像美國政府授予的麥克阿瑟的勳章上寫的那樣:澳大利亞的保衛者,菲律賓的解放者,日本的徵服者,朝鮮的捍衛者。他的一生可謂被榮光所籠罩,其中在日本的徵服和統治,成為了他人生中最閃光的時刻。麥克阿瑟在日本這六年,不但將高高在上的天皇拉下神壇,還剝脫了他的特權和地位,更是通過一張照片,讓天皇顏面掃地。
  • 二戰後日本天皇為何沒有被追究責任?憑什麼還能保留天皇制度?
    從明治維新到二戰結束時,天皇都擁有對日本的絕對統治權,是日本的最高統帥。擁有對首相的任免權,還同時擁有可隨時罷免首相,解散內閣的權利,也擁有對外宣戰權,掌握著最高軍權,所以那時裕仁實施的完全是獨裁的實權統治。
  • 二戰間諜女英雄獲得五國頒發的勳章,為何老年時靠賣勳章度日
    二戰間諜女英雄南希·韋克,由於表現出色,因此她得到過至少五個國家授予的勳章,是二戰時期榮譽最高的女間諜。可是在她年老後,卻過得窮困潦倒,不得不低價賣掉勳章度日,這是怎麼回事呢?韋克在短時間內,很快就與英國情報機構取得了聯繫,並迅速招募到了3千多人,與德軍多次進行遊擊戰。韋克的勇敢和努力,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到組織裡來。在她的帶領下,大家齊心協力,給德軍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從而保證了諾曼第登陸取得勝利。
  • 日本經歷200年的民族孤立,巴黎博覽會亮瞎了眼,天皇引入軍功章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研究日本軍事獎勵系統的歷史。1868年,隨著幕府和武士時代的結束,日本的統治權回歸天皇,進入到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認為只有全力以赴地推進國家現代化,才能生存下來,加入西方列強的行列。在經歷了長達200年的民族孤立之後,日本在工業現代化方面還是初出茅廬的小字輩,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讓日本亮瞎了眼,也為日本設計勳章和獎章提供了靈感。在世博會這樣的場合,日本人在會見佩戴一身勳章的歐洲政要時發現,日本缺乏一套西方式的軍事榮譽認可和授予制度,並在軍服上體現這種榮譽。
  • 二戰日本投降後,美軍司令問天皇為何不剖腹,天皇無恥回答讓人憤怒!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巨大的災難,有太多的人因此受傷和死亡,也有太多的財富為之湮滅,作為地球上一員的中國,自然也沒有逃過過這次令人痛苦的災難。而在當時對中國施加災難的則主要是日本人,他們侵入中國的領土,燒殺搶掠,無惡不為,使中國人民遭受巨大的痛苦。不過所幸的是在中國人民的奮起反擊下,終於戰勝了日本,使國家重獲獨立。
  • 無人提及的人間煉獄:李梅火攻
    策劃轟炸行動的柯蒂斯·李梅將軍命令美軍頂住日本防空力量的壓力拋撒傳單,事先通知下一步轟炸的目標。這種做法不但較為人道,也能打擊日本國民的士氣。僅東京一地就有上百萬人逃往農村,工廠工人的出勤率不到從前的一半。轟炸東京及其他城市使日本戰時經濟陷入癱瘓。
  • 日本戰敗後,美國將軍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自盡?天皇冷笑回了4字
    可是,身為戰爭的發動者,天皇為何能夠苟且偷生?其作出的回答著實是令人不齒。 在美國的原子彈轟炸下,日本終於放棄了戰爭到最後一人的瘋狂選擇,接連兩顆原子彈讓天皇認清了現實,也讓在法西斯洗腦下瘋狂的日本人終於開始神智清晰了一點。在天皇口中,他投降是不忍心民眾繼續遭受折磨,而美國則是欣然選擇了在戰後繼續扶持這個瘋狂的民族,以此來達到制約蘇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