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葬禮:三軍儀仗隊為他抬棺,數十萬人送行,第二日天降大雪

2020-12-05 君不見教育

公元2009年10月31日上午,98歲高齡的科學家錢學森在北京逝世,舉國百姓震動之餘流露出了無限的哀思。「白衣卿相,國士無雙」是錢學森一生最好的寫照,天地似乎也為他的離世嘆惋,次日的北京城籠罩在皚皚的白雪之中,銀裝素裹的帝王之都不再像往日那般妖嬈,而是充滿了肅穆莊嚴的感傷氛圍。

阜成路8號院,是錢老與其親屬生前居住與工作的地方,也是人們最後送別錢老的地方。遵循錢老「一切從簡」的遺囑,他的家屬們只是在客廳搭建了一個不到20平米的靈堂,以供前來弔唁的人們與這位共和國的老人作最後的告別。

除了樓梯口醒目黑色的白底「奠」字外,阜成路8號院與平常並無任何不同,只是多了一些手拿鮮花的來來往往的人群。這些來來往往的人悄無聲息地來了,在敬獻了一束鮮花之後又默默地離開,他們不想因自己的感傷而打擾已然安息的亡靈。

「為何我的眼中飽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如今這個將一生的熱血都灑在這片熱土上的老人離去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向他報以了最高的禮節與崇敬,只因為「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人民會因他的拳拳赤子之心,將他託舉得很高,很高。

錢老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公墓舉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體人員都參加了他的遺體告別,這位老人的靈柩上覆蓋著鮮紅的黨旗。數十萬的百姓從四面八方趕來,與這位為民族事業嘔心瀝血的老人做最後一次深情的告別,三軍儀仗隊手捧錢老的遺像走在最前,這是國家與人民對他一生所作最大的認可與褒揚。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是當年魯迅先生的錚錚之言,錢老與他一樣,都能夠擔當得起「民族之魂」這一稱號。往昔長安街上十裡長街相送的場面再次出現,陰冷的北京城因一人而灑滿了榮耀與光輝。

「位卑未敢忘憂國,一劍能擋百萬兵」

錢學森早年雖然在美國求學,但是他始終沒有忘記遠在大洋彼岸的祖國,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遍了全世界,也傳到了當時39歲的錢學森的耳朵裡。

他在聽聞了這一消息後,便毅然決然地表示要回到自己的祖國效力,他的這一想法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當時的美國正在意識形態上對所有僱員進行控制,以麥卡錫為首的美國政客企圖消除共產黨人在美國的影響,在美國國內掀起了一股狂熱的潮流。錢學森在敏感時期不僅拒絕了揭發身邊的朋友,還公開了自己回國的意向,為此遭到了美國方面的嚴格監視。

錢學森師從當時著名的科學家馮·卡門,並且成為了他最為得意的弟子,先後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與航空、數學博士學位,並且在1938年以後參與了美國軍方主導的許多重大研究。錢老在1943年便成為了加州理工學院的助教,而後又擔任副教授,並且在1947年擔任了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成為了美國飛彈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美國高層曾經以「他能抵五個師」這樣的話來表明他的重要性,因此錢學森的回國之途顯得異常艱難,1950年之後他徹徹底底地失去了人身自由,處處遭到了美國移民局的監視和迫害。

遭到迫害後的錢老在一個月之內便消瘦了30斤,他在美國的住所遭到了海關的查封,他本人也被關到特米娜島半個月之久。更為重要的是,錢老十餘年搜集的800多噸書籍以及他全部的學術筆記都被美軍沒收,這原本是他預備帶回國內的重要資料。

錢學森在美國遭受迫害的消息傳到了國內,國家領導人對此事表示了高度重視,並且為此事進行了多方交涉。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之後,中方釋放了扣押的4名美國飛行員,並且不惜以11名援朝戰爭俘獲的飛行員為條件,交換錢學森以及他的家人回到祖國的懷抱。

「一生負氣成今日,旌旗十萬斬閻羅」

1955年10月1日,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這一天錢學森以及他的夫人蔣英帶著一雙兒女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祖國,此時距離他提出回國已經過去了6年之久。對於錢老來說,放棄美國優渥的物質條件並不是什麼難事,但他面對的是一個一窮二白且瘡痍滿布的中國,要在這樣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製造出屬於自己的飛彈和火箭,又談何容易呢?早在1934年,錢學森以國立交通大學第一名的身份獲取了第七屆「庚子賠款」留學生的名額時,他的父親錢均夫就叮囑過他要努力學習,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回來報效祖國。

如今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但這個人人都吃不飽飯的祖國顯然出乎他的意料,在當時,舉全國之力都無法造出一輛拖拉機,而美國人的兩枚原子彈早已在長崎廣島綻放了巨大的蘑菇雲。此情此景雖然令人傷懷不已,但百年來的滄桑巨變使得錢學森明白,中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火箭和飛彈,否則這一段悲慘的歷史將會再一次重演。在回國之前,美國人已經毀掉了錢老所有的書籍和學術成果,他只能夠憑藉著自己的記憶將那些理論再次復原。飛彈事業涉及到相當複雜的計算,在沒有先進的計算機設備的情況下,他們只能在草稿紙上一次又一次地演算。

1956年初,錢學森向當時的國務院提交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隨後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究所,並且擔任了首任院長。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枚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新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升上了太空,偉大的中國人民向太空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兩彈一星」的成功標誌著中國人已經全面突破了敵對勢力的封鎖,中國人民的腰杆子從此以後真正的硬了起來,而這塊升起了巨大蘑菇雲的土地,曾經連一輛拖拉機都造不出來。

「兩彈一星譜天書,青衫磊落士無雙」

錢老是「兩彈一星」計劃的代表人物,與他並肩戰鬥的還有許許多多的偉大科學家,他們為祖國的軍工事業貢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鄧稼先、王淦昌、錢三強、郭永懷、于敏、朱光亞、陳芳允、王大珩、彭桓武等等已經離我們而去的先輩以及王希季、孫家棟、周光召等仍繼續戰鬥的科學家們,共同譜寫了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是「兩彈一星」的核心精神,這些先輩們用他們的一生踐行,為祖國的國防事業打下了堅實而牢固的基礎,十四億人民在這片熱土上得以安穩生活。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是偉人的詩句,正是這些默默無聞低頭奉獻的科學家們,為祖國鑄造了一桿頂天立地的長纓,彼時它擊破浩瀚長空,任蒼龍或是猛虎來襲,我等亦自巋然不動。

茫茫戈壁、浩浩沙漠、風沙滿地而鬼影重重,在遠離人煙的蠻荒之地,有這樣一群人堅守著、奉獻著,他們甘願隱姓埋名甚至是埋骨他鄉,即便是馬革裹屍也在所不惜。「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不止戰場廝殺的士兵,還有這些窮其一生測月摘星的偉人,他們一生布衣青衫磊落,卻不失書生意氣、男人本色,他們是民族的脊梁。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其中甘苦或許只有他們知道了,他們的一生負重前行,換來我等晚輩現世安穩,其功雖日月難蓋其光芒,其心雖天地難掩其赤誠,其功雖萬古而永致流芳。嗚呼!先輩已然凋零,後輩更當盡力,須知百年之浩劫,勿忘當時之國恥!

相關焦點

  • 錢學森葬禮:去世次日大雪紛紛,三軍儀仗隊抬棺,數十萬人自發送行
    但是他卻在新中國成立後義無反顧的拋下了美國唾手可得的名利,回到了一窮二白的新中國,為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帶來了新的希望,給這個國家孤立無援的人們帶來了對抗外界侵略的力量。他就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先生,我國當之無愧的國之棟梁!
  • 錢學森的葬禮:三軍儀仗隊抬棺,黨旗蓋棺,告別「航天之父」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位科研人員,同樣是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的回到了祖國,並投身科研事業,他就是我國的「航天之父」錢學森。畢竟當時的中國既缺錢、又缺人、還缺技術,所以要想快發展起來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我國的領導人深知「落後就要挨打」,不論有多少難關等著我們,都無法阻擋中國的發展。
  • 錢學森葬禮全過程:黨旗蓋棺,三軍儀仗隊抬棺,社會各界人士參與
    但每當民族有危險的時候,總會有一批人站起來成為中華民族的脊梁,為人民撐起這個國家。在近代,很多可以被稱為人民英雄的能人因為時代離我們較近,所以我們會很熟悉他們。其中就有以錢學森為首的一大批愛國科學家。像錢老這樣的人,作為最為前沿的理論科學家,為中國的航空航天,原子彈以及各種飛彈的出現打好了理論基礎,讓我國這些方面的進程至少前進了二十年。
  • 孫中山葬禮現場:降半旗致哀,120人抬棺,數萬民眾自發前來送行
    孫中山先生雖然是出生在廣東的一個普通家庭,但由於其胞兄孫眉農牧業、商業都經營的不錯,有「茂宜島王」的稱號,他也就得到了讀書所需的費用 1892年,26歲的孫中山先生出任了澳門鏡湖醫院首任義務醫師,是澳門的第一位華人西醫,但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李鴻章使清政府實行自上而下的社會改革,不過他並未如願見到李鴻章。
  • 直擊魯迅葬禮:16大佬抬棺;國母、北大校長扶棺;送行隊伍幾十裡
    腰杆挺得筆直的他從不向權貴低頭,他寫的文章猶如一把匕首插入敵人的心臟。他生前德高望重,死後有16位大佬抬棺,北大校長蔡元培和國母宋慶齡親自為她扶靈,眾人排成十幾裡的隊伍為他送行。為正義而戰的魯迅發表文章抨擊當局卻遭人追殺。因他的正直,讓他的前途屢屢受挫。事業的不順以及家人的疏離,很快魯迅就病倒在床,結髮妻子朱安寸步不離守候在他身邊,給他端茶倒水,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他的病情日益加重,身體越來越差,肺部出現病兆。這時的他不過四十多歲,卻已憔悴得蒼老了許多。
  • 黑人抬棺是什麼梗 黑人抬棺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火了?
    最近無論是在抖音上還是B站中,流行起來一個梗,那就是「黑人抬棺」,很多人還不清楚這個黑人抬棺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突然之間就火了,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梗。
  • 黑人抬棺專業團隊七人開黑頭像分享 什麼是黑人抬棺你造嗎?
    黑人抬棺專業團隊七人開黑頭像分享 什麼是黑人抬棺你造嗎?時間:2020-04-13 18:27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人抬棺專業團隊七人開黑頭像分享 什麼是黑人抬棺你造嗎?
  • 抖音黑人抬棺頭像什麼梗 黑人抬棺專業團隊七人開黑頭像怎麼回事
    抖音黑人抬棺頭像什麼梗 黑人抬棺專業團隊七人開黑頭像怎麼回事時間:2020-04-14 23: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黑人抬棺頭像什麼梗 黑人抬棺專業團隊七人開黑頭像怎麼回事 黑人抬棺是近期非常火的一段視頻素材,其中七位抬棺黑人也被小夥伴們戲稱為王下七武海,
  •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是什麼梗-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是什麼梗?黑人抬棺最近一路從都抖音火到微博,那麼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詳細了解下吧。隨著黑人抬棺在網上的爆紅,也有許多小夥伴利用DIY可能性極高的樂高積木對原作進行了還原。
  •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本是什麼梗 樂高積木黑人抬棺是真的嗎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是什麼梗?黑人抬棺是近期非常火熱的一個短視頻,隨著該視頻在全球的爆火,不少小夥伴都用樂高積木將其進行了還原,接下來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吧。黑人抬棺樂高積木 一、黑人抬棺樂高積木 隨著黑人抬棺在網上的爆紅,也有許多小夥伴利用DIY可能性極高的樂高積木對原作進行了還原。甚至還有小夥伴找到了LEGO的黑人抬棺版本包裝。
  • 抖音黑人抬棺是什麼梗什麼意思?黑人抬棺怎麼火的原版視頻在線看
    原標題:《抖音》黑人抬棺是什麼梗 抖音黑人抬棺出處介紹最近抖音上興起了黑人抬棺,有不少的玩家都用起了黑人抬棺的表情包和段子,但是依然有不少的玩家不了解這個究竟是什麼意思,那麼下面快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是什麼意思 黑人抬棺樂高版介紹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是什麼意思 黑人抬棺樂高版介紹時間:2020-04-23 2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是什麼意思 黑人抬棺樂高版介紹 抖音黑人抬棺本身就很火,最近又出現了一個樂高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本是什麼梗 樂高積木黑人抬棺是真的嗎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本是什麼梗 樂高積木黑人抬棺是真的嗎時間:2020-04-16 2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本是什麼梗 樂高積木黑人抬棺是真的嗎 抖音黑人抬棺樂高版是什麼梗?
  • 黑人抬棺舞意外走紅,創意來源非洲加納人,只想讓葬禮更歡樂一些
    黑人抬棺舞意外走紅,創意來源非洲加納人,只想讓葬禮更歡樂一些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國將喪葬看待的非常重視,認為在喪葬禮儀中就要沉穩,喪葬過程中充滿了悲傷,但不同的國家對於喪葬文化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 抬棺遊戲《專業團隊(Professional Team)》上架Steam:生而為人...
    一款名為《專業團隊(Professional Team)》的遊戲上架Steam商店,這是一款以「抬棺」為主要特色的模擬遊戲。玩家可以選擇各路專業抬棺團隊,為死者進行最後的送別。本作將在今年9月1日進入「搶先體驗遊戲」階段,持續一年左右。本作支持簡體中文界面、音頻和字幕。
  • 「黑人抬棺」到底是什麼?
    Weide」等,但如果說之前的那些梗營造出的是一種「你要倒黴」的氛圍,那麼黑人抬棺帶給人的則是一種「給爺死」的感覺。手腳麻利的幾位抬棺人也成為了新一代的死神代言人,見到他們的臉基本就等於宣告了死刑。因為視頻中有七個人,也被網友們親切的稱為「亡下七武海」。
  • 黑人抬棺開啟葬禮蹦迪新時代,你看死亡也可以不悲傷
    01其實黑人抬棺,是一件「正經」的事,因為和死亡有關。這發生在加納,傳說中的「世界葬禮之都」。加納人對於葬禮真的非常重視,他們的周末通常都不會加班,因為在他們心中,周末那是去教堂和參加葬禮的時間。所以,葬禮應該是「快樂」的,往往有幾要素:音樂、DJ、舞蹈、抬棺人......而一個人的葬禮越熱鬧,人越多,才能證明死者越被尊重。就這樣,我們的主角出現。他們是一群抬棺人。
  • 這款遊戲讓你變「專業團隊」定製葬禮,抬走心中的Ta
    之前黑人抬棺的視頻在全球網際網路大火,現在一款名為《專業團隊(Professional Team)》的遊戲上架了Steam商店。遊戲中玩家不僅可選黑人,還有各種專業團隊可供選擇,為死者進行最後的送別。遊戲將於9月1日進行搶先體驗。
  • 抖音黑人抬棺是什麼梗-抖音黑人抬棺是什麼意思
    抖音黑人抬棺是什麼梗 黑人抬棺指的是網絡上幾個黑人抬著棺材跳舞的視頻,葬禮本該是嚴肅的事情,但視頻中的黑人老哥們卻蹦蹦跳跳的,抬著棺材跳舞,可謂是真正的「墳頭蹦迪」。
  •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的指揮刀為什麼是西洋劍?事實並非如此
    對於三軍儀仗隊,我們一定都不陌生,無論是在電視中還是天安門廣場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他們英姿颯爽的身影。解放軍海陸空三軍儀仗隊主要擔負著迎送外國領導人、紀念重大國事活動等任務。在1946年,黨中央決定組建一支儀仗隊,便挑選出了500名戰士組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