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梧桐
史記中的醉美酒世界 第15期
滑稽腹大原無論,畫榼仍留待晚春。
——清·曹寅
提到「滑稽」,腦海裡總是會浮現卓別林的形象,抑或是像下圖一樣滿滿的喜感。那麼滑稽真的只是詼諧搞笑嗎?
當看到「滑稽」一詞在《史記》被用以形容「孔子」的時候,就感覺滑稽並非詼諧那麼簡單。《史記》孔子世家:「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十分高興,將欲以尼谿田封孔子。這時,晏子提出了反對意見,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這裡「滑稽」與屈原《楚辭卜居》中的滑稽意思相近,指圓滑世故,敏捷善辯。《楚辭》曰:「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這是滑稽最早的文字記載。
《史記》中關於「滑稽」還有如下記載: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說,將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傳:「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傳:「……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淳于髡……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竊不遜讓,復作故事滑稽」。
由滑稽出現的場景及描述,可以看出,滑稽,是一個形容詞,這個形容詞包含了三層意思:1智慧過人,2圓滑世故,3敏捷善辯。
那麼滑稽究竟是一種什麼樣酒器呢,能體現出這三重意思?今天已經見不到這種酒器,梧桐也沒有查到相關的考古發現,只能從歷史文獻的記載中進行推斷了,關於滑稽的主要歷史文獻記載如下:
楚詞云:「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北魏·崔浩《漢記音義》:「滑音骨。滑稽,流酒器也。轉注吐酒,終日不已,若今之陽燧樽。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
《漢書》揚雄《酒賦》曰:「鴟夷滑稽,腹大如壺。晝日盛酒人復借酤。常為國器,託於屬車。」
姚察云:「滑稽猶俳諧也。滑讀如字,稽音計也。言諧語滑利,其知計疾出,故云滑稽。」
孫綽《陽燧樽銘》曰:詳觀茲器,妙巧奇絕!酌焉則注,受滿則閉。吐寫適會,未見其竭。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這滑稽是件東西,就是掣酒的那個酒掣子,俗名叫『過山龍』,又叫『倒流兒』。因這件東西從那頭兒把酒掣出來,繞個彎兒注到這頭兒去。」
由文獻記載,滑稽有如下特點:
1. 專門用來流酒的器皿。
2. 加工材質應該是用動物皮製成,而這種材質不易保存,梧桐認為這也是為什麼考古很少發現的原因。
3. 作用,類似於當今的虹吸管,可以將酒從容器中倒出來,原理類似康熙九龍公道杯。所以有「突梯滑稽」、「轉注」之說。梧桐推測,古時,酒多採用自然沉澱的方法進行澄清,即便是過濾也是粗濾,致使貯酒容器中下面部分酒體較渾濁,利用虹吸取酒,可以減少酒的擾動,很好的從上部將澄清酒取出。
4. 同時,也是計量器,可用於計量,「稽音計也」、 「受滿則閉。吐寫適會」。
5. 應該是和「尊」等大型貯酒容器連接,所以,「轉注吐酒,終日不已」。
因此,滑稽,讀gǔ jī,是一種利用虹吸原理,將酒從儲存容器中取出的專用流酒器。又稱「酒掣子」、「突梯」、「過山龍」、「倒流兒」,也有稱「常滿尊」。因為其轉注吐酒,終日不已,又可曲折變通,所以用來形容智慧過人,圓滑世故,敏捷善辯。後來逐漸延伸為詼諧搞笑。
梧桐酒語:孔子與卓別林,只是一杯酒的距離。
聲明:本篇為梧桐君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敬請雅正!
史記|酒器「卮」:最早的扎啤杯
《史記》|醇醪:漢代口糧酒中的極品
《史記》|醴:酒中類人猿,酒的起源
敦煌文書|茶酒論:濃酒、清茶,誰是你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