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說今天的場景更多元化更精細,還不如說我們對場景的認識和理解才剛剛開始,基於場景的內容和體驗設計會成為新消費品牌構建的底層要素。
「泰晤士河等待照亮,唯有算法可以尋覓莫奈的倫敦。」
負責倫敦照亮河流項目的美國新媒體藝術家這樣描述。的確,在今天這個數位化和社交媒體不斷碎片化的當下,引發我們注意力的往往是更具象和直觀的感受。
在吳聲最新的《場景紀元》一書中,作者更是結合當今各種鮮活的商業案例,從新能源電動車特斯拉的萬車互聯和軟體定義,到雲計算巨頭亞馬遜的prime會員制和語音助手Alexa互聯互通,到第三空間星巴克的咖啡+場景和各種奢侈品的跨界聯合,再到9 hours,喜茶、三頓半等新生活方式品牌的崛起,無一不在詮釋場景開發、設計、運營的魅力,以及對我們當下及未來生活的影響。
01
場景到底是個什麼鬼?
作者對場景給出了一些詮釋。比如,場景是有時間的空間,源自人的細微、具體、真實的需求。「人」是最大的場景,有著不同的「場景身份」,在不同的環境下體驗不同的內容。
拋開所謂的概念和包裝,場景到底是什麼?
在我們看來,通俗來講,場景是基於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下的情境,是通過產品、內容、設計、體驗等營造的生活及消費環境。
說得更直白一點,場景就是一個又一個具象的生活消費的入口。
比如,當你一大早起床,叫醒你可能是智能家居助手,睡眠手環上也會同步休息的數據情況。當你起身來到窗前,智能傳感器又會自動將窗簾打開,讓你目睹清晨的陽光朝氣。
當你在衛生間洗漱的同時,智能廚房中昨晚安排的早餐已經預約製作中,隨後一邊和家人盡享早餐的同時,數字屏幕上會出現今天的新聞。
當你離開家來到車庫,一輛智能電動車會自動開門,輸入目的地,會顯示實時路況和車輛情況,當你達到辦公室,手機上的遠程連接,也可了解到家中的寵物和老人情況。
可見,類似上述的智能家居場景是基於用戶真實的需求出發的,表現為對於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洞察,通過數位化的可感知的產品或服務體現出來。
場景猶如一個入口,往往是通過工具化的產品來切入,但只要有持續的用戶需求和用戶流量來積累,對人的需求不斷關注,就能不斷的迭代和開發出新的產品,商業閉環也能越來越有粘性。
02
從特斯拉主義理解場景
場景並不難理解,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一大堆專有名詞來詮釋,比如場景開發、場景訂閱、場景晶片和場景連結等。
作者甚至還提出了一個新名詞,即特斯拉主義,即類似特斯拉的全新的造車流程和模式革命,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和細節設計,背後是數據驅動和算法及新能源的使用方式。
透過這些概念背後,我們更希望關注:一是如何基於人的心理來設計產品。二是如何基於技術的升級和數據維度來理解場景。
以傳統的汽車和新能源汽車車做對比。
傳統的汽車,更多是一種代步工具,大家更看重的是車的舒適性和駕駛性能,更注重車本身的物理性能,滿足交通的需求。
100多年後,隨著汽車研發和生產技術的升級和消費需求的多元化,能源革命的新突破,汽車工業的當前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變。
已有的巨頭早已風光不再,技術新貴們通過軟體定義來重新詮釋新時代的汽車。從某種意義上講,汽車早已不再僅僅是代步工具,而是一個囊括了各種場景的超級終端,堪比手機市場更加巨大。
為了理解這個終端和場景,我們可以簡單扒一扒其複雜性和豐富性。延續剛才的場景,當你開啟一輛新能源電動車,由於裡面存在著各種傳感器、車載顯示屏幕、語音交互設備、車載攝像頭、軟體等,這裡的應用場景將會十分豐富。
當你剛走近車子的那一刻,車子會自動感應開啟車門。
隨即,車載大屏上會出現語音和圖形信號,確認行進目的地和路線,當車主同意後即可開啟行程。當你行駛經過不同的地理位置,攝像頭和傳感器等會將車輛、路況和車流情況通過數據採集、上傳、分析等一系列過程進行數據的沉澱和記錄,為後續行駛和全球其他車輛提供資料庫的信息來源,並且還可以選擇採用自動駕駛技術,幫助在車主需要的時刻提供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車上語音交互助手也會與手機上的進行互聯互通,比如你想起馬上要過節了,需要通過電商平臺給父母買一件禮物,這時你正在開車,只需要通過語音的形式告訴助手你需要的禮物類型,小助手會根據你的喜好描述,推薦相關選項,在得到確認後,直接進行下單購物。
這也是類似亞馬遜的Prime會員體系著力在打造的服務體驗。倘若你在行進過程中,剛好經過某一些你之前關注過的線下體驗店,車子也會給你發出溫馨提醒。
場景在不斷延伸中,持續被深入挖掘,就如星巴克在日本開出的Smart Lounge一樣,融合了咖啡+場景的元素,正滿足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休閒和辦公的需求,不僅有多人會議室,雙人會議室,也有單間,可以在這裡享受按需定製的深度服務。
隨著技術的升級,從車的連結到萬物互聯,數位化連結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過一個又一個新的場景,個性化的消費數據可以被記錄、沉澱、分析、收集和挖掘,這些數據又會形成用戶的行為畫像,作為更好的服務反饋和服務改進,給更多用戶提供具有個性化的、模塊化的服務。
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這個口號不僅僅是概念,已照進了數位化的現實世界,讓你我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