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國立博物館半日遊,必看!

2021-01-11 陪你吹吹鳳

幾年前去上野,光顧著拍妹子了,這次匆匆到訪 東京 ,臨走半天,走馬觀花,瀏覽下國立博物館。正對是主館,右邊東洋館,中國為主,加點 印度、朝鮮、東亞的。左邊西洋館,沒時間去。

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唐三彩,每個大約半米高,熠熠生輝。清代的瓷器,這顏色太漂亮了,且特別通透,完全不輸現代工藝,晶瑩剔透。這放在故宮也是沒問題。第三,倭國金印。小指甲蓋大小的金印,比我想像的大印沒法比。當年漢天子收小弟,賜予倭國,,金燦燦的,幾個小字。不能拍照,網上盜圖一張。

解說提到國立博物館的 中國 字畫收藏全世界都有名。匆匆看了下,沒什麼特別好的,更別說傳說中流落的喪亂帖等等。本來就對書畫不太懂,我只喜歡看宋代宮廷風格,正在展覽的是吳昌碩的書畫特輯,匆匆掃了幾眼。本館兩層,最喜歡的是武士裝備,鎧甲和刀。日本鎧甲一直很浮誇,酷是夠酷,但是一看材質,絕大部分是竹,比天朝頂峰的 明光鎧差的不知道哪裡去了。日本的刀製作絕對世界領先,各種地方的製作流派,層出不窮的鑄刀名匠,每代大師又繼承發揚出自己的風格,懂刀的人,一看刀身形狀刀身的紋路,就可以知道是哪位工匠所鑄。

蜻蜓切,第一次見本多忠勝的兵刃。非常漂亮,很像唐陌刀的思路。弓也很有特色,日本弓至少兩米長,200年前1米5的日本人估計拿起來夠嗆(現在 日本 男子成年身高應該接近1米7)。這麼長不是為了耍酷,主要是日本資源太匱乏,主要靠竹子做弓,恢復性不夠,只能做得特別長。不像我天朝,主要是短弓。佛教在日本流傳多年(解說提到佛教是從朝鮮流傳到日本而不是 中國,出乎意料),坦率說博物館展覽的佛像的細膩程度遠高於國內我見過的絕大部分寺廟佛像。當然拿國家博物館的精品來比不太合理。但是可以理解的是, 日本工匠對手工的痴迷程度已經深入到骨髓,其次多次戰亂和人禍,多少珍品毀於一旦。

日本的佛像風格變化不大,更貼近於印度 , 中國的魏晉風格。各類和服,美奐美輪。傳承於古漢服,但是穿起來應該很不方便,當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生活效率提高。趕飛機去了,剩下的法隆寺,西洋館,下次再慢慢看。

相關焦點

  • ...東京國立博物館|江戶東京博物館|日本|奈良|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澎湃新聞獲悉,按照日本政府的政策,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從今天(2月27日)起閉館至3月16日,關於3月16日之後的計劃將視具體情況而定。日本國內其它博物館也陸續閉館或進一步限流。
  • 「書聖王羲之」展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中新網1月23日電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和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立140周年,由東京國立博物館、每日新聞社、NHK等聯合主辦,朝日新聞社特別協力的「書聖王羲之」展覽於1月21日下午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
  • 東京國立博物館攻略(門票+開放時間)
    東京國立博物館概述   東京國立博物館始於明治5年(1872)在湯島聖堂大成殿舉辦的博覽會,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本館事業包括對日本以及東方的美術和考古等各種文化遺產實施收集、保管、修復、管理、展覽、調查研究和教育普及等。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敦煌繪畫品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前身為文部省博物館,成立於1872年。該館藏有4件敦煌繪畫品、2件敦煌文書,其中繪畫品中有3件是伯希和1908年從敦煌劫走的,1957年法國吉美博物館用以與東京國立博物館交換館藏。該畫在法國1976年出版的《敦煌繪畫品》中有圖版與解說,為第106號(吉美博物館館藏號EO.1399)。東京國立博物館將年代定在晚唐。圖見日本講談社1966年出版的該館編《東京國立博物館》第2卷第2圖,講談社1995年出版《西域美術》「吉美博物館藏伯希和收集品」(2)第54圖。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今起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日本旅遊攻略: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之一!
    東京國立博物館介紹東京國立博物館(日語:東京國立博物館、Tōkyō Kokuritsu Hakubutsukan,英語:Tokyo National Museum)是日本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頂級國家博物館,包括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 TNM·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品系列·李迪·紅白芙蓉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上野。被親切地稱為「東博(トーハク)」,是日本保存展示東洋各地重要文化財產的地方,也是東京熱門旅遊觀覽景點,收藏品已超十餘萬件!
  • 東京必逛之東京國立博物館
    本人是個博物館愛好者,雖然知識儲備不足,歷史底蘊不厚,但是很有博物館情節。大概是因為在博物館可以不用講話。看著經歷了千百年的物件,覺得自己分分鐘也穿越了。東京國立博物館地址東京都臺東區上野公園13-9交通JR山手線 上野公園站出口鶯谷站南口 步行10分鐘東京地鐵銀座線 上野站或者根津站京城電鐵 京成上野車站下車開放時間: 9:00-17:00(提前
  • 探訪歷史,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的「武士刀劍與甲冑」
    而作為在日本無論從文物品質還是藏品數目上來說都是首屈一指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則是此次歷史與藝術之旅的重要篇章。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主館門前)始建於明治5年(1872年,同期為清朝同治皇帝時期),是日本歷史最為悠久的博物館。博物館共收藏文物約11萬6千件(其中國寶88件,重點文化財產為634件)。
  • 「國寶音樂會」走進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新華社東京10月25日電(記者梁賽玉)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24日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響起。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出席音樂會,並宣讀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的致辭。
  • 遊記:欣賞東京國立博物館,體會時光奧妙
    本來我的計劃是這一天要看兩到三個館,一是東京國立博物館,這是類似我們國博一樣的標誌性博物館;二是國立西洋美術館,以收集的印象派作品聞名;如果有時間,三是國立科學博物館,主要想去看4號樓古生物內容。結果起來就十點了,而且我一向認為不要追求數量,去一個地方就玩充分看充分,最後的結果就是我們在國立博物館裡用了一整天!
  • 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迪士尼樂園考慮延期開放
    於2月27日開始閉館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原計劃於本月17日開放,特別展「法隆寺金堂壁畫與百濟觀音」也將於17日開始與公眾見面。不過,博物館方面目前正在考慮延期。該館負責人表示:「如果確定延期開放,我們一定第一時間發布消息。」
  • 日本最高藝術殿堂:東京國立博物館
    日本最高藝術殿堂:東京國立博物館
  • 東京奈良等日本國立博物館今起閉館,多個特展提前閉幕或延期
    澎湃新聞獲悉,按照日本政府的政策,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奈良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從今天(2月27日)起閉館至3月16日,之後的計劃將視具體情況而定。日本國內其它博物館也陸續閉館或進一步限流。
  • 《國家寶藏》走進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
    2019年10月2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節目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國寶音樂會》。中日兩國重量級藝術家聯袂演出,流傳千年的清音雅樂再度迴響。今年適逢《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籤署四十周年,《國寶音樂會》以文藝的形式負載中華文化和中日之間的交流歷程,實現別開生面的碰撞和傳播。
  •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宋代繪畫100幅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中國宋代繪畫100幅 宋 夏明遠 樓閣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 日本必打卡——東京國立博物館獨家攻略
    作為一個博物館迷,來到日本,想必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日本最古老的的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同時它還是著名的日劇取景點!它前身只是一場1872年的博覽會,後遷移至上野地區的上野公園,於1952年正式改名為東京國立博物館。
  • 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藏石像:國之瑰寶,唐代七寶臺石刻!
    但之後因種種原因,這批造像陸續流失,現多件藏於海外:日本計有21件,其中15件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另外,中國存7件,4件流散在美國。東京國立博物館,位於東京臺東區上野公園北端,創建於明治四年(1871),目前展館完工於1938年;由一幢日本民族式雙層樓房和左側的東洋館、右側的表慶館以及大門旁的法隆寺寶物館構成,共有43個展廳。東洋館一層,陳列著中國古代佛教藝術品,其中就有「七寶臺石刻」。
  • 東京國立博物館將重開,法隆寺壁畫與百濟觀音最終無緣展出
    「百濟觀音」(局部)目前已知的是,發現百濟觀音的腕釧與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寶物館中展出的誕生於7世紀後半期的灌頂幡來自同時代、同工坊。據分析,這件豪華精美的灌頂幡由聖德太子的女兒請人做成的。這也是「百濟觀音」為日本製造的又一佐證。
  • 東京國立博物館特展《三國志》開展 18件四川文物精彩亮相
    7月9日,由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聯合舉辦的特別展《三國志》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展,170件(組)來自甘肅省博物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中國文博單位的珍貴文物稀數亮相,向觀眾展現了三國研究領域的最新考古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