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伴「採耳」,朋友耳朵裡竟然發黴了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騰訊醫典 騰訊醫典

四川成都民間流傳幾句俗話:

「人生三大樂,結婚搓麻掏耳朵」

「人生最快活,採耳洗澡修個jio」

其中的採耳特別受歡迎,有人描述為銷魂

但我要用我和朋友的親身經歷來告訴你

銷魂過後,可能是一場災難……

(來源:網絡)

今年7月,我和北京的幾個朋友一起去成都耍,慕名去了春熙路打卡。

那條街上,到處都是年輕貌美的女孩子在招攬生意。

可別想歪咯!她們只為讓你體驗成都特色——採耳。

我們幾個沒有抵擋住誘惑,被軟綿綿的川妹子拉了進去。

一進門,嚯!生意甚是火爆。

一屋子男男女女歪著腦袋,齜牙咧嘴,享受得很。

但身為外科醫師兼處女座的我,本能地想到了「無菌」「消毒」兩個詞。

快速掃視了一圈,屋裡沒有任何消毒設備,紫外線燈、消毒櫃等,統統沒有!

難道這些採耳的器具都是一次性的?

我問了一下服務員,得到的答案是:

「這些毛毛刷刷的成本很高,不可能用一次就扔咯……」

話音未落,她們馬上明白了我的心思,義正辭嚴地告訴我:

「你看咯,我們都有用酒精消毒的,工具都是一客一消毒!」

(來源:網絡)

隨便噴一點酒精,也叫消毒?

我扭頭拉著幾個朋友要走,但很無奈,這幾個貨竟然勸我不要「窮講究」,還說:

「那麼多人採,都沒事,你怕啥?」

得,管好自己就行了。

在眾人的白眼中,我坐在一旁看著他們體驗。

一轉眼,兩個月過去了。當初同行的兩個朋友,前後間隔不到1周給我打電話,問的都是同樣的問題:

「耳朵感覺堵著,腦袋發蒙,聽力下降,洗澡後感覺腦子進了水,症狀還越來越重……」

聽到這些,我馬上想到了兩個月前的採耳經歷。沒錯,它十有八九就是罪魁禍首。

果不出所料,第二天,我陪他倆去做了耳鏡檢查,診斷為:真菌性外耳道炎。

(作者供圖)

耳鏡檢查發現,左側耳道充血,深部有幹痂,上有白色真菌生長。

(作者供圖)

再給大家看看,醫生從他們耳朵裡掏出來的東西吧。

(作者供圖)

這些噁心的髒東西成分複雜,是「耳屎+真菌+脫落的痂皮」的混合物,會堵塞整個外耳道,造成聽力下降,嚴重者還會出現耳鳴、頭暈、噁心的感覺。

外耳道是一條自外耳道口向內至鼓膜的彎曲管道,全長約2.5~3.5釐米[1],就像一條終日不見陽光的羊腸小道。

(圖中藍框處就是耳道的大致位置)

採耳時,如果上一位顧客的耳朵裡有細菌、真菌等,就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再加上一些採耳師缺少經驗、操作不規範、動作粗暴,容易把外耳道的皮膚弄破,滲出一些血和組織液。這些液體容易成為細菌的培養基,從而增加感染風險。

有人會問,噴酒精不就是消毒嗎?

酒精,確實可以殺死大多數的致病微生物,但對真菌,有時無能為力。

真菌為了繁殖,會變成一種叫「孢子」的狀態,能抵抗各種惡劣環境的毒打。

一般的消毒方法,比如酒精、84消毒液、加熱等,很難對付它們[2]。

研究顯示,黃麴黴是造成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兇手之一[3],而上面提到的那幾種消毒方法,基本都奈何不了它[4]。

據我觀察,喜歡採耳的人大致分3派:

一是「體驗派」,民俗文化愛好者。

二是「享受派」,喜歡被毛刷刷撩的感覺。

三是「痛恨耳屎派」,對耳屎有著放不下的執念,認為「專業」的採耳店能把耳屎「一網打盡」。

其實,耳朵有一定的自我清潔能力,大部分耳屎都可以自動排出來。

日常一些自然而然的外力,比如咀嚼、吞咽等動作,可以帶動耳道蠕動,從而排出耳屎。

(以下動圖都是自己做的)

只有少數情況下,由於灰塵太多或耳道狹窄等原因,耳屎自己出不來,時間長了容易成團阻塞耳道,甚至都影響到聽力了,這時才需要藉助工具來清潔。

注意!最好不要自己盲目或請家人、朋友幫忙掏耳朵。操作不當,有可能會把耳屎推到更深的位置,或損傷傷耳道及鼓膜。

建議去正規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

1.一般情況下,醫生可以用專業工具把耳屎取出來,或者在耳內鏡下仔細清理。

下面就是耳科醫生的常用工具,其中上圖為槍狀鑷。

(作者供圖)

2.如果耳屎呈團塊狀嵌在外耳道內,則需要用滴耳液軟化,然後再取出。

大家平時洗澡、洗頭、遊泳後,耳朵裡潮溼有水,可以用乾淨的棉籤棒輕輕蘸幹,保持外耳道乾燥。

最後奉勸大家一句:耳朵很脆弱,千萬別亂掏!

審稿專家:嶽波 |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系統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李小永, 周舫. 醫院環境病原微生物的檢測及預防[J]. 中國衛生檢驗雜誌, 2012(06):1380-1382.

[3]金玲, 車娜, 葛榮明, et al. 耳真菌病360例的診治體會[J].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 2015, 15(3):205-206.

[4]醫院消毒管理和整體技術指南[M]. 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2014.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北京醫生結伴在成都「採耳」,朋友耳朵裡竟然發黴了!膽小者莫入……
    四川成都民間流傳幾句俗話: 「人生三大樂,結婚搓麻掏耳朵」 「人生最快活,採耳洗澡修個jio」 其中的採耳特別受歡迎,有人描述為銷魂 但我要用我和朋友的親身經歷來告訴你
  • 小夥享受採耳服務後耳朵「發黴」了
    耳朵癢的時候,您會不會下意識地掏一掏耳朵?小心了,這看似平常的舉動,很可能會導致耳朵患上疾病。這不,浙江小夥小思(化名)最近去採耳店享受了一次採耳服務,可幾天之後耳朵變得奇癢難耐,去醫院檢查後發現,耳朵裡竟然「發黴了」!怎麼回事呢?
  • 耳朵裡長毛髮黴?耳鼻喉專家提醒:這4個習慣不改掉會很慘
    耳朵長毛髮黴,你聽說過或者親眼見過嗎?很多人可能聽都沒有聽過更別提見到了。今天家裡老人跟我們講,隔壁小區一位大爺因為耳朵裡老是癢去醫院檢查,竟然發現,耳朵裡面都已經發黴長毛了,這真的是聞所未聞啊,科室裡面好些年輕的護士都驚呆了。
  • 21歲女孩耳朵裡「發黴長毛」!醫生:這個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王醫生 你的耳朵裡「發黴長毛」了,需要接受正規治療。 王醫生 不用太緊張,這個是外耳道真菌感染,老百姓常稱之為耳朵「發黴、長毛」,是可以治療的。你平時有經常掏耳朵,或者外出採耳的習慣嗎?
  • 女子耳朵奇癢無比,裡面竟長毛髮黴!這個習慣很多人都有……
    醫生,我耳朵一直癢,晚上還有點分泌物,麻煩您幫我看看怎麼回事......只見密密麻麻的白毛豬油膏似的不明分泌物竟然長在了女子的耳朵裡啥情況?這叫外耳道「發黴」!黴菌性外耳道炎,也就是真菌感染。事實上,自己無意中的一些生活習慣,可能都會導致耳朵「發黴」!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可怕一幕出現!耳朵裡面竟「發黴」了
    耳朵癢的時候,小夥伴們會不會自己掏耳朵?平時有沒有去店裡採耳過?這看似平常的採耳(掏耳朵),竟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最近,浙江海寧30歲的小夥小思(化名)去採耳店,享受了一次採耳服務。可幾天之後耳朵奇癢,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小思的耳朵裡竟然「發黴了」!耳朵奇癢, 裡面竟「發黴」了「醫生,我的耳朵裡面好癢,還感覺聽不太清楚了 ,你快幫我看看吧!」
  • 杭州60多歲大伯耳朵裡「長毛」了!醫生提醒:採耳動作可不能太兇猛
    很多人感覺到耳朵裡有東西時,習慣用挖耳勺或者棉籤挖一挖,有時還去採耳、洗耳鋪子,感覺掏過就會舒服很多。但是,耳朵真的越「乾淨」越好嗎?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慈軍說:「我們的耳道表皮上有一層保護膜,如果盲目掏耳朵,可能會弄破保護膜,當時覺得舒服,但可能造成細菌、真菌的入侵。」昨天,她就在接診一位因為採耳,導致耳朵「長毛」的大伯。前兩天,60多歲的章大伯(化名)睡覺時總感覺左耳裡面有東西滾來滾去,還咕嚕嚕響。
  • 杭州大伯耳朵裡面「長毛」了!醫生提醒:採耳動作不能太猛
    很多人感覺到耳朵裡有東西時,習慣用挖耳勺或者棉籤挖一挖,有時還喜歡去採耳、洗耳鋪子,總感覺掏過就會舒服很多。但是,耳朵真的越「乾淨」越好嗎?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慈軍說:「我們的耳道表皮上有一層保護膜,如果盲目掏耳朵,可能會弄破保護膜,當時覺得舒服,但可能造成細菌、真菌的入侵。」前兩天,她就接診了一位因為採耳,導致耳朵「長毛」的大伯。60多歲的章大伯睡覺時總感覺左耳裡面有東西滾來滾去,還咕嚕嚕響。
  • 大伯耳朵裡面「長毛」了!醫生提醒:採耳動作可不能太兇猛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張玥潔 張媛 很多人感覺到耳朵裡有東西時,習慣用挖耳勺或者棉籤挖一挖,有時還去採耳、洗耳鋪子,感覺掏過就會舒服很多。 但是,耳朵真的越「乾淨」越好嗎?
  • 小夥享受了次掏耳朵服務,結果意想不到:太后悔了!
    耳朵癢的時候,小夥伴們會不會自己掏耳朵?平時有沒有去店裡採耳過?網絡圖這看似平常的採耳(掏耳朵),竟也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 ……最近,浙江海寧 30 歲的小夥小思(化名)去採耳店,享受了一次採耳服務。可幾天之後耳朵奇癢,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小思的耳朵裡竟然"發黴了"!
  • 採耳——之棉籤掏耳朵
    現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我們的飲食也是越來越豐富,身體的新陳代謝也逐漸加快,人們對於耳朵的保養或許還停留在用掏耳勺或者棉籤掏耳朵,但是這種方式對不對呢?下面我們具體的了解一下: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耳朵裡的分泌物是怎麼形成的:外耳道軟骨部的皮膚內有耵聹腺存在;其分泌的分泌物稱作耵聹。呈片狀,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耳屎,這種耵聹可以隨著頭部以及下額關節的運動而脫落,另有少部分人的耵聹粘稠稱作油性耵聹;不易脫出。
  • 採耳切忌太頻繁,符合這三種情況,才能去採耳
    最近,小編跟一朋友聊天得知,他在自家樓下的一家採耳店花了50元進行採耳,結果三天之後,發現耳朵不適,後去醫院檢查發現,採耳的時候採用的工具不專業,而且用力不當,導致損傷了外耳道,出現了耳鳴、疼痛、聽力下降等問題。
  • bebird Note3採耳棒開啟眾籌 讓你的耳朵享受智能掏耳
    【宅秘新聞】掏耳對我們來說是一件特別舒爽的事情,但也蘊藏著不小的風險,如果不小心傷害了耳朵內部的結構,可能會造成我們聽力受損。近日,小米有品新上線了一款眾籌產品——bebird Note3無線智能可視採耳棒,它能幫助我們在掏耳時減少對耳朵的傷害。
  • 還在擔心耳朵掏不乾淨?bebird可視採耳棒讓耳垢一覽無餘
    掏耳朵是一件既簡單又麻煩的事情,由於看不到耳朵內部,掏耳朵的時候只能請別人幫忙,或者自己用刮耳勺進行盲掏,很難真正的將耳朵掏乾淨。有幸可以體驗一款bebird機械臂可視採耳棒Note3,試試其性能如何。包裝盒是白色的簡約風格,正面的渲染圖基本上就是這款採耳棒的大致樣貌。
  • 西安男子疑因採耳致鼓膜穿孔 醫生:耳朵有自潔功能 沒必要清理
    醫院出具的檢查報告單顯示他右耳鼓膜穿孔,苗先生說,這可能與他8月2日的一次採耳經歷有關。採耳時感覺疼 第二天出了血8月2日晚,苗先生和三名同事一起去鄭遠元專業修腳房消費。四人共花費484元,消費項目包括修腳和採耳服務,就在苗先生接受採耳時,他感覺到了不適。
  • 保定一市民採耳採出耳道炎 專家:採耳需謹慎
    日前,市民李先生向記者表示,兩個月前,自己曾和朋友一起去過位於長城大街的採耳店採耳,一個月後,又在一家位於天鵝路的按摩店進行過採耳。但採耳兩周後,他突然感覺自己耳內有雜音,一開始,他以為是耳內有髒東西,並未在意,但隨後幾天,李先生感覺自己的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便去到醫院就醫。
  • 杭州大伯耳朵裡「長毛」了!醫生說做這件事不能太過度
    很多人感覺到耳朵裡有東西時,習慣用挖耳勺或者棉籤挖一挖,有時還去採耳、洗耳鋪子,感覺掏過就會舒服很多。但是,耳朵真的越「乾淨」越好嗎?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慈軍認為:「掏耳朵一時舒服,但可能造成細菌、真菌的入侵。」近日,她就接診了一位因為採耳,導致耳朵「長毛」的大伯。
  • 澳洲美女成都體驗掏耳朵,將耳朵裡髒東西給她看時,表情亮了!
    這不,就有一澳洲美女到四川體驗掏耳朵,當看到掏出的東西,下一秒臉都黑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我們都知道,四川這座城市相比其他城市來說是要比較「懶」的。那裡人們是天天泡在茶館喝茶,聊天。時不時還會找人幫自己採耳,覺得非常享受。因此在四川,你是能在街上看到不少採耳的技師。這不,這個澳洲美女也是第一次聽過這種服務,便充滿好奇的前來體驗。在剛開始時,可以看出她還是挺害怕的,眉頭緊鎖。
  • 採耳和佛家的淵源
    掏耳朵這門古老的技藝在剃頭匠手中一代一代的傳承,他們走街串巷上門為顧客服務,在幫顧客剃完頭之後,對著陽光幫客人掏掏耳朵,讓顧客小舒服一下。 揚州採耳與四川採耳並駕齊驅,可惜的是揚州採耳敗在修腳師傅的手裡了。在成都掏耳朵的藝人則是「專職」。
  • 美女護士辭職做採耳師月入3萬
    新時報記者閆文靜 攝  給別人掏耳朵也可以成為一種職業?在濟南歷城區花洪路上就有一家專門給別人掏耳朵的店。6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這家名叫「耳匠生活館」的採耳小店,不到50平方米的店鋪裡,每天有五六十位客人排隊掏耳朵。除了採耳本身的魔力外,95後美女老闆朱琛也吸引了不少顧客。24歲的朱琛從小就喜歡給別人掏耳朵,她掏過的耳朵數少說也得上萬隻了,她把對採耳的興趣做成了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