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既然以國家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選擇,就義無反顧地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中國航天事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躋身世界航天大國之列,彈(飛彈)、箭(火箭)、星(人造衛星)、船(飛船)、器(航天飛行器)全面發展。錢學森出色地完成了國家賦予他的任務。
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先生誕生於上海,2020年是錢學森先生誕辰109周年。
錢學森的第一次重大選擇與報考大學有關。錢學森就讀中學的數學老師認為他在數學領域很有天賦,希望他報考數學系;而國文老師認為錢學森的文章作得很好,希望他報考中文系,將來當作家;錢學森的母親則希望錢學森子承父業,從事教育行業;而錢學森的音樂美術老師認為錢學森藝術上有天賦,建議他去學畫畫、學作曲。
而此時的錢學森受到了孫中山先生「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打定主意要學鐵道工程,給中國造鐵路,成為像詹天佑一樣的工程師。最後錢學森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習鐵道機械工程專業。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上海。在校園裡目睹著天空飛過的日本飛機,錢學森陷入了思考:鐵道機械工程現在對國家用處不大,他期望製造出把日本飛機打下來的飛機。就這樣,錢學森作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選擇:改學航空工程。
為此,他用業餘的時間讀完了校區圖書館裡所有的航空方面的書籍,這在學校被傳為一段佳話。從上海交大畢業後,錢學森考取了「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的航空工程專業,也就是飛機設計專業。錢學森自此開始涉足航空領域的徵程。
在學習航空工程的過程中,錢學森感到航空工程的依據基本上是經驗,很少有理論指導。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論,並以此來指導航空工程,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是,錢學森作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重大選擇:從做一名航空工程師,轉為從事航空理論方面的研究。可是錢學森的父親不同意錢學森學習航空理論,他認為中國傳統教育就是「動口不動手」,希望錢學森學習「動手」的課程。
這時錢學森未來的嶽父蔣百裡來到美國加州考察,他表示支持錢學森的選擇。錢學森向當時航空理論研究的最高學府——加州理工學院提出申請,並且隻身一人來到了加州理工學院,敲開了自己後來的導師馮·卡門教授辦公室的門。經過一番口試,馮·卡門教授非常滿意這個年輕人,錄取了他。在導師的指導下,錢學森很快就成為航空理論方面一位傑出的科學家。
上世紀50年代,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錢學森歷盡艱險回國了。國家的需要使得他作出了人生的第四次重大選擇:從學術理論研究轉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設。
錢學森晚年曾經跟他的秘書說:我實際上比較擅長做學術理論研究,工程上的事不是很懂,但是國家需要我幹,我當時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沒有想那麼多就答應了。做起來以後才發現原來做這個事困難這麼多,需要付出那麼大的精力,而且受國力所限,國家只給這麼一點錢,所以壓力非常大。
但是錢學森既然以國家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選擇,就義無反顧地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中國航天事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躋身世界航天大國之列,彈(飛彈)、箭(火箭)、星(人造衛星)、船(飛船)、器(航天飛行器)全面發展。錢學森出色地完成了國家賦予他的任務。
1982年,從行政領導崗位退下來的錢學森已70歲了,此時已是功成名就的他完全可以休息了,寫寫回憶錄,作作報告……但是錢學森又作出了他人生的第五次重大選擇:再次回到學術理論研究當中。
此時的國家剛剛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國上下都憋著一股勁,要把被「文革」耽誤的時間奪回來。錢學森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理由置身事外。
從70歲到85歲,錢學森以獨到的研究角度,在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地理科學、軍事科學、行為科學、建築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諸多領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
據介紹,目前國內有兩所錢學森圖書館,即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和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目前,錢永剛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告訴在場的大學生們,期望通過自己對錢學森一生的梳理,給大學生們帶來成功人生的啟迪和思考。
文章來源 | 中國青年報
聲明 | 文章和圖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公眾號已標明來源,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即作處理。
監製 | 衎堂 燕辰
責任編輯 | 大白
美術編輯 | 神奇海螺
關於我們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等聯合攝製的《百年巨匠》,是我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人文、科技領域大師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季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共110集。《百年巨匠》第二季由建築篇拉開帷幕。
《百年巨匠》已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光陰、博覽欄目)、重慶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甘肅衛視、新疆衛視、青海衛視、寧夏衛視、西藏衛視、廣東衛視、廣西衛視、北京紀實高清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等國內100餘家省級衛視、地方電視臺,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等海外電視臺播出,受到廣泛好評。《百年巨匠》已獲8項紀錄片獎項。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項目,連續兩年立項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被列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紀錄片重點項目,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項目,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創新發展資金、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資助。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連續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列為高雅藝術進校園教材。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員網」將《百年巨匠》美術篇紀錄片、書籍作為視頻教材和知識講座內容。2017年,《百年巨匠》影像製品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向全國老年人推薦的優秀出版物。2018年,《百年巨匠》系列叢書(10卷)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