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巨匠|錢學森之子:父親的五次重大人生選擇

2020-12-19 騰訊網

錢學森既然以國家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選擇,就義無反顧地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中國航天事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躋身世界航天大國之列,彈(飛彈)、箭(火箭)、星(人造衛星)、船(飛船)、器(航天飛行器)全面發展。錢學森出色地完成了國家賦予他的任務。

1911年12月11日錢學森先生誕生於上海,2020年是錢學森先生誕辰109周年。

錢學森的第一次重大選擇與報考大學有關。錢學森就讀中學的數學老師認為他在數學領域很有天賦,希望他報考數學系;而國文老師認為錢學森的文章作得很好,希望他報考中文系,將來當作家;錢學森的母親則希望錢學森子承父業,從事教育行業;而錢學森的音樂美術老師認為錢學森藝術上有天賦,建議他去學畫畫、學作曲。

而此時的錢學森受到了孫中山先生「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打定主意要學鐵道工程,給中國造鐵路,成為像詹天佑一樣的工程師。最後錢學森報考了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習鐵道機械工程專業。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上海。在校園裡目睹著天空飛過的日本飛機,錢學森陷入了思考:鐵道機械工程現在對國家用處不大,他期望製造出把日本飛機打下來的飛機。就這樣,錢學森作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選擇:改學航空工程。

為此,他用業餘的時間讀完了校區圖書館裡所有的航空方面的書籍,這在學校被傳為一段佳話。從上海交大畢業後,錢學森考取了「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的航空工程專業,也就是飛機設計專業。錢學森自此開始涉足航空領域的徵程。

在學習航空工程的過程中,錢學森感到航空工程的依據基本上是經驗,很少有理論指導。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論,並以此來指導航空工程,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是,錢學森作出了人生的第三次重大選擇:從做一名航空工程師,轉為從事航空理論方面的研究。可是錢學森的父親不同意錢學森學習航空理論,他認為中國傳統教育就是「動口不動手」,希望錢學森學習「動手」的課程。

這時錢學森未來的嶽父蔣百裡來到美國加州考察,他表示支持錢學森的選擇。錢學森向當時航空理論研究的最高學府——加州理工學院提出申請,並且隻身一人來到了加州理工學院,敲開了自己後來的導師馮·卡門教授辦公室的門。經過一番口試,馮·卡門教授非常滿意這個年輕人,錄取了他。在導師的指導下,錢學森很快就成為航空理論方面一位傑出的科學家。

上世紀50年代,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錢學森歷盡艱險回國了。國家的需要使得他作出了人生的第四次重大選擇:從學術理論研究轉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設。

錢學森晚年曾經跟他的秘書說:我實際上比較擅長做學術理論研究,工程上的事不是很懂,但是國家需要我幹,我當時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沒有想那麼多就答應了。做起來以後才發現原來做這個事困難這麼多,需要付出那麼大的精力,而且受國力所限,國家只給這麼一點錢,所以壓力非常大。

但是錢學森既然以國家的需要作為自己工作的選擇,就義無反顧地把畢生的精力貢獻給了中國航天事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國躋身世界航天大國之列,彈(飛彈)、箭(火箭)、星(人造衛星)、船(飛船)、器(航天飛行器)全面發展。錢學森出色地完成了國家賦予他的任務。

1982年,從行政領導崗位退下來的錢學森已70歲了,此時已是功成名就的他完全可以休息了,寫寫回憶錄,作作報告……但是錢學森又作出了他人生的第五次重大選擇:再次回到學術理論研究當中。

此時的國家剛剛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國上下都憋著一股勁,要把被「文革」耽誤的時間奪回來。錢學森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理由置身事外。

從70歲到85歲,錢學森以獨到的研究角度,在系統科學、思維科學、人體科學、地理科學、軍事科學、行為科學、建築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諸多領域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

據介紹,目前國內有兩所錢學森圖書館,即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和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目前,錢永剛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館長。錢永剛告訴在場的大學生們,期望通過自己對錢學森一生的梳理,給大學生們帶來成功人生的啟迪和思考。

文章來源 | 中國青年報

聲明 | 文章和圖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公眾號已標明來源,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即作處理。

監製 | 衎堂 燕辰

責任編輯 | 大白

美術編輯 | 神奇海螺

關於我們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百年藝尊(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銀谷藝術館等聯合攝製的《百年巨匠》,是我國第一部聚焦20世紀人文、科技領域大師巨匠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百年巨匠》第一季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共110集。《百年巨匠》第二季由建築篇拉開帷幕。

《百年巨匠》已在中央電視臺(一套、三套、四套、九套、十套、十五套、發現頻道、國際頻道)、中國教育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光陰、博覽欄目)、重慶衛視、浙江衛視、黑龍江衛視、山東衛視、河南衛視、甘肅衛視、新疆衛視、青海衛視、寧夏衛視、西藏衛視、廣東衛視、廣西衛視、北京紀實高清頻道、上海紀實頻道等國內100餘家省級衛視、地方電視臺,以及馬來西亞電視臺等海外電視臺播出,受到廣泛好評。《百年巨匠》已獲8項紀錄片獎項。

《百年巨匠》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項目,連續兩年立項中宣部、國務院新聞辦組織實施的「紀錄中國」傳播工程,被列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紀錄片重點項目,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記錄新時代」紀錄片精品項目,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重大主題主線宣傳暨重點選題項目,並獲得國家藝術基金、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華藝文基金會、北京文化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創新發展資金、北京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資助。

《百年巨匠》系列叢書連續三年被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財政部列為高雅藝術進校園教材。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共產黨員網」將《百年巨匠》美術篇紀錄片、書籍作為視頻教材和知識講座內容。2017年,《百年巨匠》影像製品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向全國老年人推薦的優秀出版物。2018年,《百年巨匠》系列叢書(10卷)被評為2017年度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

相關焦點

  • 走近錢學森的傳奇人生
    主要著作為150萬字的「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新中國誕生的紅色歷程;200萬字的長卷《「四人幫」興亡》(增訂版)以及《陳伯達傳》,是中國十年「文革」的真實寫照。《鄧小平改變中國》是關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景式紀實長篇。《受傷的美國》是關於美國「9·11」事件這一改變世界歷史進程重大事件的採訪記錄。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高中沒畢業去參軍,34歲考上大學,成就如何
    提起「中國飛彈之父」,世人皆知是錢學森。錢學森,舉世聞名的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為中國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價值不可估量。然而,當說起錢永剛,人們卻知之甚少,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錢學森之子。
  •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才大學畢業,40歲讀完碩士,後成為多校教授
    錢家有635字的家訓,在這個家訓影響下,錢氏家族人才輩出,錢學森是最為如今的世人所熟知的。人 們大抵知曉錢學森「走到哪都抵五個師」這句話的產生背景,也了解他的艱難回國路。 科學與政治的糾葛,幾乎構成了他一生的主線。
  • 錢學森的妻子蔣英,成就學生李雙江!她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傳奇?
    蔣英,人所共知的「美女歌唱家」,她嫁給了錢學森,後來成就了自己的學生,著名歌唱家李雙江。那麼,蔣英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傳奇?第一,蔣英的家庭出身是非常優秀的。蔣英是浙江人,她的父親是誰呢?然而,在軍人父親的直接影響下,蔣英沒有選擇從軍,她選擇了藝術道路。在她上小學的時候,父親就給她買了鋼琴。要知道,能在民國時期買得起鋼琴的人家絕對是大戶人家。在鋼琴動聽的樂曲聲中,蔣英步入了自己的「音樂殿堂。」第二,蔣穎個人是相當努力的。在求學的道路上,她做得非常認真。到了1935年,16歲的蔣英跟著父母來到了歐洲。她的父親有意將蔣英留在了德國柏林的一個學校學習。
  • 錢學森子女現在如何?兒子:沒有借父親「光」,家教靠「身教」
    這位學識超群的科學家在中國建國之初、一切百廢待興之時,放棄美國的高薪職位,衝破重重阻攔回到祖國,為中國的飛彈和航天事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也因此被稱為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因病逝世,享年98年。 錢學森先生一生的輝煌事跡數不盡數,而他的家庭生活也廣受關注,教育理念更是極為人所推崇。
  • 蔣英:丈夫錢學森,學生一級演員李雙江,她如何活成一代傳奇?
    在欣賞與體悟中,我們不禁思考:坐擁這樣的"傳奇人生",蔣英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其一,父親的薰陶與自我的靈氣。蔣英的父母育有五個女兒,她在家裡排行老三,從小就天真漂亮、活潑可愛,十分討人喜歡,父親蔣百裡作為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十分重視對蔣英的教育。
  • 紀念錢學森誕辰109周年:回到祖國,我做什麼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
    陳世英有一次把錢學森應該得100分的熱力學考卷,批了99分。他對錢學森說,之所以這樣打分,是因為錢學森成績一直非常優異,為了防止他自滿,沒給100分。錢學森明白原委後,非常感謝老師。1932年 「一·二八」事變中,日軍飛機對上海狂轟濫炸。目睹著天空中肆虐的日軍飛機,錢學森做出人生的第二次選擇:改學航空工程,學造飛機。
  • 走近巨匠|楊廷寶,他號稱中國建築界的「南楊」
    他一生主持、參加指導的設計工程有100餘項,建築界有「南楊北梁(梁思成)」之譽,他便是「南楊」——楊廷寶。 1901年,楊廷寶出生於河南南陽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楊鶴汀不僅是同盟會會員還是教育家。他興辦公益,創辦學校,開辦工廠、農場,走教育救國、實業救國之路,女主人知書達理、能書善畫,可惜在生產時去世。
  • 蔣英: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她的人生到底如何傳奇
    她是舉國聞名的科學家錢學森的妻子,她是聞名於世的軍事學家蔣百裡的三女兒,她是傑出的武俠小說創造者金庸的表姐,她是才華橫溢的民國才子徐志摩的表姐。諸多身份之下,她更是一代美人,是一代優秀的女聲樂教育家、歌唱家。她就是蔣英。自幼喜愛音樂蔣英從小就喜歡音樂。17歲的時候,蔣英就跟著父親蔣百裡遊歷歐洲。
  • 《百年巨匠·音樂篇》講述六位音樂巨匠的人生傳記
    自8月19日起,《百年巨匠·音樂篇》將播出六位巨匠(黃自、賀綠汀、蕭友梅、聶耳、劉天華、冼星海)精編版。19世紀末,西方音樂和樂器進入中國,對中國現代音樂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百年巨匠·音樂篇》深入挖掘史料,還原歷史細節,講述巨匠傳奇,用視覺、聽覺等手段,多維度重現了近現代以來的動態音樂歷史大觀。通過音樂巨匠的人生傳記,深層次探討我們如何堅守傳統,在堅守的基礎上又如何發展創新。鑑於音樂篇6位巨匠的影像資料非常缺乏,《百年巨匠》音樂篇總導演陳真並不依賴原始影像,而是努力營造全新的藝術空間。
  • 他是錢學森的獨子,高中未畢業去參軍,34歲考上大學,近況怎樣
    「只要你願意,從現在開始努力,人生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人的一人生就是這樣,在追求夢想這件事上總是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獲得,最壞的結果不是沒有實現夢想,而是努力了也不會有任何回報。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考上大學,雖不像其堂兄弟錢永健那般獲得諾貝爾獎,也不像他的父親錢學森那般有如此大的成就,但是錢永剛走了一條和父親同樣的道路,他終身都在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貢獻,在我國,他也是一個有著一席之地的工程師。
  • 蔣英傳奇一生: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表哥是徐志摩
    接下來我要講的這個傳奇故事是蔣英傳奇的一生: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李雙江,表哥是徐志摩,而他就是蔣英。1919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的蔣英,他的父親是非常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名叫蔣百裡。而蔣英在家中排行老三,性格活潑可愛,討人喜歡,蔣英從小的時候就受到父親的影響,在他五六年級的時候,父親曾送她一架鋼琴,對於從小就對音樂感興趣的蔣英,為此也很是興奮,而這也是她開始走進音樂道路的開端。
  • 蔣英:嫁給兩彈一星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表哥徐志摩表弟金庸
    【引言】蔣英是錢學森的妻子,錢學森是蔣英的丈夫,蔣英從"童養媳"晉升為夫人,錢學森從"乾哥哥"晉升為丈夫。相知、相識和相守,經歷烽火歲月、牢獄之災、生活犧牲,時光打磨下,愈發平和、踏實。【蔣英的光耀家世】她的家族名人輩出,其父乃軍事理論家蔣百裡,其夫為物理學家錢學森,其表哥為詩人徐志摩,其表弟為小說家金庸。【蔣英的學業之旅】1919年,蔣英誕於浙江海寧。自幼熱愛音樂,五六年級時,因父親買下一架鋼琴,她開始與音樂結緣。1935年隨父母遊歷歐洲、深受薰陶。蔣英進學德國柏林貴族學校,為首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 錢學森之問與李約瑟難題分別是什麼?為什麼至今仍發人深省?
    錢學森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個人物,他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突破種種困難回到祖國。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帶領一群科學家,成功完成了「兩彈一星」工程,讓我國掌握了對抗強敵的國之利器。由於錢學森的突出貢獻,其本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火箭之王」,是我國科技界的一個標杆、一座豐碑。
  • 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蔣英是如何活成一代傳奇的?
    她的人生又經歷過一些什麼樣傳奇的事情呢? 一、蔣英和「乾哥哥」錢學森 蔣英1920年出生於北京,她家是浙江海寧望族。蔣英的父親叫蔣百裡,是近代中國著名的軍事理論家、教育家。 蔣百裡在當時到底有多出名呢?
  • 走近巨匠| 吳昌碩花鳥畫的四大藝術特色
    他甚少寫整株梅樹,往往只取數枝簇寫之,呈現出梅的不同情狀。 他在作畫之前,胸中已有鬱勃之氣,沛乎養成,直撲筆端,等到畫時,則勢如風旋,一氣呵成,形成了筆下的磅礴之勢。
  • 蔣英: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她如何活成一代傳奇
    軍事理論家蔣百裡、「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詩人徐志摩、作家金庸,將這四位響噹噹的人物聯繫在一起的,卻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她就是蔣英。蔣英的父親是蔣百裡、丈夫是錢學森、表哥是徐志摩、表弟是金庸。在如此群英薈萃的家庭中,註定了她精彩且不凡的人生。
  • 錢學森,特異功能,及黑魔法師
    在1982年10月召開的人體科學籌委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錢學森作了題為《這孕育著新的科學革命嗎?》的報告,鄭重宣稱氣功和特異功能是一種值得深入研究的人體科學,可能導致一場21世紀的新的科學革命,也許是比20世紀初的量子力學、相對論更大的科學革命。 錢學森也還曾堅定地表示:「我以黨性保證,人體特異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有作假的,有騙人的,但那不是人體特異功能。
  • 曾影響中國「火箭之王」錢學森的美國黑魔法師
    「火箭之王」錢學森。「特異功能」者聚會的現場在1982年10月召開的人體科學籌委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錢學森作了題為《這孕育著新的科學革命嗎?》「火箭之王」的錢學森為何會堅信在大家看來非常不可思議的事。在之前的火箭研究中,火箭燃料一直是一個重大難點,由於始終配不出強勁的燃料,讓火箭研究小組極為頭疼。但一難題卻被沒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帕森斯迅速解決了。他用一種獨特的調配方法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種火箭燃料,大大推進了火箭發展的進程。
  • 蔣英:嫁給乾哥哥錢學森,成就學生李雙江,看她如何活成一代傳奇
    軍事理論家蔣百裡、「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詩人徐志摩、作家金庸,將這四位響噹噹的人物聯繫在一起的,卻是一位女高音歌唱家。 她就是蔣英。 蔣英的父親是蔣百裡、丈夫是錢學森、表哥是徐志摩、表弟是金庸。 在如此群英薈萃的家庭中,註定了她精彩且不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