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影片《在西藏七年》的醜聞:主人公哈勒原是納粹分子

2020-12-24 中國西藏網

  最近,美國好萊塢三星電影公司根據奧地利人海因裡希·哈勒的同名小說拍攝的影片《在西藏七年》,在美國和世界一些國家先後上映。這部以哈勒為主人公的影片,出於推動所謂「西藏熱」的需要,不僅嚴重歪曲歷史,而且著力美化達賴,抬高哈勒。某些西方傳媒更是藉機大肆鼓譟,將哈勒捧為「英雄」、「人權衛士」、「西藏的最佳大使」等等。那麼,哈勒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一、忠實的納粹分子

  正當某些西方傳媒將哈勒捧為「超級明星」的時候,哈勒的醜聞被揭露了出來。大量確鑿的檔案材料證明,哈勒不僅不是所謂的「英雄」、「人權衛士」,相反,卻是一個隱藏了半個多世紀的納粹分子。

  1997年5月,奧地利記者格拉爾德·萊納爾在美國華盛頓國家檔案館找到了記載著哈勒納粹史的一份80頁的檔案材料,接著,德國《明星》周刊記者在柏林聯邦檔案館也找到了有關哈勒納粹背景的檔案材料。據該檔案材料記載,哈勒早在1933年10月就已效力於當時在奧地利尚處非法地位的德國納粹衝鋒隊(SA)。1938年3月15日希特勒宣布「吞併」奧地利後,哈勒即於4月1日加入納粹核心———德國納粹黨衛軍(SS,38部隊,番號73896),任中隊長,同年5月1日,哈勒又成為德國納粹黨員(NSDAP,黨員號碼6307081)。

  哈勒還是受到過希特勒親自接見的「納粹高層集團的寵兒」。1938年7月,哈勒與幾名德國人從北坡登上瑞士境內的艾格爾峰後,曾受到希特勒的親自召見,併合影留念。該照片保留至今。據紐約《每日新聞》1997年6月19日的文章報導,希特勒尤為器重「徵服艾格爾北峰」的哈勒,特命其訓練納粹精銳部隊,而這些精銳部隊正是後來堅決「貫徹執行元首最終解決方案(指滅絕猶太人)」的得力兇手。1938年12月哈勒與一所謂「純雅利安人」結婚,而批准其結婚的竟是蓋世太保頭目、納粹黨衛軍最高負責人希姆萊。


  1939年9月,哈勒在印度被英軍俘獲。哈勒在印度被關押期間的表現,再次說明他是個忠實的納粹分子。1943年11月1日,二戰同盟國美、蘇、英3國外長發表了《莫斯科宣言》,宣布「重建奧地利國家,承認奧國是納粹德國侵略政策的受害者」,號召奧地利人自我解放、反抗納粹德國。該宣言公布後,英國和其他盟國控制區的奧地利人紛紛成立反納粹組織,公開與納粹和希特勒決裂,英國也加速自1939年就開始的對奧國籍戰俘的甄別,只有拒絕接受《宣言》的納粹分子才繼續被視作戰俘,不予釋放。而哈勒恰恰屬於不予釋放之列。在《宣言》發表半年之後的1944年4月29日,哈勒第五次越獄成功,與獄友、納粹黨員彼特·阿夫施耐特一起僥倖逃出。哈勒越獄後並沒有像其他奧籍戰俘那樣回到家鄉奧地利,而是逃往了西藏。此外有資料表明,哈勒在被關押期間曾承認想去投靠納粹德國軸心盟友日本。

  1946年,哈勒逃到拉薩,成為當時年僅11歲的十四世達賴的私人教師。1951年,哈勒逃離西藏。之後,他隱瞞納粹歷史,返回奧地利並遷至列支敦斯登居住,並在這期間撰寫出版了《在西藏七年》。

  二、十足的政治騙子

  哈勒是一個以編造謊言為生的政治騙子。在其納粹歷史被揭露前,人們就對他可能有納粹背景有過種種猜疑,而哈勒均矢口否認,將自己的納粹歷史一直隱藏了半個世紀之久。在人們終於找出了他的檔案材料,有無法辯駁的證據證明其納粹歷史後,哈勒又使出慣用的欺瞞伎倆,試圖洗刷罪名,繼續矇騙世人。

  其一,當有記者詢問其納粹檔案時,他故意含糊其詞,企圖矇混過關。據《明星》的文章報導,在得知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檔案材料後,哈勒開始仍然否認卷宗上的記錄,聲稱自己從未寫過加入黨衛軍的申請或類似的東西。當被出示了他填寫的並附有他手書的簡歷的種族與居民管理總局調查表,證明他加入奧地利「衝鋒隊」和德國黨衛軍的事實後,哈勒才不得不承認自己有過一段不光彩的納粹歷史。

  另據奧地利《側面》周刊1997年43期的文章報導,當該刊記者萊納爾向哈勒問起他所查閱的檔案時,哈勒稱「你問我的事情已經過去60年了」,「這沒什麼,既然你作為記者發現了這些事,那就是你的問題了。」他甚至宣稱:「我也有一些可炫耀的東西。」

  其二,把加入納粹說成是自己的被動行為,聲稱是「納粹黨靠近了他」。在自己的納粹背景被揭露後,1997年6月30日,哈勒曾找到著名的納粹問題專家西蒙·威森塔爾,聲稱並不是「他走近了黨,而是黨靠近了他」。而哈勒的這一說法遭到他的同行、奧地利登山運動員萊恩霍爾德·麥絲納爾的駁斥。麥認為,「哈勒絕不能簡單地把自己僅僅當成一個隨大流者,因為至少是在1933年沒有任何人強迫某人加入一個納粹組織」,然而哈勒當時卻加入了。需要強調的是,1933年納粹在奧地利尚屬非法。有材料表明,哈勒當時投靠納粹,實為求得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

  其三,把登山說成「完全是出於興趣」,試圖洗刷自己為納粹賣身效力的罪行。哈勒辯稱,他「登艾格爾山峰完全是出於興趣,絕非為取悅納粹,獲希特勒欣賞」。而據《明星》的文章報導,哈勒對登上艾格爾山峰後受到「元首」接見感到異常激動,稱「能見到元首,並能和他談話,這對於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不可估量的獎賞。我們爬上了艾格爾北坡,越過頂峰,到達了元首那兒」。據麥絲納爾介紹,納粹思想在三十年代的德奧登山界十分流行,奧地利當時的納粹分子大都出自登山界;哈勒所參加的「德意志—奧地利登山協會」就是一個帶有明顯納粹印記的組織。另據奧地利《新聞》周刊的文章披露,納粹德國曾在1939年派探險隊前往西藏探險,主要任務是考察能否以西藏為基地襲擊駐紮在印度的英軍,並驗證希姆萊的所謂有一支純雅利安人落戶於西藏的納粹種族理論。文章同時指出,哈勒早就與該探險隊成員有聯繫,而後來他幾度越獄最終抵藏的主要目的,也是想與該探險隊取得聯繫,繼續所謂的「特殊任務」。

  其四,謊稱不認識納粹德國探險隊的任何人,以隱瞞自己與納粹的關係。哈勒多次聲稱,他不認識以恩斯特·謝弗爾為隊長的德國探險隊裡的任何人,試圖以此證明自己與德國納粹毫無干係。然而,該探險隊隊員布魯諾·貝格爾說,他與哈勒早就是好友,哈勒本人也熟識謝弗爾。另據《側面》周刊報導,哈勒還盜用探險隊在西藏拍攝的照片舉辦個人展覽,並以自己的名義出版西藏風景集。在哈勒老家霍騰貝格建立的「海因裡希·哈勒博物館」內,存有不少來路不明的展品。據貝格爾說,這些展品都是德國探險隊在1939年前收集的。

  三、典型的投機分子

  哈勒從一個普通的登山運動員,一躍成為德國「納粹高層集團的寵兒」;從昔日臭名昭著的納粹黨徒,搖身成為今天好萊塢極力吹捧的「英雄」。這一「奇蹟」的發生,除了他善於欺世盜名外,很大程度上還得益於哈勒是個擅長見風使舵的投機分子。

  ——三十年代初納粹在奧地利剛剛興起的時候,哈勒就賣身加入奧地利「衝鋒隊」,在奧地利被納粹德國侵佔僅半個月後,哈勒又賣國投靠了德國黨衛軍,以求飛黃騰達,出人頭地。哈勒的苦心經營獲得了回報,他受到希特勒的親自接見,得到納粹高層集團的重用,當上了黨衛軍中隊長,並被授命訓練納粹精銳部隊。

 ——1944年越獄逃往西藏,1946年接近達賴,並擔任了達賴的私人
教師。1944年哈勒越獄後,害怕被追究納粹罪名,沒有立刻返回奧地利,而是逃往了西藏。1946年,哈勒逃到拉薩,並接近了達賴,當上了他的私人教師。哈勒的這一經歷使其身價百倍,也成為他後來受西方一些人推崇的重要原因。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後,哈勒於1951年倉皇逃離西藏,1952年回到奧地利。此時,哈勒自稱在奧地利格拉茨已經「被非納粹化」。哈勒深知如在奧地利長住,自己的納粹底細很快會暴露,於是,到奧地利的當年,他就遷居瑞士邊境的小國列支敦斯登,而且一住多年。這期間,哈勒開始杜撰《在西藏七年》,編造一些所謂的「見聞」,把自己打扮成最了解西藏的「權威」和勇於探險的「英雄」。《在西藏七年》一書自1952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40多種文字,發行量達500多萬冊。遷居列支敦斯登,使哈勒得以長期隱瞞納粹歷史,而編造《在西藏七年》,則成為他後來「發跡」的一個重要步驟。

  ——與達賴結成聯盟,以抬高自己的身價。儘管哈勒曾在達賴11歲時當過他的私人教師,但是他1951年逃離西藏後,達賴曾一度不念「舊情」。有文章指出,達賴最初並不承認他與哈勒「關係密切」,甚至說他對哈勒沒有什麼印象。達賴的態度令哈勒非常失望。為了拉住達賴,抬高自己,哈勒加緊宣傳,到處宣揚他與達賴的師生情誼,最後達賴才被迫承認了與哈勒的「密切關係」。哈勒與達賴之所以能夠達成聯盟,在於雙方都有利益需要。哈勒依靠達賴「藏傳佛教領袖」的身份抬高了自己的身價,而達賴則倚重哈勒在奧地利找到了落腳點。

  在自己的納粹背景被揭露後,與達賴聯手,「緊急搶修」電影《在西藏七年》。去年5月哈勒的納粹背景被揭露時,正值《在西藏七年》電影拍竣和西方一些傳媒作推銷宣傳的最後關頭,片中飾哈勒的演員布萊德·皮特得知後宣稱要退演,哈勒「心急火燎」,立即責其律師找到製片公司代表及導演等人,在倫敦密謀達成協議。於是,導演對該片「小動手術」,重做政治包裝,無中生有地添加哈勒與德國納粹既有關係又對其「反感」並與其「劃清界限」等鏡頭。哈勒的醜聞曝光後,達賴也陷入十分尷尬的境地。他一方面同製片商及導演等人密商對策,「緊急搶修」影片,另一方面又極力為哈勒辯解並設法轉移輿論視線。這樣,經過哈勒和達賴的多次密謀和聯手策劃,影片《在西藏七年》雖然遇到一些阻力,最終還是在去年10月出籠。由於哈勒的納粹歷史已經公之於世,為了掩人耳目,他沒有參加洛杉磯的首映式,而達賴也未敢出席影片在奧地利的首映式。

  哈勒是個忠實的納粹黨徒,他在《在西藏七年》中美化實行封建農奴制的舊西藏,吹捧舊西藏最大的農奴主達賴,這並不奇怪。奇怪的是,作為納粹的哈勒,不僅沒有像其他納粹分子一樣受到歷史的懲罰,反而受到世界知名的好萊塢影視界的青睞,被精心包裝和大力推介,獲得了根本不應屬於他的極高「榮譽」。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哈勒的納粹背景被揭露後,好萊塢仍執意將哈勒推上舞臺,甚至不惜採取編造謊言的拙劣手法,對哈勒的醜惡歷史極力加以掩蓋。

  藝術是人類的精神食糧,應當頌揚正義和理性,鞭撻醜惡與愚昧。然而,影片《在西藏七年》卻將一個反人類的納粹分子當作「英雄」大加讚美,誘導人們去推崇一個企圖滅絕人類的德國黨衛軍,這種褻瀆藝術、違背人類精神的極端行為,不能不說是該片製作者理性和良知的泯滅,也不能不使人對好萊塢藝術的品質產生懷疑。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希特勒戰敗前,曾派人去西藏尋找扭轉時間之法,25萬德軍消失!
    二戰前後,中國的西藏遠離戰區,躲過了戰火與硝煙,但卻沒有躲過納粹德國的視線。在1938年和1943年,經希特勒批准,納粹黨衛軍頭子希姆萊親自組建了兩支探險隊。他們要深入西藏,尋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亞特蘭蒂斯神族存在的證據,尋找能改變時間、打造「不死軍團」的「地球軸心」。
  • 《安妮日記》作者紀念館遭納粹分子破壞,銅像被貼上「萬字貼」
    【南方+12月11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名著《安妮日記》作者的紀念館美國當地時間12月8日遭到納粹分子破壞,紀念館中的許多銅像上都被貼上了納粹標誌和「我們無處不在」的紙條。《安妮日記》是由安妮·弗蘭克幼年時與家人一起躲避德國納粹時所寫,記錄了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
  • 假期在家不出門,必看的10部影片!
    「遊戲結束,我們就回家」《美麗人生》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天生樂觀生活的父親通過自己善意的謊言為兒子編制了一個美麗的故事,讓兒子在納粹分子的陰霾下樂觀生活,但童心卻沒有受到傷害,直至自己慘死在納粹槍下,而他的兒子最終被一名美國坦克兵所救。
  • 納粹曾建南極基地試驗飛碟等超先進技術(組圖)
    美國海軍上將理察·伯德也說過一起1946年發生的奇事。當時美國人往南極派去一支考察隊,但據說考察隊被一支來歷不明的海軍擊沉,更確切地說,是遭到一些突然冒出水面的「飛碟」襲擊。懸浮在空中的納粹飛碟神秘的南極大陸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人們都在等待南極會有奇蹟出現。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他們的發現很有可能揭開一個多年待解的謎團———德國納粹分子當年遷居南極大陸的計劃。
  • 八竿子打不著,為何納粹德國會認為自己和西藏人有親緣關係?
    這個國家就是納粹德國。納粹德國的確是頭鐵,不過其主要也是在歐洲打得昏天黑地,在亞洲其利益基本是零。既然如此,納粹為什麼會對西藏這麼感興趣?納粹對西藏感興趣,既不是為了經濟利益,更不是為了戰略利益,而僅僅是為了自己莫名其妙的意識形態。不要忘了,納粹是一個意識形態非常極端和荒誕的政權,其種族主義觀念是非常激進的。
  • 英國警告:新納粹分子謀求「故意感染」猶太人和穆斯林
    據《紐約郵報》報導,英國政府反恐機構周四警告稱,極右翼和新納粹組織唆使追隨者「故意讓」猶太人和穆斯林感染新冠病毒,並藉此煽動有關疫情的陰謀論。報告警告說:「我們已經聽到英國極右翼活動分子和新納粹組織通過鼓勵追隨者故意感染包括猶太族群在內的群體,並藉此宣揚反少數族裔的言論。」報告中提及的一種陰謀論宣稱,新冠病毒是偽造的,是「猶太人陰謀」的一部分,目的是為了誤導公眾。另一種陰謀論的說法是,穆斯林群體要為新冠病毒的傳播負責,因為他們在封鎖期間保持清真寺開放。
  • 《獵殺納粹》:亞馬遜的架空歷史大劇是怎麼撲街的?
    這部影片的亮點在於,前期觀眾完全不會覺得這是一個架空歷史的題材,因為故事一多半的時間可謂是嚴絲合縫地遵循著歷史描述的。可見,優秀的架空歷史作品,有時候關於「架空」的情節並非越多越好,如果「架空」多到完全大過了歷史,架空歷史又與幻想題材作品有何區別呢?亞馬遜2020年的開年大劇《獵殺納粹》同樣也是一部架空歷史題材劇。
  • 二戰納粹龐大探險隊至今下落不明,曾為元首尋找「地球軸心」
    誰知兩位學者帶領的探險隊當真在中國西藏找到了一個名為「沙姆巴拉」的洞穴,根據當地人描述,洞穴裡確實存在一股神秘力量,能夠讓人刀槍不入。探險隊將所見所聞整理成資料,還將與當地人的談話製成紀錄片,一併帶回給了希姆萊。即便如此,知情者仍是半信半疑,不信的人居多。只是當時的德軍如日中天,1940年6月,德國佔領法國,綜合國力到達二戰的鼎盛時期,納粹分子便暫時遺忘了這個項目。
  • 陰謀&醜聞,都在這10部講述美國大選的影片裡
    在這個拉鋸的過程中,時光君秉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準則,列出了10部與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的電影。在總統選舉中,陰謀和醜聞總是永恆的焦點,哪部電影比現實中的大選更犀利呢?快來看看,你看過幾部吧?本片編劇表示,《關鍵投票》的靈感來源,是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當年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打敗了民主黨候選人阿爾·戈爾,兩個人在佛羅裡達州的差距非常小,只有區區500票。不過影片改成了設置在新墨西哥州,也是在那裡拍攝的。
  • 反納粹美劇被批「太假」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亞馬遜推出的劇集《納粹獵人》21日上線,該劇根據現實事件改編,講述上世紀70年代美國「義務獵人」秘密搜捕潛藏在社會中的納粹分子,阻止他們建立「第四帝國」的故事。二戰結束後,仍有一些納粹分子逃過審判前往美洲隱居,許多「獵人」誓將他們找出並使之接受懲罰,《納粹獵人》正是基於這些事實創作。然而,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稱,該劇部分虛構劇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例如劇中出現的一個遊戲:納粹強迫集中營中的一名猶太西洋棋大師下棋,他每輸掉一枚棋子,就有一名獄友被殺害。
  • 聯合國通過「反美化納粹」決議,僅美國和烏克蘭兩國反對
    除美國和烏克蘭反對外,包括德國、比利時、法國、日本、瑞典、英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家棄權。麥克唐納德上傳的投票圖,右上角為美國和烏克蘭按照大會的規定,通過決議後,大會將對納粹運動、新納粹主義和黨衛軍組織前成員的美化表示深刻關切。
  • 跟納粹啥關係?專家:弄錯可能會惹麻煩
    「納粹」一詞指的是德國工人黨,該黨創立於1919年,1920年4月1日更名,第二年阿道夫·希特勒任黨首開始宣揚納粹主義、反共產主義、反資本主義以及反猶主義,當時正值大蕭條時期,因此希特勒很快得到了許多狂熱分子的支持。
  • 盜墓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推薦 經典好看盜墓題材電影國內外影片大全
    小時候祖父約翰·亞當斯·蓋茨告訴他一個驚天秘密,美國的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託馬斯·傑斐遜、班傑明·富蘭克林曾在某一處埋藏著巨額財富作為戰備儲蓄金,而寶藏的秘密就隱藏在《獨立宣言》中,於是開展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尋寶之旅。
  • 反納粹美劇上線,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批其「太假」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董銘】亞馬遜推出的劇集《納粹獵人》21日上線,該劇根據現實事件改編,講述上世紀70年代美國「義務獵人」秘密搜捕潛藏在社會中的納粹分子,阻止他們建立「第四帝國」的故事。二戰結束後,仍有一些納粹分子逃過審判前往美洲隱居,許多「獵人」誓將他們找出並使之接受懲罰,《納粹獵人》正是基於這些事實創作。然而,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稱,該劇部分虛構劇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例如劇中出現的一個遊戲:納粹強迫集中營中的一名猶太西洋棋大師下棋,他每輸掉一枚棋子,就有一名獄友被殺害。
  • 他是朝鮮人,卻當過日本皇軍、蘇聯紅軍、納粹德軍,打遍歐亞大陸
    誰知,偷雞不成蝕把米,反被蘇軍吊打,日軍共計4.9萬人被打死、打傷和俘虜,我們的主人公楊慶瓊雖然沒有掛掉,但也狼狽地成為俘虜中的一員。但很不幸的是,歷史又一次重演, 1943年哈爾科夫戰役中,德軍以23萬兵力大敗60萬的蘇聯軍隊,蘇軍損失24萬人,死裡逃生的楊慶瓊又成為了納粹德軍手中的俘虜。
  • 那些電影在西藏的取景地,不只是美而已!
    加入我們的隊伍最美風景永遠在路上 回歸旅行本質|西藏| |新疆| |川西| |寮國| |泰國| 額濟納|雪域高原上有著最震撼人心的風景,是絕佳的電影取景地。不少優秀的電影作品選擇在西藏取景,大家還記得第一次在電影中看見西藏的美景是什麼時候嗎?
  • 《喬喬的異想世界》:少年世界裡的希特勒,納粹旗幟下的幻影
    比如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儘管從歷史的最終走向來看,納粹德國是一種錯誤的精神信仰,是一種為了確保血統純淨論、罔顧加害他人的錯誤行徑,但對於那些為希特勒所迷的人來說,希特勒所做的一切,卻並非錯誤。出現在喬喬幻想中的希特勒(圖片來自網絡)出現在喬喬幻想中的希特勒影片《喬喬的異想世界》以二戰即將結束前的德國為背景,彼時的德國正籠罩在納粹主義的氣息當中,從成年人到小孩子,全部都被希特勒洗腦,被他的種族主義號召所迷惑。
  • 揭秘納粹標誌「 卐」與青藏高原的神秘聯繫
    他的學生印度佛教在西藏立足,奠定了藏傳佛教的基礎。而且,不論是雍仲本教佛教、印度佛教還是漢地佛教,至今仍使用「卐」作為佛祖,菩薩等的心印。不過,佛家「卍」是金色,納粹「卐」 是黑色。納粹德國旗幟第二種說法是美國學者羅伯特·佩恩提出的。
  • 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劇本,感人影片,《孫子從美國來》
    影片主要介紹,主人公陝西華縣,皮影戲老藝人,楊老頭,崇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孫悟空人物。而美國小男孩,布魯克斯,則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俠。布魯克斯父母當作為志願者赴西藏可可西裡參加藏羚羊保護行動時,委託老楊頭照顧小洋人布魯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