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藥強省,《河南省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出臺

2020-12-14 河南日報客戶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尹江勇 劉曉波

在全國率先實現「縣縣有中醫院」,中醫藥服務量居全國首位;中藥材人工栽培的數量和產量均處於全國前列,今年我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500萬畝,佔比達全國的6.7%;今年河南中藥工業產值超200億元……這組令人振奮的數據,來自11月26日在鄭州發布的《河南省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在河南省產業發展研究會舉辦的這次發布會上,中原學者、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報告》主要研究人苗明三介紹說,《報告》由河南省科協資助、河南省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會承擔,匯聚了省內近10餘位專家學者及課題組成員的研究成果,對我省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整理分析,更集聚了行業專家智慧,為河南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河南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為醫藥學發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重大貢獻。《神農本草經》是中藥學開始成熟的標誌,「豫藥」在中醫藥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黃帝故裡、醫聖祠、華佗墓、禹州藥都、百泉藥市、洛陽正骨、四大懷藥等文化遺產和遺蹟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財富。河南省作為中醫藥文化大省之一,在中藥材產業發展及中醫藥學科建設方面有著獨特優勢。

《報告》聚焦基於中醫藥學科的中藥材產業創新體系建構,對產業面臨的國內外形勢、自身發展的歷史現狀、特色和基礎、存在的問題、發展措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中醫藥產業鏈條涉及的 6 個子課題進行了整理總結,形成了河南中醫藥產業發展戰略的中醫藥農業、中醫藥工業、中醫藥養生保健產業、中醫藥商業、中醫藥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和中醫藥人才科技支撐報告等,在此基礎上,集中對產業體系進行了整體評估。

我省中醫藥學科:醫教科管齊頭並進

建設中醫藥強省,振興發展中醫藥事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報告》中統計數據顯示:我省現有中醫院587家、開放床位8.17萬張,5家醫院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重點中醫醫院項目庫,12個專科入選全國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建設單位。在全國率先實現「縣縣有中醫院」,1800多家鄉鎮衛生院建成了中醫館;2018年河南全省縣級以上中醫醫院門急診總量和出院病人數分別佔全省醫療機構服務量的20.3%和16.13%,中醫藥服務量居全國首位。我省目前共建成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科研實驗室,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設立了河南省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中醫藥科研實力不斷提升,如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治療慢阻肺領域2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治療愛滋病臨床研究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成果一等獎等。我省現有中醫藥從業人員9萬多人,李振華(已逝)、唐祖宣、張磊先後當選「國醫大師」,毛德西、丁櫻、崔公讓當選「全國名中醫」,鄭玉玲等4位專家入選「岐黃學者」。

同時,我省1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圓滿完成建設任務,全部通過驗收。這17個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涉及中醫基礎、臨床的多個研究方向,分別由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河南省中醫院、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市骨科醫院承擔建設任務。

我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優勢明顯發展迅速

中藥材屬於農副產品中的一類特殊產品,具有「農副產品」屬性。在中藥材產業發展方面,河南省作為我國內陸重要省份之一,藥用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明顯,初步實現了藥材規範化、規模化種養殖生產,為開發中藥成藥、中藥飲片、保健品、日化品等提供了有力支撐。據我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試點)不完全統計,河南省中藥資源2700餘種,有蘊藏量的種類236種,栽培品種99種。今年,我省中藥材種植面積將達500萬畝,佔比為全國的6.7%。

河南省是傳統的中藥材生產大省,全省中藥材人工栽培的數量和產量均處於全國前列,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區之一。全省18個省轄市所轄158個縣(市區)多數縣市都有藥材種植。山茱萸、山藥、丹參、金銀花、地黃、冬凌草共6個中藥材8個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獲得原產地標誌認定的中藥材有方城裕丹參、西峽山茱萸、封丘金銀花、南召辛夷、盧氏連翹、「四大懷藥」(地黃、山藥、菊花、牛膝)等27個品種。藥材種植基地發展較快,萬畝以上規模的有溫縣、武陟的「四大」懷藥生產基地等,涉及到40餘個中藥材品種。

近年來,我省中藥種植面積發展到430萬畝,山茱萸等4個中藥材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15種中藥材獲國家地理

標誌產品保護,107家中藥企業、25家飲片企業全部通過GMP認證,擁有宛西、羚銳、太龍、輔仁等知名中藥現代化企業,培育了六味地黃丸、羚銳通絡祛痛膏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中藥大品種,今年中藥工業產值超200億元。

我省中藥衍生產業:持續發展前景廣闊

以中藥為主的功能性食品、食療產品發展迅速。如我省好想你股份有限公司、懷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漯河休閒食療企業和鄭州依萊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均向功能性食品、食療產品、化妝品和消毒用品的轉型發展與升級,很好地發揮了河南農業大省優勢,實現了農副產品深加工的食療化和養生化,強調大健康理念,實現治未病目的。同時以中藥為主要原料的獸藥產品具有低毒、無殘留、無副作用等特點,在綠色畜產品生產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應用極其前景廣闊。

藉助沿黃天然氧吧、溼地等獨特自然資源優勢,我省黃河流域所產中藥材含量居全國前列。黃河流域約有3億畝沙漠沙地、溼地、鹽鹼地,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黃河流域鹽鹼地適宜種植道地藥材紅花、金銀花、牡丹、草決明等,沼澤地適宜種植道地藥材有銀柴胡、鎖陽等,能夠防風固沙的藥材有丹參、遠志、川芎等。中藥資源種植開發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中藥材深度加工

需要勞動力大,對貧困地區勞動力就地轉移、增加人均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報告》建議,要發揮河南是中醫藥發源地的優勢,大力扶持豫藥品牌的打造與提升。促進黃河生態走廊、黃河溼地、山區丘陵地區的中藥原生態種植;促進豫藥的深加工與綜合利用;促進豫藥大品種的二次開發;促進綠色製造、智能製造在豫藥製藥中的實施。為脫貧提供持續支撐。

乘勢而起積極作為促進高質量發展

《報告》認為,當下我省中醫藥強省建設初見成效,中醫藥服務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發展趨勢良好,成績突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要把中醫藥優先發展列入衛生計生發展重大戰略,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和服務;切實加強中醫藥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積極在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開展政策試點,為新形勢下中醫藥發展提供實踐經驗。

同時,針對我省如何加速發展河南中醫藥學科與中藥材產業發展提出人才培養、科研合作、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推行中醫藥強省戰略、完善和建立一套發展體制和機制、建立一個行業聯盟和系列創新研發團隊、打造兩大平臺、辦好三大節會、建設四大基地、承古拓新,健全培養評價體系、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中醫藥研發和質量標準建立、利用優勢互補,推動產校合作,建設國家級中藥材發展技術中心、注重河南本土中藥材整理挖掘保護等發展建議。

《報告》在我省中醫藥學科及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上還重點提到四勢:「謀勢、借勢、造勢、聚勢」。

1、謀勢——以系統規劃謀劃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之魂

中醫藥以其「簡、便、驗、廉」的特點深受民眾歡迎,鑑於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中醫藥健康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地位,國家一直大力扶持中醫藥的發展,連續推出了很多保障中醫藥產業的政策措施,從一定程度上對中醫藥綠色健康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站在區域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實現河南省戰略規劃、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有機結合,制定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戰略、構建新型產業生態體系、優化完善空間布局、孵化重大項目、進行金融機制體制創新研究及制定重大項目的投融資方案等,形成統一的行動綱領指導河南省發展建設,實現「大家同唱一首歌,一張藍圖畫到底」。

2、借勢——以打造金融生態構建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之翼

結合國家中心城市和中部地區金融中心的創新金融平

臺產融結合,實現中藥材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有機結合。通過盤活河南省資源,使資源資產化,通過重組資產使資源資本化和證券化,系統解決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的造血機能不足的問題。

3、造勢——以專業要素市場打造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之心

根據中原經濟區的區域特色,打造中藥材專業要素市場,在不同特色縣域形成各自特色產業區域要素結算中心、服務中心,依託特色資源,形成一心(要素中心)多區(各類以為在醫藥、保健、中藥材等產品加工代表產業集聚區)多基地(城內外種植、原材料供應、健康休閒基地、產業配套基地),打造N個康養小鎮、長壽小鎮、文旅小鎮、美麗健康小鎮、養生小鎮等,帶動全域健康產業發展。

4、聚勢——以構建聯盟體系形成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之態

構建特色中藥材產業體系,開展中藥材龍頭企業對接,構建中醫藥及中藥材產業聯盟。以發展創新模式為旗幟,以N個中醫藥、中藥材市場、中藥材加工為抓手,以構中醫藥及中藥材產業發展聯盟為平臺,以產業為支點,以創新金融手段為翅膀,以信息化為手段,專業分工、業務合作、重構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的商業生態圈和價值鏈。

總之,河南省中醫藥學科及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就是以結算經濟為核心,整合區域資源優勢,以鄭州市為發展高地,以重點縣域為核心,結合不同縣域中醫藥產業特色構建適合自身發展「中心+產業聚集區+基地」的三圈產業發展體系,走第三產業帶動下的發展路徑,並以系統思維為引領實現中藥材產業發展、載體建設、運營和管理的高度融合,通過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帶動河南省中醫藥發展。以戰略為勢、產業為本、文化為源、規劃為綱、創新為魂、金融為器,推動河南省全域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實施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由外延式向內涵式過渡,從資源驅動向創新驅動、戰略驅動轉變。

據了解,《報告》由河南省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會、進程健康組織撰寫,中原學者、河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苗明三教授擔任主筆,河南省健康產業發展研究會練嵐等執筆。

編輯:王向前

相關焦點

  • 磐安出臺重磅政策扶持中藥產業
    為加快產業發展,磐安近日出臺《關於加快扶持中藥產業振興發展的意見》,成為該縣首個針對單一產業制定的覆蓋全產業鏈的扶持政策,也是省內首個涉及中藥材資源保護、中藥種植、藥材加工、中醫康養、人才培養、文化旅遊、品牌建設、金融服務等全產業鏈的扶持政策。
  • 【關注】江蘇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
    》(以下簡稱《意見》),旨在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步伐。 《意見》提出要狠抓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  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和利用,開展中藥資源普查,建立中藥資源資料庫和種質庫;促進中藥飲片和中成藥質量提升,加快修訂完善省級中藥材標準和中藥飲片炮製規範;改革完善中藥註冊管理;強化中藥質量安全監管;做強做優中藥產業;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等。
  • 破除發展困擾挖掘寶庫精華 我省將出臺發展中醫藥條例
    我省是中醫藥大省,近年來,我省中醫藥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我們也看到,我省還存在中醫藥服務能力不足、中藥產業滯後、中醫藥人才匱乏、野生中藥材資源破壞嚴重、中醫藥科學研究能力不足等問題,需要通過立法明確相關措施。而我省於2008年12月19日通過的《黑龍江省發展中醫藥條例》已於2018年4月26日廢止,目前我省中醫藥立法處於空白。
  •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會員大會在鄭州召開
    大會合影11月28-29日,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第一次會員大會在鄭州召開。會議審議並通過了籌備工作、章程、秘書處辦事機構設置、會費標準等有關報告,投票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理事會。據了解,河南省中醫藥研究促進會,是由河南天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等75家單位和中醫藥領域的專家、學者發起,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業務主管,河南省中醫藥領域專家、科技工作者與熱心支持中醫藥事業的單位和個人自願結成,依法由河南省民政廳批准登記成立,服務於中醫藥行業和地方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主要業務範圍是學術交流、理論研究、產業促進、技術推廣、諮詢服務。
  •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促進湖湘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我們這五年 「十三五」成就集中展示┃中醫藥產業:大產業有大格局
    2003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磐安調研時指出:「中藥材是磐安的最大優勢,『浙八味』中『磐五味』佔了五席,中藥材產業是『生態富縣』的重要依託。」磐安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推進中藥全產業鏈發展,奮力打造全國精品道地藥材生產示範地、浙產道地優質藥材集散地、全國中藥產業技術研發新高地、長三角地區中醫藥康養目的地。
  • 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傅根友赴杭州、金華等地調研中藥材產業發展...
    ,7月23日—24日,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傅根友帶隊赴杭州桐廬,金華磐安、武義等地調研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傅根友對企業在中藥飲片原材料的選料嚴格、製作工藝精良等方面表示點讚,並表示要學習借鑑企業在中醫藥文化挖掘、產品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先進經驗,研究出臺我市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 探訪天津中醫藥大學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津版「國之重器...
    去年2月,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領銜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得到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批准,標誌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首個國家級創新基地。在抗擊疫情的關鍵階段,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應急攻關團隊,相關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進康復全療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形成中國特色治療方案作出重要貢獻。
  • 宋曉亭:發展中藥材產業,智慧財產權可以「四兩撥千斤」
    「在中藥材的產業發展和市場競爭中,品牌擁有者、技術佔有者、市場影響者終將贏得勝利。」——同濟大學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宋曉亭 在前不久舉辦的「第十一屆道地藥材產業論壇·地理標誌中藥材發展論壇」上,同濟大學上海國際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傳統醫藥法律保護重點研究室主任宋曉亭發表了題為《我國中藥材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發展路徑》的主題演講,演講中,他就我國中藥材領域智慧財產權的現狀進行分析,並就應用智慧財產權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思考進行了分享。
  • 河南發力生物醫藥產業!鼓勵各地設立產業基金、支持龍頭企業併購重組
    推動中醫藥骨幹企業做精傳統知名品牌,開展新型製劑、中藥飲片、配方顆粒和中藥鮮藥飲片研發。推動中醫保健產業發展,支持南陽加快打造全國艾草產業基地,加大艾草深加工產品艾葉精油和配方精油研發,實現國內市場份額突破70%。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肖寒)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首屆「中醫藥特色適宜技術培訓」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俊霞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薄弱、人才缺失、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是制約中醫藥發展的瓶頸。為助力中醫藥事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通過與河南省基層衛生人員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中心緊密協商,雙方達成共識,將於12月22日—24日,在安陽舉辦首屆「中醫藥特色適宜技術培訓」班。
  • 首屆「民族中藥傳承與發展大健康論壇」在中國 惠安隆重舉行
    來源:時刻頭條1月6日下午,首屆「民族中藥傳承與發展大健康論壇」在中國 惠安隆重舉行。本屆民族中藥專業論壇,由福建省中藥材產業協會主辦,福建松輝醫藥有限公司、泉州福惠藥業有限公司、福建歸真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承辦,泉州市中醫藥學會協辦。
  • 小周談藥:2019年中藥產業前景難料 配方顆粒也許是唯一確定的彩蛋
    雖然國家層面大力扶持中醫藥產業,但受到大環境影響,中醫藥產業也難免被波及。最近表現為康美股價崩盤,讓所有投資人和中藥材行業參與者始料未及,虧損慘重。  對於迷霧重重的2019年,預測未來是沒有意義的,歷史車輪根本不會隨著我們意識改變而改變。最終的結果,需要大家擼起膀子幹。但,哪些是確定的?小周認為,中藥材配方顆粒也許是2019年中藥材行業唯一確定的彩蛋。
  • 重慶市中藥材產業綜合產值達480億元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我市中藥材產業穩定發展目前已達270萬畝,綜合產值達480億元。煎、炒、攆、熬、搓……在中醫藥文化節現場,許多慕名而來的市民近觀了中醫如何將原始藥材炮製成平時服用的蜜丸、散劑、膏方等中藥形式,驚嘆中華傳統醫學的神奇。現場還有多名平日一號難求的中醫專家為患者義診,宣傳治未病的中醫理念。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兵團印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促進中醫藥...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兵團日前印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大力推動中藥質量提升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改革完善中醫藥保障措施等6個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措施。
  • 茂名:加快促進傳承創新發展,走獨具茂名特色的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之路
    許志暉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全面加快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獨具茂名特色的中醫藥高質量發展之路。要深刻認識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對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意義,切實肩負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廣西藥材資源十分豐富 2020年廣西醫藥產業地圖及現狀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醫藥產業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中國製造2025」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十九大報告提出,「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
  •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9年度十大新聞熱點」
    四、河南省首個醫學類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落戶我校,科研平臺建設獲重大突破9月,教育部公布2019年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名單,由河南中醫藥大學牽頭組建的「呼吸疾病中醫藥防治協同創新中心」成功入選,這是河南省首個醫學類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也是河南中醫藥大學獲批的首個省部共建科研平臺。
  • 青島市中藥材種養聯合科創平臺在即墨啟用 四項目現場籤約
    青島海緣道地中藥材科技有限公司與青島市畜牧獸醫研究所、國家海洋實驗室、太赫茲公司、鑫誠恆業公司四家代表分別籤署合作協議,推動即墨醫藥產業加快融合、促進中藥材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供應鏈、人才鏈加速集聚,輻射帶動膠東區域醫藥產業做大做強,加速生物醫藥、海洋經濟及大健康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