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五年 「十三五」成就集中展示┃中醫藥產業:大產業有大格局

2021-01-11 騰訊網

2003年6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磐安調研時指出:「中藥材是磐安的最大優勢,『浙八味』中『磐五味』佔了五席,中藥材產業是『生態富縣』的重要依託。」磐安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推進中藥全產業鏈發展,奮力打造全國精品道地藥材生產示範地、浙產道地優質藥材集散地、全國中藥產業技術研發新高地、長三角地區中醫藥康養目的地。

2020年,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8萬畝,產量2.2萬噸,產值5.9億元。貝母、元胡等「磐五味」主導產品產量分別佔全國的20-60%。全縣擁有註冊登記從事中藥材購銷經營單位3363家,省外購銷商200餘家,90%以上的浙產道地藥材通過磐安市場走向全國和世界,浙八味藥材城2020年交易額達35億元。全縣擁有規上中醫藥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通過藥品GMP認證飲片企業7家,居全省第一。「磐五味」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獲浙江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生產加工技藝列入省級非遺保護名錄。我縣中藥材產業被評為浙江省示範性農業全產業鏈。

近日,《2020年度磐安縣中藥產業振興發展扶持項目補助資金公示》剛剛結束,涉及17個項目。拿到近80萬元補助資金的縣惠民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偉民介紹,這些都是購置烘房和建設冷庫的補助。該合作社以加工、儲存中藥材為主,擁有冷庫8000立方米、大型烘房15臺,可儲存5000多噸、年加工8000多噸中藥材。

為護航產業發展,2020年,我縣成立了中藥產業振興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出臺《關於加快扶持中藥產業振興發展的意見》,包括支持種質資源保護、品質管理提升、科技創新引領、主體培育壯大、三產融合發展等五個方面內容,針對道地藥材種植、中醫藥企業創辦、中藥品牌建設、中藥人才培養以及「中藥+」模式發展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扶持力度,是目前省內首個針對中藥產業制定的扶持政策。向上爭取並由縣配套中醫藥類項目建設資金共計9.5億元,先後啟動實施省級中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省級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示範縣創建、省級特色科技園項目等重點建設項目,具體實施中醫藥類建設項目60個。

為了夯實產業基礎,我縣加快推進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在新渥祠下、冷水白巖、仁川方山等浙貝母種植核心區建設標準化示範基地8000畝。大盤鎮潭下村北橋自然村擁有全省唯一的浙江省中藥材種質資源圃基地,收集保存「浙八味」、「新浙八味」等浙產道地藥材種質資源118種312份。建設農工旅結合的「數字藥園」基地、黃檀和園塘林場林下黃精、白芨基地等各類中藥材基地22個。

我縣還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質量追溯系統,對藥材種植、採收、加工、倉儲、運輸等各環節的產品信息準確記錄,並設置二維碼、條形碼供監管部門及消費者查詢。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22個藥材基地和11個共享加工點的信息採集設備安裝和使用。把整個縣域藥材產區納入追溯系統進行種植、初加工全過程追溯,這在全國尚屬首創。

由磐康藥業實施的中藥材飲片加工一體化車間試點是全國唯一、全省首創,已於2020年5月正式投入生產。該項目投資3300餘萬元,年加工中藥飲片1萬噸,是我縣建設共享加工車間的一個縮影。經採樣檢測,共享加工點加工出來的浙貝母貝母素成分均在0.1%以上,收購商、中藥飲片企業收購熱情高漲,磐安浙貝母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共享加工點不僅提高了我縣藥材的品質和形象,也讓藥農的加工成本大幅下降,提高了經濟效益。據了解,共享加工成本比藥農自行加工可降低35%。藥農不僅可以在價格不理想的時候儲存藥材,還能享受一條龍的加工服務,省心省力。

目前,我縣已建成中藥材共享無硫集中加工點11個,每天能處理各類中藥材180餘噸,在滿足磐安本地所需的同時,服務已輻射仙居、縉雲、東陽、永康等縣市。2020年5月至6月,浙貝母產新期間,共享加工點累計加工浙貝母、元胡等新鮮中藥材近7000噸,佔全縣中藥材加工量的80%以上。

我縣還創新性推出統一包裝、統一標識、統一賦碼「三統一」包裝標準,從嚴把關,確保藥材質量。2019年10月,由浙產藥業投資的15000平方米共享倉庫(包括1500平方米冷庫)投入使用。2019年以來,磐康藥業藥材檢測中心已正式對外提供共享檢測服務,共開展中藥材檢測2300餘批次。

我縣通過建立中藥材產業信息監測預警平臺,對浙八味藥材城、「九州通」及「天地網」等中藥材交易平臺的大數據進行採集,及時、準確發布全國中藥材交易信息。打造「浙藥通」綜合服務平臺,聚焦「大平臺、大數據、大服務」的中藥資源產業鏈體系建設,構建一站式浙藥採購基地、共享倉儲式交易基地、標準化共享加工基地,對接種植戶、經營戶,開展種子、農資、GAP、加工、倉儲、物流、檢測、採購、銷售服務,目前已有四家企業上線運行。

2016年至2019年,「江南藥鎮」連續4年榮獲省特色小鎮考核優秀,2020年11月被命名為省級第四批特色小鎮。這是全省唯一的中醫藥產業特色小鎮。小鎮內的浙八味藥材城,是目前長三角地區設施最好、規模最大、種類豐富的大型中藥材集散中心。這裡開發的各種藥膳佐料、鐵皮石斛等養生滋補品,品質道地,價格實惠,享譽市場。目前,浙八味藥材城入駐營銷企業574家,年銷售額超過35億元。參茸保健品一條街、中藥材博覽館、中藥文化展示館等主題旅遊產品節點,已成為磐安遊購兩旺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為了突破技術瓶頸,我縣針對當前中藥產業發展中存在的「面積下降、標準缺失、高值化產品少」等「卡脖子」難題,向全球廣發「英雄帖」,推出《十億級黃精產業化關鍵技術》《磐五味道地藥材標準研究制定》《浙白朮、浙貝母等中藥材連作機制障礙》等5個招商引才項目,隨著朱永官院士團隊的加入,目前5個項目均已順利完成揭榜籤約並啟動實施。

我縣先後成立國千專家大健康產業研究院、省中醫藥研究院磐安分院、省中藥材研究所磐安分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中藥研發平臺10個、科普科研基地6個、產業發展平臺2個,引進技術合作高校、院所20個;2010年以來承擔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3項,發布實施藥材團體標準14個,是全省承擔中藥材科研專項最多的縣市,擁有中醫藥類各類專利204項。

作為藥鄉,我縣承擔了浙江省中藥材重大標準化戰略試點項目,全面系統開展影響磐安中藥材質量關鍵因子篩選試驗。啟動實施了「磐五味」道地藥材優質優價品牌體系構建示範項目,建設「磐五味」優質種源繁育基地和綠色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制訂「磐五味」道地藥材質量標準和產品分級評判標準,拓展「磐五味」高品質道地藥材市場,示範推廣「磐五味」高品質藥材優質優價產供銷一體化模式。

進入寒冬,溫度驟降,但各項目工地建設熱度不減。位於江南藥鎮核心區塊的國藥文化城項目養生博物館和酒店土建已完成60%工程量。該項目的建設,將為豐富新城區整體業態、促進產城融合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我縣持續開展省級中藥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成,啟動實施包括縣中醫院遷建、中醫藥產業園、浙藥文化展示中心、浙八味市場功能提升等21個建設項目。其中投資3500萬元的中藥產業創新服務中心,能夠實現中藥材產業有關事項一站式一條龍服務。投入運行一年多來,已解決企業技術難題21個,服務開發新產品21個。

目前,我縣已建成名中醫文化館,收集各類民間中醫偏方300餘個;研製推出4大品類46道藥膳菜餚,權威發布我省首批16道道地藥膳製作標準,建成4家江南藥鎮藥膳定製中心,引進藥膳製作大師8名,連續4年舉辦浙江省藥膳烹飪大賽,承辦全國首屆黃精藥膳大賽,開展「森林食材、養生藥膳」品鑑活動,榮獲「浙江省藥膳之鄉」稱號;建成「江南藥鎮」中醫藥文化展示館、中醫藥教學研討中心,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承,推動中醫藥產業長足發展。

近年來,我縣連續舉辦中國·磐安中藥材博覽會、中藥尋寶國際越野公開賽、磐安生態馬拉松賽,深入挖掘森林文化、村落文化、中藥民俗文化等資源,打造中藥材博覽館、大盤山藥用植物園、「磐五味」非遺展館、陳界「紅豆杉園」、柳坡中藥材庭園等中藥材相關旅遊景點,發展研學科考遊、文化古村遊、影視攝影遊等業態,先後獲得省原生態電影創作基地、省中醫藥文化養生旅遊示範基地稱號,形成了「串點連線、連線成片、藥在景中」的整體效果;2018年12月,「江南藥鎮」成功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成為遊客「磐安購」的最大基地。2020年遊客突破95.7萬人次。

文:楊小燕

相關焦點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今天,我們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邀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先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先生,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先生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張建東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 【「十三五」成就巡禮】大交通鑄就發展大格局
    【「十三五」成就巡禮】大交通鑄就發展大格局 2020-12-04 0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加速挺進海洋經濟大市!五年來,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
    在砥礪奮進的「十三五」,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劈波斬浪,取得輝煌成就——每8處國家級海洋牧場就有1處在煙臺:全市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各類海洋牧場建設面積達到110萬畝,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8成國內交付的半潛式鑽井平臺「煙臺造」:煙臺船舶及海工裝備基地成為全球四大深水半潛式平臺建造基地之一
  • CNT大咖|範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十大問題
    今日看點 「十三五」即將收官,面向「十四五」,文化產業要如何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日,範周教授受長江商學院邀請,對「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十四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做主題演講,現將部分內容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 權威發布丨這5個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十三五」山東海洋...
    權威發布丨這5個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
  • 輝煌「十三五」閃亮2020|五年來,煙臺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
    五年來,我市主要海洋產業產值由3100億元邁過4000億元大關,穩居全省第二位,年均增速近9%。2019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超過1800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23.6%。海洋經濟,成為煙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 「十三五」成就巡禮|「好學校」就在「家門口」
    今天起,《這裡是朔州》開設專欄《「十三五」成就巡禮》,全景式展示「十三五」時期朔州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今天為您講述《「好學校」就在「家門口」》。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朔州市第九小學學生 武洋:我是從二年級轉到這所學校裡的,當時我來到這個學校印象就是這裡的風景和環境都特別地好,這裡的老師對我也非常好,我們也非常熱愛每一位老師,我們什麼課也都愛上。同樣非常熱愛學校的還有邢濤,他是建校以來的第一批學生,2014年朔州市第九小學開始招生,讓邢濤實現了家門口上學的願望。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⑪這五年,煙臺「織」成現代綜合...
    做好「富」的文章立足農業產業發展,服務煙臺蘋果、大櫻桃、粉絲等一批本土品牌,形成糧油、果品、蔬菜及新興產業等農業產業集中、後發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群帶。助推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建設旅遊公路,串聯旅遊景區、水果採摘園、特色觀光園。
  • 20個大健康項目落戶武漢漢陽 助推大健康產業發展
    中新網武漢11月12日電 (武一力 張芹)作為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重要論壇之一的「龍陽湖論健」12日在武漢舉行。論壇現場,「呼吸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產學研基地武漢分中心項目」「網際網路醫藥—智藥雲平臺」「呼吸與危重症學科建設」等20個大健康產業重點項目及多個人才項目集中簽約。
  • 廣西靈山:小玩具 大產業
    廣西靈山:小玩具 大產業 發布時間: 2021-01-05 00:00:00   來源:南方電網報  作者:   2020年12月24日,廣西電網公司欽州靈山供電局黨員服務隊員來到匠星玩具有限公司電子車間
  •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完善交通網 打通致富路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完善交通網 打通致富路 2020-12-09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五年 奮進有「數」——麻江縣「十三五」答卷幸福感滿滿
    「十三五」期間,麻江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以高質量黨建助推高質量發展、高效能治理,舉全縣之力打贏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這場攻堅戰。五載拼搏,既有付出、又有奮鬥。
  • 「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青島全市生產總值提前一年實現翻番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第一階段「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發布會的首場發布會,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市動能辦專職副主任張旭東介紹我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成就,市發改委規劃處處長賀學勇,市發改委財經處處長盧佳超,市發改委動能協調處處長錢文偉陪同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
  • 海口這五年有哪些變化?這條微信打包告訴你!
    2020年12月2日,《海南日報》推出海南「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特刊海口篇,以12個版面回望海口不斷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書寫輝煌篇章的五年。回望「十三五」,這是海口不斷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書寫輝煌篇章的五年:經濟總量持續擴容,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世界500強和全國500強企業紛紛湧進,產業園區發展迅速,非房投資大幅增長,跨境電商風起雲湧,江東新區令人矚目,一個個亮點,標記了五年來經濟高質量發展成色。
  • 新產業集聚新動能 新理念繪就新蜀山
    五年累計新增籤約引進項目超770個、協議總投資超500億元。2019年,蜀山區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全區25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實現產值53.71億元,同比增長21.5%。「三駕馬車」齊提速 穩中提質成色足線上「虛擬貨架」線下「超級體驗店」,京東電器安徽總部暨超級體驗店籤約落戶蜀山區港匯廣場,擲下「無界零售」新模式的全國「第一子」,將以場景化展示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浸入式購物體驗,促進消費升級……「十三五」期間,消費新模式和新業態的強勢崛起,讓「魅力蜀山」奔騰向前。
  • 【青海「十三五」發展成就巡禮】湟水河畔 「雙城記」
    西寧-海東都市圈協調一體發展是我省加快融入全國大區域發展進程的重要發展規劃,也是我省區域發展由行政區經濟加快向城市群經濟轉變的重大戰略謀劃。將堅持以網狀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圍繞規模和人口聚集度謀劃城市定位和布局,構建「一軸一帶、一線一圈」城市群空間格局。
  • 孫鋒:傳承好中醫藥文化瑰寶 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肖寒)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中醫藥學在實踐層面強調養生、「治未病」,這一理念早已深深融入了國人的日常生活。但與此同時,傳承發展什麼、怎樣傳承發展、如何發揚光大中醫藥文化和產業這些問題也擺在繼承者面前。
  • 現代產業體系跑出加速度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欣喜發現,湛江過去5年的發展令人振奮、鼓舞人心。這5年來,湛江緊緊圍繞「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總目標總任務,開拓創新、奮力前行,各項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
  • 重慶市中藥材產業綜合產值達480億元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陳瑜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由市中醫院主辦的2020年中醫藥文化節昨天開幕。文化節上通過通過膏方現場製作、展示、健康義診、健康知識大講堂等活動,邀請市民加入到「治未病」的隊伍中來。
  •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  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  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今年,我們種玉米補貼了2000元、馬鈴薯補貼了450元……。」蘭風智說,這幾年他深切感受到國家越來越重視糧食生產,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  「十三五」期間,崆峒區把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突破口,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扛好扛穩糧食安全擔子。截至目前,全區共投資2.03億元,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8個,總規模達14.9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