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路遙,來了就當自己家——最高人民檢察院定點幫扶雲南西疇縣

2020-12-22 雲南網

11月7日,周末,西疇縣瓦廠村幸福新村小組村口的扶貧車間一片忙碌景象。在女兒的注視下,苗族婦女熊順芬熟練地完成套、轉、剪、粘4道工序,一個電子線圈快速成型。在家門口,這位3個孩子的母親收穫了「打工帶娃兩不誤」與「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幸福。這是瓦廠村普通的一天,也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定點幫扶西疇縣一個生動的畫面。

1995年,最高檢帶著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關懷,定點幫扶西疇縣。25個春秋,最高檢真心實意付出、真抓實幹攻堅,與西疇人民一道,在這個被外國專家斷言為「基本失去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創造和見證了全面脫貧的奇蹟。

真情撒滿幫扶路

「張書記好!謝書記忙什麼呢?」記者與最高檢掛任西疇縣委副書記張慶敏、派駐瓦廠村委會第一書記謝曉歌漫步於瓦廠村,一路村民們笑呵呵地打著招呼。在幸福新村村口廣場,玩耍嬉鬧的孩童們一路小跑縱越到謝曉歌身邊,親密地抱住了她的大腿。

把他鄉當故鄉,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最高檢掛職西疇幹部一批接一批,接續奮鬥,用腳步和汗水丈量著自己的初心使命。

2015年11月,冀永生作為最高檢第11批扶貧幹部掛任西灑鎮瓦廠村第一書記。此時,瓦廠村是西疇縣重點貧困村之一。在冀永生的駐村日記裡,曾有這樣一段話:到西疇後第一個去的村寨是新寨,也是瓦廠村最偏遠的一個村寨……村民的生活困難超出了我的想像,但他們卻始終對生活抱著希望,依然那麼淳樸、可親和可敬,我沒有理由不盡全力幫他們。

冀永生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協調雲南省教育廳等部門出資185萬元,為瓦廠村委會旁的湯谷民族小學援建綜合樓、改善住宿條件;在各級領導的支持下,向雲南省交通廳申請出資100萬元,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項目資金3543萬元,打通瓦廠村36.5公裡入村路和19.2公裡入戶路;多方考察調研,幫助村民成立土雞、柑橘等種植養殖合作社,吸收貧困群眾入社……從改善基礎設施,到產業培育,冀永生與當地幹部群眾齊心協力,為村寨謀發展,為村民謀幸福。

2017年,在檢察日報工作的鞏宸宇接過了「接力棒」。這年下半年,鞏宸宇決定辦理博士休學,被最高檢選派到瓦廠村擔任第一書記,成為村民口中的「博士書記」。

動員大戶帶頭試種高效品種,聯繫大戶上門收購,動員村民上網銷售……鞏宸宇說,脫貧路漫漫,更需要信心滿滿;幫欠薪村民聯繫法律援助,為村文藝隊邀請正規老師開展培訓、傳承地方歷史遺存「太陽古歌」,為當地配套民族文化產業註冊商標和域名。他說,做好一件件小事,才能和民族群眾一起「唱著歌,把貧脫」。

瓦廠村如一個微縮版的西疇,山地丘陵多、壩區平地少,「雞窩地」「巴掌田」破碎零散。跨過湯谷村前的董經河,是極少見的一片百畝連片良田,這是村民的「心頭肉」。湯谷村黨支部書記沈廷瓊不會忘記這樣的一幕,今年9月3日深夜,謝曉歌與大家淋著雨,一起衝進泥濘農田搶收糧食。

這樣的事不勝枚舉。「女人們壘石做橋墩,男人們鋸木頭做橋面,沒想到沒過一天,新橋就被大水衝壞了。」去年底,在與村民勞動時了解到的情況,謝曉歌記在心上,積極向上匯報爭取項目。今年6月,在最高檢和省委政法委、省人民檢察院的協調幫助下,省交通運輸廳下達了建設資金,返修過無數次的簡易木橋,最終被寬4.5米、2跨8米的鋼筋混凝土板橋——董經河橋所取代。「再也不用為肩扛耕機過河而擔驚受怕了。」談起這座「民心橋」,村民李孝芳喜滋滋的。

今年初,59歲的張慶敏圓滿完成2年的掛職任務,本應返回北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為了保證最高檢駐點幫扶工作的連續性,他服從組織安排,延長了1年掛職時間。為此,他的夫人選擇提前退休,在西疇「安了家」,支持丈夫的工作。

從2014年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最高檢先後派出張玉亮、時磊、張慶敏、冀永生、鞏宸宇、謝曉歌6位同志到西疇開展扶貧工作,他們角色轉變快,深入村寨,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中,贏得了當地幹部群眾的尊重和交口稱讚。

共同見證「西疇精神」

9月28日,北京,一場特殊的報告會在最高檢舉行。「西疇精神」報告團6名成員用質樸的語言講述了西疇人民在「不可能」的地方如何創造奇蹟的故事。

「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面對石漠化等生存困境的考驗,西疇人沒有等待和退縮。他們自強不息,意志如磐,奮起向命運挑戰,向貧困宣戰,託起一片精神高地。報告團分享的一個個鮮活事例,令現場觀眾為之動容。

這是一次新時代「西疇精神」的學習交流,更是一次「娘家人」的親情互動。「帶著西疇26萬多各族幹部群眾深厚的感恩之情,來到我們的『娘家』。」報告團成員、西疇縣委書記蔣俊動情地說。

2018年,西疇縣在文山州率先摘掉貧困帽子,其間澆築著最高檢定點幫扶的深情厚誼。

據不完全統計,25年來,最高檢共投入和協調引進各類扶貧資金9.7億多元。其中,直接投入資金2093萬元,協調引進各類扶貧資金和貸款9.5億多元。帶動群眾集資或投工投勞折資5億餘元,充分發揮了扶貧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為西疇解決了許多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加快了西疇脫貧致富的步伐。

「1995年以來,最高檢先後派出12批掛職、駐村和支教的扶貧幹部與西疇縣各級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苦在一起。與西疇人民一道,共同孕育、創造、踐行、見證了『西疇精神』。」最高檢扶貧辦主任杜愛平介紹。

從推動「女子太陽山祭祀」項目成功申報「非遺」到推進圍繞生態修復和石漠化治理開展生態化產業扶貧試點,再到為了重點項目落地生根主動請求延長1年掛職時間,最高檢第10批扶貧幹部張玉亮由衷地為西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欣慰,為參與書寫石漠化上的壯麗史詩而自豪。

「西疇人民幹字當頭,讓石漠化荒山變成一片喀斯特綠洲,我有幸與他們一起打拼,成為西疇大地上的一片綠葉。」張玉亮說。

讓群眾端穩致富飯碗

瓦廠村幸福新村,村如其名,是2017年啟動建設的易地扶貧安置點。這裡集中安置了來自交通不便、環境惡劣的磨瓦衝等9個村民小組的46戶人家。從建村到新村成型,再到村民安居樂業,張慶敏步步跟進。他看在眼裡,喜上心頭。「為了讓村民儘快融入新的生活環境,培育文明鄉風,張書記常帶頭與地方幹部一起與村民打掃衛生。」謝曉歌說。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為此,2018年,最高檢積極協調聯合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四川省司法廳,組織安排相關企業在易地扶貧搬遷點瓦廠村委會幸福新村村口,創設了以生產加工電子線圈材料為主和文創產品製作的2個扶貧車間,能提供60多個工作崗位。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讓此前一直在外省務工的村民曾科煥「心很慌」。而眼下,她已成為電子線圈扶貧車間的操作能手。「一個月有3200多元的工資,還能照顧家裡老人和孩子。」曾科煥的心踏實了。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張慶敏說,為了進一步發揮扶貧車間的帶貧、防貧作用,上海虹口區與最高檢共同出資,在瓦廠村興建2100平方米的新扶貧車間,吸納更多的低收入村民。該項目預計今年底竣工。

「90後」壯族姑娘沈廷豔從未想過,與工友們製作的產品會走出國門。在一次東協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上,最高檢領導將來自西疇的彩繪玩偶作為伴手禮贈送外賓。藍臉的竇爾敦、紅臉的關公臉譜,還有身著民族服飾的苗族、壯族少女的彩繪人偶……文創彩繪扶貧車間裡不僅有大眾產品,還有立足當地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研發製作的石膏臉譜、筆筒、玩偶等10餘種個性化民族手工藝品。截至目前,產品的銷售額達100多萬元,員工月收入2000餘元。

「正在積極研發一套新產品,卡通化的國寶大熊貓身著檢察院系統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五套檢察制服。」四川省司法廳駐點工作人員郝江介紹,這套文創產品有望成為全國檢察院系統消費扶貧的「網紅」產品,將為老鄉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幫扶。

立足長遠,謀劃未來,以產業賦能鄉村,不僅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也讓擁有著沿襲千年的「女子太陽節」壯鄉古村——瓦廠村湯谷小組從裡到外發生著美麗嬗變。記者與張慶敏、謝曉歌穿行在煥然一新的湯谷村,硬化通達的村組道路、簇新的太陽山廣場、愈發豐富的文創產品……在他們的眼中,湯谷村即將邁出鄉村旅遊的新步伐。走出文創扶貧車間,張慶敏朝前指道:「村委會、村醫務站、小學綜合樓,都是最高檢協調援建的。下一步還要在公路邊與企業合作建設一個加油站,增加村集體的收入。」眼下,瓦廠村民心裡有了甜頭,日子有了盼頭。

既扶貧又扶志,既注重「輸血式」幫扶,又注重培養「造血」功能,走過25個春夏秋冬,不變的是最高檢各級幹部對西疇人民的一片真情,「不問路遙,來了就當自己家。」

雲南網記者 張文峰 李喜翠

相關焦點

  • 最高檢扶貧幹部:將扶貧作為事業來做就不會孤獨
    將扶貧作為事業來做就不會孤獨——最高檢四名扶貧幹部在雲南省西疇縣、富寧縣書寫精彩人生  西疇縣和富寧縣同屬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下稱文山州),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定點扶貧縣。「最高檢自1995年定點幫扶西疇、富寧22年來,先後向西疇、富寧兩縣派出21名扶貧掛職幹部、6名支教幹部。2015年11月和2016年1月,最高檢先後選派4名扶貧幹部,其中時磊、廉士兵分別掛任西疇、富寧縣委副書記,冀永生、秦西寧分別赴西疇、富寧兩縣任村第一書記。」
  • 崔家溝地區人民檢察院:找準刑事執行「檢察藍」的每個站點
    近年來,崔家溝地區人民檢察院認真落實新時代新要求,始終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踐行維護刑事執行公平正義的初心,找準刑事執行「檢察藍」的每個站點,站好維護服刑人員合法權益的每一段恰如其分的距離。
  • 做貧困戶的幫扶人和親人——攸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徐達江的扶貧路
    攸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徐達江(左二)在貧困戶家中了解情況。時刻新聞記者 鄭濤 通訊員 劉思思 報導株洲攸縣睦田村地處桃水鎮西南邊,管轄10.04平方公裡,是個合併村。全村有人口3368人,726戶26個村民小組,殘疾人100多人,五保戶17戶。
  •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
    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的通知各級人民檢察院:經2020年11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五十四次會議決定,現將劉遠鵬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不起訴)案等五件案例(檢例第85—89號)作為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檢察機關依法履職促進社會治理主題)發布,
  • 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摘要)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25日下午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自2月11日起,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以在辦的批捕起訴案件釋法,首次會同公安部發布典型案例,首次以每周一批的頻次,根據疫情防控不同階段特點,分專題發布10批55個典型案例,突出維護醫療秩序、防疫秩序、市場秩序、社會秩序,收到規範司法、警示犯罪、教育社會的積極效果。三是保障涉案人合法權益。從一開始就注意準確把握法律政策,力防突破法律的「從重」「從嚴」「從快」。
  • 「我的脫貧故事」檢察院幫扶,我成「花椒王」|務川縣分水鎮水分...
    2001年,妻子徐英突然患病,經多家醫院診斷為尿毒症,我是一名男人,需堅強承擔起這一個家。那時還沒有醫保,每個星期妻子須做3次血透,每次800多元錢,一個月近萬治療費。2004年起,國家實行新農合,但報銷只是小部分,更多治療費還是自己買單。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 關於依法懲治非法...
    公通字〔2020〕19號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印發《關於依法懲治非法野生動物>交易犯罪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司法廳(局),解放軍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民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為深入貫徹落實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的
  • 兩學一做_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
    相關連結:中國共產黨新聞 | 全國人大 | 中央政府 | 全國政協 | 最高人民法院 --相關機構--
  •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旭率隊赴雲南深化定點扶貧工作
    期間,雲南省委書記陳豪、省長阮成發在昆明會見了陳旭一行,雙方圍繞建立長效機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幹部培訓等方面進一步深化省校合作進行了交流。陳旭表示,清華大學將定點扶貧南澗縣作為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內容、服務國家發展的重要責任、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舉措來抓,學校黨委及相關部門自覺擔當、真心投入,並積極匯聚校友和社會資源,在教育、醫療、人才智力、產業、黨建、消費等領域深入開展幫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通過幫扶工作,清華師生加深了對國情的認識,增強了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推動了學校與雲南省的合作。
  • 雲南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摘要)
    雲南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王光輝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檢察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2019年工作回顧過去的一年,在省委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堅強領導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有力監督下,全省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決議,檢察工作有了新的進展。
  • 李建中走訪調研省公安廳定點幫扶村
    李建中走訪調研省公安廳定點幫扶村 2020-12-04 14: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居高律師李岫巖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案件諮詢專家
    4月16日,山東居高律師事務所收到濟南市人民檢察院《邀請函》,李岫巖主任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案件諮詢專家。鑑於您的專業造詣和業界聲譽,最高人民檢察院誠邀您為民事行政案件諮詢專家。最高人民檢察院為提高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的辦案質量和效率,依法、精準提出抗訴和檢察建議,促進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潔,深化檢務公開,對於重大、疑難、複雜的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特依託網際網路搭建專業諮詢平臺,遴選具有專業造詣和業界聲譽的委員,對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進行專家論證,以更好適應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推動檢察工作平衡、充分、全面發展,更新民行監督理念,
  • 巾幗風採|市三八紅旗集體·遂昌縣人民檢察院魯冰花工作室
    今天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市三八紅旗集體·遂昌縣人民檢察院魯冰花工作室。學習身邊榜樣,讓我們一起聆聽她們的故事遂昌縣人民檢察院魯冰花工作室成立於2016年,是全省首家關愛睏境未成年人工作室,成員由11名檢察幹警組成(其中8名女性)。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
    為切實維護國家法律尊嚴,維護民警執法權威,保障民警人身安全,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共同研究決定,制定本意見。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要加強協作配合,對襲警違法犯罪行為快速處理、準確定性、依法嚴懲。一要依法及時開展調查處置、批捕、起訴、審判工作。民警對於襲警違法犯罪行為應當依法予以制止,並根據現場條件,妥善保護案發現場,控制犯罪嫌疑人。
  • 小小名片「暗藏玄機」 鄒平市人民檢察院讓企業有「法」可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陳甜田12月17日,「六個攻堅突破,助力富強濱州」新聞媒體濱州檢察行採訪團走進鄒平市人民檢察院,對該院幫助民營企業化解矛盾的亮點工作進行了實地採訪。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該院創新名片式服務,向企業提供24小時幫扶電話,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讓民營企業有「法」可依。11月份,鄒平市人民檢察院聯合鄒平市工商聯舉辦了服務「六穩」、「六保」,護航民企發展檢察開放日活動並舉行座談會。「針對民營企業提出的法律援助費用高且沒有保障的問題,我院積極成立了服務民營企業辦公室並推出檢察服務企業聯繫卡。」
  • 海南省人民醫院與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籤訂對口幫扶戰略合作協議
    12月23日上午,海南省人民醫院與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對口幫扶籤約儀式在海二院多功能廳舉行。省衛健委副主任李文秀、市政府市長陳振聰、海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趙建農、市政府副市長喻倩、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陳衛東出席籤約儀式。
  • 雲南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共建幫扶大格局 同奏小康交響曲  2016年以來,雲南累計接受上海、廣東財政援助資金141.08億元  完成幫扶項目6614個  54家中央單位傾情幫扶,三峽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雲南中煙公司、省菸草專賣局5家企業集團深度幫扶
  • 路遙重病三月,妻子林達沒來醫院一次,唯一一次探望是為了離婚
    照顧路遙的除了醫院的護工之外,就再也沒有他人了。當時的林達還沒有和路遙離婚,但是在葬禮上看起來感情深厚的妻子,為什麼在路遙重病的時候,一次也沒有來醫院看望過他呢?其實林達和路遙雖然當時還有著夫妻的名分,但是事實上早已經形同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