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星報》3月4日報導,日前有兩隻保存完整的蟑螂化石在緬甸克欽省葫坎谷的一個礦井中被發現,科學家們稱這兩隻穴居動物的琥珀是屬於9900萬年前的恐龍時代。
報導稱,穴居動物是完全適應在洞穴中生活的。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這種適應性變化是在恐龍統治的數千年期間發生的。
但以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此類化石只追溯到6500萬年前,所以如今這一新發現又將穴居昆蟲的年代向前推了3000多萬年。
而針對這兩隻蟑螂化石的研究小組認為,侏羅紀時代就已存在的這些蟑螂可能以恐龍糞便為食,就像它們的現代近親以鳥類和蝙蝠的糞便為食一樣。
研究人員解釋:「洞穴環境非常適合形成骨骼或糞便的化石,洞穴哺乳動物的化石包括齧齒動物、蹄類動物、袋類動物、熊科動物、貓科動物、鬣狗、犬科動物、靈長目動物和人類。」
但是,研究人員補充說,他們暫時無法確定穴居蟑螂是如何被保存在琥珀中的。因為琥珀是從樹皮中分泌出來的一種物質,在洞穴中是找不到的。
研究人員推測,這些蟑螂之所以能覆蓋在琥珀裡,可能是樹根伸入了洞穴,把樹脂滴到蟑螂身上,才使它們保存了數百萬年。
據悉,這兩隻蟑螂標本來自兩個不同的、有親緣關係的物種,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專門穴居動物。研究人員目前也正在試圖確定這兩種蟑螂的種類是否還存在。
不管怎樣,蟑螂這種古老的生物,一直繁衍不息,現在仍然是打不死的「小強」。
編輯:燕子簡單說
圖源:Daily Star,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