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風」搗亂 長徵八號首飛推遲兩天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

鮮為人知的是,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如今「首秀」推到22日,比原本的計劃晚了兩天。這背後究竟是何緣故?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研製專家。

傳說中的「高空風」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吳義田說,導致發射推遲的原因,是「高空風」在搗亂。

據他介紹,火箭發射是一項高風險的複雜系統工程,極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包括雷電、溫度、風等天氣因素,都會影響火箭發射,其中影響最為突出的,就屬高空風了。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潘豪介紹,高空風一般距離地面4到20公裡。火箭穿越大風區時,會遭受強烈的氣流衝擊。

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經歷:騎自行車時,如果側面突然吹來一陣大風,會被吹得歪歪倒倒。而在高空,這種橫向側風比陸地上的強烈得多,不僅會影響火箭的飛行姿態,如果風速過大,還可能導致箭體彎曲變形,甚至解體。可以說,高空風就是火箭進入太空前必須闖過的「關卡」。

潘豪告訴記者,為了讓火箭能夠順利「闖關」,發射前觀測、預報高空風,必要時調整發射時間,避開惡劣風況,成了火箭發射前必不可少的環節。

2019年,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實施首次商業發射前曾兩度推遲,正是因為高空風等氣象原因。

這一次,長徵八號火箭發射也差點與高空風「狹路相逢」。

吳義田向記者透露:發射場指揮部一開始瞄準的發射時間,比實際發射時間要早。

12月20日凌晨0時36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按流程開始煤油加注,一切程序都在按部就班進行。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測發大廳內,火箭各分系統和衛星試驗隊人員都在各自工位上監視技術數據,01指揮員的調度指揮口令也在不斷響起。

同樣位於測發大樓內的氣象會商間,發射場氣象系統負責人黨建濤和中國航科集團氣象工作人員則正在等待高空氣象探測數據。

就在1個小時前,他們從觀測到的數據發現,受近日南海熱帶低壓和冷空氣影響,高空風風速明顯加大,如果到了發射窗口,風速過大,將不滿足最低發射條件。

「首先要排除是不是氣象探測設備出現故障導致數據異常,然後再進行一次計算。」

「熱帶低壓雲系很強大,在高空中容易輻散,會直接導致發射場高空風向突變,不可控因素很多,還請上級慎重。」

吳義田說,最終,根據氣象商會的結果,發射場指揮部決定將發射時間推遲了兩天。

如何應對「高空風」搗亂?

據吳義田介紹,除了被動避讓,他所在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近年來開展了相關研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高空風對火箭發射的影響,包括統計近10年發射場上空風速、風向等情況,在火箭設計階段,根據最大概率會出現的風向和風速開展針對性設計,等等。

此外,每次發射前,科研人員還會根據發射前的氣象測量預報,通過設計火箭飛行程序角進行高空風補償。

「好比人在風中打傘,可以將傘對準風吹來的方向,抵消橫向的風力。」吳義田說,高空風補償的方法採用相同原理,在能夠實現的前提下,讓火箭迎風飛行,使火箭縱軸與風向平行。

不過他同時表示,這種方法只能在火箭達到一定速度後使用,而且動作不能太過突然。

在長徵八號火箭研製中,科研人員還採用了一些新方法,如自主抗幹擾控制法。潘豪說,這種方法讓火箭在飛行過程中,能夠一邊辨識一邊補償幹擾。換言之,火箭在感受到風吹過來後,可以產生相應的動作來減弱風的幹擾。

這些方法說起來簡單,要做好卻不容易,其中一個關鍵在於把握分寸。潘豪說,此次長徵八號火箭首飛的發射情況特殊,高空風速過大,為了更加穩妥完成發射任務,科研人員最終選擇將發射時間從12月20日調整至12月22日。

吳義田告訴記者,如果在火箭設計階段過分考慮風場,會導致設計偏保守,火箭結構過重;反之則會導致設計偏冒進,火箭結構輕,對高空風的抵抗能力不夠。如何更好地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長徵八號首飛推遲2天背後,是高空風在搗亂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 鮮為人知的是,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如今「首秀」推到22日,比原本的計劃晚了2天。這背後究竟是何緣故?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研製專家。
  • 長徵八號首秀緣何推遲?原來是高空風搗亂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不過,這次首秀比原本的計劃晚了2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吳義田透露:「在發射前1天,我們預測到發射場上空高空風異常,不適合發射。根據氣象商會的結果,將發射時間推遲了2天。」原來,導致發射推遲的原因,是「高空風」在搗亂。記者了解到,火箭發射是一項高風險的複雜系統工程,極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包括雷電、溫度、風等天氣因素,都會影響火箭發射,其中影響最為突出的,就是高空風了。
  • 受高空風影響長徵八號首飛推遲兩天 長八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
    原標題:受高空風影響長徵八號首飛推遲兩天長八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火箭更新換代   昨日,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成功發射
  • 長徵八號首秀比原計劃晚了2天?原來是高空風在搗亂!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不過,這次首秀比原本的計劃晚了2天。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的背後密事——攻克空中「關卡」高空風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首飛。中國網 楊佳 攝影中國網海南文昌訊 (記者 楊佳 通訊員 高崇芮)2020年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很多人看來,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射,都是十拿九穩的。
  • 「長八」推遲兩日首飛成功 精準預報避開高空風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基於氣象部門提供的準確預報,為避開高空風影響,此次試驗相較於原計劃推遲了兩天。
  • 「河北智慧」助推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長城網12月22日訊(記者 王棋 胡競文 通訊員 唐陽 魏後福 周清林 李寧)2020年12月22日12時36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未來將實現發動機回收使用、多頻次發射等一系列科技目標,主要承擔我國未來商業火箭的發射任務。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攝影:趙利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長八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火箭更新換代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通訊員王偉童、宿東)昨日,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影響火箭發射的高空風是什麼?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作者 郭超凱 高崇芮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但高空風異常致使發射時間推遲了2天。何為高空風?火箭發射如何應對高空風?記者採訪航天專家,一探究竟。 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萬珂 攝 (一)何為高空風?
  • 剛剛,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此次長徵八號火箭圓滿首飛,將填補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長徵火箭家族迫切需要引入一位「新成員」扛起重任。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的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火箭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文昌發射場交出「超級2020」成績單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這是長徵八號火箭首次飛行任務,也是文昌發射場2020年成功發射的第4枚運載火箭。
  • 「火箭村」來了個年輕人:長徵八號,入列!——長徵八號首飛前的一場...
    來到村口長徵八號才看見,大哥長徵一號帶領長徵家族的火箭兄弟們,齊刷刷站在村口。長徵八號趕忙跑過去,對前輩們恭恭敬敬鞠躬敬禮,說道:「報告!我叫長徵八號!請求入列!」「入列!」長徵一號答。長徵八號站在了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和長徵七號之間的位置。
  • 「河北力量」助推長徵八號閃耀蒼穹
    燕都融媒體記者 盧偉麗 通訊員 唐陽 魏後福 周清林 李寧/文 史悅/圖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
  • 捆綁2枚助推器的新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真實不平凡的一年,近日嫦娥五號任務剛完成,就在今日北京時間12時37分左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新一代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以捆綁2枚助推器的方案,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八號火箭亮相!首飛在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6日,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16日上午8時20分,承載著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的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發射場垂直測試廠房,平穩行駛,安全轉運至發射區。後續,火箭將加注推進劑,按計劃實施發射。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成功!
    12月22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 「一箭五星」首飛成功!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央視網2020-12-2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
  • 我國新型火箭長徵八號即將首飛
    前有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月面採集月球土壤,時間過去多一半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攜帶樣品返回地球,就在返回地球的時候中國航天又傳來一則好消息,我國一枚新型火箭(長徵八號)即將首飛。就在今日早8時左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的新型火箭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了技術區相關工作後,火箭已經完全順利垂直轉運至發射區,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計劃在12月底擇機實施首次飛行試驗任務。
  • 長徵八號將於20日首飛
    (觀察者網訊)國家航天局新聞中心直屬文化平臺微博(@中國航天文化 )12月18日發布消息,長徵八號將於12月20日進行首飛。12月16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