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八號首秀緣何推遲?原來是高空風搗亂

2020-12-24 中國青年網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不過,這次首秀比原本的計劃晚了2天。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副總設計師吳義田透露:「在發射前1天,我們預測到發射場上空高空風異常,不適合發射。根據氣象商會的結果,將發射時間推遲了2天。」

原來,導致發射推遲的原因,是「高空風」在搗亂。記者了解到,火箭發射是一項高風險的複雜系統工程,極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包括雷電、溫度、風等天氣因素,都會影響火箭發射,其中影響最為突出的,就是高空風了。

據一院長徵八號火箭控制系統主任設計師潘豪介紹,高空風一般距離地面4到20公裡。火箭穿越大風區時,會遭受強烈的氣流衝擊。

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經歷:騎自行車時,如果側面突然吹來一陣大風,會被吹得歪歪倒倒。而在高空,這種橫向側風比陸地上的強烈得多,不僅會影響火箭的飛行姿態,如果風速過大,還可能導致箭體彎曲變形,甚至解體。可以說,高空風就是火箭進入太空前必須闖過的「關卡」。

為了保證火箭順利發射,提前觀測、預報高空風,成為必不可少的工作。如果風況惡劣,必要時就需要調整發射時間。2019年,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重型火箭實施首次商業發射前曾兩度推遲,正是因為高空風等氣象原因。

除了被動避讓,一院近年來一直在開展研究,積極探索降低高空風對火箭影響的方法。例如,他們統計了近10年發射場上空的風速、風向等,在火箭設計階段,根據出現概率最大的風向和風速,開展針對性設計。

同時,科研人員會根據發射前的氣象測量預報,通過設計火箭飛行程序角進行高空風補償。吳義田介紹說,好比人在風中打傘,可以將傘對準風吹來的方向,抵消橫向的風力。高空風補償的方法採用相同原理,在能夠實現的前提下,讓火箭迎風飛行,使火箭縱軸與風向平行。不過,這種方法只能在火箭達到一定速度後使用,而且動作不能太過突然。

在長徵八號火箭上,科研人員還採用了一些新方法,例如自主抗幹擾控制技術。潘豪介紹說,通過該技術,火箭在飛行過程中感受到風吹來時,可以做出相應動作,減弱風的幹擾。

這些方法說起來簡單,要做好卻不容易,其中一個關鍵在於把握分寸。吳義田說,如果在火箭設計階段過分考慮風場,會導致設計偏保守,火箭結構過重;反之則會導致設計偏冒進,火箭結構輕,對高空風的抵抗能力不夠。如何更好地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長徵八號首秀比原計劃晚了2天?原來是高空風在搗亂!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不過,這次首秀比原本的計劃晚了2天。
  • 「高空風」搗亂 長徵八號首飛推遲兩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鮮為人知的是,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如今「首秀」推到22日,比原本的計劃晚了兩天。這背後究竟是何緣故?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研製專家。
  • 長徵八號首飛推遲2天背後,是高空風在搗亂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 鮮為人知的是,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如今「首秀」推到22日,比原本的計劃晚了2天。這背後究竟是何緣故?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研製專家。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的背後密事——攻克空中「關卡」高空風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首飛。中國網 楊佳 攝影中國網海南文昌訊 (記者 楊佳 通訊員 高崇芮)2020年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很多人看來,中國航天的每一次發射,都是十拿九穩的。
  • 「長八」推遲兩日首飛成功 精準預報避開高空風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基於氣象部門提供的準確預報,為避開高空風影響,此次試驗相較於原計劃推遲了兩天。
  • 受高空風影響長徵八號首飛推遲兩天 長八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
    原標題:受高空風影響長徵八號首飛推遲兩天長八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火箭更新換代   昨日,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成功發射
  • 影響火箭發射的高空風是什麼?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作者 郭超凱 高崇芮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為新一代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的發射任務畫上了圓滿句號。長徵八號火箭原定於12月20日發射,但高空風異常致使發射時間推遲了2天。何為高空風?火箭發射如何應對高空風?記者採訪航天專家,一探究竟。 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萬珂 攝 (一)何為高空風?
  • 「河北智慧」助推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長徵八號火箭騰雲而起、直衝雲霄。長城網12月22日訊(記者 王棋 胡競文 通訊員 唐陽 魏後福 周清林 李寧)2020年12月22日12時36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未來將實現發動機回收使用、多頻次發射等一系列科技目標,主要承擔我國未來商業火箭的發射任務。
  • 「河北力量」助推長徵八號閃耀蒼穹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的背後,離不開航天人默默奉獻。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裡,3名河北籍業務骨幹憑著率真、執著的河北人精神特質,突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助力火箭準時點火,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攝影:趙利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新一代商業火箭長徵八號首飛在即|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運載火箭|長徵...
    16日,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最新型號——長徵八號從總裝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工位,計劃於本月下旬擇機發射。據了解,長徵八號首次發射位於文昌航天發射場2號工位;有效載荷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天啟星座第1顆組網衛星、智星一號A星、海絲一號;衛星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首飛!文昌發射場交出「超級2020」成績單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這是長徵八號火箭首次飛行任務,也是文昌發射場2020年成功發射的第4枚運載火箭。
  • 「火箭村」來了個年輕人:長徵八號,入列!——長徵八號首飛前的一場...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首次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出發前,這位目前年齡最小的長徵兄弟,來到長徵火箭的大本營「火箭村」報到,村裡異常熱鬧。還沒到村口,長徵八號就遠遠聽見火箭村喇叭裡洪亮的聲音:「火箭村村民請注意!火箭村村民請注意!請大家到村口集合,迎接一位年輕人的到來!」
  • 長徵八號火箭首亮相 計劃12月底擇機首飛
    長徵八號火箭首亮相計劃12月底擇機首飛  中新社北京12月16日電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6日,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 剛剛,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此次長徵八號火箭圓滿首飛,將填補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長徵火箭家族迫切需要引入一位「新成員」扛起重任。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應運而生,它能將我國運載火箭的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火箭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未來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我們用了三年時間,採用借鑑了成熟模塊來進行組合化研製,用於填補我國未來在太陽同步領域4.5噸以上的運載能力。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
  • 長八首飛成功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火箭更新換代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通訊員王偉童、宿東)昨日,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長徵火箭家族新成員登場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5顆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從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多了一個新成員!此次發射也是「十三五」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的收官之戰。
  • 國產獵鷹來了—長徵八號將開啟商業發射新徵程
    12月16日,長徵八號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總裝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工位,計劃於12月下旬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此次是長徵八號的首飛,將發射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和4顆小微衛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航天科技集團面向商業市場推出的一款新型火箭,其特點是商業化、低成本、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