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財富》2020年度世界500強榜單正式發布,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2019年營業收入1800億元(260.6億美元)成功入選,名列榜單第490位,成為廣西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地方本土企業。
    一家身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不甚發達區域的企業,如何做強做大,勇奪「廣西第一」?廣投集團成立於1988年(前身為廣西建設開發公司),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首批投融資主體之一,從開始的蹣跚學步到如今的闊步前行,經歷了什麼樣的歷程?
    
    廣投集團推進建設中國—東協數字經濟產業園,集聚信創產業資源。圖為廣投數字經濟示範基地。
    擔當:勇挑重擔,當「排頭兵」
    2017年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投集團旗下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考察時提出:「國有企業要做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做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做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的排頭兵。」
    排頭兵,就是要站在發展的最前沿衝鋒陷陣,打開局面,掃清障礙,成為率先提供前進路標的「先行者」。廣投集團從電力起家,以鋁業做大,再以金融做強,順應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業務逐步涵蓋能源、鋁業、新材料、醫藥健康、數字經濟、金融,由單一向多元,由小變大、由弱變強。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值廣西壯族自治區改革開放、經濟起步的關鍵期,「電荒」制約著自治區經濟的發展。自治區根據國家鼓勵多渠道籌資辦電的政策,先後通過徵收電力建設專項基金、電源建設基金等方式,多渠道籌集辦電資金,用於柳州電廠、巖灘電站、來賓電廠等項目的建設。1991年,自治區政府決定,把廣西電力開發投資公司併入廣西建設開發公司。
    廣投集團為緩解「電荒」,相繼參與投資紅水河天生橋、巖灘、大化、百龍灘等9個梯級電站,掘到了發展的「第一桶金」。橋鞏水電站開工建設、來賓A電廠擴建工程竣工投產;鋪設廣西天然氣管道「全區一張網」,進入核電、光伏發電,控股桂東電力……電力的發展讓廣投集團躍上了廣西經濟發展的大舞臺,獲得了政府的高度信任;也因為電力的優勢,廣投得以繼續承接自治區賦予的另一個重任——開發鋁土礦。
    自治區要求推進鋁工業「二次創業」、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廣投集團具有在鋁產業中上遊的資源優勢、業務多元化的協同優勢,順利完成南南鋁加工、賀州正潤集團重組,並成立了廣投新材料集團。
    廣投新材料集團整合南寧、柳州、賀州、來賓四大製造基地,全面實施協同發展策略,形成研發、人才、資金、銷售4個「集聚」,奮力打造覆蓋航空航天、交通運輸、3C電子等領域的廣西高端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回顧這一歷程,廣投新材料集團董事長韋強說:「廣西是鋁資源大省,因此自治區黨委、政府從『平果鋁』開始,歷經半個多世紀一直在精心布局,但只有廣投集團的鋁產業形成了從鋁土礦到鋁加工體系化的產業鏈條。」
    近年來,廣投集團順應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自治區戰略發展意圖,聚焦「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全力實施「產業為基礎、金融為保障、投資為引領」的「產融投」協同發展戰略——
    在能源領域,投資建設大藤峽水利樞紐、防城港核電、天然氣「縣縣通」工程、大工業區域電網等重大項目,形成涵蓋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天然氣、成品油等業態的大能源格局,參控股發電總裝機容量佔自治區裝機總量的66.5%;
    在醫療健康領域,併購中恆集團,振興中醫藥產業,建設國家級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基地,打造「醫藥製造—健康食品與快消品—醫療器械—康養旅遊」產業集群,成為廣西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在金融領域,扶持國海證券、北部灣銀行等本土金融企業做強做優,與廣西金投集團實施戰略性重組,整合廣西金融資源,建立涵蓋20個業態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和全周期服務鏈條,成為構建面向東協金融開放門戶的重要排頭兵。
    2018年,自治區提出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廣投集團迅速成立項目組,派員前往雲南、貴州、福建、北京等地調研學習,編制關於成立數字廣西集團、與人社廳人口大數據合作等7個成體系的方案。數字廣西集團成立兩年多來,在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等10多個領域深度布局,建成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實現從自治區到行政村五級全覆蓋;打造廣投數字經濟示範基地,引入包括華為、浪潮、阿里在內的46家網際網路企業和一批創新中心落戶基地;建設「愛廣西APP」,註冊用戶突破1000萬,服務超過2000萬人次;啟動中國—東協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
    2019年,廣投集團榮獲中國企業文化研究會頒發的「新中國70年中國企業精神——『產業報國』精神獎」,這一獎項與大慶精神、自立自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20類企業精神獎並列,生動地詮釋了廣投集團勇擔重任、創造優秀業績報效國家的精神和理想。
    
    廣投集團擁有廣西目前最大鋁企業,構建全鋁產業鏈。圖為廣西華銀鋁有限公司。
    創新:戰略落地,體制跟進
    4年前的中恆集團,還是單純依靠中藥製品「血栓通」和「雙錢」牌龜苓膏支撐的民營藥企,可能從未想到短時間內,就向全國領先的「醫藥製造—健康食品與快消品—醫療器械—康養旅遊」產業集群方向延伸和布局。
    「中恆集團要做大做強,必須把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堅決改變產品單一的局面,通過強化內部開發、外部合作、併購合作等方式豐富產品線,帶動醫療板塊集群發展。」廣投集團副總經理、中恆集團董事長焦明說。
    2020年,中恆集團併購上市公司重慶萊美藥業,進軍生物藥領域,形成「中藥-化學藥-生物醫藥」三位一體發展格局;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果斷上線口罩生產線,獲批建設廣西(國家級)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基地,補齊廣西醫療防護產業鏈短板;與北京大學等10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下大力氣解決產品單一問題,目前已擁有中藥、化學藥等14個大類劑型217個品種,擁有藥品批准文號309個,成功研製開發注射用血栓通(凍幹)、中華跌打丸、婦炎淨膠囊等一批核心科技產品,全面打造「傳統醫藥、醫療器械、健康食品、健康養老、健康旅遊」五位一體的廣西醫藥健康產業龍頭企業。
    張新明教授是國家鋁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南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學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廣投新材料集團首席科學家,73歲的高齡仍奮鬥在科技工作一線,曾參與航天材料的研發,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南南鋁加工試製成功超大規格鋁合金中厚板、重大裝備高端鋁合金新材料等重要研發工作,解決了多項工程技術難題。廣投集團重組南南鋁加工後,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引進航天五院參與「嫦娥登月」發動機研發的博士「桂人回邕」,集聚包含中外院士、行業高層次領軍人才及百餘名博士碩士在內的高水平研發、管理、支撐團隊,建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等32個研發平臺。截至目前,廣投新材料集團已承擔國家及地方各級鋁合金材料領域重大科技項目60餘項,擁有專利354項。
    產業的創新發展源於發展模式的創新。廣投集團的發展戰略,從早期以電力為基礎產業,到中期推進「產融結合、雙輪驅動」戰略,再到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後提出「產融投」協同發展戰略,有效清除各產業間的溝通藩籬和隔閡,打通業務合作、信息溝通、資源共享渠道,促進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經濟模式創新、經濟效益提升。2017年以來,落地協同項目200多項,創造協同效益超16億元。
    戰略要落地實施,體制機制必須跟上。2017年,廣投集團獲批為廣西首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按照廣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總體部署,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構建「一級平臺管戰略-二級平臺管資產-三級平臺管運營」職責清晰的三級管控體系;建立授權管理體系,總部向下授權事項63項,管理層層鬆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率先實現外部董事多於內部董事;參控股企業混改比例達到79%;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形成「市場化績效,市場化薪酬」雙對標體系;從總部到二級企業全面設置總法律顧問和財務總監;加強債務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和債務風險的底線。
    國富人壽是由廣投集團、唯品會、吉安新年等8家知名企業共同出資創立的廣西首家壽險法人機構,也是廣投集團混合所有制企業的代表。成立兩年多來,廣投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並沒有過多幹預企業的經營,而是對企業充分授權,從區外引進一批具有法人總部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和管理人才,特別是從北上廣等地引進多名高管、總精算師以及投資、IT、培訓和銷售管理等專業人才,先後設計開發近40款產品,涵蓋人壽、意外、重大疾病、醫療、養老等保障範圍。其中,「八桂無憂」重大疾病保險產品選取11種廣西高發病種作為特定重大疾病,可額外獲得基本保額50%的賠付,為廣西人民提供定製化專屬保障,榮獲《中國保險報》評選的「2018年度健康保險產品」和行業主流媒體頒發的「2019十佳商業健康保險推薦產品」稱號,新單保費排名廣西壽險市場第2位、期交保費第5位、銀保新單排名第1位,成為同期開業的壽險企業中成長最快的企業。
    作為國企,廣投集團從未脫離市場發展,而是主動出擊、大膽突破,根據市場的變化適時調整發展戰略,轉變經營模式、商業模式、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產品結構,推進科技創新,發展的動力從資源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產業產能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使廣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能保持戰略定力,穩步前行開闢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國企改革的重要目標就是要推動國有企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充分融合,構建現代企業制度與市場化經營機制,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自治區國資委主任李傑雲說,廣西在廣投集團實施以「管資本」為主要目標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體現了廣西國資國企改革全面深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更加合理、國有企業不斷做強、做優、做大的綜合成效,為廣西國有經濟轉型升級和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實踐路徑和有益經驗。
    「廣投集團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壯大躋身世界500強,就在於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順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敢於擔當作為,勇於改革創新,善於開放合作,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國企改革發展之路。」自治區黨委政研室主任、改革辦主任李彥平說。
    
    廣投集團投資建設了廣西紅水河十級梯級電站的九級。圖為紅水河梯級電站。
    開放:海納百川,擁抱未來
    2019年4月,廣西陸海新通道股權投資基金正式投資新加坡格步科技有限公司(Grab)智慧出行項目。這是廣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首個跨國基金投資項目。
    當今世界,企業不得不面對來自資本、效率、信息化競爭在內的全價值鏈競爭,國家資本、社會資本、商業資本競相追逐新技術、新工藝。廣投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根本任務就是投資。如何投資?投資什麼?這是廣投集團思考的方向。
    廣投集團認為,必須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市場化運作優勢,推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更好發揮國有資本的帶動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整體上提高國有資本運營質量、效率和效益。作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融資與投資主體,產業基金能夠有效募集社會資金、市場化配置資源、降低融資槓桿,為「產融投」協同注入強勁動力,為廣投集團在全球領域獲取資源與技術、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謀求資本和產業有效結合發揮重要的作用。
    2018年2月,廣投集團成立廣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將之作為併購重組、投資設立和管理基金、開展直接股權投資的主要平臺。
    2019年底,廣投集團與廣西金融投資集團實施戰略性重組,通過組建廣投資本集團進一步整合基金資源,形成涵蓋VC(創業投資基金)、PE(私募基金)、FOF(母基金)、併購基金、夾層基金、政策性基金、區域性基金等支持企業全生命周期和多層次的基金投資服務體系。目前,廣投資本集團出資、運營和受託管理工業高質量發展基金等69支基金,總規模764億元,累計已投資229億元,已投資項目169個。其中,投資管理及代理運營政府引導基金子基金共38支,總規模544億元。投資、孵化、併購了七色珠光、鳳翔股份等一批廣西本土優質企業以及梯度科技、新加坡Grab、微美全息等一批國內外戰略新興產業優秀標的,其中19個項目已實現上市,4個項目正在申報上市材料,儲備併購標的60餘個,打響了廣西本土專業化股權投資品牌。
    2018年,廣西黨委、政府提出加快構建「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廣投集團發揮投資引領作用,聚焦「兩新一重」領域,推動「三企入桂」,深化與中鋁、中廣核、國能投、國電投等央企的合作,累計投資173億元,合作項目總投資達1832億元。今年繼續開工建設北海臨港循環經濟產業園、廣西(國家級)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基地、中國—東協數字經濟產業園、神華國華廣投北海能源基地項目、桂東電力農網改造升級等一批重大項目,規劃總投資1576億元,佔自治區「能源網」總投資額的1/3強;推動與華為、阿里巴巴、浪潮等民企、灣企的合作,開創合作共贏新模式;推進廣西東協「一帶一路」系列基金設立,全力融入廣西金融門戶及自貿區開放建設,進一步利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助力廣西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格局。
    
    廣投集團以醫藥為核心,覆蓋健康食品、中藥材產業、醫藥流通、醫藥研發等領域多元化上市公司,打造廣西(國家級)應急醫療物資保障基地。圖為廣西梧州中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共贏:共謀發展,共享成果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正常節奏,對國企也是一場大考。廣投集團聞令而動,充分展現了頂梁柱、主力軍、壓艙石的作用。
    面對全國口罩、防護服等重要防護物資短缺的嚴峻局面,中恆集團從大局出發,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同時,迅速決策上馬口罩生產線。籌備組48小時完成工商登記變更,新增醫療用品、醫療器械生產、銷售經營範圍;動力車間拆隔斷、搬機器、運物料,整理出600餘平方米的生產備用車間,對已有電氣線路重新鋪設,達到口罩生產線所需要的用電功率標準;採購小組先後奔赴廣東等省市聯繫訂購口罩生產設備,排除萬難成功採購到首批口罩生產線;設備調試小組反覆調試改裝,確保產品質量。中恆集團中恆醫療原籌備組組員孟令劍說:「憑藉過硬的人才優勢、技術優勢、平臺優勢,從2月21日首批裝備運抵現場到24日凌晨第一批口罩正式入庫,從最初日產幾百到1臺機器日產20萬隻口罩,並向自治區政府指定的收儲單位交付117萬隻口罩用於全區學校開學,中恆集團高效率完成了艱巨任務。」目前,10臺口罩機陸續投入生產,正式投產平面口罩生產線6條、KN95口罩生產3條線,覆蓋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等一次性口罩類別的系列產品。
    疫情之下,廣投集團與旗下各企業不忘踐行初心使命,缺醫療物資,醫藥企業臨時轉產;缺電氣,能源企業堅守崗位保運維;缺資金,金融企業加大信貸投放、挖潛讓利中小企業;缺信息,數字企業全力收集、整合、挖掘數據價值,建立疫情防控大數據分析體系覆蓋民生服務各個領域。疫情防控期間,廣投集團系統累計捐贈款物價值超5400萬元,為各類企業復工復產提供資金支持超180億元,向全區醫護人員及其家屬捐贈愛心保險保額超1700億元。
    「作為一個有生命的組織,廣投集團始終相信,黨和國家、人民的追求就是我們的追求。32年來,廣投集團始終能夠在困難與挫折中奮起直追,源於其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優秀的文化基因。我們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豐富和拓展廣投集團『擔當、創新、開放、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內涵和外延,使之成為廣投人共同秉承的內心態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成為打造活力廣投、百年廣投的動力源泉。」廣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煉說。
    來源:《人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