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宮鬥前期,金玉妍憑著自己的宮鬥計謀得了不少利益。
她成功幹掉了玫貴人,儀貴人的孩子,順利生下了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子。
她陷害如懿,幹掉孝賢皇后和七阿哥,力壓兩股爭寵大勢力,接連受孕生子,獲封貴妃。
……
令人稱奇的是,金玉妍每次幹壞事,都一箭幾雕,贏得漂亮。
她想除掉玫答應的龍胎,先慫恿純嬪告訴玫答應懷孕要多吃魚蝦,再設計下毒,最後嫁禍給如懿。
結果玫答應孩子沒了,徹底失寵;如懿進了冷宮好幾年喘不過氣兒來。金玉妍趁她們陷入低谷,爭寵懷孕生子——可大家都沒發現是她幹的,玫答應還一邊兒吃著有毒的魚蝦,一邊傻乎乎地認為「嘉嬪這人倒是實在」呢。
金玉妍謀殺孝賢皇后也是一樣,先慫恿玫嬪報殺子之仇,打頭陣害死孝賢皇后,再借珠花嫁禍給純貴妃。
結果孝賢皇后死了,純妃因珠花走入人生死局,玫嬪成了殺人犯。金玉妍則一躍成為後位候選人之一——這次同樣沒人懷疑孝賢皇后是她害的。
金玉妍幹壞事的套路和如懿姑媽烏拉那拉宜修差不多:暗中布局,借刀殺人,一箭幾雕,坐收漁利。
可宜修憑這套路從第一集活到了最後一集,金玉妍卻馬失前蹄,提早下線了。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她變傻了。
2
金玉妍變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 由低調變高調
宮鬥前期,金玉妍低調,說話少而精,句句都在點子上,能成功挑起波瀾。
金玉妍初見白蕊姬,說你身上穿的是江寧進貢的暖緞吧,這可是皇后宮裡都沒有的東西,瞬間讓白蕊姬成為妃嬪們的眾矢之的。
如懿出冷宮後,金玉妍向純妃提起大阿哥的歸屬問題,說姐姐總不能把這半大兒子這麼送回去吧,成功挑撥了如懿和純妃的關係。
金玉妍看如懿衣服上繡著黃色花朵,立刻對皇后說那不是姚黃牡丹嗎,牡丹不是只有皇后才能用嗎?惹得皇后大怒,更恨如懿。
……
但宮鬥後期,金玉妍越來越高調,經常胡亂懟人,還得不著實惠。
如懿當皇后第一次例會,正瞅著金玉妍琢磨怎麼給瘸了的惢心報仇呢。金玉妍非但不收斂,還當著那麼多人,對皇后不用敬語,使勁兒懟同事。
最終導致妃嬪們聯手打壓金玉妍,如懿徹底撕破臉,容佩當眾給金玉妍穿了一對粗耳墜子,血都流出來了。
金玉妍丟盡臉面,受了皮肉之苦,沒得半點好處。
金玉妍還高調怒懟跑來示好的衛嬿婉,讓她親手給自己擦鞋上的泥。
這讓金玉妍成了衛嬿婉的頭號死敵兼嫁禍對象。她除了一口來自未來的黑鍋,什麼也沒落著。
最離譜的是,金玉妍最後一次參加皇后例會,竟懟說自己的兒子行八,行四,佔了太宗、先帝的運氣。
當年純貴妃母子在孝賢皇后喪儀上怎麼被皇帝斥責的,這麼快就忘了?當眾拿自己的兒子比太宗,先帝,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
皇帝這麼多疑哪能容下這種野心。
這事兒引的皇帝大怒,直接把金玉妍貶為庶人。
○智商直線下降
除了行事高調,胡亂懟人,金玉妍後期的宮鬥智商也讓人著急。
宮鬥前期,金玉妍智商堪比烏拉那拉宜修,暗裡謀劃,幹壞事,得好處,還不被發現。
宮鬥後期,金玉妍智商像極了死去的高貴妃,每次幹壞事都暴露自己,被抓個正著。
誣陷如懿和大師私通事件,她直接讓手下貞淑模仿如懿字跡假造情書,對手沒費多大勁兒就揪出了貞淑。
後來金玉妍幫兒子爭太子之位,直接在朝中送禮拉關係,王爺福晉拿著東西告到皇帝那裡去了,還渾然不知呢。
皇帝多疑,爭太子之位應該低調再低調。這不是常識嗎?
金玉妍就沒看明白這傻子都明白的道理。
最後,她居然直接請玉氏上書,讓兒子永珹認孝賢皇后當養母,勸皇帝早立太子……
皇上終於忍無可忍,將金玉妍貶為庶人,讓她的兒子出嗣給了履親王。
金玉妍這智商,下降的也太快了。
那金玉妍為什麼在宮鬥後期突然變傻了呢?
3
讓金玉妍變傻的第一個理由是愛情。
玉氏王爺相貌平平,像賣羊肉串兒的。但情人眼裡出潘安,金玉妍對這位相貌尷尬的玉氏王爺一往情深,為他進宮為妃,為他越鬥越勇。
宮鬥後期,玉氏王爺繼位,要來大清朝貢。
那時,金玉妍成了皇后候選人,她為了讓心上人看一眼自己光芒萬丈母儀天下的樣子,急不擇路加快了爭奪後位的腳步。
她直接挑唆純貴妃爭後位,還當面告訴大阿哥孝賢皇后害死了他親媽。
雖然成功扳倒了純貴妃和大阿哥,但這傻瓜似的兩招確是後患無窮。
純貴妃爬起來之後直接投靠如懿,之後每次批鬥金玉妍都主動打先鋒。
大阿哥臨死前也告訴如懿,他在喪禮上對孝賢皇后不敬,是金玉妍挑唆的。
金玉妍等於把自己暴露在了宮鬥的槍林彈雨之中。
《牡丹亭》裡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到了金玉妍這兒,就成了情到深處,聰明可以變愚笨,理智可以變瘋狂了。
她裸奔在宮鬥的槍林彈雨中,只為讓心愛的玉氏王爺看一眼做皇后的自己。
王爺看了又怎樣?
大不了感嘆一句當年果然沒看錯人。
然後各回各家,各過各的日子。
其實玉氏王爺根本沒愛過金玉妍,否則他不會把心愛的女人當貢品獻給乾隆,更不會明知她在後宮栽了跟頭,還雪上加霜對乾隆說金玉妍身世可疑,我再給你送幾個美女吧。
金玉妍肯定也知道王爺沒那麼愛她,所以她才那麼想讓王爺看到閃耀的自己,證明她值得他愛,以致急於求成,方寸大亂,突然變傻。
現實中有很多金玉妍一樣的姑娘,不願接受對方不愛自己,抱著執念不放。
她們健身,打扮,拼命工作,用一切方法證明自己很優秀,值得對方愛。
可不管你多優秀,他不愛你就是不愛你。
青春、汗水和生命應該用來取悅自己,而不應用來堅守虛幻愛情的海市蜃樓。
金玉妍就算當了皇后,以大清國母的身份見了玉氏王爺,他仍舊是不愛她的。
金玉妍這一生,終究是錯付了。
4
除了愛情,認知錯覺也直接導致了金玉妍變傻。
孝賢皇后,高貴妃在時,金玉妍是跟班兼謀士。
她倆沒了之後,金玉妍突然炙手可熱,成了國母候選人。
身份的巨大變化,嚴重影響了金玉妍的認知判斷能力。
金玉妍曾對貞淑說起後位之爭:「嫻妃無子嗣,又出身烏拉那拉氏,不足為患。純妃有三子,我可以讓這成為她的弱點。」
她只看到如懿無子,出身烏拉那拉氏,卻忽略了如懿是皇帝初戀,本應是潛邸的嫡福晉,宮裡的嫡皇后。
她只注意到純貴妃老實敦厚好擺布,卻忽略了老實人被耍到一定程度也會求生存,拜碼頭,找機會報仇。
心理學家塔爾瑪德說:「我們並非客觀地看待世界萬物,而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這種視角常讓我們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優勢,而忽略自己的劣勢,從而認為他人的能力、智慧或者才氣不如自己。」
這正是心理學上的「虛假獨特性效應」。
陷入「虛假獨特性效應」的人,習慣關注自身優勢,忽略對方的長處,以己之長比人之短。
比如,金玉妍初見白蕊姬的第一反應是:「還以為什麼絕色美人呢,原來也不過如此。」
身旁的高貴妃回答說:「後宮論美貌,數你第一,誰敢和你爭啊。」
很明顯,金玉妍說白蕊姬「不過如此」,就是以己所長(美貌),比對方所短的結果。試問,她怎麼不和白蕊姬比彈月琴奏琵琶呢?
這種「虛假性獨特效應」,更深地影響了宮鬥後期急於求成的金玉妍。
她的眼神,口氣,動作,時常露出「誰都不行就我行」的意味。過分的自信讓金玉妍日趨高調,做事不再謹慎縝密地思考籌謀,最終走向失敗。
想避免陷入「虛假獨特性效應」,以下兩點可以參考:
◎越是敵對的人,越要抽離情緒,客觀認識對方長處
如懿討厭金玉妍,卻認清了對手的優勢。
她肯定金玉妍的生育業績,明白玉氏的份量。皇帝給金玉妍復位,如懿委屈卻沒反對,讓皇上覺得如懿懂事識大體。
如懿能認清敵人的長處,這幫她在波詭雲譎的後宮爭鬥中做出了最對的選擇,最終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金玉妍恨如懿,恨著恨著就忽略了如懿的優勢。
她完全忘記了如懿手裡攥著皇帝的年少情懷,皇帝恰好看重如懿「無子女可以公平對待每一位皇嗣」等事實。
競爭後位時,金玉妍居然認為如懿不足為患,只把純貴妃列為對手。
別人知己知彼,你卻一葉障目,你不輸誰輸?
所以,面對敵手,把「自我情緒」從「對方長處」上剝離,才能更客觀理性地把握大局。
其次,得意順遂時,尤其要避免放大自身長處。
金玉妍從一個普通嬪妃,突然變成了皇后候選人。
她開始只能為玉氏母族帶來厚賞,這把竟然有希望代表玉氏母儀大清。
身份感、價值感的提升帶來的巨大自信,讓她無意中放大了自身長處。
宮鬥後期,金玉妍幾次對永珹強調:「你是皇上登基後的第一子,貴不可言。」
後來,竟讓玉氏上書把永珹給孝賢皇后當養子。
在金玉妍眼中,「登基後第一子」這個優勢能量無窮,庶子認個乾媽就能成嫡子當儲君。
實際上,永珹出生之後,皇帝從未再提「登基後第一子貴不可言」的話。甚至在皇帝眼中,「貴不可言」有奪嫡之嫌。金玉妍無限放大的「貴子」優勢,其實一文不值。
金玉妍自信膨脹,過分放大自身優勢,這是她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得意順遂時,自信瘋長,誰都覺得自己特別行。
可越是這種時候,越要理性、客觀地對待自身優勢。只有這樣,才能走得穩,走得遠。
作者:黃鸝 ,湯小小 34期湯小小高效寫作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