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落水人員。 于洋 攝
中新網牡丹江7月29日電 (于洋 原步超 記者 劉錫菊)29日9時,牡丹江鏡泊湖水上搜救綜合演練在鏡泊湖景區山莊碼頭水域拉開帷幕,旨在提升鏡泊湖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汙染監管綜合能力,實現鏡泊湖精準監管、精準搜救和船舶汙染物零排放。據悉,水上救援機器人此次首次應用在鏡泊湖搜救演練場景中,其救援速度是普通救生員的15倍。
海巡艇現場指揮。 于洋 攝
本次演練由牡丹江海事局和鏡泊湖旅遊集團聯合主辦,牡丹江鏡泊湖海事處、鏡泊湖觀光船公司、鏡泊湖消防救援大隊、鏡泊湖航道管理站承辦。此次演練以汛期的高水位、大風浪為背景,模擬2艘客船在航行中突遇惡劣天氣,一船失控與另一船相撞造成的險情救助過程。整個演練時間約50分鐘,內容包括乘客過駁轉移、消防滅火、落水人員搜尋救助和溢油清除等科目。演練力量包括海事執法船1艘、航道公務船1艘、客船3艘、快艇3艘。共出動水下救助機器人1臺,拋繩器1套,吸油氈等多個應急設備,出動人員30多人。
乘客過駁。 于洋 攝
據悉,此次演練有響應更為迅速、搜救更為精準、力量更為專業和協調更加通暢四方面的顯著特徵。
在事故救助中,鏡泊湖智慧監管系統中設置的「一鍵報警」使得船舶報警更為簡潔,只需要按下「一鍵報警」按鈕,報警信息直達海事處值班室。信息的及時傳達也使搜救行動的響應更為迅速,海事應急待命點協調海巡艇、消防救援大隊、船公司等救援力量用最短的時間抵達險情現場。船舶報警後,智慧系統直接鎖定險情水域,鎖定周圍救助力量,並通過視頻畫面直接指揮協調。
除了消防救援大隊專業力量的參與外,水上救援機器人也是第一次應用在鏡泊湖搜救演練場景中。據悉,水上救援機器人整合了無人艇、救生圈、救生索等功能,可在大風浪環境下快速到達指定水域,救援速度是普通救生員的15倍;海巡13009自入編以來第一次組織指揮綜合性演練行動,海巡13009航行中平衡性好,抗風浪能力強,最大航行速度超過了30km/h,擴展了海事巡航範圍,加快了巡航速度,縮短了巡航時間,提升了海事巡航效率。
水上救援機器人救援速度是普通救生員的15倍。 于洋 攝
鏡泊湖海事處與消防救援大隊籤訂了救援互助協議,雙方共同集中力量開展救援。船公司成立了快艇救援隊,隨時可出動。各單位之間通過電話、VHF溝通,更加便捷,更加通暢。
演練期間,各參演力量組織有序、協同應對、快速反應,有效檢驗了指揮決策、綜合協調、組織保障以及船岸溝通等方面的能力。演練達到了預期目的,鍛鍊了轄區應急反應能力。「在演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鏡泊湖智慧監管系統是黑龍江海事局著力打造的信息化項目之一,項目內容包含基於物聯網的船舶定位、報警、視頻監控、汙染物監控等綜合管理平臺。」牡丹江海事局工作人員表示,時值汛期和旅遊季節,開展演練,也是有效應對汛期各項突發情況和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的最佳預防手段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