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伐木工人如何把木材運出深山?看19世紀令人嘆為觀止的木架橋

2020-12-19 世界歷史那點事兒

【圖1】美國俄勒岡州哥倫比亞縣,尼哈勒姆山谷中由原木建成的木架橋。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工業和製造業的興起,美國人對木材的需求大量增加,伐木工人應運而生,並隨之掀起了對原始森林中木材的砍伐。

【圖2】1864年,蒸汽機車「螢火蟲」號正穿行在奧蘭治和亞歷山大鐵路段的一座木架橋上。

木材砍伐完畢之後,就需要運出深山老林。有時候用的是原始的馬車,而有些地段,則專門修建了臨時的鐵路線。

【圖3】這是一座自製的木橋。坐在木橋上面的那幾個人,就是這座木橋的建造者。他們確定了這座橋的高度,以及所使用的紅木的直徑。

而在這些鐵路線的必經之路上,有時難免會遇到一些深溝或峽谷。這時候,美國人也像中國古人一樣——逢山開道,遇水搭橋。而他們所搭建的橋,好多都是如圖所示的木架橋。

【圖4】位於美國蒙大拿州北部大鐵路上的巨大的214英尺高的雙藥溪木材棧橋。

之所以用木材而不是用鋼鐵來建橋,主要是因為建橋地點大多地處森林之中,所需的木料可以就地取材。不但建造的工藝相對容易,而且與鋼鐵材料相比,造價也會更低。

【圖5】1905年左右,在美國俄勒岡州的麥克布萊德溪,哥倫比亞至尼哈勒姆山谷段鐵路線上的木籠橋。

木架橋的結構通常有兩種。第一種比較簡單,如上圖所示,就是把原木先橫向鋪設,然後再在上面縱向鋪設,原木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隔,再用一定的方式固定。如此反覆,根據需要確定堆疊的層數。在它們的底部,則用直立的原木支撐。它的優點在於建造相對簡單,在沒有起重機或打夯機的情況下,也能輕易完成。缺點在於會消耗更多的木材。

【圖6】位於美國華盛頓州的一座雪松河伐木棧橋,高達203英尺(約為61.87米)。

第二種方式如圖所示,結構更加複雜,但是層次分明。這種結構,像不像我們在建築工地上常見的腳手架?它會形成一個立體的空間,更適合於溝谷相對更深,或者跨度更大的橋。

【圖7】1869年,中太平洋鐵路線上的棧橋。

木架橋雖然有自身的優點,但是也有缺點。首先是壽命短,如果不加維護,一般只能使用20年左右。其次,蒸汽機車行駛在上面,很容易導致木材著火。

【圖8】在華盛頓州克萊姆縣羅賓遜營地的木架橋,上面的鐵軌上正行駛著一輛運輸木材的蒸汽機車。

這些木架橋多位於美國華盛頓州和加拿大卑詩省的溫哥華島。在19世紀木橋建設的鼎盛時期,美國境內曾經建成了十幾座木架橋,為木材的運輸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它們大多已經消散在歷史的塵埃裡。(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相關焦點

  • 珍貴老照片:1943年,美國伐木工人如何把木材運出深山?全扔河裡
    1943年5月,美國攝影師約翰·科利爾(John Collier)來到了緬因州西部的一家布朗木材公司。在那裡,他和公司的伐木工人們同吃同住,並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來了他們每天所要做的工作。這些工人不但要把木材從森林裡砍伐下來,還要把它們運輸到遠方的紙漿廠或造紙廠去。當時的木材砍伐點兒都在崇山峻岭之中,地點偏遠,交通不便。
  • 一般人真幹不了這活兒:1900年代,美國伐木工人是如何伐木的?
    ▲【圖2】1917年,伐木工和10頭騾子組成的團隊準備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砍倒一棵巨大的紅杉樹。伐木工人會在伐木營地工作,隨著木材採伐工作的開展,過著遷徙的生活。▲【圖4】1907年8月,在美國紐約郊區,一群伐木工人站在一堆堆被砍倒的樹上。遠遠望去,就像一片木材海洋,場面頗為壯觀。伐木工人在伐木的過程中,通常會住在工棚或帳篷裡,所使用常見的設備包括斧頭和橫切鋸。
  • 百年前美國伐木場景,幾千年大樹就這麼活活被砍了
    這是一組一百年前美國伐木工人瘋狂砍伐西部地區的樹木。砍伐樹木的方法粗暴,令人嘆為觀止。照片中的大多數樹木是紅杉。當伐木工人來到這裡伐木時,許多紅杉樹已經有2000 -3000年的歷史了,最古老的紅杉樹已經5000年了。
  • 百年前美國人伐木老照片:千年古樹被粗暴砍倒,巨樹面前人類太渺小
    【伐木工人在休息】眾所周知,「西進運動」是美國歷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西進運動」開始前,美國西部幾乎都是未開發區域,印第安人是這裡的主人。同時,這裡有著大片原始森林,裡面有樹齡超過千年的古樹。
  • 26張徵服加州紅杉的伐木工人的照片
    淘金熱帶來了大量的人口湧入加州,紅杉以其巨大的木材產量,被用作建造快速發展的城鎮的材料。當金礦開始枯竭時,越來越多的努力集中在砍伐森林以牟利。到1910年,伐木業是華盛頓州最大的僱主。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工作,估計每150名伐木工人中就有一人死亡。伐木工人會站在一塊跳板上,跳板將被安裝在樹根上方的槽口中。有了橫切鋸和斧頭,伐木工人就可以在這些巨大的樹木中穿行。
  • 看看這些19世紀的照片,告訴你什麼才是名副其實的樹屋
    在樹上建造一個小樹屋相信是很多人童年時的夢想,但這樣的樹屋一般都是利用其他木材依託巨大樹幹受力。今天要說的樹屋不僅名副其實,而且歷史悠久。在19世紀下半葉,美國第一批伐木工人席捲了西北太平洋大部分古老的森林,這些參天大樹的年齡基本都是上百年,有的甚至上千年。隨著這些伐木工人的進入,曾經黑暗茂密的森林被留下了這些伐木工的生活印記。森林中質地好的木材備受珍視,砍伐後留下一片片傷痕累累的景象。曾經茂密的森林剩下的是遍地的樹樁。
  • 美舉行伐木工人世界錦標賽 「大力士」一展身手
    美舉行伐木工人世界錦標賽 「大力士」一展身手 (1/7) "← →"翻頁
  • 越南山裡沒有公路,伐木工人怎麼運木頭?看完終於明白了!
    越南山裡沒有公路,伐木工人怎麼運木頭?看完終於明白了!現在原木家具價格昂貴,森林附近的人成為伐木工人,靠賣木頭賺錢生活,可是山裡的路卻是很難走的。山上沒有公路。伐木工人怎麼搬運木頭?看完後感慨勞動人民的智慧。
  • switch動物之森伐木活動 怎麼砍伐木材方式一覽
    switch動物之森伐木活動,在遊戲裡面我們第一天登陸無人島的時候,島上周圍都有很多樹木,一看就可以通過砍伐樹木了,那麼前期我們要怎樣才能夠伐木呢?空手伐木肯定是不行的了,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動森有會伐木的技巧吧。
  • 1915年美國伐木潮:千年古樹被粗暴砍倒,伐木工直接住在樹洞裡
    18世紀末,一場名為「西進運動(Westward Movement)」的遷移運動在美國開始,其目的是為了擴張農業,推動經濟發展。在這個遷移過程中,一個名叫薩特的美國移民竟然意外在加利福尼亞的薩克拉門託附近發現了金礦。
  • 獵奇:20世紀70年代,伐木工人莫名失蹤5天,丘比斯伍敦UFO事件
    僅在美國本地,國家不明飛行物研究中心也表示,他們接到的報告數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1%。其實歷史上有許多關於目擊UFO事件的詳細記錄,除了羅斯威爾事件,道西事件等,還有一件丘比斯伍敦事件在傳播非常廣,就連專業否定UFO事件的科學家菲利普克雷斯也在《航空周刊》上,發布了這一事件的調查報告,《PLAYBOY》雜誌也對其事件進行了詳盡的記述。
  • 工人給挖掘機裝上這機頭一秒變樹樁殺手,終於做到了斬草除根
    木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家具,等各種用品都是用木材打造的,而木材的源頭就是常見的樹木,所以伐木工作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不過每當伐木工作結束之後,除了被罰掉的木樁之外,地上總會留下一個個光禿禿的樹樁,不僅不美觀,而且也不利於再次種植樹木,而樹樁的,刨除工作,又十分複雜費力,所以這邊成為了伐木工作當中最艱難的一項
  • 19世紀末美俄兩國石油鬥法 發起全球價格大戰
    19世紀末,為爭奪石油出口的國際市場,美俄兩國石油商掀起全球價格戰。可是美國人的樂觀沒有考慮到俄羅斯帝國的遙遠邊疆——裏海西岸的重鎮巴庫,那裡從13世紀起就以滲出油苗著稱,曾被波斯的祆教徒奉為聖地。19世紀初,併入俄國的巴庫出現小規模的石油作坊,到1829年時已有82座人工油井,但產量極少。直到俄國政府在19世紀70年代正式廢除國家壟斷制度,向私企和外資開放,宣告該國石油產業的「第一春」到來。
  • 19世紀美國新時代的歷史問題,問題不斷地變化,並出現惡化的趨勢
    19世紀,國家已經統一,沒有不穩定因素,國家逐漸強大,對整個世界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儘管如此,這一代美國人仍是面臨社會問題最多的一代。這一代的美國人不再洋洋自得,而是強迫自己思考,並想從思考中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思考讓美國人暫時放棄了以往的樂觀主義。生活於19世紀的人是過渡的一代,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也是過渡的問題,因此,用舊有的經驗去解決這些問題只會力不從心。
  • 德國智能化木材切割機,看完才知道有多厲害,網友:太牛了
    德國智能化木材切割機,看完才知道有多厲害,網友:太牛了科技在生活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人們完成一些難以做到的事情,即使一些可以靠人工完成,但是也特別耗費時間,所以利用科學技術建造的機器特別具有效率,那大家見過德國智能化木材切割機嗎?
  • 我就是伐木之王 陰陽師妖怪屋親自下場砍木頭
    日常伐木工作 點擊樹林旁邊的小斧頭可以安排式神參加伐木工作,伐木功能是木材獲取的主要渠道。部分式神的庭院屬性為伐木相關,比如茨木童子與酒吞童子,這些式神在擔任伐木的工作時會提高獲得木材的效率,對式神進行升級、性格升級、天賦強化、好感度升級、覺醒可強化式神的庭院屬性。
  • 美國德州確診病例突破百萬,驗屍官辦公室,運出大量病患遺體
    文章導語:美國德州確診病例突破百萬,驗屍官辦公室,運出大量病患遺體由於新冠肺炎嚴重衝擊美國,目前美國德州由於疫情無法控制,確診病患人數突破百萬人,大量因病去世的病患塞滿停屍間,更有媒體拍攝到,從驗屍官的辦公室中運出了大量新冠肺炎病患的遺體。
  • 伐木工人砍樹時,發現樹中藏了只惡狗,專家表示已經存在數十年
    01藏在樹中的惡狗之前在某一片樹林裡,裡面伐木工人日復一日的正常工作,在他們談笑風生之間,在一棵大樹倒下以後,一位工人一直盯著那棵樹,這樣大家疑惑不已,工人丟到自己手頭的工作圍上去看,這一看所有人都驚了,這顆倒下的樹裡面鑽著一隻兇狠的大狗,但是這條狗一看就已經不是活物,看起來表情也是異常兇狠。
  • 19世紀後期,德國人經濟收入普遍提高,工人有能力為孩子購買玩具
    在19世紀中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長,德國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極大改善,經濟收入也得到了普遍提高。在19世紀80年代,工人階級將他們收入的52%花費在了食品上,收入的33%花費在了諸如住房、爐灶、燈光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上,剩餘的15%則全部花費在了教堂、學校、社交、保險、健康、交通、債務償還和存款上。其中,產業工人的工資收入除了能夠維持最基本的日常開銷外,他們還可以使用多餘的收入進行有閒消費,其中為他們的孩子購買玩具也成為了日常消費的一部分。
  • 又重又醜,美國騎警和重型機車手們最痴迷的硬核靴
    美國四大工裝靴品牌講過兩個,今天再介紹一個,比前面兩個貴一點的工裝靴,Wesco。工裝靴最為蓬勃發展的時期,莫過於自工業革命後,美國西部為首掀起淘金熱的19世紀中後期,以及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適應惡劣的環境和天氣,那些長期在戶外作業的勞動者需要舒適、耐穿的靴子。所以工裝靴基本都具有固特異工藝、牛皮製、耐磨橡膠大底、防刺穿、短期防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