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院士訪問南京工業大學

2020-12-09 小生博士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唐勇、副所長劉文等一行到南京工業大學考察交流。校長喬旭、副校長邢衛紅在科技創新大樓會議室接待了來賓。

南京工業大學校長喬旭介紹了學校的歷史沿革、基本情況、辦學成果和發展願景,重點介紹了學校在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方面的特色做法。他表示,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通過本次交流,進一步增進校所聯繫,加強溝通交流,圍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加強理工結合,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機制,發揮特色優勢,打造全過程的技術創新鏈,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科技創新解決「卡脖子」問題做出貢獻。

唐勇院士回顧了校所雙方良好的合作友誼和深厚的歷史淵源,介紹了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科研技術、前沿攻關、技術轉化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情況。他表示,南京工業大學學科特色鮮明,教學科研優勢明顯,希望雙方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學科建設、平臺搭建等方面找到契合點,建立全面、緊密、深入的合作關係,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科技前沿,實現優勢互補,攜手共贏。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生部負責人,校長辦公室、研究生院、教學事務部、科學研究部負責人參加活動。雙方就聯合培養研究生、本科「英才班」以及科研合作進行了深入研討,並達成合作意向。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2020年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招募營員通知 為促進學術交流與溝通,激勵大學生從事科研的熱情,2020年(第十二屆)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擬定7月份在上海舉行。
  •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學術所長蔡榮根訪問山西大學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專家諮詢服務活動山西行啟動儀式舉行,作為系列活動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學術所長蔡榮根研究員蒞臨山西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山西大學是我國最早創立的三所國立大學之一,已經走過118年的辦學歷程。
  •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
    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2017年接收推薦免試生(含直博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是以應用研究、基礎研究和高技術創新為主的綜合性化學、化工研究開發機構。
  • 第九屆大環與超分子化學國際研討會在上海有機所舉行
    6月7日至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復旦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九屆大環與超分子化學國際研討會(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crocyclic and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簡稱ISMSC-9)在上海有機所成功召開。
  •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新聞—科學網
    經過院士推薦和歸口初選部門推薦,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審議,確認201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為391位。有效候選人名單將於5月20日在中國科學院網站和中國科學院學部網站登載。 據了解,中科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於今年1月啟動,計劃增選院士的名額不超過60名。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18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創建於1949年3月,當時定名為「大連大學科學研究所」,1961年底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化學物理研究所」,1970
  • 團聚青商,創新發展,慈谿新生代企業家上海之行乾貨滿滿!
    精心組織 ·內容豐富   培訓班緊扣「政治傳承」和「創業創新」,組織學員赴南湖革命紀念館開展傳統教育,依託滬慈兩地科技新生力量共同體,赴上海智能製造研究院、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進行深度考察,加強互動交流,拓展合作空間,並進行復盤研討。
  • 從「0到1」,堅定的守望——記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
    這就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領銜的科研團隊。  科研「無人區」裡雖然暗藏風險,但也富含著科學寶藏。2015年,他從海外回國申請加入了這支嚮往已久的團隊,來到南京工業大學工作(黃維時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  作為中國有機電子學與柔性電子學的主要奠基者,黃維一直奮戰於科研第一線。他於1979年進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學習,並出任第二十屆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主席,博士畢業後留校執教。1993年,他遠赴新加坡開展「有機光電子」這一國際前沿領域的科學研究,並很快在眾多國際同行中脫穎而出。
  • 中國化學會成立能源化學專業委員會,黃富強任首屆主任
    中國化學會常務理事高松院士、副秘書長高毅勤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部材料化學與能源化學處副處長張國俊研究員,以及來自全國30餘家高校、科研院所的45位代表參加成立大會。經無記名投票表決,北京大學黃富強教授當選為首屆主任委員,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清華大學王曉慧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泓研究員當選為副主任委員,首屆委員會委員共52人(名單附後)。
  • 陸國元——南京大學——生物有機化學和超分子化學,涉及生物分子...
    姓名: 陸國元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45-01 所在院校: 南京大學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增選35位新院士
    1985-1992年在南開大學化學系學習,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並於1992年留校工作;1996-1999年在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材料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99-2002年在日本工業技術院大阪工業技術研究所任研究員。自2002年起任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開大學副校長、先進能源材料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歷史回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歷任校長,你知道哪些呢?
    1927年8月,他旋即回國,同時受聘擔任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公學、暨南大學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學的數學、物理學教授,併兼任中央研究院理論實業研究所籌備委員。嚴濟慈是我國現代物理學研究的開創人之一,是我國光學儀器工業奠基者之一。他是我國研究水晶壓電效應第一人。
  •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一行訪問上海交大
    2019年10月29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合作意向書籤署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同時開展訪問交流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院士和第七〇一研究所所長盧曉暉、黨委書記蔡大明的見證下,上海交大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曾小勤和第七〇一研究所科技處處長朱顯明代表雙方籤署合作意向書。
  • 上海有機所等打造科普舞臺劇《化學世界歷險記》
    11月15日,由上海市徐匯區建襄小學師生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攜手打造的科普舞臺劇《化學世界歷險記》首演,劇中演員由徐匯區建襄小學師生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師生擔任。上海有機所、徐匯區教育局、中科院上海分院、天湖學區兄弟學校的相關負責人,以及建襄小學家長與學生等,觀看了科普舞臺劇。開幕式上,建襄小學校長陳靜介紹,原創科普舞臺劇《化學世界歷險記》將有趣的化學知識通過舞臺劇寓於通俗易懂的場景中。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公布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一般從發展中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外籍院士從發達國家的著名科學家中選舉產生。截至目前,全球共有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302人,分布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學、醫學、工程科學、社會和經濟學等十大領域。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國科大舉行
    9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右二)、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李樹深院士(左二)等共同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中國日報9月24日電(記者 張之豪)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暨科學與哲學前沿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舉行。
  • 專題:環境汙染與人體健康丨【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年第11期發布
    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及人工納米材料的環境毒理學研究。 江桂斌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院院士程津培做客第153期大師講壇帶領交大師生走近「化學鍵能...
    2020年10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學大師講壇迎來了第153期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程津培給廣大師生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分享。程津培介紹了化學鍵能學的發展現狀,並指出了其中重要參數(pKa、BED等)資料庫的不足與預期,很自豪地介紹了國際上首個網絡版化學鍵能資料庫iBonD,該資料庫是迄今為止國際上關於鍵能領域綜合度最高、收錄數目最多的大型資料庫。該資料庫的應用不僅為有機合成設計、反應機理研究、產物選擇性預測等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更能促進全球科研資源開放共享,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工業價值。
  •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7所所長李定主訪問電子科技大學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07研究所所長李定主到電子科技大學訪問,電子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王亞非在清水河校區會見來賓。雙方圍繞發揮各自優勢,更好服務國家重大需求進行深入交流。他說,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將為各行各業帶來巨大變革,新發展格局要求大學之間、大學和政府、大學和企業間著眼基礎和長遠開展深入合作。雙方既要在人才培養、平臺建設、項目申報等方面加強合作,解決現實問題,又要在「十四五」期間布局長遠,在國家層面謀劃並研發顛覆性技術,引領未來發展。
  • 他是化學泰鬥,是國際上較早研究有機催化的人
    有機化學家,主要從事有機合成研究。195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自2020年7月10日,蘇州科學家日設立以來,蘇州以一座城市的名義,禮敬各路英才。今天,「科普蘇州」將繼續給大家帶來蘇州院士系列。從蘇州院士故事,讀懂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