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從「媽媽」變為「媽」,可能是這幾種情況造成的,別大意了

2021-01-09 生活育兒狗

記得上大學那會兒,全宿舍人給家人打電話的時候,都是一口一個「媽」的喊著,而只有那個室友,每次打電話都喊「媽媽」,第一次聽到這麼大的人了還叫媽媽,全宿舍的人都炸鍋了,不過靜下來之後,發現「媽媽」和「媽」之間,雖是一字只差,但區別太大了!

叫著「媽媽」,不管是說的人,還是聽的人,都會變得平靜許多、溫柔許多,而叫著「媽」,只要語氣不對了,聽起來就會顯得非常生硬。

現在我們也各自有了孩子,若將來有一天,孩子不再稱呼我們「媽媽」了,而是叫「媽」,到時候會是什麼心情呢?別小看了少一個字,這其中卻蘊含著大訊息。

很多人認為,這件事情再自然不過了,孩子小時候喜歡用疊字稱呼,用單音節比較困難,而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疊字慢慢減少,掌握了單音節,就不再常說疊字了。

真的是這樣嗎?難道就沒有別的原因?我們要好好想想。稱呼從「媽媽」變為「媽」,可能是這幾種情況造成的,別大意了!

第一:說明孩子長大了

一開始說到我宿舍的人聽到室友喊媽媽,全都炸鍋了,那是因為我們全都習慣性地認為,喊「媽媽」這個疊字是幼稚的表現。所以說大部分孩子慢慢長大後,沒有人教也會自然而然地,將媽媽這個稱呼改為「媽」。

第二:孩子和媽媽間有了隔閡

小時候和媽媽間,想說什麼,很多時候沒有經過思考就會脫口而出,做的對做得不對都會說,而長大後就不一樣了,有時候會將好的說出來,不好的隱藏起來,慢慢地就產生了隔閡,媽媽越來越不了解孩子,孩子也覺得和媽媽間不再那麼親密,自然就改口叫「媽」了。

對於這個問題,媽媽應該做的是,經常和孩子在一起暢所欲言,和孩子有一個做朋友的時間。

第三:慢慢獨立了

開始叫「媽」後,也是孩子開始獨立的表現,獨立的話,那就會對媽媽減少那種依戀關係,所以直接表現在稱呼上面。

第四:可能出現心理問題了

很多媽媽總認為孩子是孩子,媽媽是大人,孩子就應該聽媽媽的,媽媽說的做的永遠是對的,不允許孩子忤逆違抗,若經常這樣的話,孩子會有壓力,在心理上會出現變化,可能還會憎恨媽媽,那自然在張口叫的時候,不願意喊媽媽了。

很多媽媽聽到這些原因後,可能覺得很傷心,怕哪一天孩子不喊自己媽媽了,獨立了,不那麼依戀媽媽了,這種心理可以有,但是一定別阻撓孩子成長,我們當媽媽的,應該儘可能的幫助孩子,最好這麼做:

1、多尊重孩子的意見,別對孩子太強勢,可以和孩子成為朋友,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之路有幫助,否則孩子可能由於壓迫,變得不自信、懦弱等性格。

2、給孩子一個自己的空間,尊重孩子和他人交往,也要允許孩子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別什麼事都追根究底。

3、給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有耐心,別動不動發火,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變得敏感,形成性格扭曲。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了解到了,孩子從稱呼上的改變,不只是發聲系統的完善,更多的是由於心理因素造成的,而這些心理因素,媽媽們不要忽視,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也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別大意了。

相關焦點

  • 孕期出現「這3種」症狀,可能是胎兒「餓了」,孕媽別大意!
    孕期出現「這3種」症狀,可能是胎兒「餓了」,孕媽別大意!閨蜜自從懷孕後,就變得沉默寡言了,我們也很少聊天。前幾天我和老公在家裡看電視,突然門被敲響了,我上去開門,閨蜜就扶著牆走了進來,對我說:還有吃的嗎?我好餓!
  • 從「媽媽」到「媽」,孩子稱呼的變化暗藏深意,家長別不知
    有孩子的女性都知道,孩子小時候,會甜甜地叫我們媽媽。開心的時候叫媽媽、興奮的時候叫媽媽,難過的時候叫媽媽。不知道為什麼,當孩子叫「媽媽」的時候,我們會覺得他好小。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對我們的稱呼變成了「媽」,只有一個字,簡單又生硬。一開始我還在心裡笑自己敏感,想太多,但問過朋友才知道,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觸。
  • 當孩子對你的稱呼,從媽媽變成「媽」,做家長的要警惕其心理變化
    孩子在開始學話的時候,家長會教孩子叫「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等等,都是這樣的疊詞,所以孩子學會的也是這樣的。 但如果有一天,孩子對自己家長的稱呼,從媽媽變成了單字一個媽,這裡面其實另有隱情,值得每一位家長認真考慮。
  • 寶寶在睡著之後,有這幾種表現,是在向媽媽「求救」,不要大意!
    但有的媽媽也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即使在睡著的時候也不「安分」,經常是滿頭大汗,還愛哭鬧。這就會顯得孩子的睡相有些不同尋常,這時候媽媽千萬不要把這種不同尋常當成可愛,或者有趣的事情,因為這可能是寶寶睡覺異常的表現。
  • 別大意,可能是這5種原因
    別大意,可能是這5種原因一、首先,為什麼有的女性沒有陰毛?別大意,可能是這5種原因1、毛囊受損很多女性朋友在生活中使用各種護膚品。有些人甚至相信內部調整和外部支持。除了護膚品,還服用了很多保健品。雖然保健品幾乎沒有藥物屬性,但其副作用也不小。
  • 孕後期,孕婦出現這幾種症狀,就是胎兒缺氧了有窒息風險,別大意
    特別是到了孕後期當孕婦的胎動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腹中的胎兒就缺氧窒息的危險,孕媽媽們可千萬別大意。一、胎動異常暗示胎兒缺氧的情況1、胎動驟減或突然加快前文中提到,一般在懷孕後18周開始,媽媽就能夠明顯感覺胎動了,也許每一次胎動都是新手爸媽的驚喜。只有在異常胎動時,家長可千萬要注意,這並不是好事。
  • 孩子被吼後有這兩種反應,媽媽別大意,將來可能會有性格缺陷
    記得孫儷曾經發過一個微博,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這些話也是寫給我自己的,哈哈哈,現在拍戲錄音師都會表揚我,嗓門變大了,有穿透力了……為什麼進步這麼大,是媽媽的應該都懂,還不是這7年練出來的。
  • 這幾種玩具很坑娃,還可能對娃的身體造成傷害,家長記住別買了
    「懶羊羊」突然爆炸嚇壞孫子,奶奶後悔又心疼在小區帶娃轉悠的時候,和幾個小區寶媽在涼亭裡聊起天來。「東東奶奶最近怎麼沒帶他出來?」一個寶媽問。「別提了,那孩子最近被嚇到了……」另一個寶媽說。雖然東東只是手部有些輕微燒傷,但整個人狀態非常不好,據一些寶媽說孩子晚上經常哭,東東的爸媽最近尋思著要不要給孩子找個心理醫生。
  • 孕期睡覺這幾種情況,其實是寶寶的「警告」
    其次,孕媽媽如果在孕期經常做夢的話,那麼就要注意,可能是因為孕媽媽的身體出現了什麼異狀,寶寶正在「警告」孕媽媽!要知道有時候「胎夢」就是孕媽媽身體的一個反應。孕媽睡覺出現這幾種情況,是寶寶正在「警告」你!
  • 可能是這4種情況,千萬別大意
    可能是這4種情況1.婦科腫瘤婦科腫瘤有很多種,比如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等等。患上婦科腫瘤和自身體內的激素分泌失衡有關係,這樣就會引發子宮內膜和而卵巢功能的異常,就會導致異常出血的情況出現。所以,當女性朋友出現月經一周後還沒有乾淨,而且出血還時多時少、淋漓不盡,以及還有腹痛的情況,就要提高警惕了。3.宮內節育器部分人在放置節育環後會刺激到子宮的內膜,就會導致子宮內膜損傷,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出血。
  • 孕媽媽的這幾種行為可能導致寶寶黃疸
    90%的寶寶剛出生都會有黃疸問題,甚至很多是病理性黃疸,還沒有看幾眼,寶寶就被送進新生兒科照藍光。但是有少部分的寶寶剛出生是沒有黃疸的,或者說黃疸值很低,這是為什麼呢,這可能與寶媽孕期的一些習慣有關係。所以孕媽媽們,在孕期一定要注意,不管是飲食還是行為都需要特別注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到底孕期哪些行為習慣會導致容易出現黃疸呢?
  • 懷孕4個月感覺肚子有「針扎樣疼痛」,別擔心!可能是這3種情況,附建議
    發生機率:★★★ 懷孕後,因為肚子裡有個寶寶,孕媽的行動就不比之前了,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若是稍不注意,就可能因為外力作用,牽扯到小腹部而出現「針扎樣」的牽扯痛,但不是一直有,而是偶爾一下。
  • 寶寶聲音嘶啞別大意,可能暗藏這6種疾病,嚴重的會導致窒息!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真相只有一個!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小寶寶的聲音稚嫩清脆,有種獨特的好聽,但是有些寶寶會出現聲音嘶啞的現象。  寶寶為什麼會聲音嘶啞?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若孩子有這6種表現,他可能正在經歷校園欺凌,家長別大意
    若孩子有這6種表現,他可能正在經歷校園欺凌,家長別大意 1、突然不想上學孩子不想去上學有兩種不同的現象,第一種是每天早晨起不來,或者作業沒寫完不想去上學,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家長沒必要擔心。
  • 寶寶的這3種表現,說明是到了「出牙期」,家長千萬別大意
    當然,孩子長牙其實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伴隨著一些不舒服的感覺,家長可千萬不要大意,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出牙期。小寶貝的這3種表現,說明是到了他們的「出牙期」噹噹是一個五個月大的男寶。平常媽媽帶鈴鐺的時候雖然有點辛苦,但鈴鐺也特別可愛活潑,特別是每次睡醒時看見媽媽來了,總是甜甜的一笑,讓媽媽覺得特別開心。
  • 這5種上了黑名單的玩具,媽媽別買了,容易坑自家娃!
    兩個小孩子因誤食磁力珠險些喪命,其中一個目前為止還在醫院重症室接受治療,後期可能還要面臨繼續切除腸道的問題。細思極恐,一個小小的「玩具」居然有這麼大的危害,寶媽們也可別不上心,因玩具而喪命的例子可是數不勝數!其中以下面這5種玩具最害人,家裡有這些的趕快扔掉!磁力珠磁力珠是什麼?
  • 懷孕前的多數媽媽會有「第六感」,這幾種不適,可能是「中獎」了
    「手掌心」,包括懷孕這件事兒。在懷孕前,準媽媽們的預感也是很準的,很多寶媽表示:在自己有預感後,買試紙測試,結果就真的「中獎」了。其實這並不是玄學,是因為懷孕後,孕媽身體會悄悄發生很多變化,而細心的孕媽自然會察覺到了。
  • 懷孕以後,孕媽的內褲上有這幾種分泌物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在懷孕期間,很多孕媽的下體會出現很多分泌物,這是正常現象,但是孕媽一定要注意分泌物的狀態,並是不所有的分泌物都是正常的,如果孕媽發現私處分泌物出現下面這幾種情況時,可能是身體出現問題了,孕媽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
  • 北大醫師:除色素沉著外,有種特殊情況別大意
    如果你家孩子有,千萬不要大意忽略,一定要注意這個黑點是否有大小變化。 孩子眼白上有黑點=肚子裡有蟲? 相信不少細心的家長,早就發現孩子的眼白上有小黑斑了,只是帶孩子去醫院眼科檢查的是少數,心大的都認為這只是孩子肚子裡有蟲子,吃點驅蟲藥就好。
  • 孕媽身體有這3種情況,就要留心了,這是胎兒在暗示:他「餓」了
    孕媽是大人感覺自己少吃幾頓沒關係,可是現在肚子裡面還有一個小傢伙。於是就開始擔心:寶寶會不會餓?自己不餓是不是也要吃一點?寶寶到底能通過自己吸收多少的營養?面對這一連串的疑問,孕媽們也一直沒得到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