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孩子總問為什麼時,只去回答遠遠不夠,這樣做更有意義

2021-01-07 湘湘帶你看社會

Whisper Records - 在櫻花樹下

02:39來自湘湘帶你看社會

Whisper Records - 在櫻花樹下來自中國網教育頻道00:0002:38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美素圖庫

很多媽媽說孩子總是問為什麼,不知道怎麼回答時,該怎麼辦?知道答案時,要不要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有時,孩子問那些無聊的問題,真的不想回答他們。今天魚爸分享一篇隨筆,談談這個問題。

前幾天在散步的時候。前面走著一對母子。小男孩比小小魚略小一些,應該是讀一年級的樣子。他一直在圍著媽媽問問題。「媽媽,為什麼天氣會下雪,你知道嗎?」「媽媽,你看看,那樓頂的字是什麼?」他拉著媽媽,指著小區外的一棟公寓樓。

媽媽一邊拿手機回著信息,一邊微微側頭,跟孩子說「等一下,媽媽有事。」孩子不聽,去拉著媽媽的衣服。「你自己去玩,不要問了,我煩!」孩子就沉默了,過了一會自己又說了一些答案。再問媽媽是不是這個意思。

真是一個愛問問題的孩子呀!可媽媽卻沒有發現這是多麼需要好好珍惜的時刻。

此情此景,是不是像極了自己。面對孩子總是問問題,父母常常的反應基本上是三種。

最常見的一種是打斷孩子。

比如有一次在電梯裡,一個小女孩問媽媽「媽媽,電梯是怎麼把我們送上來的?我要看看。」她已經對天天用手指一摁就把自己帶到樓下,又能把自己帶回家的電梯有了濃厚的興趣。真是一個好問題,小小的她看上去才三四歲,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

可是媽媽緊緊拉住她,跟她說:「不要看,危險!你長大就明白了。」你長大就明白了,是大人們不想解答或者無法解答孩子問題時常用的話。就這樣,孩子的問題被打住了。

而且她的疑問沒有解決,說不定哪天獨自一人,還想去探索電梯的秘密。這對孩子來說,更加危險。

你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少數的情形。這是非常常見的情形。我們大部分的父母,經常會如此打斷孩子的問題。

我也經常這樣。倘若我在忙著自己的事,小小魚過來問問題。我總是會說「爸爸忙,等會啊!」很多的等會,卻並沒有去繼續回答。

而且,我發現,哪怕總是告訴自己,要積極回答孩子的問題。還是有很多次因為自己不懂或者不想回答而草草回答敷衍一下。

這時父母會覺得「回答」了孩子,總比「打斷」孩子要好。可實際上,草草的回答,或者隨意地回答,不如不回答。

你會發現孩子經常問一些奇怪的問題。卻關係到常識問題,你倘若隨意回答,答案是不正確的,那孩子就會記住這個答案。不要覺得孩子小,會不當回事。事實是,孩子總是會很認真地記住父母的回答。然後覺得這就是真實的、正確的答案。

比如低年級的孩子,剛剛學寫字。小小魚經常會問我一些字的偏旁和筆順。有一次,他問我,「爸爸,那個方字是萬字旁嗎?」我一想,應該是吧!可還是不放心。老辦法,拿字典查查看。結果方字是獨體字,部首就是方。

有時他問我一些關於恐龍的問題。比如指著一隻長得像劍龍的恐龍,問我是什麼龍。我是一竅不通的,有時想隨便回答一下算了,「就是劍龍啊!」可還是覺得不行啊!如果不是劍龍,這不是誤導他嗎?而且就算是劍龍,可劍龍也有很多種類啊!於是又去查資料,找答案。

而父母不做那個打斷孩子問題的人,也不草草回答孩子。那怎麼做會更有意義?答案是:認真回答孩子的問題,並且激發孩子的進一步思考。這樣的父母是非常難得的,卻也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對於沒把握的問題請弄清楚再回答。自己真的不懂,可以如實地告訴孩子,我也不知道。其實跟孩子示弱,也有一個好處。可以順勢引導孩子去尋找答案,去思考。

比如可以教孩子上網搜索,不會打字,可以語音。蘋果系統的siri 這幾年給小小魚回答了不少問題。

而對於大孩子,方法更多。可以讓他們去圖書館,去學會從浩瀚的圖書資料裡尋找自己想要弄明白的一些複雜問題的答案。

當然,父母要記得孩子最喜歡的那種方式——跟著這個問題共同繼續打開思維探索一番。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我發現特別有用,比如跟孩子聊天時,他們問了問題,那就可以跟著這個問題天馬行空的聊下去。

有一次我們從餐桌上的冬瓜聊到古代的食物,然後又聊到古代的人,那時候的人吃什麼?哪些東西是古代從國外引進的,為什麼黃瓜要叫黃瓜呢?

而如果哪天我喝點小酒,那就更不得了。兒子會問一些關於酒的問題。我們會經常聊到李白和酒,也會談到白居易的「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說到陸遊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為我喜愛詩詞和歷史的緣故。總是喜歡科普的,問科普問題的小小魚,有時也會被我這爸爸影響著,對劉關張、曹操、劉邦、韓信、蘇軾這些人充滿了興趣。

就是在這些平常的問答談笑間。父母會將自己的愛好、想法傳遞給孩子。而孩子也會將自己的心扉敞開,把自己的興趣或者關注點展現給父母。

父母不可能是各個領域的專家。但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只要你願意學,夠用心,大量的資料唾手可得。因為你的回答,對孩子非常重要。

比如上面提到的電梯問題。小小魚也曾在很小的時候問過,我記得那次帶他看了一些關於電梯結構的圖片,還有運行的小視頻。再告訴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乘坐規矩,保護自己。

於孩子而言,成長的路,註定是不斷提問的路父母要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提問。

這不僅僅增進親子感情。還能增加孩子的表達、見識、思維發散能力。

養育男孩 | 來源

張紹楠 | 編輯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來源:中國網教育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孩子問「自由不是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嗎」時,可以這樣回答
    「為什麼你們大人不讓我們做什麼,我們就都要聽?一點自由都沒有!」班上一個小男孩氣憤又忐忑不安地朝我嘟囔了這句話,原因是班級秋遊我不給他們用帶來的現金買東西。主要是景區東西太貴,他們年紀又小,讓他們去隨便買東西安全隱患很大。
  • 當她問你:「為什麼要娶我?」時,這樣回答,才是她想要的答案
    「為什麼要娶我?」這個疑問句看似簡單,回答起來卻不能馬虎。有句歌詞說:「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女孩的心思靈動,情感活潑,當她認真地問你上面那個問題時,可一定要打起十分的精神來應對,要是回答不好,會傷了她的心。
  • 閱聽|為什麼學了那麼多教育方法,卻還是教不好孩子?
    可就是這樣一位媽媽,卻時常跟我抱怨孩子多麼調皮,自己多麼焦慮,常常不知如何是好。這個問題,很多父母都深有感觸:為什麼學了那麼多教育方法,卻還是教不好孩子?Part.01好父母,都在做知易行難的事每次我們推送文章都會看到這樣的留言:「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啊!」「我就問問有多少人能做到?」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歐巴馬的回答,詮釋了人生的意義
    估計有不少孩子問過家長這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家長聽到孩子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曾認真地思考,想著想一個完美的答案,讓孩子愛上學習,可是最後還是老生常談,孩子早就聽的耳朵長繭子了,而且孩子聽完家長的回答似乎並不是很滿意
  • 「啟發性回答」:這才是應對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正確方法
    而同時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孩子會相對沉默安靜,既沒有很多問題,並且在你對他提問時,也只會回答「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們會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表現呢?根本緣由還是在家長身上。剛剛三歲的小愛就是家裡的「十萬個為什麼」,每天從早上起來就問題不停。「快點起床吧,別睡懶覺了。」媽媽早上催促道。
  • 媽媽你為什麼有「小翅膀」?5歲女孩洗澡時質疑,媽媽回答很機智
    上課時不懂得不明白的除了自己摸索思考,她也特別愛詢問同學和老師。妞妞總是對身邊的新鮮事物十分好奇,為了激勵孩子大腦的思考發育,爸爸媽媽十分支持妞妞提出的各種問題,也十分樂意回答妞妞提出的各種問題。有天晚上,妞妞和媽媽一起洗澡的時候,妞妞注意到了點什麼。於是她指著媽媽的腋下問:"媽媽,你那裡為什麼長了小翅膀呀?
  • 當孩子問你:「為什麼要讀書?」這3句話,請說給孩子聽
    兒子問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媽媽的回答:當看到夕陽餘暉的時候,讀書的人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沒有讀書的人說:「哇塞,這夕陽好美啊,哇塞,還有鳥在飛,哇塞,真好看」。從小就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更沒有吃過什麼苦。而這一代的父母,對他們的期望與要求就是:好好讀書!可是孩子為什麼要好好讀書,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讀書的意義在哪裡?很多父母卻沒有告訴他們。
  • 為什么女生總喜歡問「你愛我嗎?」哲學大師教你怎麼回答?
    為什麼你的朋友圈裡,我一張照片都沒有?你是不是怕你身邊的朋友知道我的存在?」男孩有些難堪,連忙解釋道:「親愛的,朋友圈客戶太多了,發這些不太好。我是真的愛你的,要不吃完飯去給你挑兩件衣服,或者你想吃什麼,我都滿足你,好嗎?」在熱戀的情侶中這樣類似的對話並不罕見。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龍應臺曾經給自己的孩子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 張小嫻:不合適的人要放手,去做對自己有意義的事
    老公平日裡就是不著家,不顧孩子也不顧自己,更不顧整個家庭,一直都是在外面花天酒地。艾德娜做了一個決定,私下去找到那個和丈夫廝混的女子,並直截了當的開價2000肯亞先令,想把丈夫徹底轉賣脫手。那名女子竟然也同意了,並且還把價格砍到1700肯亞先令。(折合成人民幣約120元。)
  • 當孩子提出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時,家長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回答
    我們的建議:坦誠說出來,但不要說得太細、你可以這樣回答:人們愛對方時, 會親吻和擁抱,爸爸給了媽媽他的細胞和媽媽的結合在一起。媽媽的肚子就開始長出了個娃娃,他小小的, 在媽媽肚子裡遊來遊去, 像條小魚,他慢慢變大,有一天 ,媽媽的肚子不夠壯了,他就生出來啦。大一點的孩子, 就可以跟他們說說精子和卵細胞。
  •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在如今市場經濟下,社會上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會存在落差,如果在家陪孩子或去上班,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父母時,做家長的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避免產生自卑感呢?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第一位媽媽,戚薇高智商回答,值得你學習相信大家對戚薇都不陌生,她既是演員、歌手,又是一名媽媽。
  • 「媽媽,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董卿的回答,值得家長們深思
    無論是我們小時候,還是現在的孩子們都會問父母一個問題,就是「我為什麼要學習?」「我為什麼要努力讀書?」。 面對這樣的靈魂拷問,父母一定也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但你的回答,是否能夠讓孩子滿意或信服呢?
  • 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怎麼回答最正確?你的育兒方式科學嗎?
    ,如果說「天就是會黑啊,有白天和黑夜。」未免太不重視孩子的問題了,如果給她講地球自轉,她肯定也聽不明白。於是拿給她一本《穿睡衣的太陽先生》,在書中她看到了月亮、地球和太陽,明白了這三個「小球」的關係——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地球還會自己轉,於是明白了地球自己轉就會有白天和黑夜,地球圍著太陽轉是公轉,要一年。
  • 女人問「在幹嘛」,男人情商高,就會這樣回答
    「請問,木頭做的是什麼門?」女人:「木門」。「鐵做的呢?」女人:「鐵門」「那通往幸福的門呢?」女人:「不知道哎」「是我們」。幽默的男人總是很容易贏得女人的好感。說起幽默在娛樂圈中,當屬黃渤了。臺灣美女林志玲也曾誇讚黃渤:「他雖然不高不帥,但是卻很幽默。」可見男人身上具備幽默這一特點有多重要。男人的幽默是一種高情商的體現,在男女交往中,男人幽默還是比較加分的。
  • 女生問的這些問題,回答錯一個就沒戲,應該這樣答
    02廢物測試就是指,女人在潛意識下通過提問或者暗示之類的辦法去判斷,一個男人是否具備自己想要的特質,他是否有資格成為自己的伴侶。女生會問一個問題,看這個男生回答的是否是自己滿意的答案,對了加分,錯了減分。只是這個過程都是下意識做出來的,當然也有一些女生老司機了,她會有意地去做這些事情。
  • 有人問:現在在校犯錯誤,為什麼停課一到三周?如是回答
    現在教育怎麼了,同樣的教育條件下,為什麼有的孩子可以出類拔萃?有的可以安安穩穩?你家孩子倒好,讓人停課一到三周?再一個,這停課一到三周又是什麼鬼操作呢?是認錯態度好就停一周嗎?是家長沒表示就停長一點嗎?具體學校或老師怎麼說的?看得人是一頭是汗。還來問為什麼?為什麼你自已不去學校老師了?在這問,又不說清楚情況,想幫您也無能為力了。
  • 如果寶寶吐奶,父母只會拍嗝遠遠不夠,其實這樣做更妥帖
    好多媽媽都只會建議「拍嗝」啊。的確,拍嗝的辦法的確有益,可除了拍嗝,就沒有其他的好辦法了嗎? 其實,拍嗝是一種事後處理的辦法,更好的做法是將工作做到前面,也就預防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這就需要寶媽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科學的育兒能力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 「不讀書,將來能做什麼?」,學生的回答亮了!
    所以,現在有必要來談談這個問題。有一位網友在晚自習課後去檢查學生寢室,發現幾個男生圍在一起興高採烈地討論什麼。他們看到有老師進來查寢室,就安靜下來各自回到自己的床位上。網友詳問其中一位男生想了解剛才在談論什麼,為什麼會如此地高興?男生笑而不語。
  • 相親對象問你為什麼結婚,這樣回答才是高情商
    表弟今年29了,姑媽給他介紹了幾個相親對象,表弟是個理工男,平時只專注於做自己的研發工作,很少和女孩子溝通交流,見了面都是害羞的那種,上次相親見面,也是姑媽好說歹說勸了好久才去的,回來後姑媽問見面感覺怎麼樣,表弟不語,姑媽再三追問下,終於開口了,說人家姑娘說和他三觀不合,以後就算在一起也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