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性回答」:這才是應對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正確方法

2020-12-17 素兒媽媽

文 | 素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為什麼小白兔的眼睛是紅色的?

為什麼小鳥有翅膀,我沒有翅膀呢?

為什麼有的花是黃色的,有的花是粉色的?

我們可能在某一天,忽然會發現,自己身邊的小傢伙兒變成了一個凡事刨根問底的小話癆兒,每時每刻把「為什麼」掛在嘴邊,什麼事情都要問一句為什麼,很多問題都讓大人哭笑不得,無從回答。而同時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孩子會相對沉默安靜,既沒有很多問題,並且在你對他提問時,也只會回答「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們會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表現呢?根本緣由還是在家長身上。

剛剛三歲的小愛就是家裡的「十萬個為什麼」,每天從早上起來就問題不停。「快點起床吧,別睡懶覺了。」媽媽早上催促道。「為什麼不能睡懶覺啊?」小愛迷迷糊糊地問媽媽。「因為睡懶覺對身體不好啊。」小愛媽媽只好解釋。「那為什麼睡懶覺對身體不好呢?」小愛不依不饒繼續問。「因為睡懶覺就沒法起來鍛鍊了啊。」小愛媽媽一頭霧水,硬著頭皮回答。「那我可以起來以後再鍛鍊啊。」小愛看著媽媽說。「總之睡懶覺對身體不好,你趕快起來就行了,怎麼這麼多為什麼啊!」小愛媽媽懶得再理她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相信每個家長都經歷過與孩子類似的對話。

孩子愛問為什麼是因為天真爛漫嗎?

孩子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孩子到了邏輯思維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思考能力變強,求知慾也更強,他們眼中的世界是新奇未知的,他們口中的「為什麼」,便是對世界的探知。

1.孩子對問題表現的差異

面對孩子的提問,家長回答會讓孩子趨於兩種不同的方向進行發展,或是求知慾更強,或是對問題毫無興趣,導致這種差異有兩個原因:

2. 家長的態度

家長的態度會決定孩子的回答,如果孩子在提問時,家長認真對待,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會讓孩子更有提問的動力。反之,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提問態度敷衍,認為孩子沒事找事兒,那麼孩子以後再遇到疑問時也不會再說出來。

3. 答案的質量

孩子的「為什麼」往往都是天馬行空,充滿想像的,很多時候家長會不知道如何回答,有時孩子的問題家長也沒有答案,一些家長會選擇帶著孩子一起查閱資料,尋找答案而另一些家長會直接告訴孩子「不知道」,孩子慢慢也就沒有了探索答案的興趣,在被提問時也只會以「不知道」作為答案,敷衍了事。

家長該如何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1.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的問題並給予認真地回答

在孩子提問時,家長要給予積極的反饋,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麼,那麼就可以邀請孩子一同尋找答案,家長與孩子間的互動是促進親子關係的橋梁,積極的反饋可以讓孩子更信任家長,情商更高。

2.不要對孩子表現出不耐煩。

提出問題,說明孩子有傾訴的需求,他希望知道答案,而且會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就是孩子心智成熟的一個表現,對於孩子的這種意願,家長要儘量滿足,這種情感上的滿足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通過和家長的討論交流也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拓展孩子知識面。

3.不去搪塞孩子

疑問是思考的開始。在孩子提問時,千萬不要覺得孩子的問題毫無意義就敷衍回答,有時候孩子會問「為什麼蜘蛛有八條腿呢」家長可能就會覺得蜘蛛生下來就是那樣,有什麼好奇怪的,覺得孩子的提問簡直多此一舉。要麼就回答「不知道」,要麼就說「它本來就是那樣的」一句帶過。家長可能想不到,自己的「不知道」,以後就會變成孩子的「不知道」。這些消極地回答慢慢就會讓孩子失去探究思索的興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不願思考、不願表達。

家長在陪伴孩子發現答案時可以怎麼做?

1. 多用啟發性回答

在對的孩子提問進行回答時,可以多說「你覺得呢?」「你還有什麼問題嗎」這些啟發式回答,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反問孩子問題,讓孩子來作答。

2. 不機械灌輸知識

和孩子討論答案時,不要機械地把知識灌輸給孩子,因為孩子畢竟年齡小,很多知識孩子沒辦法理解,如果只是照搬書面內容,孩子可能會因為聽不懂覺得索然無趣,而是應該以孩子的思維模式進行作答,換成易於理解的兒童語言。

3. 鍛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在孩子提問時,不要急於告訴孩子答案,因為此時孩子也處於思考階段,我們可以先問問他是怎麼想的,引導孩子自己找出答案,或是讓他試著查閱資料獨自解決,不要事事依賴家長。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孩子以後遇到疑問的時候知道如何思考,如何解決。

總結:孩子對世界的了解都是一點一點累積而來的,對於成人來看,孩子們問的問題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孩子眼中卻不可思議。世界是未知的,需要慢慢探索,而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正是探索的開始,我們要鼓勵孩子時刻保持著這份好奇心,繼續探索下去……

@素兒媽媽 在這裡提醒大家:回答孩子的問題,目的並不在於讓孩子去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識,而是引導孩子通過自己的好奇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而發掘對問題的探究精神解決能力。家長不可能什麼都懂,也不需要什麼都懂,我們只需要陪孩子去體驗尋找答案的過程即可,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今日話題互動:你家有一個「十萬個為什麼」寶貝嗎?你的寶貝提過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呢?你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歡迎分享出來。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素兒媽媽,是一名2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孩子「十萬個為什麼」嚇到家長,不會就不會,千萬不要瞎回答
    讓人很是百思不得其解,今年小編要講的是,不管你的孩子處於怎樣的家庭環境,不管是高分子家庭還是沒有任何知識分子的環境,家長的育兒方式和回應孩子問題的方式可能正在毀掉你的娃!孩子提出的"十萬個為什麼"作為父母一定要有自知之明,不知道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探索正確答案,而知道的則要耐心地講解給孩子聽,千萬不要不懂裝懂,這樣會誤導孩子的正確思維。
  • 你會怎麼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我想很多的媽媽都會有這種體會,等到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每時每刻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在等著你。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於這個未知的世界是感到神秘和好奇的, 他們的「十萬個為什麼」,是帶著對這個未知世界的探索與好奇而產生的。所以,當孩子們對父母發動自己「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請記得一定要耐心去解答,父母的第一課是非常重要的。
  • 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怎麼回答最正確?你的育兒方式科學嗎?
    每個幼兒都是一本會說話的《十萬個為什麼》,自從閨女能說完整的話以後,她腦子裡的問題就不斷地冒出來。面對孩子無休止的問題,你會怎麼辦?01、問題源於觀察她所有的問題都源於對生活的觀察,比如下午放學接她回家,坐在公交車上,她看到外面天色已暗,路燈初上,就會問:「媽媽,為什麼天會黑?」
  • 啟加育兒:如何巧妙應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下)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採用引導式的提問方式,給孩子留下充分的發揮空間,讓孩子能把問題一個一個地接下去,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巧回答:「為什麼白天有太陽,晚上太陽就不見了呢?那麼,晚上太陽到哪裡去了呢?萌萌知道嗎?」你可以先試著這樣問孩子。
  • 如何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孩子在問「為什麼」的背後的成長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1.好奇心使然 2.對世界的探索 3.學習的過程 4.規則的疑問 5.關係的確認 6.思考的過程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時候,有時候置之不理,有時候覺得厭煩「你哪有這麼多為什麼?」
  • 啟加育兒:如何巧妙應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上)
    有一類疑惑比較有趣,它不是孩子的行為有問題,而是家長被孩子「難」住了。請看下面情境。「媽媽,為什麼樹上的葉子會掉下來?」「爸爸,為什麼爺爺的頭髮是白色的,而你的頭髮是黑色的呢?」「爺爺,你看天上的小鳥,為什麼我在地上走,鳥可以在天上飛呢?」
  • 如果你也遭遇了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可以給他看這幾本書
    1 遭遇「瘋狂提問」最近,「遭遇」了女兒的瘋狂提問——每天無數個「為什麼」的接連轟炸。這是「為什麼「瘋狂提問的第二次爆發。「為什麼太空上有衛星?」「閃電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人不會飛?」「月亮為什麼老是跟著我走呢?」問題層出不窮。她急需一本《十萬個為什麼》。可惜,家裡沒有《十萬個為什麼》。
  • 孩子必看一本好書《十萬個為什麼》
    現在,我讀了《十萬個為什麼》,從中增長了不少知識。這是一本科普知識系列叢書,內容數不勝數。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瑣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訴我們一個科學的小道理。它不僅能幫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能提高學習的興趣,真是我的好幫手。 《十萬個為什麼》向我們介紹了天體的形成過程。我知道了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陽系裡面的九大行星。
  • 科普作家葉永烈去世,懷念那個為我們回答《十萬個為什麼》的人
    葉永烈就是那群「了不起的人」之一,作為這套書的主要作者,他當年參加《十萬個為什麼》編寫的過程,和萬維鋼眼下的經歷有些類似:1960年5月的一天,在北大化學系讀本科的葉永烈收到少兒社編輯曹燕芳寄來的一封信,信中羅列了一些化學方面的問題,請他用通俗有趣的語言來回答。
  • 原神派蒙的十萬個為什麼題目答案大全:派蒙的十萬個為什麼標準答案...
    原神派蒙的十萬個為什麼題目的答案是什麼?原神派蒙的十萬個為什麼時候結束?各位原神玩家小夥伴們大家好,今日原神遊戲的全新活動《派蒙的十萬個為什麼》開始了喲,每天答對題目就可以獲得摩拉獎勵,下面小編就把全部的題目跟答案分享給大家。
  •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沒有十萬個問題
    1934年,開明書店引進了蘇聯作家伊林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屋內旅行記》,裡面的「為什麼」更像是生活百科:爐子裡火旺的時候,為什麼呼呼直響?為什麼麵包心裡都是小孔?。這套書剛推出就成了爆款,直到建國後仍是很多老百姓家中的「傳家寶」。出生於1940年的葉永烈就在初三的時候與《十萬個為什麼》相遇,當時他根本想像不到,自己居然會成為中文版的作者,並和科普結下一生的情緣。
  • 十萬個為什麼包含了百萬個無情與幸福
    我們喜歡冒險,喜歡不懂就問,喜歡什麼事情問為什麼,這也導致我們的童年充滿了問號?喜歡張著眼睛東張西望,喜歡問為什麼,我們應該都會問為什麼,「媽媽,我怎麼來的」。當我們自己可以解答的時候,十萬個為什麼就變了,自以為是的以為全世界的問題都知道了,不用再問為什麼了?叛逆的說到「我知道了,別囉嗦了,我都懂」,這時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角變了。「你有沒有加衣服,有沒有拿傘,你為什麼不多帶幾件衣服,為什麼不拿傘」。你不高興的說到「你天天問,不累嗎」?母親會生氣的說到「我是為了你好,我以後不問了,你什麼都會了」。這是青春期的我們。
  • 當孩子提出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時,家長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回答
    有時候孩子們提的問題會讓我們哭笑不得,對小孩來說, 在回答中學到東西是很重要的,他們不想被無視,欺騙或是嘲笑。今天我們針對難住父母的問題,列出了正確答案,它們會幫助你更了解你的孩子無論他們在哪個年齡段?
  • 孩子喜歡小動物,問十萬個為什麼,DK動物大百科為孩子答疑解惑
    03孩子喜歡動物就有十萬個為什麼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因為喜歡就會總是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怎麼回答孩子的疑問呢?我們用的方法就是上網查,然後告訴孩子答案。但是上網查是受局限的,不如看書。而看書學習則是引導孩子學會思考的正確方式。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說過:我因為閱讀愛上知識,在進入學校學習,這是我學習主要的動力來源。閱讀是最重要的智慧來源,沒有任何一種形式能像文字這樣傳遞思想。
  • 紀念|葉永烈與《十萬個為什麼》
    這些文章後來以《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為這本書,他被《十萬個為什麼》編輯看中。當時《十萬個為什麼》的化學分冊編輯曹燕芳邀請他參與了第一版《十萬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口氣寫了100多個跟化學有關的「為什麼」,《十萬個為什麼》化學分冊初版本共收175個「為什麼」,葉永烈一個人寫了163個。隨後,葉永烈又受到邀請為《十萬個為什麼》其他分冊撰稿,即天文氣象分冊、農業分冊、生理衛生分冊。
  • 夜讀|看過《十萬個為什麼》嗎?葉永烈寫這本書時才20歲
    在這一系列的作品中,影響一代又一代人的《十萬個為什麼》應該算是葉永烈的第一部大作。全套書900多個題目,他撰寫了300個,並且,他為《十萬個為什麼》撰文時,還是北大化學專業的大學生,年僅20歲。這套定位於「少兒」、「科普」的讀物是怎麼誕生的?20歲的葉永烈因何與它結緣?
  • 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你是怎麼解決的呢?
    孩子漸漸長大,大家會發現,家裡突然多了一個「十萬個為什麼。」媽媽,太陽為什麼只能白天出現?
  • 這套科普繪本能回答娃的十萬個為什麼,包括仙女和公主的區別
    當爸媽的都知道,孩子真的會有一個「十萬個為什麼」的階段。
  • 女兒的「十萬個為什麼」之書本的顏色,我被問懵了
    媽媽,書本上的字為什麼都有顏色?沒想到我也有這一天,女兒今年五歲,喜歡閱讀,這得益於我喜歡給她講故事,培養孩子閱讀繪本的習慣。今天晚上,我依然激情澎湃的講些恐龍大戰的故事。為了女兒能夠讀懂文字,我嘴巴不停外加手指指點,等我非常意猶未盡的合上書本,女兒悠悠的來了一句,「媽媽,書本上的文字為什麼都要有顏色?」我理所當然的覺得,因為我學習所以懂得文字,因為光可以反射讓肉眼可見,然而發現這些都不足以說明文字顏色的意義,突然靈機一動,翻出了下面這張圖片。
  • 讓孩子爆笑的漫畫科學書,亦是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知識探尋庫
    仔細一看,原來是《科學超有趣讓孩子爆笑的科學漫畫書》中的《動物》。這下我來了興趣,放下手中的購物袋,順手拖了一張小板凳,和小寶一起研究起電鰻來。「哎呀,電鰻會放電啊!如果去抓的話,會不會電到媽媽啊?」玩心大起的我開啟了逗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