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決鬥場道具大改動,鬥獸場印章刪除,絕版轉職光環免費送

2020-12-17 DNF心情屋

7月冥域時空副本上線,決鬥場第7季也重磅來臨,旭旭寶寶史詩級「削弱」,紅字增幅效果不生效,手法好的玩家崛起!不過,此次決鬥場改版,任務和相關道具發生了變化,不光送玩家幻化武器外觀,還有絕版轉職光環。只是,對不會決鬥的玩家,就難以完成。

新賽季獎勵方面,有了翻天覆地變化,鬥獸場印章已經絕版。但可進行兌換勝利證明材料,100個能換700個,還算是較為給力!所以,鬥獸場印章暫且別亂花,第7季決鬥場有著重大作用,可兌換各種道具。

因鬥獸場印章絕版,勝利的證明成為專屬材料,用於兌換各階段武器。這些武器的外觀,經過幻化之後,站街挺帥氣的。比如劍魂的光劍系列,燈管形式的設計,幻化佩戴能增加帥氣值。而且,此次又新增了勝利姿勢自選禮盒,7000個材料可兌換。

不過,鬼劍士職業中,只能選擇狂戰士,在以後會新增其他職業。當你使用後,會擺出狂戰士的勝利姿勢,僅能在地下城和決鬥場使用。也就意味著,站街是無法用地,略微的有些「雞肋」。

新決鬥場賽季中,增加了每日和每周任務,在完成之後,會給勝利的證明材料。粗略的算一下,一周光每日+每周任務,光勝利證明材料,能夠拿到6390個,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相應的決鬥場武器,兌換的勝利證明材料,也增加了不少。比如真武動之魂武器,需要10W左右的勝利證明,最起碼要17周才能換到。

當然,也出現了賽季任務,給了玩家大量的勝利證明材料。前五個賽季任務,完成以後每個會給勝利證明禮盒,材料數量包含了1.4W個。因此,這5個賽季任務達成,會給7W個勝利證明!

此外,新賽季決鬥場中,在不被攻擊的情況下打倒對手10次,就能得到一個【真·靈鬥者武器禮盒】帳號綁定形式。而當所以賽季任務完成,就可以轉職效果光環裝扮,不過是限時的!雖說是限時的,卻能佩戴一年,已經很滿足了。

其實,對經常「混跡」在決鬥場的玩家,賽季任務很輕鬆就能完成。不過,你要是不會PK,就會發現比團本都要難。以前的時候,還可以代練,這次「保護策略」出爐,一旦檢測到異常,副本也會連帶門禁!

決鬥場第7季的來臨,改動也是比較大,平民玩家的「勝利」,裝備增幅紅字失效,憑藉手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旭旭寶寶反而影響最大!可以說,好不容易增幅17,卻跟別人同一起跑線上,心裡自然不是滋味。

相關焦點

  • DNF決鬥場第六賽季全部獎勵匯總 S6賽季各段位結算獎勵一覽
    >青銅 4星王者契約禮包3天裝備品級調整箱5個勝利的證明400個鬥獸場印章 400個鬥獸場中級袖珍罐 2個鬥獸場高級袖珍罐 1個白銀 1星~3星王者契約禮包 3天裝備品級調整箱 5個裝扮屬性調整箱 1個勝利的證明 600個鬥獸場印章 600個鬥獸場中級袖珍罐 1個鬥獸場高級袖珍罐 1個鬥獸場特級袖珍罐
  • DNF決鬥場改版第七季獎勵簡析 這個道具千萬別忘了用
    DNF決鬥場改版第七季獎勵簡析 這個道具千萬別忘了用 發布時間:2020-07-20 11:07 來源:dnf助手
  • DNF:公平PK場真的公平嗎?PK場是怎麼變成「氪金場」了!
    在上次的更新中dnf更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公平PK場,時隔多年當初那個只看技術不看裝備的PK場環境又回來了,很多喜歡格鬥的小夥伴們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非常開心,因為當初他們選擇入坑的就是因為dnf這款遊戲有著正統的格鬥的韻味。
  • DNF:12月絕版「黑色燃武套」,全民免費領,還有專屬光環
    F1天王賽落下帷幕,國服也是送出了最終的獎勵,每位玩家一身燃武套(期限30天)。所以玩家記得用掉,上線之後系統就會給玩家送出郵件,可以說非常的不錯!當然,由於裝扮僅僅是30天的時裝,作為外觀或者搬磚都是非常不錯的。裝扮只有6件。其中5件是時裝1件是光環!
  • 曾經的古羅馬鬥獸場,殘酷的競技場
    鬥獸場全貌在古代統治者尋歡作樂方面,再沒有比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更狂熱的了。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鬥獸場,而羅馬大鬥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該建築建於公元72年,高48公尺、佔地16萬平方米,是無數動物、鬥士和囚犯的葬身地,開幕頭百天慶典死了9000頭野獸,歷來約50萬人命送「表演」中。
  • DNF:被刪除的史詩套!裝備詞典已無法查詢,3年前的產物
    而公平 場的出現,裝備增幅失效,在同一起跑線上,技術已成為關鍵。不過,眼尖的玩家發現,有一套史詩裝備刪除了,裝備詞典無法查詢!此外,這套史詩裝備,雖說刷圖屬性不強,但好歹是決鬥場「霸主」,能真正做齊的很罕見。
  • 《文明6》羅馬鬥獸場歷史背景故事一覽
    羅馬鬥獸場是《文明6》中的一種奇觀,效果是為羅馬鬥獸場周圍的6個單元格內的城市+2文化,+2忠誠,+2宜居度,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羅馬鬥獸場的歷史背景故事,大家可以來看一看。忠誠,+2宜居度,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文明6羅馬鬥獸場的歷史背景故事,大家可以來看一看。
  • 古代羅馬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經過幾千年的歷史和文明的洗禮,古代羅馬鬥獸場的形象變得更加豐富。它是古代羅馬帝國文明的象徵,也是偉大的羅馬帝國現代文明的見證。古代羅馬的鬥獸場也被稱為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和羅馬鬥獸場。它位於臺伯河東岸義大利羅馬首都的中心,威尼斯廣場的南面,是西方歷史上最傑出的建築。羅馬鬥獸場對於世界舊八大奇蹟和新七大奇蹟都是不可或缺的。
  • 外觀宏偉,氣勢磅礴,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在歷史的長河中等你
    那就是古羅馬鬥獸場啦!提起義大利的首都城市羅馬,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古羅馬鬥獸場這麼一個景點。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義大利的一個代表了。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秋風瑟瑟,甚至是下雨下雪,也都會有很多遊客來這裡觀賞。因此它每天都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遊客們將這一古老的遺蹟變得熱鬧非凡。
  • 歐洲的暴力美學,夫妻解決問題的途徑:鬥獸場決戰
    而在歐洲為了解決夫妻之間的問題,甚至推出以「決鬥」方式。 一、決鬥的「歷史」 古羅馬鬥獸場一直是這個古國的一個代表場地,我們提起古羅馬總能想到鬥獸場。而好鬥的性格讓古羅馬人遠不止「鬥獸」。
  • DNF:10.31四大內容詳解,勇士對決絕版道具,小遊戲送頂級徽章
    10.16體驗服進行了一系列的更新,備受期待的「勇士對決」,也就是MOBA模式玩法,將會更玩家問世,除此之外,公會也發生大改變。總的來說,這次的版本更新內容,涉及到4個方面,本篇文章就來詳細的解析!第一大內容:勇士對決。之前在發布會上,就已經談及這個副本,類似於MOBA玩法。
  • 羅馬鬥獸場,帝國光榮與血腥的見證
    不講遊人如織的教堂宮殿,不講栩栩如生的街頭雕塑,單說巍峨壯觀的鬥獸場,就足以讓人體會其歷史之厚重。公元72年,羅馬皇帝韋帕薌為慶祝徵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命令強迫俘虜修建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又稱弗拉維圓形劇場,由4萬戰俘花費8年時間建造起來。這座已有近2000年歷史卻依然巍然屹立的建築物,曾是人獸角鬥的場所。
  • 羅馬旅行必去地標景點: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是世界有名的地標。作為羅馬的重要景點,鬥獸場是去羅馬的旅客必去之地。遊覽鬥獸場的最好方法是參加鬥獸場的官方參觀團,因為這些官方團會帶你去一些鬥獸場裡不對外開放的部份,非常超值。我們報了一個下午的團。
  • 建築風情: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可以容納五萬至八萬名觀眾,平均觀眾約六萬五千人。鬥獸場用來進行角鬥士的比賽、海戰表演、處決、重要戰役的歷史重演,以及以羅馬神話為基礎的戲劇演出等。在中世紀前期已不再將羅馬鬥獸場用在娛樂用途,後來用作住宅、工作坊、聖職人員宿舍、防禦工事、採石場以及基督教聖地等。
  • 鬥獸場風景畫:君士坦丁的拱門、羅馬鬥獸場風景-帕尼尼|美術作品
    羅馬鬥獸場一:羅馬鬥獸場的景觀(雕塑)羅馬鬥獸場二:羅馬鬥獸場和君士坦丁的拱門羅馬鬥獸場三:羅馬鬥獸場的景觀羅馬鬥獸場四:隨想中的羅馬鬥獸場和君士坦丁拱門羅馬鬥獸場五:羅馬廢墟的隨想與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六:圓形畫廊裡的音樂會01
  • 羅馬鬥獸場:羅馬永恆的象徵,千年前的鬥獸場歷史!
    羅馬鬥獸場又譯作古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競技場的名稱來源「Colossus」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
  • 從鬥獸場遮陽棚的精美設計可見端倪
    雖然這跟古羅馬鬥獸場頂部的桅杆粗細所差無幾,但是現代船隻上的桅杆都是由金屬製成的,所以會更加結實。而且這裡的船帆是可以閉合的,在它展開和閉合的過程中,一定會受到風的影響,所以判斷出鬥獸場頂部的船帆應該也會遇到這樣情況。船上的船帆都是豎著展開的,但是在鬥獸場頂部的船帆是水平展開的。因此,控制遮陽棚的水兵們一定會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把船帆操控好。
  • 走進了解羅馬鬥獸場
    說到羅馬,就不得不提這座舉世聞名的「大圓形競技場」了。它是大家公認的「世界八大名勝」之一,是現存的古羅馬建築工程中最宏偉的建築,也是古羅馬帝國國威的象徵。這座競技場的原名叫做「弗拉維圓形劇場」,但其實整個建築是個橢圓形。
  • 古羅馬鬥獸場:殘缺而雄偉的古羅馬競技場會讓你仿若隔世
    象徵古羅馬帝國的鬥獸場,雖然現在的鬥獸場只剩下了一些殘垣斷壁,但它卻是古羅馬歷史的象徵。在鬥獸場的內部復原圖上,可以看出這個工程的浩大和壯觀。但今天人們所能見到的已無完整看臺的形象,只是原來支撐看臺的隔牆儘管破敗不堪,但甚高、甚大、甚巧,仍讓人為往日的輝煌嘖嘖稱奇。
  • 古羅馬城市之古羅馬大鬥獸場
    早在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築上,在羅馬帝國期間,羅馬城市建築如萬神廟、大鬥獸場等建築,天然混凝土大顯身手。公元前2世紀起,羅馬的券拱技術在橋梁、城門、輸水道以及陵墓中都得到運用。在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對多利克柱式進行了適當調整,改革成塔司幹柱式,同時,羅馬形的科林斯柱式和愛奧尼亞柱式也形成了。羅馬人的券柱式中,圓柱與方形的牆墩使建築增添了許多藝術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