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子的。
早在《原神》內測之前,外媒的IGN就曾對原神做過一期專欄節目。
目的是啥,大致可以猜測的到IGN就是蹭熱度,然後再延伸話題來討論《原神》在我們國服這邊的檔子事。
我們都知道外媒IGN在自己本土上的日子也是不好過,尤其是這幾年,在國內玩家眼裡,更是失去了權威地位,玩家對IGN平臺的評分機制是不是存在水分,早就有猜疑了。
所以在IGN的專欄節目中,坐在分析臺前的數個業內遊戲分析的老外,也只是把這期原神的節目,當作一個娛樂的飯後活動,他們是抱著輕鬆的語氣去調侃:
這就是我們覺得最為滑稽的地方,原神為什麼在中國能吵如此的兇。
IGN的分析員對中國玩家的憤怒表示難以理解,例如一是說借鑑抄襲了《塞爾達》,甚至個別憤怒的玩家,還要去砸PS4主機等不理解。
二是對看不得原神的好,評分高是不對的,原神只能得低分,感到不可思議。
IGN他們認為不是遊戲的問題,而是玩家的態度問題。就連《塞爾達》的製作公司都沒有什麼大意見,甚至還點名稱讚過 《原神》有創意、美術風格非常棒。
並且外媒的人員與玩家又不是真瞎,《塞爾達》與原神到底是不是同一個東西,在玩過兩者遊戲了之後就會很快的明白,原神只是從塞爾達那裡拿了一點東西,或許是皮毛,但也不全是。
它是有借鑑塞爾達的地方,但是他又不完全是賽達爾的仿造品,這就使原神處於一個灰色的地帶。
尤其在IGN談起抄襲話題的時候,他們是覺得國內玩家不免鬧騰得厲害,玩家過早又膚淺的下蓋棺定義了,若是套用玩家的定義,那麼所有的吃雞類遊戲都算是抄襲了。
當然這是IGN站在自己本土立場的看法,他們其實對國產遊戲的好壞並不上心,只是客觀地認為原神本身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不理解國內玩家的憤怒來源。
所以,在當時外媒對原神的評價,只是個不錯的遊戲時,也高估的認為原神能小火一段時間,且在國外離大火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然而,當原神9月尾在國外公測時候,一些外媒平臺就有點反常了,先是在自己的平臺上打出了9分之上的高分。
然後又多方面報導了《原神》在國外的各種好評,反正就是有大捧的味道。
這前後外媒的表現反差有點大,一個是之前不太關心原神的風評,後者是直接上心了。
其實,自從原神在國外的營收超過國內之後,國外的好評是鋪天蓋地的出現,只要玩家願意去想,也可以猜測的到,像IGN這樣的也是恰了錢,所以對原神的評分很是高。
之前也說,只要玩家願意去分析去猜,也能給自己一個合理原因。
例如原神的運營,在遊戲開服後發現海外比國內還撈錢了,乾脆就把重心放在國外玩家,雙節先不出活動等洋節,只要國外原始的好口碑,能讓自己賺的美刀是盤滿缽滿,國內的風評也就不太重要了,到時一個十連卡池再把分控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