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動畫/動畫人物電影為了使兒童樂於享受幻想國度/夢想世界的美滿和完美,刻意塑造一個簡單的善惡分明的社會,善通常歸於至善,惡通常趨於至惡,沒有中間善惡難分的灰色地帶,其特意安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兒童在自己的視聽國度內容易消化影片的內容,不會對忠奸人物的屬性混淆不清,易於辨認好壞,可能有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但對於其對成人世界的認知和了解,卻很大可能造成必不可少的障礙。
例如:《忍者龜 : 變種新任務》與《泰山》內唯利是圖而欲擁有控制全球的野心的大奸角,其陰險的程度貫徹始終,沒有善良和溫和的另一面,似乎其窮兇極惡的個性可以去得很盡;相反,一眾忍者龜和泰山忠厚善良,雖然有調皮貪玩的一面,但他們有拯救世界和森林的決心,有一種捨己為人/動物的理想型人格,僅看銀幕上的他們,實在難以找到其人性上的缺點。因此,善惡分明是動畫/動畫人物電影中人物塑造的特質,與現實社會中灰色人物的存在有大相逕庭之處,當兒童進入成人世界後,就會發覺此類電影中出現的國度毫不真實,其過度簡化的後果甚至很大可能使他們產生被騙的感覺。
此外,在美國的動畫/動畫人物電影內,現實中極難解決的問題往往很容易被解決。例如:野心家利用《忍》內忍者龜變種的血液和基因而胡作非為,忍者龜打敗野心家,在片中似乎已完全解決問題,但人類是自私和自大的動物,時常妄想能控制全世界,所謂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此野心家被消滅後,另一群更厲害的野心家可能會乘時而起,故忍者龜只暫時性地解決問題,問題的根源由此至終仍沒有被拔掉。
同樣道理,《泰》內的謀利之士數之不盡,片中泰山在一剎那間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保護了整個森林,但並未針對金錢至上的人格劣根性,進行自然生態的再教育,故暴力不能長遠地解決所有問題,社會錯誤意識的扭轉和人類低劣個性的轉變,才是狼子野心和利慾薰心的問題得以解決的關鍵。
不過,《忍》和《泰》對社會上正面價值的提倡,具有豐富的教育意義,能使兒童學會正確的人格和行為。例如:《忍》內忍者龜為人類的安危著想,撲滅罪行,拯救人類,有一顆正義之心,對社會有一份承擔感,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們的英勇行為正是社會責任和良心的正當實踐,兒童看完此片後,很大可能會潛移默化地認同他們的行為,一種撇除自私心態的捨己為人的道德教育明顯由此開展。
此外,《泰》內泰山不惜一切地保護自己朝夕相對的森林動物,認為自然生態有珍貴的存在價值,居於大都市的兒童,很大可能受片中的正面訊息感染,認同他的行為對社會未來的生態平衡發展有重大的意義,這間接地對學校和社區內環境保育工作的持續產生很大的助力。由此可見,雖然美國的動畫/動畫人物電影脫離現實,但它們很多時候會扮演社教化的角色,讓兒童觀眾學會正確和健康的道德和價值觀,從教育層面來說,它們發揮重要的功能,其教師和家長扶助者的角色,肯定不可或缺!
文字部分原創,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