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夥白天開飯店 晚上挖洞盜文物

2020-12-11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犯罪團夥白天開飯店晚上挖洞盜文物,盜竊三座古塔地宮獲數十件珍貴文物

古城,老街,小吃店,很多人都喜歡這種尋常巷陌的煙火氣。然而,在這看似靜好的小城歲月裡,卻有一伙人在地下掀起了波瀾。他們瞄準陝西、山西等地一些縣城的古塔,在附近租房開飯店,白天假裝做生意,晚上在店裡朝著古塔方向挖地道,企圖找到地宮盜取文物。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經陝西省鹹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鹹陽市中級法院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等罪名判處被告人衛永剛等23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不等的刑罰。近日,記者就這起奇案採訪了辦案檢察官。

盜竊三座古塔地宮獲數十件珍貴文物

黃河兩大支流——汾河、渭河流域水深土厚,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明,也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但長期以來,這一帶活躍著為數不少的盜墓分子,他們一次次把手伸向古墓、壁畫、佛像,甚至發展成家族化、產業化的盜墓團夥。

衛永剛就是其中一員。今年52歲的他曾於2004年被山西省新絳縣人民法院以盜掘古文化遺址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經減刑,2011年1月釋放。

釋放不到半年,他又重操舊業,這次瞄上的是鄰省陝西省興平市的清梵寺塔。古人建塔,往往會在塔頂或地宮裡放置珠寶、佛像、佛經甚至舍利,衛永剛等人瞄準的就是這些文物。

2011年七八月間,衛永剛安排趙現華(在逃)租下興平市北街一處離清梵寺塔不遠的民房,安排被告人衛淑軍以「打餅子」為掩護,找人在屋內打了一個通向清梵寺塔的地洞,最終在塔的地宮裡盜掘了一個銀質阿育王塔、一座石塔、一個銅棺、一個琉璃瓶(裝有疑似舍利、佛金骨)、疑似瑪尼餅、銅錢數枚等文物。

2013年11月,衛永剛夥同張建永(已死亡)來到陝西省旬邑縣,合謀盜掘建於北宋嘉祐四年的泰塔。張建永在泰塔附近租了民房,以經營蒸饃店為掩護,安排被告人衛國璽、衛淑軍、貟安心採取挖洞方式盜掘。其間,衛永剛用經緯儀進行定位,指導挖洞方向。一個月後,泰塔地宮被打開,衛永剛、張建永盜取了地宮內的臥佛像、銅棺(內含銀棺)、琉璃瓶(內含疑似舍利)、小佛像等文物後撤離了作案現場。

2015年初,衛永剛和劉偉忠(在逃)、董忠傑(已死亡)商議盜竊陝西省彬縣(現為彬州市)的標誌性建築——彬塔(又稱開元寺塔)。衛永剛等人租了一處門面房,經過簡單裝修、辦理營業執照、招收服務員後,名為「川湘食府」的飯店於同年4月底開業。每天晚上10點左右,衛國璽等人從飯店衛生間旁邊地下向彬塔挖洞,凌晨4點左右將挖出的土用塑料編織袋裝好用車運走。到了10月份,他們將彬塔地宮打通,盜竊了石棺、金棺、銀棺、銅棺、鎏金棺、銅鏡、疑似舍利等珍貴文物。

經查,該團夥這3次作案共盜竊花卉紋鎏金銀棺、雙鳳紋鎏金銀槨、石塔、阿育王塔等一級文物4件,此外還有二級、三級、一般文物等數十件。

相同的作案手段 類似的人生軌跡

據辦理該案的鹹陽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彭濤介紹,除了上述作案成功的3起案件,該團夥還有4起失敗的案件:2011年盜掘陝西省蒲城縣雙塔之一的慧徹寺塔、2013年盜掘陝西省岐山縣太平寺塔、2014年盜掘山西省代縣阿育王塔、2016年盜掘山西省運城市東郭村墓地。前兩起是因為打開地宮後發現已經被盜,裡面空無一物;第三起是沒找到地宮;第四起作案時間跨度長,直到衛永剛等人被抓獲前還未挖到文物。

「這夥人慣用的作案手段是先踩點,然後在目標附近租房子,以經營小吃店為掩護,打地洞盜竊文物。作完案後用土將洞回填,有時還會繼續經營一段時間小吃店來善後。」彭濤介紹。

2018年1月,彬縣公安局對該案立案偵查,後移送彬縣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2019年1月22日,彬縣人民檢察院將該案報送至鹹陽市人民檢察院。

「在審查中,我們發現有些細節問題需要進一步予以確認,比如,衛永剛等人盜掘古塔涉及的時間較長,人數較多,作案前的資金來源、文物出售後的贓款去向等不夠明確;涉案人員的手機等是否調取,是否進行查驗,是否發現與案件有關的通訊記錄和案件材料;衛永剛提供的其他人犯罪線索如何處理……」彭濤告訴記者,該案經歷了兩次補充偵查。「此外,我們還要求公安機關對案發現場、涉案文物存放的地點、交易地點等進行充分勘察。同時,為了保證辦案的親歷性,我們還前往案發現場監督現場勘驗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查閱該案判決書發現,23名被告人年齡跨越60後70後80後,其中,3名60後主要從事組織、指揮盜掘活動,或者倒賣文物;70後主要從事倒賣文物行為,少數參與盜掘活動;80後有11人,全部直接從事盜掘活動。

23名被告人文化程度大部分為小學、初中甚至文盲,其中13人有犯罪前科,罪名包括盜掘古文化遺址罪,故意傷害罪,搶劫罪,綁架罪,盜竊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他們第一次被判刑的時間集中在2000年前後。

這一點也得到了檢察官的證實。據彭濤介紹,多名犯罪嫌疑人與衛永剛曾經是獄友,而衛永剛在選擇同夥時,重點也是其在服刑期間結識的獄友,或者是同村的親戚。「考慮到涉及是否屬於累犯以及量刑等因素,我們還督促公安機關積極調取相關判決材料。」彭濤表示。

核查主犯的檢舉線索認定其重大立功

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堅持客觀公正立場,認真聽取被告人及其辯護人的意見。如衛永剛的辯護人提出,衛永剛歸案後有坦白情節,並檢舉揭發李某等人盜掘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太平興國寺塔(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犯罪線索。檢察機關立即對此進行查證,督促公安機關調查核實。

「了解到彬縣公安局將該舉報線索移送運城市警方後,我們與公安局辦案人員一同趕赴運城市了解案件進展,及時了解偵查情況,了解到衛永剛的檢舉線索對案件破獲起到重要作用。」彭濤告訴記者,法院最終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認定衛永剛有重大立功表現,對其從輕處罰。

在該案辦理過程中,衛永剛等被告人都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並願意接受處罰,在其自願認罪的基礎上,鹹陽市檢察院認真區分所有被告人參與犯罪的程度、所起作用、犯罪前科、認罪態度等,聽取並認真考慮了辯護人的意見。記者採訪了解到,該案所有被告人均認可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並在辯護人的見證下簽署了認罪認罰具結書。

記者採訪中還了解到,被告人楊鯤輝由於被逮捕後罹患腦梗,行動不便,不能到鹹陽市參加庭審活動。今年1月,鹹陽市人民檢察院與鹹陽市中級法院溝通協商後,驅車前往山西省聞喜縣楊鯤輝的家裡開庭審理。

案件辦結不是檢察履職的終點。衛永剛等人盜掘的6座古塔全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3座早在1988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該案辦理過程中,檢察機關注重延伸檢察職能,運用檢察建議督促有關部門積極履行職責,堵塞文物管理的漏洞,促進社會綜合治理。

「我們指導彬州市人民檢察院聯合文物保護部門召開了座談會,就文物保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彭濤告訴記者,文物保護部門表示將通力合作,探索建立保護文物的長效機制,共同留住歷史的痕跡。

記者手記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衛永剛等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本身不是案情特別重大或複雜疑難的案件,但該案存在的問題令人深思。

其一,該案23名被告人中13人有犯罪前科,其中8人第一次被判刑時不超過25歲,所犯罪行不是搶劫就是綁架。這些人中,有7人是在監獄服刑期間結識的衛永剛。刑滿釋放或減刑釋放後的短短三五年內,他們就在昔日獄友的相互招引下再次犯罪。主犯衛永剛第一次被判刑就是因為盜竊古塔,出獄後半年再次踩點盜竊古塔。從這個結果看,牢獄之災並沒能讓這些人真正洗心革面。而從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並讓他們在回歸社會後能夠自食其力的角度看,無論是刑罰執行機關還是法律監督機關,都任重道遠。

其二,該案中被盜的6座古塔和1座古墓葬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有的甚至是當地標誌性文物古蹟。重點保護的文物仍被盜掘,一方面原因是犯罪分子手法老道、作案方式隱秘,另一方面也與部分基層文物保護力量薄弱有關。在山西、陝西這些文物大省,文物點多面廣、遍布鄉野,很多都是靠用少量報酬僱用當地百姓看護,技防手段也往往不足。要知道,文物被損毀是不可逆的,亡羊補牢很可能於事無補,更多的是需要未雨綢繆。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體系很宏大而問題又很具體的工作,無論是改造罪犯還是保護文物,都是其中應有之義,都需要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的各部門各方面守土盡責、主動履職、自覺擔當。

延伸閱讀

男子盜墓得到一把戰國青銅劍後賣了2000元,結局「令人舒適」

盜墓得到一把青銅劍,賣了2000元,不想換來十年半的刑期。近年來也發生了一些盜掘古墓葬的案件。近日,荊州市荊州區人民法院就審理了一起盜墓案。

「被告人李某犯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20000元。」近日,湖北荊州市荊州區人民法院,當審判長作出一審宣判時,坐在被告席上的李某滿臉的沮喪和懊悔。

4年多前那一晚,徹底改變了李某和張某、李某龍的人生軌跡。

李某今年44歲,是荊州市荊州區人,初中文化,無業。2015年11月14日,天剛黑下來,晚7時許,李某就來到了一處宅基地前。這座宅基地,位於荊州市荊州區紀南鎮雨臺村四組。

早就踩好點的李某斷定,這處不起眼的宅基地大有乾坤。荊州墓葬群眾多,而這塊地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雨臺山古墓群保護範圍內,說不定就有收穫。

三人會合後,李某拿起鐵鍬就開挖,李某累了就換張某挖,而李某龍則負責「望風」。一鍬、兩鍬……也不知挖了多久,「叮噹」一聲,三人大喜過望!再小心翼翼地順著觸碰到的金屬繼續挖,一把鏽跡斑斑的青銅劍出現在三人面前。

生怕被人發現,他們迅速將盜洞回填,抱著這把古劍悄悄消失在夜幕中。

本以為挖到了寶,可事實上出手卻並不順利。看著不起眼的青銅劍,買主並不相信這是真的文物。

最後,張某聯繫到一名胡姓買主。對方出價人民幣2000元,想著早出手早了事,於是,三人商量,最終以2000元的價格將青銅劍賣給胡某,所得錢款很快被三人揮霍一空。

隨後,宅基地被盜挖的事也漸漸暴露出來。2016年1月29日,公安機關在李某住處進行搜查,搜出作案工具「探釺」12根、「套筒」2根、「鍬頭」2個、鍬把2個、麻繩1根。

2016年3月10日,李某因涉嫌犯盜掘古墓葬罪,被荊州區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

經鑑定,被盜掘處系一座戰國至漢代無封土小型古墓葬,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雨臺山古墓群保護範圍內。他們所盜的青銅劍是戰國時期的,為一般文物。雖然案發後被盜文物已追回,但這次盜掘行為對該古墓葬文物本體和保存環境造成了較嚴重的破壞。

對於檢察機關的指控,李某辯稱其參與盜掘古墓葬是受他人邀約,現場沒有參與挖掘,在共同犯罪中居於從屬地位,應該算從犯。法院通過同案犯供述及相關證據,查實李某在盜掘古墓葬犯罪過程中,事前與他人有合謀,一同準備犯罪工具,現場積極實施了挖掘等行為且參與分贓,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

2020年6月,荊州區法院判處李某犯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二年,並處罰金20000元。同時追繳其違法所得2000元,上繳國庫。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挖墳需要技巧嗎?專家進校園解密考古門道

「考古和盜墓有什麼區別?」「你挖出過什麼金銀財寶?」「挖墳需要技巧嗎?有勁兒,有運氣是不是就夠了?」2019年的一個下午,「聞·悟北京」系列活動走進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張中華還沒開口,初二的學生們就連提三個犀利問題。

作為圓明園考古課題組組長,張中華參與過玉河、八大處清涼寺等眾多考古發掘。對於學生們的問題,他絲毫沒怯場:「考古要研究古代人類社會留下的遺蹟和遺物,希望了解古代社會的面貌。通俗來講,就是研究古代人吃什麼、平常都幹什麼、想什麼。我們考古可不只是『挖墓』,古代的城池、道路、房址都是我們的研究方向」。

「作為考古人,挖出金銀財寶未必高興,一些不起眼的陶片、瓦片反而是我們眼裡的寶貝」、「要幹好考古,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都得認識點,要當個雜家」、「考古專業的書其實挺枯燥的,失眠的可以去看。但真正的考古很有意思,能幹好考古的必須有高素質」……40分鐘的講座,張中華妙語連珠,不斷爆出「金句」。

一位初二學生說:「聽講座前,我以為考古挺枯燥的,沒想到裡面藏了這麼多門道。」

「聞·悟北京」活動自2018年創建以來,通過走進校園、社區和企業等方式,將文物知識送到基層,讓更多人關注文物知識,主動參與保護文物,增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自豪。二十二中校長高宇軍對記者說,專家來講課,希望孩子們可以了解原汁原味的文化,熟悉自己的家鄉。尤其是隨著最近幾年中高考改革,這種豐富的活動,可以培養孩子們的思維模式,讓他們長見識、學本事。

相關焦點

  • 犯罪團夥白天開飯店晚上挖洞盜文物,盜竊三座古塔地宮獲數十件珍貴...
    他們瞄準陝西、山西等地一些縣城的古塔,在附近租房開飯店,白天假裝做生意,晚上在店裡朝著古塔方向挖地道,企圖找到地宮盜取文物。資料圖,新華社供圖經陝西省鹹陽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鹹陽市中級法院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等罪名判處被告人衛永剛等23人有期徒刑十五年至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不等的刑罰。近日,記者就這起奇案採訪了辦案檢察官。
  • 23人上演現實版盜墓筆記:白天開飯店做菜,晚上挖地道扒棺材
    ●23個人白天開飯店,以可口的飯菜招待客人;●然而夜幕降臨,他們就化身為盜墓賊,肆意挖地道,竊取國家文物。每天晚上10點左右,衛永剛等人從飯店衛生間旁邊地下向彬塔挖洞。到了10月份,他們將彬塔地宮打通,盜竊了大批珍貴文物。
  • 他們白天是大廚,晚上變大盜,用儀器定位挖洞,搬空了三座古塔
    藝術來源於生活,現實中真有這麼一群人,表面是飯店老闆,暗地裡卻「偷天換日」,卻遠沒有電影主角那樣瀟灑。逛古城,吃小吃,流連於老街上古典的景致,再給自己拍張漂亮的照片,多麼靜好的歲月,然而在這背後卻有人在窺探著古建築裡的寶藏。2011年夏天,一家賣餅的小吃店,在陝西興平市清梵寺塔附近的民房開了起來。
  • 白天參觀晚上挖地道尋寶 6人盜挖四川樂至清代古塔被刑拘
    蔣波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白天假裝在文物古蹟邊參觀遊玩,晚上趁著夜色掩護通過挖地道企圖盜取文物一夜暴富。12月16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樂至警方獲悉,日前,當地成功破獲了一起盜竊文物案,6名盜挖樂至南湖公園天柱山上,修建於清代的天柱文塔的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 ...通緝4名重大文物案逃犯:一人曾參與盜掘6座古塔 白天開店晚上挖洞
    圖說:從左至右為劉繼園、慄會培、程麥生、趙現花 白天開店作掩護,晚上打洞盜掘古塔現年31歲的趙現花是河南沈丘人,中國裁判文書網今年6月發布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從2011年7月開始,她參與了陝西省鹹陽市興平北塔、旬邑古塔、彬塔,渭南市蒲城縣城南塔、寶雞市岐山縣太平寺塔及山西省代縣阿育王塔的盜掘行為
  • 文物盜販的地下江湖:團夥組成黑色產業鏈,文物倒手成倍升值
    山西省公安廳打擊文物犯罪臨汾中心負責人和運城中心多位民警介紹,盜墓一般由「支鍋」組織團夥完成,團夥成員包括探墓、吊土、清坑等人,分工協作。一名被抓獲的盜墓分子給記者講了「門道」:「支鍋」提供經費和工具,並不直接到現場;清坑者清出文物後,裝進蛇皮袋子全部交給「支鍋」;「支鍋」根據貨物價值高低,一次性給盜墓團夥發放買斷費用或勞務費用,其中盜墓團夥的頭子拿一半,剩下的團夥成員一起分;幹吊土的是純苦力,連看一眼出土文物的機會都沒有,出一坑貨能分到幾千元辛苦錢。
  • 洛陽警方成功打掉兩個盜挖古墓葬的犯罪團夥!
    近年來,隨著群眾文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和公安機關嚴打文物犯罪力度的加大,盜竊田野文物、盜掘古墓葬案件逐年下降。但受利益驅駛,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覬覦地下文物,不惜鋌而走險以身試法盜掘地下文物。近日,我市公安機關縝密偵查,成功打掉兩個盜挖古墓葬的犯罪團夥,7名涉案成員被抓獲歸案並依法刑事拘留。2020年6月1日上午,我市公安機關接群眾報警稱,位於偃師市首陽山鎮保莊村生產地內有多處探洞,懷疑有人在盜掘古墓。接到報案後,刑偵大隊民警深入保莊村生產地開展秘密偵查,發現在保莊村南、北生產地內確有一些新鮮探洞,說明夜晚有人在此探掘古墓。
  • 紅外夜視儀、微型探頭,當盜墓用上黑科技如何打擊文物犯罪?
    現場勘查發現,古墓的新鮮泥土上覆蓋著一些樹枝,樹枝下面藏有一個直徑1米的洞穴,深達10米,盜洞直穿墓室,對墓室結構及墓室內陪葬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 在警方的深挖之下,一個以巢湖居民王某某為首,長期流竄於安徽、江西兩省的盜墓團夥浮出水面。2020年8月,該案6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經查,除盜掘巢湖放王崗古墓外,該團夥還先後在安徽、江西等地盜掘古墓8座。
  • 「摩的」司機參與 4個團夥每天盜50餘部手機 警方將其搗毀繳獲手機...
    大河網訊(記者宋向樂)5月12日,河南鄭州警方通報「獵鷹二號」專項行動的部署情況及近期破獲的盜銷手機團夥的典型案例。每日盜竊50餘部手機,4個盜銷團夥浮出水面2019年7月17日,鄭州警方相關部門在偵辦一起案件時,發現一名叫「小黑」的男子頻繁與一鄭州本地男子聯繫,銷售各種手機。
  • 918大案紀實:火速追擊,震驚全國的文物偷盜大案!
    隨後警方迅速查閱了開封285家賓館飯店招待所的住宿記錄。開封東京大飯店,這家賓館在開封博物館的斜對面,警方從這裡查到9月2號,有四個來自武漢的男子在這個賓館投宿,他們分別是唐國強男32歲,陳納德男32歲,李軍男28歲,這三個人登記的單位都是武漢鐵路分局,另一人沒有登記。為什麼單單這幾個人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呢?
  • 天下第一賊王,警校出身,閉關2年研究盜寶,一夜偷盜68件文物
    東來暴客西來盜。還有胡兒在眼前。——《梅花詩》《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說道:「小婦人父及夫,俱為江洋大盜所殺。」這其中的江洋大盜不僅會取人財物,更是會傷人性命。這樣偷些平常財物的叫做小偷,在小偷之上,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更高深,被稱作天下第一賊王,警校出身,閉關2年研究盜寶,一夜偷盜68件文物。要知道,文物對國家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對古代歷史的研究上更是關鍵。
  • 廣州花都警方打掉一個盜銷團夥
    廣州花都警方打掉一個盜銷團夥 2020-09-30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盜寶村」:村民集體下水盜寶,家家開豪車,最終56人被抓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盜寶村」,這個村裡,不是一兩個人作違法活動,而是一整村的村民集體下水盜寶,他們家家開豪車住別墅。當然在暴富的真相公之於眾之後,最終56人被抓,他們一個個都悔不當初。這個村子坐落在四川省的江口鎮。
  • 「摸金校尉」盯上戰國古墓,70餘件珍貴文物流向黑市
    2015年底,不甘心上一次的失敗,該團夥改由張某出資,索某、趙某陽、夏某傑、張某超、孫某等人備好作案工具,在第一次盜掘的基礎上先後兩次又對武王墩古墓葬進行盜掘,其間因「技術大佬」夏某震的加入,該團夥最終從墓葬中盜得青銅編鐘、青銅老虎、方形銅構件等大量珍貴文物,經文物部門鑑定,多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
  • 鄭州警方「獵鷹二號」行動搗毀4個盜銷手機團夥,繳被盜手機1000多部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鳳虎 通訊員 王洪巖5月12日,鄭州警方通報了「獵鷹二號」專項行動情況,近日,警方搗毀4個盜銷手機團夥,繳獲被盜手機1000多部。「獵鷹二號」專項行動以「打現行、打團夥」為重點,將採取多種手段,集中偵破一批扒竊犯罪案件,打掉一批作案猖獗的扒竊犯罪團夥,通過重拳打擊有效遏制扒竊案件多發態勢。鄭州警方成立專業小分隊,深入扒竊案件高發區域打擊現行違法犯罪。
  • 8男子盜掘遼金時期古文化遺址 盜走大量文物
    8 人多次在北票市、阜新市對遼 金時期的古文化遺址進行盜掘,盜得 古錢幣、古銅鏡等大批文物,其中僅 古錢幣就盜得 450 餘斤。違法所得近 30 餘萬元,造成國家文物流失,破壞 了社會秩序,在當地造成較為惡劣的 影響。
  • 古墓密布盜洞,專家已絕望,為何最後卻挖出1000多件國寶級文物?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天還沒亮,郭莊村的村長便帶頭集合了20多個本村的青年人,向昨天晚上發出聲響的地方去查看。經過一番的仔細認真地查找,村民們很快就在村外的一個長滿野草的山坡上看到了有四五個被人用炸藥炸開的深深的洞口。村民們覺得這個事情很複雜又很嚴重,自己也不能判明到底是什麼原因。
  • 共享汽車頻被「狸貓換太子」 警方打掉盜銷配件團夥
    記者10日從廣州警方獲悉,該市白雲警方日前打掉一個盜銷汽車配件的犯罪團夥,抓獲涉案嫌疑人3名,嫌疑人孫某先後盜取的三元催化器共238件,涉案金額超過人民幣180萬元,孫某本人從中賺取利潤共人民幣30餘萬元。
  • 警方順藤摸瓜搗毀一盜銷團夥,400多個被盜電瓶「完璧歸趙」
    舉行「返還被盜財物儀式」 來看看 都有哪些被盜財物回到主人身邊啦 11月15日南寧市公安局青秀分局巡邏民警在夜巡時抓獲數名盜竊電動自行車電瓶嫌疑人,繳獲大批藏匿的電瓶,根據該案線索,青秀警方順藤摸瓜,再次捉獲另外3名嫌疑人和2名收贓人,至此,這個盜銷一條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