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不看足球,但你一定聽過馬拉度納的名字。昨夜,「上帝之手」被收回,噩耗震碎了球迷的心。
當地時間11月25日上午,阿根廷傳奇球星馬拉度納於家中突發心臟驟停去世,享年60歲。
阿根廷知名媒體TYC透露,馬拉度納從昏迷到最終去世,大概只有12分鐘的時間。阿根廷總統府發布公告,阿根廷全國進入為期3天的哀悼期。
就在今年10月30日,剛剛度過60歲生日的馬拉度納,遭遇了一次計劃之外的手術,他被發現患有硬膜下血腫(即顱內出血)。
自1997年退役後,馬拉度納曾多次出現健康問題。由於酗酒甚至吸毒,他曾經多次入院,心臟和肺部都出現過病症。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分享一代「球王」離世帶來的健康啟示,教你6個習慣降低心臟病風險。
受訪專家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王立祥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 朱華棟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王江山
馬拉度納離世帶來的健康啟示
馬拉度納是活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足球運動員,是綠茵場上的「喬丹」,更是「足球」的代名詞。
曾經的馬拉度納健壯得像一頭公牛,幾個強壯的英格蘭人,都無法阻擋他。1986年世界盃期間,馬拉度納用一記「上帝之手」完成進球。
點擊播放 GIF 5.5M
有人描述馬拉度納「場上的天使,場下的魔鬼」。吸毒、酗酒、體重暴增……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斷送了他的運動生涯,也讓他多次命懸一線。
點擊播放 GIF 2.1M
1994年的世界盃上,馬拉度納在2:1奈及利亞的賽後被檢測出服用興奮劑。
2000年1月4日,馬拉度納突發心臟病,一度失去視力,出現嚴重的語言和行動障礙,精神也一度崩潰;他的體重曾一度達到130公斤,不得不接受胃部分流手術恢復正常體重。
2004年他曾因肺部感染引發心臟病緊急住院,當時甚至一度出現心跳和呼吸停止。
點擊播放 GIF 2.0M
2019年馬拉度納因胃部出血等健康原因,不得不停止執教墨西哥第二級別聯賽的多拉多斯隊。
2020年11月2日,馬拉度納再次入院接受治療,隨後他接受了緊急的腦部手術,治療腦部出現的一塊血腫。11月12日成功出院。
在過完60歲生日僅20多天後,他突發心梗永遠離開世界。
我國每年發生心臟驟停的人數不斷攀升,尤其是青壯年增加很明顯。過度勞累、熬夜、肥胖、久坐、抽菸、喝酒等都可能成為心臟驟停的誘發因素。
一項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如能堅持6個好習慣,可使心臟病風險降低約75%。
01
從現在開始戒菸
臨床數據顯示,在所有冠心病患者中,吸菸者較不吸菸者高3.5倍。
除自己吸菸影響健康,遭受二手菸的人也會深受其害。如每周3次,每次在別人吐出的煙霧中呆30分鐘,患心臟病的機率就會明顯增加。
02
最好滴酒不沾
飲酒後10分鐘,血液中酒精濃度就會增加。過量飲酒會導致心臟肌肉力量虛弱,致使血液不規律流動。
酗酒者會受到心肌病的困擾,出現心臟肌肉鬆弛和下垂,表現為呼吸急促、心律失常、持續咳嗽等症狀。
03
體重指數控制在18~25
超重會加重心臟負擔,還可能導致心肌肥大,甚至引發心肌病等後果,且肥胖情況越早出現,對心臟的傷害越大。如體重超標情況一直得不到改善,心臟受損情況會更嚴重。
點擊播放 GIF 0.3M
成年人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應保持在18.5~24.9之間;25~29.9為超重;大於或等於30屬於肥胖。
04
每人每天8份蔬果
堅持高纖維飲食的女性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大大降低。
通常認為,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等高纖維食物;少吃紅肉、糖類以及精白米麵等高油、高脂、高糖食品。
每人每天最好攝取八九份蔬果,一份蔬菜大約是半碗熟菜,一份水果大約是一個拳頭大小。
05
每周運動150分鐘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0分鐘就能有效改善心臟健康。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一般建議每周至少堅持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即每周運動時間達到150分鐘。
鍛鍊應以有氧運動為主,比如慢跑、步行、騎車等。
06
保證睡眠
睡眠對減輕壓力、提高情緒、增加敏銳度、補充精力和改善心臟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嘗試比往常早半小時上床睡覺,關閉所有電子設備,保證每晚有7~8小時高質量的睡眠,有助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
心臟驟停的三大誘因
《2016中國心肺復甦專家共識》提醒,心臟驟停發生前不一定都有前驅症狀,部分患者會在數天或數周,甚至數月前,出現心絞痛、氣急或心悸加重、容易疲勞等。
點擊播放 GIF 0.9M
心臟驟停就是心臟泵血功能突然停止,讓人處於喪失神志、脈搏消失、呼吸停止的狀態。
如果在幾分鐘內不能予以復甦,大腦等重要器官就會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導致心臟驟停的因素主要有三類:
01
原發性心臟驟停
原發性心臟驟停,可導致心源性猝死。其主要原因是心臟本身出現器質性疾患,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臟瓣膜病、惡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臟病等,都可能突發心臟驟停。
02
繼發性心臟驟停
繼發性心臟驟停,是由於心臟以外的其他疾患,間接破壞了心臟正常泵血的條件。
例如:新冠肺炎發展至重症會損傷心臟,引發心臟驟停;肺栓塞急性發作會引起呼吸衰竭、惡性心律失常,進而出現心臟驟停;急性腦血管病等神經內科疾病,以及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疾病,也可誘發心臟驟停。
03
精神性心臟驟停
喜、怒、哀、思、悲、恐、驚等精神因素一旦過度,就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觸發冠狀動脈痙攣、血鉀降低,以及迷走神經抑制,加速心血管活動,導致心臟驟停。
情緒的刺激還可能影響呼吸中樞的調節,引發呼吸性鹼中毒;或者加重原有的心肌結構異常、心電生理異常、血管形態異常改變,誘發心臟驟停。
一旦有人心臟驟停,立刻這樣做
心臟好比一個「泵」,會把血液泵到全身,當心臟驟停時,「泵」就會停止工作,導致身體各器官缺血。
大腦細胞失去供血4~6分鐘就會壞死,失去供血8分鐘就可能會出現「腦死亡」,導致神經系統難以恢復,搶救心搏驟停者有「黃金四分鐘」的說法。
心臟驟停不完全意味著死亡,4分鐘內進行復甦,可能有近半數患者被救活;超過10分鐘,即使挽救回生命,也可能出現腦死亡。
據《號角報》報導,當時的馬拉度納在位於阿根廷蒂格雷的家中吃了早餐,然後對侄子約翰尼·埃斯波西託說了最後一句話:「我感覺不舒服。」隨後球王打算再次躺下休息。
出於對馬拉度納的健康狀況擔憂,他的家人早就安排多輛救護車在附近待命,很遺憾雖然多達9輛救護車在現場幫忙,依然無法阻止馬拉度納的離開。
由於多數心臟驟停發生在醫院之外,這就需要更多非專業人士學會心肺復甦及自動體外除顫設備等的正確操作。
當發現有人倒地時,首先應評估現場的環境是否安全,在排除了環境危險的情況下鑑別患者情況:
1.拍打肩部並大聲呼喊患者,看有無反應;2.判斷有無自主呼吸:跪下來平視患者胸腹部,觀察5~10秒看有無規律起伏,當發現無反應和無自主呼吸,即可初步判斷為心臟驟停,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並開始進行急救。
對於非專業施救人員來說:
當現場只有一個施救者時
如果可以立即取得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應首選AED,如果無法立即取得,應馬上做人工心肺復甦。
當現場有兩個及以上施救者
一人先做心肺復甦,讓另一人儘快取得並使用AED。
AED的使用方法
AED操作十分簡單。打開電源,根據語音提示按步驟操作即可。按照儀器上的圖示貼好電極片,把插頭插入插座。此時儀器會自動分析患者心律,判斷身體情況。
如果判斷患者不需要除顫/電擊,AED就不會充電工作;如果語音提示需要除顫/電擊,施救人就可按下除顫/電擊按鈕。使用AED電擊除顫時施救者和周邊人不應觸碰患者身體,其他時刻應儘可能持續進行人工心肺復甦。
最後,用2分鐘回顧一下「球王」馬拉度納的傳奇一生。
11月25日,據外媒報導,球王馬拉度納去世,享年60歲。1960年,馬拉度納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18年後他成為阿根廷甲級聯賽史上最年輕最佳射手。1986年世界盃上,馬拉度納以「上帝之手」和「世紀進球」兩大瞬間,惹盡爭議卻又引來榮耀。1997年10月29日,馬拉度納正式宣布退役,四年後獲封「20世紀最佳球員」。然而這位綠茵場上的巨星,卻深陷毒品難自拔,長期服毒讓他遭受身體的「報復」。
「如果我死去,我想來世再做球員。我想再做馬拉度納。我是一個給了人們快樂的球員。對於我這已足夠。」——馬拉度納
再見,球王!
一路走好!
本期編輯:劉雲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