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老師點評
謝鳴倫:
來看習作。一件讓人感到後悔的事,大部分由於自己的錯誤,導致不可收拾的後果,良心會受到譴責。更高層義的譴責是「自責」、「自省」。本文的後悔前半部分寫得十分精彩,故事前因交代清晰,心裡徘徊的想法、忐忑不安的緊張從兩個心理人物(天使和魔鬼)的掙扎中看得清晰。細看文章——
在我十二年的生活中,我經歷過許多的事情。有快樂的、有悲傷的、但也少不了後悔的。這些交雜的心情像一道美麗的彩虹,為我平淡的生活添加色彩。但是有一件事卻令我刻骨銘心,終身難忘,使我感到十分後悔......
點評:開頭裡呈現的「悔」,讓讀者感到十分好奇,是什麼呢,期待下文鋪敘。
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一下午,課室裡鴉雀無聲,每一位同學都在緊張地盯著教室門口,我也不例外,因為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今天是王老師發回年中考試的成績的日子。
點評:原本炎熱的天氣會給讀者帶來燥熱感,但此時作者卻用了「鴉雀無聲」代表現場環境,加大了發布成績的冷酷。對比手法,讓「冷」的效果更佳突出,很棒。如果表達更加明確,環境描寫的作用更有表達效果,老師修改:
那是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一下午,我坐在教室裡任憑汗水往下滴,心裡卻感到陣陣發冷。課室裡鴉雀無聲,每一位同學都在緊張地盯著教室門口,一點噪音也不出——今天是王老師發回年中考試的成績的日子。
修改文裡,天氣與人的內心感受,無一不刻表現出緊密又獨立的關係。因為天氣熱,人應該也熱,會流汗,焦躁不安,但作者心裡卻發冷,教室裡雅雀無聲,這些都是反常現象,為什麼?太緊張了啊,跟發成績有關,成績的嚴重性超過了炎熱的天氣感受,所以,環境描寫的襯託作用也就起到影響心理、對比心理的效果。
噠!噠!噠!這時,高跟鞋的聲音在走廊上迴蕩。不久,王老師就進了教室,把一大疊的試卷放在桌上,用毫無表情的眼睛掃過教室。同學們的呼吸似乎變得更加清晰,連羽毛掉下來都能聽得到。「今年,你們的班級的成績是全年級平均分最高的。你們其中有一位同學考到了一百分。我把掌聲送給你們!」王老師祝賀道。我們一聽,鬆了一口氣,大聲的歡呼起來。當我們慶祝完了,老師開始發試卷了。同學們一個個地走上前領取各自的試卷。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了。
點評:集中一個段落,表達老師發布成績的經過。層段零落,導致整體結構都散,小主題更加不明確。本段布局可以更簡練些,畢竟我們是要寫「如何後悔」的重要心理反應,學會剪裁材料。老師修改:
噠!噠!噠!這高跟鞋的聲音在走廊上迴蕩。王老師平靜地踏進教室,溫和地說:「今年,你們班級的成績是全年級平均分最高的。其中有一位同學考到了一百分。我把掌聲送給你們!」王老師祝賀道。我們一聽,鬆了一口氣,大聲的歡呼起來。我似乎聽到外面的鳥兒又在嘰嘰喳喳地亂叫,太陽當空照,鳥兒對我笑,哈哈!然而,那個考了一百分的是誰呢,我暗暗嘀咕。
1、老師的修改,先把「面無表情」換做「平靜」,與後面的最高平均分保持溫和關係,「面無表情」往往是表達不太好的感覺。
2、「鬆了一口氣」與後面「歡呼」形成前後關聯,最好這時把剛才心理的「冷」用熱烈的氣氛烘乾,保持夏日那份獨屬的熱烈。
3、環境與心理活動的對比再次出現,體現出大家如釋重負的輕鬆和歡喜。
「然後,拿到一百分的同學...林楷星!」同學們一聽,立刻鼓起掌,大聲歡呼。我也欣喜若狂,連忙跑上前領取我的試卷,恨不得跑回家給父母看我的試卷。
點評:「連忙」一詞,表達了作者急不可待拿到成績的心情,動作顯得迅速。
當我回到了家,我丟下書包,就跑到自己的房間,把試卷擺在桌上,期待父母下班回到家。我見時間還早,便開始翻開試卷,看看題目。看著看著,我的眼神突然停留在一道題目。咦?為什麼我寫了99啊?不應該是9.9嗎?我心想。這時我才明白為什麼了:老師改錯了!
點評:從欣賞試卷到瑕疵,作者內心的不平衡開始了。
我的腦袋一時呆住了,耳邊也傳來了兩個不同的聲音。天使說:「你得要誠實,明天去學校跟老師講!」而魔鬼卻說:「不可以!你那樣做的話,那你得一百分就會不見了!別跟老師說!」我心情交雜,不知所措。要說,還不說呢?我為這件事想了很久,甚至想到頭痛。最後,我還是做出了決定:我拿出了一支原子筆,在兩個9的中間加了一個小點,就成了9.9,我便把試卷關上,放進了書包。
點評:作者內心的波動非常激烈,如果用難得得到一百分的真實感受來告訴大家,相信文章更加顯得情感真切。比如一百分對你有什麼意義,失去這個百分,你會失去哪些快樂。
舉例:父母給你獎勵,買你喜歡的某樣禮物,或準你幾天假跟同學郊遊;沒有滿分,你要繼續努力,寄託希望,然而希望太渺茫,不知道什麼時間才能實現,你感到不甘心。
有了真實又合情合理的感受,才有後面大膽修改答案的行為,這樣比較有邏輯。
第三天,當王老師把我們的試卷收上去時,我的手顫抖著把試卷輕輕的放到桌上,心裡暗暗的希望沒有人會找出問題。當老師檢查好全部的試卷,拿到辦公室後,我才鬆了一大口氣,但是我意識到了我的錯誤----我竟然欺騙了老師!這使得我感到後悔不已。我心裡想:如果我沒有欺騙老師,我現在會這麼後悔嗎?」
點評:結尾雖說有悔意,悔意來源不明顯。你都改了一百分,老師也沒發現,你應該慶幸自己伎倆成功才對啊,怎麼突生悔意?呵呵。我們要設計一個環節,讓你的悔意變得有意義,有依託。老師舉幾個小材料:
父母給你買了心怡的小飛機,或者帶你吃了麥當勞,你發覺這些東西越看越不舒服,因為它們是你的謊言和撒謊的行為換來的,你目中有刺,如鯁在喉,難以坦然欣賞,不能品味美味佳餚,因此,才頓生悔意,不受折磨,決心改正。
補充老師點撥的這部分環節,寫出自己的真正感受,為結尾做一個明白事理的理由依託。
總結一下全文:文章寫得比較完滿,心理活動及時表現出來,增加了一定的生動性,主題「悔」有一定表現。
提升高度,需要注意一個方面:
學會分清楚文章重點,把重點多進行描述,如文章裡你是如何感到後悔的原因和後悔的內心感受。區分開重點和次重點,我們就要對前面的等待、老師宣布以及自己欣賞的過程減少篇幅和細節,把筆力多集中到後面的悔意當中,給讀者真正一個作者剖析自我的真實畫面。
桃源老師寄語
鳴倫:
一年之後,你再次重返桃源老師課堂,看到你寫的作文,看到了你在寫作方面很大的進步:寫得很生動,很具體,突出細節。
這樣的進步,非常了不起。我也非常高興。作文寫得很生動、具體,也有不足,就是石頭老師指出的沒有分清文章的重點。
作文的重點是什麼?就在「改」和「悔」這兩個環節。
其實這兩個環節,你寫得很具體了,但為什麼沒有點評老師卻說你沒有突出重點呢?
是因為你前面髮捲的部分寫得太精彩了,衝淡了後面「改」和「悔」的內容,喧賓奪主了。
還記得「羅丹砍掉巴爾扎克塑像雙手」的故事嗎?就是因為塑像的雙手太生動了,太突出了,喧賓奪主,衝淡了巴爾扎克的精氣神。
因此,修改時,把髮捲部分稍微簡略些,不必如此詳細,而把筆力放在「改」和「悔」之處。作文中「改」寫得很好,不需要再添加,只需要在「悔」處再寫一些就行。即「
1.淡化略寫髮捲。
2.增加」悔「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