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宿豫:「6+」幫扶創新精準脫貧之路

2020-12-22 宿遷網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韓修存 陳山虎)「今年我們共爭取後方單位直接投入幫扶資金1158萬元,協調各類專項資金5886萬元,建設幫扶項目136個。所有掛鈎村居和低收入農戶鞏固了脫貧成果,聯繫的53個村居中目前已經有33個村居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12月10日上午,提起宿豫扶貧成果,江蘇省宿遷市委駐宿豫區幫扶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隊長張青如數家珍。2018年新一屆工作隊成立後,工作隊立足區情、做足加法,充分調動村黨組織、貧困群眾兩個積極性,深入發掘行業、社會兩個資源,用精準扶貧標準化這把「尺子」牢牢框住脫貧攻堅寶貴成果,用擔當作為、務實創新踩出了一條特色精準幫扶之路。

黨建+幫扶,引出脫貧攻堅「一往直前」的精氣神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為了給村兩委「補鈣壯骨」,工作隊臨時黨委開出「支部共建」藥方。53個幫扶單位黨組織與掛鈎村委會籤定協議,約定每月召開支委聯席會議、開展黨性錘鍊活動、組織學習先進經驗等共建任務清單。

曹集鄉冒店村原是「一窮二白三負債」的典型後進村,幫扶幹部梅瑞鬆通過「支部共建」講初心、談使命,苦口婆心幫助村居樹立脫貧攻堅決心信心,自掏腰包走南闖北精選扶貧項目。村組幹部深受感染,帶領群眾種金銀花,從剛開始的40畝發展到如今的3050畝,去年冒店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70萬元,「金銀花開金銀來」的共建願景結出了碩果。

志智+幫扶,喚出脫貧攻堅「一門心思」的主動性

工作隊持續開展「兩個遍訪」行動,對53個經濟薄弱村居遍訪,53名第一書記對5865戶貧困戶遍訪,通過常走訪、拉家常、話脫貧,與困難群眾心貼心交心、手挽手攜手,共同樹立「勤勞方能致富」的觀念。此外,開設「富兩袋」講堂,實施「授漁計劃」。

通過組織部門負責人駐點講透扶貧政策、聘請專家學者到田間地頭傳授種植養殖技能、邀請能人大戶交流發家致富秘訣、邀請文藝工作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匯演等各類宣教活動,教育引導困難群眾由「躺贏」變「愛拼才會贏」。

標準+幫扶,量出脫貧攻堅「一以貫之」的精準度

工作隊率先組建了扶貧標準化工作隊伍,明確了精準扶貧標準化工作責任體系,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推進、會辦、監督扶貧標準化工作。先後爭取仰化鎮荷藕、關廟鎮稻蝦等市級精準扶貧標準化試點項目6個,大興鎮瓜蔞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1個,助力宿豫成為全國第三批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農村可持續發展領域」試點單位。

2020年,宿豫區新建立2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4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通過驗收,1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在建,國家級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紮實推進。

流量+幫扶,創出脫貧攻堅「一網情深」的生命力

依託宿遷成熟電商資源,工作隊創新開展「流量扶貧」系列活動。

開展「流量扶貧村村行」,精準尋找特色產品,大興鎮興呱呱抽紙、保安鄉優質富硒秈米、丁嘴鎮古法金針菜等一大批產品脫穎而出。

組織「流量扶貧社區行」,精準尋找消費群體,既滿足社區居民低價購買正宗農產品的需求,又帶動拉高經濟薄弱村農產品的銷量。

實施「流量扶貧賣場行」,精準對接消費市場,讓特色農產品從「小農場」一步邁進「大市場」。

同時,工作隊還以自媒體培訓為切入點,組織「流量扶貧」自媒體培訓班、自媒體直播實訓、自媒體電商大賽等活動,引導更多傳統農村電商通過自媒體創作、網上直播等形式向社交電商、自媒體電商、內容電商轉變,讓越來越多的農戶成為網紅「帶貨」達人。

體育+幫扶,挖出脫貧攻堅「一湧而出」的新能量

為進一步挖掘行業扶貧資源,促進體育強國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工作隊積極與市體育局組織開展體育選材夏令營、迎國家扶貧日公益跑、「幸福大道」騎行、足球特色幼兒園援建、廣場舞音響設備捐贈等系列扶貧攻堅行動。

通過從「援建體育設施、開展體育教育、建設體育基地、組織大眾健身、舉辦體育賽事、監測村民體質、健身助殘就業、結對幫扶發展」8個方面發力,最大限度釋放體育行業扶貧的巨大力量。更為可喜的是,在體育扶貧示範引領下,科技扶貧、交通扶貧、水利扶貧等各類行業扶貧資源破土而出。

消費+幫扶,擰出脫貧攻堅「一呼百應」的凝聚力

工作隊堅持從優產品、擴渠道、促展銷入手,「三箭齊發」製造了特色農產品與廣大消費者「意料之中」的相遇,營造了「人人關心扶貧、人人支持扶貧」的濃厚氛圍。

優產品方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支持家庭農場、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做大做強瓜蔞、蓮藕、金針菜等特色產業。積極招引和培育農產品加工、包裝、銷售經營主體和農業龍頭企業,通過「一產接二連三」提升農產品的「內涵顏值」。

擴渠道方面,線上啟動「百名電商幫百村」「百企聯百村」活動、搭建「1017邀您一起」「3e商城」等電商扶貧平臺、建設「殘疾人網絡就業創業基地」電商孵化基地,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線下在萬達廣場、華東農貿市場等10個集貿市場、大型商超布局扶貧產品銷售專櫃20個,組織農產品對接等村企聯建活動超百次。

促展銷方面,舉辦國家「扶貧日」消費扶貧集中展銷活動、嗨在宿遷「宿有千香」龍蝦節,積極參展農展會、農博會等各類展會,讓第一書記為扶貧產品代言,聘請70餘名企業負責人擔任經濟薄弱村名譽村長,實施「百村百店」扶貧計劃,舉辦「百名電商幫百村」活動,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工會組織開展各種團購活動,推動特色農產品直供直銷機關、學校、國有企業食堂。目前已累計幫助銷售農產品5000餘萬元。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宿遷宿豫:「6+」幫扶創新精準脫貧之路
    所有掛鈎村居和低收入農戶鞏固了脫貧成果,聯繫的53個村居中目前已經有33個村居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12月10日上午,提起宿豫扶貧成果,江蘇省宿遷市委駐宿豫區幫扶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隊長張青如數家珍。
  • 宿遷宿豫區:幸福四重奏,融合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
    近年來,宿豫區堅持以推進農民集中居住為抓手,集聚資源、集合政策、系統謀劃,精心打造鄉村振興一號線,實現產業集聚、生態文明、富民強村、居住環境提升等多方共贏,探索出一條「優居強村興產富民」融合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新路徑,截至2019年底,該區基本實現低收入農戶17692戶54206人、44個經濟薄弱村脫貧達標,累計脫貧率100%。
  • 市婦聯赴南雄市珠璣鎮裡仁村調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定點幫扶工作
    在裡仁村,汪波召集鎮村幹部、村黨員群眾代表座談,與大家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等工作進行交流,研究探討下一步扶貧工作。裡仁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李凌向調研組一行作了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村幫扶工作匯報,欣喜地向大家介紹了裡仁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的成果,展現了裡仁村的新變化,新氣象。
  • 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宿遷宿豫激起網格化社會治理「一池活水」
    身穿藍馬甲,言語溫柔中又飽含堅定,手裡有時拿著喇叭、有時提著公文包、有時抱著一摞宣傳手冊……走在宿遷宿豫城鄉的每個社區,你隨時都有可能見到他們——網格員。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
  • 天津:精準發力結對幫扶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日前,天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於研究處理對天津市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從報告中可以看出,天津市認真研究落實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提出的意見建議,著力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持續精準發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全面打贏高質量小康社會攻堅戰。
  • 用心用情勇擔當 精準幫扶助脫貧
    始終注重理論學習 為了快速適應扶貧一線工作需要,當好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宣傳者」和「實踐者」,一方面,他注重強化對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的學習,通篇學、反覆學、跟進學,深入領會精準扶貧要義,認真掌握扶貧工作重點,並堅持學思結合、知行合一,撰寫心得體會30餘篇。
  • 選強派優打贏脫貧攻堅戰,創新幫扶爭做致富「領頭雁」
    近年來,宿州市委組織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把扶貧幹部隊伍建設作為精準脫貧、鍛鍊幹部、建強基層的重要抓手,突出機構創新、人才創新、管理創新、關愛激勵創新,選強派優脫貧攻堅「領頭雁」,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力支撐。
  • 中國大地保險創新「組合拳」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中國大地保險充分發揮金融優勢,在決戰衝刺中,走在前做表率,通過創新扶貧「組合拳」,積極開闢新路子,全力以赴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為進一步創新產業(300832)扶貧思路,12月1日,中國大地保險江蘇分公司聯合中國經濟信息社江蘇中心在江蘇漣水縣開展「『產業+金融』助力鞏固脫貧成果」主題調研活動,就如何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的新模式。與漣水縣政府進行充分探討交流。  除積極推進落地大地「防返貧」模式外,中國大地保險還創新扶貧「組合拳」,開闢扶貧新路子。
  • 脫貧攻堅後續幫扶任重而道遠
    (人民日報 12月22日)經過8年的持續努力,今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貧困縣已經全部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宣布脫貧摘帽,是否意味著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然而,當前的消除貧困標準僅是在國內消除「赤貧」。而真正落實到原有的貧困縣、鄉、戶,如何解決輸血、供血、造血功能的提升,仍是巨大的課題。
  • 《脫貧攻堅 我們在行動》| 船山:精準下好脫貧攻堅「收官棋」
    如何精準下好脫貧攻堅「收官棋」?船山區聚焦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精準開展駐村幫扶、精準實施退出脫貧「三精準」,讓脫貧質量更高、成色更足。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船山區紮實開展貧困數據動態調整,建立貧困人口動態調整月監測機制,每季度集中開展貧困對象數據質量動態管理,做到系統數據、實際情況、《扶貧手冊》、幫扶明白卡信息「四個一致」。截至9月底,全區最終鎖定建檔立卡貧困戶6876戶17327人。
  • 尹建敏:產業幫扶助力東鄉縣脫貧
    尹建敏的公司在蘭州,在深入了解東鄉縣後,她把公司的產業鏈做到了這裡,並結對幫扶東鄉縣的5個國家掛牌督戰貧困村,在東鄉縣開展產業扶貧。「下定決心了,就要動起來,就要見成效。」尹建敏說。東鄉縣扶貧任務重、自然條件差,尹建敏和她的扶貧團隊有針對性地制定了精準扶貧方案。甘肅省人大代表尹建敏(右二)在和貧困戶交流養羊情況。
  • 第五屆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掃描
    在實施過程中,電子科技大學開展平臺建設「數據連接計劃」,協調農業發展規劃,摸清貧窮「病根」,精準施策「對症下藥」,找準致富「路子」,精準布局「小步快走」;開展農畜產品「精益生產計劃」,開放農業生產數據,提升質量,建立產品「口碑效應」;開展科技興農「綠水青山計劃」,進行綠色農業發展實踐,屏除「破壞式」發展,創新脫貧扶貧新路徑,推進「保護型」建設,樹立現代農業新標準;開展產業鏈條「上下貫通計劃
  • 【助力全面小康】致公黨黨員洪文英:農業科技幫扶助力黔東南脫貧攻堅
    在東西協作同心築夢的過程中,推動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必須抓住產業發展這個關鍵,傳統與現代攜手,繼承與創新交融,以精準脫貧契合「高質量發展」。傳承與創新並重 精準和特色共進去年7月至8月,我作為杭州農業技術幫扶隊隊長,赴黔東南州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對口幫扶工作,主要幫扶地區為黎平縣。
  • 精準扶貧不止步 幫扶路上情意濃
    自開展金融扶貧工作以來,華夏銀行太原分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山西省委省政府、上級監管部門及總行金融扶貧工作的安排部署,將金融扶貧工作作為政治工程、責任工程來抓,按照山西省脫貧攻堅要求及目標任務,以駐村幫扶、扶貧小額信貸支持、黨員幹部結對幫扶、金融服務為抓手,紮實推進金融扶貧各項工作,為助推山西省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精準扶貧成果以及為下一步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策略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 雲南:堅持精準方略,實現千年脫貧夢想
    阮成發強調,通過這幾年的生動實踐,當地人民深深地體會到,精準方略是雲南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的關鍵所在,是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制勝法寶。——始終堅持目標標準。按照退出標準,雲南省逐人逐戶「五查五看三評四定」,做到了對貧困對象精準識別、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始終堅持精準幫扶。
  • 再現「人民解放戰爭第一役」專題性紀錄片《宿北大戰》在宿豫開拍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王菁)「我們團隊將精心製作,該片一定能夠成為弘揚宿豫紅色文化、展示宿豫革命精神的一部精品力作……」12月1日上午,中央電視臺農影融媒體中心主任趙永勤,在介紹《宿北大戰》紀錄片拍攝製作計劃時信心滿滿地道。
  • 恆逸百億級項目宿遷逸達新材料二期開工
    宿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史志軍,副市長曹秀明,市政府秘書長閆輝,宿豫區委書記、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海紅以及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恆逸石化副董事長方賢水、副總裁趙東華、投資管理部總經理羅丹,宿遷逸達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樹峰等公司領導出席開工儀式。
  • 安徽界首市蘆村鎮精準脫貧機制助力脫貧攻堅
    2014年建檔立卡時,蘆村鎮全鎮貧困人口1551戶,3732人,貧困發生率11.2%,貧困村3個,貧困發生率高,脫貧任務重,脫貧難度大。系統現有貧困人口1346戶3011人,其中已脫貧戶1341戶,2986人,未脫貧5戶,25人,貧困發生率0.003%。
  • 教育幫扶「南山模式」碩果纍纍 南山區教育精準幫扶總結大會在廣西...
    96所,惠及三地中小學幼兒園近30%的教師、53%的學生,有力提升了當地的教育教學質量,為三地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南山教育力量,共享改革開放的教育紅利,打造出教育精準幫扶的「南山模式」。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南山區教育精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此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總結南山區與田陽區、德保縣、連平縣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和跨區域教育聯盟工作成果。
  • 王軍深入秦安縣調研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等工作
    11月22日,天水市委副書記王軍深入秦安縣就全縣「大走訪、回頭看」活動開展,精準扶貧、脫貧驗收、危房改造等工作進行實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