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宿遷宿豫激起網格化社會治理「一池活水」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您好,我是社區的網格員,請您把家門口的雜物清理一下,文明城市常態長效建設需要咱們共同參與!」

「朱大爺,您看看這本居民防範詐騙宣傳手冊,上頭講的東西可有用了,您一定要記在心裡!」

「王阿姨張阿姨,你們倆別再吵了,都各讓一步吧!」

身穿藍馬甲,言語溫柔中又飽含堅定,手裡有時拿著喇叭、有時提著公文包、有時抱著一摞宣傳手冊……走在宿遷宿豫城鄉的每個社區,你隨時都有可能見到他們——網格員。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夯實基層社會治理基礎。近年來,宿遷市宿豫區緊緊圍繞「宿豫特色、宿遷樣板、江蘇一流」目標,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網格化社會治理的決策部署,結合區情實際,創新實施「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

堅持「一個核心」,鍛造社會治理「強引擎」。黨的建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在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中,宿豫區牢牢堅持「黨建+網格化」思路,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充分發揮黨組織對網格化治理的牽頭抓總、龍頭帶動作用。該區按照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架構,對組織體系進行合理劃分。村(社區)層面,由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網格長,依託社區黨委、村黨支部設立網格治理崗,在網格長統一領導下,安排1名村(社區)領導幹部專職負責網格治理崗工作;網格層面,堅持「支部建在網格上」這一原則,結合「在職黨員進社區」「雙結雙聯」等活動,將工作、生活在網格的黨員全部納入網格;樓棟片區層面,深入推動「黨員樓棟長」制度落實,每個網格按照每20戶到30戶標準配備一名樓棟長,進一步延伸基層社會治理鏈條,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抓好「兩支隊伍」,打造基層服務「生力軍」。網格員是實現網格化治理的關鍵,宿豫區通過「三個到位」,抓實抓好專職網格員和兼職網格員這兩支隊伍,為提升網格化治理水平打造先鋒隊、注入新動能。

「首先是人員保障到位。」宿豫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宿豫區將網格劃分為城市和農村兩塊,城市網格按照招錄一批、轉任一批、整合一批的要求,100%配備專職網格員,農村網格以村(社區)幹部、黨員代表、志願者等兼職網格員為主,參照城市社區幹部轉任、整合、招聘做法,有計劃提高專職網格員配備比例。在財政保障到位和培訓管理到位方面,宿豫區把網格專兼職人員工資報酬、辦公經費等納入財政預算,區、鄉按照1:1標準拿出300萬元,在全市率先建立覆蓋全部網格、每月500元的網格績效考核資金,充分激發和調動網格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並通過組織培訓班、巡迴課堂等形式,定期開展網格員培訓,不斷提高網格員工作能力。

「在做好『三個到位』的同時,宿豫區還注重發揮典型激勵作用,由鄉鎮(街道)進行遴選,每月推送1名『網格之星』。」宿豫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全區按季度評選「網格標兵」,並在年度評選「最美網格員」,爭取更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

建立「三大機制」,把好創新發展「方向盤」。工作推進的快與慢、到位與否,與是否具備完善高效的推進機制息息相關。宿豫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研究制定了「網格化+」三大工作機制,用心、盡心繪製出了一幅網格化工作「施工藍圖」。

堅持網格化+聯動,整合政府力量、社會資源,堅持每周例會制度,統籌面上情況、協商解決問題、發出聯動指令、按時處置反饋,確保所有問題都能夠按照聯動機制有條不紊處理。堅持網格化+清單,結合上級部署安排、黨委政府重點任務和網格日常工作事項,梳理出9大類67項網格員總任務清單,真正將網格員工作任務清單化、規範化、制度化,方便網格員落實執行。堅持網格化+考核,聚焦高質量考核「網格規範達標率」指標,將完成情況與年度綜合考核、評先評優直接掛鈎,把壓力層層傳導下去,確保各項工作都能夠落到實處。

搭建「四級平臺」,構建高效聯動「綜合體」。走進宿豫區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碩大的電子屏幕上不時更新著收集到的數據,一條條信息、一個個紅點,編織出了一張覆蓋宿豫全區的「線上網格」。

下相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順河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新莊鎮杉荷園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一個個功能完善、設施齊全的鄉鎮(街道)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構建起了橫跨宿豫城鄉的「線下網格」。

「我們始終堅持線下和線上並重,統籌推進區、鄉、村三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和網格化信息平臺建設。」宿豫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區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負責整合綜治等力量,統籌全區面上網格化工作資源,對納入網格工作的事項嚴格審核把關;鄉級和村級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按照『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的模式建設,硬體配備、人員培訓、實際應用等要求全面落實;網格化信息平臺可以優化整合各類信息數據、功能模塊的對接聯通,健全完善信息收集、處置、反饋閉環機制。」

圍繞「五項重點」,扛起服務大局「新擔當」。「您好,我們是社區的網格員,現在正在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信息登記工作,請您支持配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於今年的11月1日零時起正式啟動,700多萬名普查人員走入千家萬戶,逐人逐項登記普查信息。在宿豫區,除了專職的人口普查人員外,還有400餘名網格員「變身」普查員。

不僅僅是支持人口普查工作開展,提供便民服務、開展治安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走訪重點人員、落實疫情防控……網格員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在他們的付出下,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得以完全激活。

網格員們積極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群防群治阻擊戰,全力開展宣傳、排查、調解、值守、代辦等工作,累計走訪居民7萬餘戶,走訪營業場所1000餘個,發放防疫宣傳冊10萬本,排查並上報重點人員400人,協助化解疫情相關矛盾糾紛180餘起。

在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上,截至目前,全區網格員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688件,有效防止了小糾紛激化成大隱患,真正做到了大部分事項解決在網格,大部分矛盾化解在網格。自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開展以來,在104名專職網格員和395名兼職網格員的努力下,宿豫區13個鄉鎮街道、499個網格實現正常運轉,全區沒有發生重大有影響的社會治安和安全問題,網格化治理成效初步凸顯。(吳亞非 孫小青 趙璐瑤)

相關焦點

  • 「網格化管理」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插上創新之翼
    雲南網訊(通訊員 胡建斌)網格化管理是近年來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創新治理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網格化管理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時代下如何通過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使其向著更加完善、更加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是值得思考的。  創新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要實現網格化管理的精細化。
  • 宿遷宿豫:「6+」幫扶創新精準脫貧之路
    所有掛鈎村居和低收入農戶鞏固了脫貧成果,聯繫的53個村居中目前已經有33個村居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12月10日上午,提起宿豫扶貧成果,江蘇省宿遷市委駐宿豫區幫扶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隊長張青如數家珍。
  • 基層工作|三棟鎮立足「為民服務」 深入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
    為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實現「網格融入工作、網格融入生活、網格融入民生」的目標 ,三棟鎮在區委政法委的牽頭支持和幫助下,以沙澳村和新興社區為試點,積極探索網格化工作方法,充分發揮網格化平臺作用,結合工作實際,開展教育宣傳,基於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宿遷宿豫:「6+」幫扶創新精準脫貧之路
    所有掛鈎村居和低收入農戶鞏固了脫貧成果,聯繫的53個村居中目前已經有33個村居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12月10日上午,提起宿豫扶貧成果,江蘇省宿遷市委駐宿豫區幫扶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隊長張青如數家珍。
  • 鄭州:抓實「一二三四五」目標路徑
    全市廣大幹部群眾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決策部署,永葆「領」的擔當、「創」的精神、「闖」的勁頭,抓實「一二三四五」目標路徑,從九大方面入手,持續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在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新徵程上奮勇爭先、更加出彩。
  • 泗陽縣聯合辦班 依法推進民族宗教「三四五」工作法落細落實
    為進一步提升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能力和水平,努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統戰幹部隊伍,12月3-4日,泗陽縣統戰、組織、黨校等部門在縣委黨校聯合舉辦全縣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培訓班,各鄉鎮(街道、場)統戰委員(分管領導)、民宗辦主任、民族宗教執法工作人員及統戰全體工作人員參加培訓。
  • 「一二三四五」,讀懂「十四五」
    「一二三四五」,讀懂「十四五」 2020-12-22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周寧: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共享平安幸福生活
    新理念 解鎖社會治理新模式周寧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湯健介紹,依託縣綜治中心,整合各方資源,積極探索「網格化+」新路子,通過「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進行信息收集、傳送、研判、反饋等,同時,把人民法院司法送達工作納入平安建設(綜治工作)網格化服務管理考核體系,選聘9個鄉鎮148名綜治網格員為法院執行聯絡員,形成「小網格」橫向到邊
  • 一圖讀懂丨「一二三四五」讀懂「十四五」
    一圖讀懂丨「一二三四五」讀懂「十四五」 2020-11-30 18: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浙江日報整版丨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數位化+網格化」打通社會治理...
    社區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如何夯實基層治理,讓「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鎮街」,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金華開發區」)通過數字賦能,把網際網路和網格化治理有效連接,創新探索「金開通+微網格」社會「微智治」模式,構建「一張網、全覆蓋、無死角」的管理新格局,實現基層治理的精準化、智慧化、便民化。
  • 青海海東「十大工程」全面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移風易俗是海東市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典型經驗。「作為全國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今年海東實全面啟動試點工作,實施『十大工程』,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完善社會治理機制,優化社會治理布局,夯實社會治理基礎,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海東。」海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伯林說。
  • 「一二三四五」!張維為五分鐘分享五中全會精神
    最近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引來整個世界的關注。不久前,年輕人喜歡的嗶哩嗶哩網站問張教授,能不能用五分鐘時間給B站的網友分享一下五中全會的精神。這個挑戰不小,因為時間太短,但張教授琢磨了一下,覺得也可以嘗試談一些東西。張教授將會議精神概括為「一二三四五」。
  • 恆逸百億級項目宿遷逸達新材料二期開工
    新材料二期項目在江蘇省宿遷市高新區正式開工,該項目是去年落戶宿遷的四個百億級項目之一,將為宿遷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宿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愛軍,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史志軍,副市長曹秀明,市政府秘書長閆輝,宿豫區委書記、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海紅以及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恆逸石化副董事長方賢水、副總裁趙東華、投資管理部總經理羅丹,宿遷逸達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樹峰等公司領導出席開工儀式。
  • 成都市新津區:多舉措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民主與法制網四川訊(記者 黎志飛□袁星婕)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和支撐。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環節。近年來,成都市新津區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政法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著力在基層社會治理、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等落地落實、實戰實效的體制機制創新上進行積極探索,不斷增強轄區居民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 宿遷有招
    比如市人大制定《宿遷市古黃河馬陵河西民便河水環境保護條例》,進一步強化古黃河、馬陵河、西民便河水環境保護;市政協創新開展「鄉賢護碧水」活動,選聘鎮村義務護水員5130名,對全市近1萬餘處小河、小塘等小水體實施看護管理,解決河湖管護「最後一公裡」。同時,聘請企業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激發市場主體的社會責任感。
  • 新疆阿勒泰創新完善「五治融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 以「政治」促善治,各縣(市)推行「黨支部+網格化管理」,推動資源、力量、服務向網格延伸,以「小網格」推動社區大治理,著力構建「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全面融合」的基層治理工作新格局,打通市域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通過搭建覆蓋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矛盾調處遠程視頻服務系統,實現「窗口化」「一站式」服務,專業資源雲端共享,矛盾化解法律服務
  • 「一池活水」!南郵的黨建思政「生機勃勃」
    「一池活水」涵養人才健康成長。「一流學科群所在的3個學院年輕幹部佔比66.7%;通信、電光微、計算機3大工科學院院長全部為40歲左右的年輕幹部,其中2位是80後。」聽著這樣的介紹,不久前參加南郵海內外青年學者論壇的青年俊才們感到學校「生機勃勃」。
  • 再現「人民解放戰爭第一役」專題性紀錄片《宿北大戰》在宿豫開拍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王菁)「我們團隊將精心製作,該片一定能夠成為弘揚宿豫紅色文化、展示宿豫革命精神的一部精品力作……」12月1日上午,中央電視臺農影融媒體中心主任趙永勤,在介紹《宿北大戰》紀錄片拍攝製作計劃時信心滿滿地道。
  • 城中村治理成「名片」 深圳福田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近年來,福田區堅持以智慧為引領的多元化發展模式和經營方式,消除各類安全隱患,規範出租屋和人口管理,完善配套公共服務,健全市容環境保障體系,創新管理服務機制,走出一條「局部改造、整體提升、融合發展」的城中村轉型之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 探索「巾幗紅鄰長」,為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注入「她力量」
    今年以來,長興縣婦聯圍繞深度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聚焦家庭所需,聚力婦聯所能,找準女性參與基層治理突破口,創新開展「巾幗紅鄰長」工作,通過運用「1234」工作法,即組建一支隊伍、推進兩項服務、建立三張清單、開展「四微」行動,積極探索婦聯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