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政治」促善治,各縣(市)推行「黨支部+網格化管理」,推動資源、力量、服務向網格延伸,以「小網格」推動社區大治理,著力構建「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全面融合」的基層治理工作新格局,打通市域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 通過搭建覆蓋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矛盾調處遠程視頻服務系統,實現「窗口化」「一站式」服務,專業資源雲端共享,矛盾化解法律服務「零距離」,成為24小時不打烊的化解中心
● 智慧小區建設讓居民享受到了「智慧紅利」,阿勒泰地區智慧小區建設,實現了社區治理更加智能專業、城市安全管理更加科學精細、居民的生活與工作更加安全便捷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張 蕾 齊琪
以維護穩定工作為基礎,堅持政治引領,提升市域防控風險水平;構建基層治理「小微權力」監督體系,持續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運用法治思維破解難題,探索建立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機制;發揮德治教化作用,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體系;發揮群眾自治主體作用,探索城鎮基層黨建制度體系領航工程,出臺「新時代鄉賢」工作機制;釋放現代科技最大效能,圍繞服務旅遊發展實施「智慧雪都」工程……
今年以來,新疆阿勒泰地區創新完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形成了鮮明的阿勒泰治理特色。
政治引領 凝聚市域治理合力
「以前小區沒有劃停車位,車輛到處亂停,現在停車位、小腳丫都劃好了,解決了因人、車造成的矛盾糾紛。」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阿克齊鎮長白山社區胡楊小區第一網格黨支部書記李連忠對《法治日報》記者說。
今年5月初,胡楊小區通過「小網格」推動社區「大治理」工作機制,協調轄區組織解決了該小區沒有停車位的難題。
推行「黨支部+網格化管理」,以黨組織為核心整合網格資源;探索「群眾點單+社區派單+單位接單+黨員領單」工作機制,構建起社區「黨建聯盟」;推進街道(鎮)「賦權增能」,在社區統一設立「兩委三中心」。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以「政治」促善治,各縣(市)推行「黨支部+網格化管理」,推動資源、力量、服務向網格延伸,以「小網格」推動社區「大治理」,著力構建「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全面融合」的基層治理工作新格局,打通市域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我家下水道堵塞,新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將此『單』派到了住建局,住建局很快安排人員上門疏通了下水道。」說起「城鎮派單、部門接單」工作機制,富蘊縣庫額爾齊斯鎮新新社區居民賽力克連連點讚。
「現在我們有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住建局、司法局等22家單位進社區參與共駐共建工作,有效解決了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新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孫莎莎說,有了共建單位的協助,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了。
用黨建「金鑰匙」破解市域治理的「老大難」。據統計,7月以來,阿勒泰地區依託242個網格黨支部,吸收4100名社區民警、群眾骨幹、物業聯絡員等擔任網格員,開展矛盾糾紛化解、生活物資代購等服務2.1萬次。依託黨群服務中心(站點),整合黨建、民政、環保等12個部門管理服務事項,實現「一站式服務」「一門式辦理」。設立小區說事點、聯戶議事點等350個,採取民主協商、集體決策的辦法,解決群眾困難訴求5680件,調解各類矛盾糾紛3668件,讓小區變成了「幸福裡」。
法治保障 提升獲得感安全感
「律師進企業公益『法治體檢』,法官定期來企業普法,一系列法律服務給企業營造了優質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近日,新疆阿勒泰市某企業負責人周某高興地說。
在城市,民營經濟和「鄰家法律服務」實現私人訂製;在農村,以法治建村、平安美村,打造鄉村治理示範村。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以「法律服務+法治保障」著力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
阿勒泰市行政服務大廳導服巴哈提古麗·努哈爾孜告訴《法治日報》記者:「大廳內一共有46家職能部門,從交水電費等生活服務到辦證、法律服務等,老百姓只需跑一次。」
據了解,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政法部門聚合力,通過律師為企業「法治體檢」、法官送法進企業、檢察院設立民營企業服務窗口等載體,為企業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勤洗手、多通風、出門一定要戴口罩……」9月22日,在青河縣阿熱勒鎮布河壩村,該鎮「冬不拉小分隊」的成員們以說唱形式為村民們普及防疫知識。
「冬不拉小分隊」送法、村「法律顧問」全覆蓋、四級「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截至目前,阿勒泰地區共有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室、聯繫點1119個,縣(市)、鄉鎮(街道)、村(居)覆蓋率達100%。其中縣(市)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7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62個,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535個,在515個便民警務站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務聯繫點。
阿勒泰地區司法局黨組書記王軍說:「無論農村還是城市,老百姓在家門口都能享受到『鄰家法律服務圈』的服務。」
同時,該地區各縣市通過搭建覆蓋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矛盾調處遠程視頻服務系統,實現「窗口化」「一站式」服務,專業資源雲端共享,矛盾化解法律服務「零距離」,成為24小時不打烊的化解中心。據悉,該中心還將與公、檢、法、司、便民警務站、行業部門互聯互通,嵌入行政執法投訴監督平臺、農民工欠薪救助綠色通道等,實現公共法律服務「一點通辦」。
德治先導 樹立新風弘揚正氣
「你好,給我兌一袋洗衣粉。」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齊巴爾鎮齊巴爾村村民巴合古麗用積分到該村「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
阿勒泰地區通過「積分制」「紅黑榜」「融文化」的實踐路徑,激發全民參與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讓市域社會和諧穩定始終處在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
每周五是齊巴爾村的環境衛生日,村委會幹部和村裡的平安志願者組成環衛檢查小組,到村民家檢查衛生。
巴合古麗家的院子掃得乾乾淨淨,室內更是窗明几淨,按照《村規民約》,巴合古麗家衛生清潔到位,加3分。
目前,在阿勒泰地區,各縣市探索在農村推行積分制管理,激發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內生動力。
今年,青河縣在鄉村實行「紅黑榜」管理機制,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相結合,開啟鄉村治理新模式。據悉,「紅黑榜」每月公示一次。「紅榜」聚集正能量,對村裡孝老敬親、鄰裡和睦、庭院整潔、勤勞致富、扶貧脫貧等正面典型進行宣傳;「黑榜」鞭策反面典型,對村裡不贍養老人、不講衛生、大操大辦、賭博敗家、酗酒家暴等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
目前,在阿勒泰地區,「紅黑榜」管理機制已延伸到餐飲業、交通運輸業、城市環境衛生等多個行業,由「紅黑榜」樹立的文明新風正在影響著每一個人。
「十一假期,我們村每天都有文化活動,村民、遊客都紛紛參與,熱鬧極了。」9月22日,阿勒泰市紅墩鎮薩爾喀木斯村黨支部書記朱建忠說。「十一」期間,薩爾喀木斯村文明實踐站的志願者們吹拉彈唱,奏響了文明和諧的鄉村樂章。
自治夯基 激發社會治理活力
「劉大哥,你給我評評理,老陳家的羊跑進我家菜地亂踩……」近日,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杜來提鄉杜來提村村民找到平安志願者劉愛民為其解決糾紛。
阿勒泰地區不斷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創新基層自治的實現形式和載體,調動社會主體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積極性。
在杜來提村,大到安全、環境、治安,小到鄰裡糾紛、家長裡短,村民們都習慣找像劉愛民這樣的平安志願者解決。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發揮群眾自治作用,以相鄰的十餘戶居民為單位,推選出一名平安志願者,帶領大家保平安、促增收、謀發展。如今,一支由15363人組成的平安志願者隊伍,已成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神經末梢」,構建起無縫連接的治理網。
趙豔琳是阿勒泰市金山路社區平安志願者。每周她都會到居民家走訪,宣傳政策法規、收集居民困難訴求,只要是居民的事她都及時聯繫社區解決。
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委將兩萬餘名在職黨員幹部分配至小區,選派3396名在職黨員到所在小區擔任平安志願者,構建以在職黨員為主體的「網格長+平安志願者」小區管理模式。同時,該地區還組建黨員先鋒隊650支,帶動平安志願者為居民辦實事辦好事2.2萬件次,通過居民自治提升了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誰家有個家長裡短的事都到『老楊說事點』,找老楊解決。」9月21日,家住富蘊縣幸福路社區金鑫小區2號樓一單元的李秀林說。
幾天前,李秀林家的客廳燈壞了,他打電話向老楊求助。很快,該社區第二黨支部退休黨員趙立軍上門服務,不到10分鐘便修好了燈。
幸福路社區「老楊說事點」是以該社區老黨員楊言誠的名字命名的個人品牌調解室。去年以來,阿勒泰地區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了富蘊縣「老楊說事點」、福海縣「小朱說事點」、哈巴河縣「老李說事點」等一批以個人命名的「說事點」。「說事點」負責人有人民調解員、民警,居民將遇到的煩心事,通過「嘮家常」的形式反映到「說事點」,通過「說事點」負責人和社區工作人員耐心細緻調解,矛盾解決了,心氣也順了。
今年年初,福海縣委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協同共治」理念,整合平安守護、愛心幫扶、志願服務、社工服務等自治組織優勢資源,推行「前臺統一受理,後臺分流轉辦」的門店式服務模式,成立基層組織自治「驛站聯盟」,為民辦好事、辦實事。
6月初,「驛站聯盟」在福海縣福海鎮永安路社區團結路一處臨街門面房正式運營。「驛站聯盟」自運營以來,累計開展各類便民服務活動74場次,解決各類群眾訴求37餘件,為民辦實事、辦好事200多件。
智治支撐 提升智慧政務水平
「以前,駕駛證丟了還要專門去車管所,取號、排隊,辦個證得花半天時間。現在,在阿勒泰市行政服務大廳自助車管一體機上,5分鐘不到就辦好了。」新疆阿勒泰市市民劉海說。
從「智慧政務」「智慧小區」到「智慧旅遊」……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以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為宗旨,以「重實體化運行、保民生服務」為目標,以「融機構、融數據、融資源」為理念,以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為抓手,以現代科技為支撐,探索符合時代特徵、滿足人民期盼、體現阿勒泰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模式。
「目前,醫保、社保、市場監督、不動產所涉及的交易、登記(含繳稅)等51項高頻事項,已全部進駐行政服務中心政務大廳,90%以上業務實現了『最多跑一次』。」阿勒泰市行政服務中心主任周紅梅說。
群眾少跑腿甚至足不出戶就能辦業務,企業得到優質服務專注發展,得益於阿勒泰市加快對政府綜合服務平臺(政務雲平臺)資料庫建設、整合部門數據通道並持續不斷優化升級。
《法治日報》記者在阿勒泰市、哈巴河縣、富蘊縣行政服務中心看到,中心還將「服務觸角」向移動終端延伸,整合新疆稅務、公安交管12123等進駐政務服務平臺,滿足群眾不同需求,實現了「一機在手,辦事無憂」。各縣市行政服務中心持續拓寬服務範圍,目前電子醫保憑證已實現異地就醫,菸草專賣實現跨省一網通辦,工商登記實現全國證照互認。
「3號樓2單元劉叔家的煙感探測器報警,請附近人員迅速查看。」9月17日,布爾津縣額河社區津東新城小區指揮室收到一住戶家中煙感探測器發出的警報聲,迅速組織人前往查看。
額河社區總面積1.2平方公裡,有3個居民小區。小區大門口都有智慧人車系統,為社區安全提供無形屏障。小區出入口安裝的無接觸測溫通道,可以自動監測人員體溫,一旦發現疑似發熱人員,會自動報警並記錄相關數據。
《法治日報》記者在津東新城小區看到,為解決「高空拋物」這一社區治理的難點,樓宇下方安裝了從下往上仰拍的高清探頭,一旦有高空拋物行為,可追根溯源,拍攝系統將數據回傳至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城市大腦」會將接收到的情況立即反饋至執法部門,用技術為小區治理難題提供解決方案。
智慧小區建設讓居民享受到了「智慧紅利」,阿勒泰地區智慧小區建設,實現了社區治理更加智能專業、城市安全管理更加科學精細、居民的生活與工作更加安全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