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相信國內父母關於孩子教育,多走的是這條路:孩子上幼兒園前,關注孩子的吃飯身高體重,還有早教班;孩子上幼兒園後,開始考慮給娃報什麼興趣班,男孩跆拳道女孩學舞蹈這是必備;等孩子上了小學,學習就成了主色調,不管是娃幼升小,還是小升初、初升高,一條學習之路走到底。尤其是當學習成為孩子成長中的重點後,不少家長隨著孩子的學習成績或憂或喜,為的就是孩子學習好了,以後才會有出息。
但多數家長不知道的是,讓孩子以後受益乃至一生受益的,並非全部是學習成績。孩子上小學後,除了學習,家長還要重視以下事,會讓娃受益一生。
讓孩子愛上一兩項運動,從而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對孩子的好處有很多,可能在國內很多父母並不重視運動,因為自身便是深宅分子,沒有運動習慣。孩子受到薰陶,自然而然也不會對運動有多大興趣。但你知道國外孩子們每天運動量有多少嗎?
據一位移居國外的朋友說,她家娃每天課餘運動四小時之久,雖然秒殺國內孩子的運動量,但跟國外孩子比,還只是處於中下等。
國外為什麼如此重視運動,尤其是國外學校,為什麼如此強調運動的重要性,自然是因為,運動對孩子的好處可不止一點點。
首先是對孩子身體方面的影響。運動能夠強壯體格、促進身體機能,讓孩子少生病,這個好處不用說家長也知道。
其次是對孩子性格的塑造。聽當老師的朋友說,如今的孩子跟以前比,不僅身體素質差很多,也嬌氣許多,抗挫力很差,一句重話都說不得。
想要改變孩子膽怯、嬌氣和抗挫力差的性格,運動是首選。運動過程中難免會遭遇身體上的苦累,在團隊運動中還會因失敗而氣餒,但這是對孩子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鍛鍊。
此外,籃球、足球等團隊運動項目還能培養孩子遵守遊戲規則、與他人合作共贏等軟實力,增強與人相處的能力。
運動對孩子的學習也不無裨益。如今孩子課業繁重,身心都面臨巨大壓力。運動可釋放讓身體和心理變輕鬆的多巴胺,幫助孩子緩解壓力。此外,每天堅持一小時以上的戶外運動,可讓孩子身體各器官反應更靈敏,從而幫助塑造大腦,讓大腦變得更聰明,專注力會更強。這在無形中促進了孩子的學習。
因此,孩子上小學後,家長可讓孩子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此外也可自己給孩子選一項有益於他長期發展的運動,可兼顧個人運動(跑步、跳繩、輪滑等)和團體運動(籃球、足球、排球等)。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習慣
國人重視孩子學習,卻不重視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常見的現象是,很多大學畢業幾年的父母,面對網上很多不實傳言,尤其是育兒謠言,依然一信一個準。若孩子能從小就有獨立思考能力,他必能脫離窠臼,遵從自己內心,將來成就一番事業。
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習慣,就需要家長在家實施民主作風,孩子有不同意見不要打壓,同時針對家庭事務,可適當召開家庭會議,讓孩子多發表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