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爆炸後日本是怎樣的?最著名照片:男孩背已死弟弟去火葬場

2020-12-17 騰訊網

1945年,日本敗局已定。但日軍在衝繩等地瘋狂抵抗,導致大量同盟軍傷亡。此前,日本拒絕接受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發表的《波茨坦公告》。為了保護同盟軍,儘快結束這場戰爭,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總統和軍方高層決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彈。

8月6日和9日,美軍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擲了原子彈。廣島的原子彈在距離地面600米處爆炸,閃光、聲波和蘑菇狀煙雲之後,火海和濃煙籠罩了整個城市,六萬幢房屋被摧毀。 這兩枚原子彈,導致日本大量軍民傷亡。爆炸現場到底有多慘烈?美國一位叫喬·奧唐納的攝影記者拍攝的一張照片,記錄下了當時日本人的狀態。

從1945年9月開始,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官方攝影記者奧唐納花了七個月的時間走遍日本西部,用照相機記錄了原子彈爆炸過後的日本。他在長崎一座小山頂拍攝時,一群帶著白色面具的男人出現了,他們將推車上的屍體,一一放入燃燒的石灰洞裡。

突然,一位10歲左右的小男孩走了過來。小男孩的背上,背著一個嬰兒。他赤著雙腳,神情嚴肅。而他背後的嬰兒,似乎有些異樣,嬰兒的小腦袋向後傾斜,好像快睡著了。小男孩挺直腰背,在石灰洞旁邊站立了十分鐘左右,戴著白色面具的人才走進他。然後,男人慢慢解開了小男孩身上的繩子。這時,奧唐納才意識到嬰兒已經去往了天堂。

小男孩沒有立即離開,而是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凝視著火焰,嘴唇已經被他咬出血來。當火焰熄滅後,小男孩才默默離開火葬場。奧唐納用鏡頭記錄下了這位小男孩送已經死亡的弟弟到火葬場的畫面。

這張照片一問世,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因為這是一張令人難忘的照片,小男孩僵硬而不甘的神情以及站姿,很明顯帶著日本全民軍事化的烙印。二戰期間,日本可是有兒童軍的。小男孩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戰敗國民的形象。

或許有人說小男孩是可憐的、無辜的、值得人同情的,承擔了他這個年紀不該承擔的責任。但是,有沒有想過二戰時期的中國、朝鮮等國家,有成千上萬的這樣的小男孩。日軍犯下的罪行,遠比這張照片更讓人心碎!他們更無辜,更值得人同情!

相關焦點

  • 難忘的照片:原子彈爆炸後,一日本小男孩背著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場
    日本嘗到惡果,原子彈讓無數人失去生命 照片中的內容是一名日本男孩,而在他的背上背著一個更小的孩子,站在火葬場等待火化時的畫面。為了記錄歷史的真相,讓後人們能夠知道歷史的發展,所以戰爭中常常會出現有記者的身影。
  • 原子彈炸後的著名老照片:一位日本男孩背著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場
    在二戰後期,當其他法西斯同盟國紛紛投降後,只剩下日本表示要戰鬥到底。為了儘快結束二戰,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座城市分別投擲了一枚原子彈,不久後,日本宣布投降,二戰也正式落下了帷幕。二戰結束後,一位美國記者前往日本,並拍下了一張記錄原子彈爆炸後著名的老照片:一個日本男孩背著死去的弟弟到火葬場,那麼這個小男孩如今怎麼樣了呢?
  • 日本原子彈爆炸後,背著弟弟的遺體去火葬場的6歲男孩,後來如何
    規模最大的戰爭可以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了,每個國家的損失都是很慘重的,最終,美國向日本投射了原子彈,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得以結束。日本原子彈爆炸後,有一個小男孩倖存了下來,但是他的肩膀上背著他死去的弟弟,他背著弟弟去了火葬場,那麼當時那個小男孩現狀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吧。
  • 二戰老照片:原子彈爆炸後,一個背著弟弟遺體去火葬場的小男孩
    9日,美國又繼續在日本長崎投下了他們的第二顆原子彈,這一次,頑固的日本人似乎才終於領悟到這一核武器的危害性,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自嘗惡果,終於對外宣布了無條件投降,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日本在遭受了原子彈的摧殘以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一名攝影記者喬·奧唐納也用他的攝影機記錄下了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慘況。
  • 那個原子彈爆炸後,背「亡弟」去火葬場的小男孩,後來怎樣了?
    而對於侵略國日本而言,慘烈的二戰讓日本承受的,還有戰敗之外的更殘酷的東西。二戰進入尾聲時,美國還讓他們意識到,在核武器面前,脆弱的人類簡直不堪一擊,就在原子彈發生爆炸後,昔日繁華的廣島和長崎頓時就化為了一片廢墟,毫無疑問,普通的日本民眾就是此次原子彈爆炸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回顧二戰進程就可以知道,當時的歐洲戰場已經結束。
  • 原子彈爆炸後,那個背著「亡弟」去火葬場的男孩子,今怎麼樣了?
    對於當時法西斯陣營一份子的日本來說,二戰帶給他們的,遠不止是戰爭的殘酷這麼簡單。他們還見識到了在原子彈的面前,人類的根本 無力反抗,一瞬間,家園化作焦土,百姓是最大的苦主。當時世界上的法西斯勢力已經被消滅得只剩一些餘眾。作為法西斯一份子的日本,在面對即將慘敗的結果時,竟然還不死心。集結所有兵力嚴守最後的防線。
  • 原子彈爆炸後的日本長崎,膠片中的慘狀歷史
    1945年8月9日,原子彈爆炸在一瞬間燒盡了長崎的街道及人們。爆炸發生後,朝日新聞社的記者在第1時間拍攝下的珍貴照片以及美軍的照片記錄,帶人們走進原子彈爆炸的真相。
  • 廣島原子彈爆炸時日本人遭遇了什麼?為何這些影子被永遠留在原地
    廣島原子彈爆炸使這座城市滿目瘡痍,大量建築被夷為平地,而且還留下了一些恐怖的殘餘物,一些受害者的影子被永遠的留在了原地。當第509混合飛行大隊的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在戰爭期間向廣島投下原子彈後,倖存下來的人們只有茫然和恐懼,不知道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 二戰時期的日本廣島,在原子彈爆炸後,民眾經歷了哪些殘酷的事情
    1945年8月6日早上,美國在廣島投下一顆原子彈,這枚原子彈叫做「小男孩」,三天後又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叫做「胖子」。這兩顆原子彈的名字聽上去沒有任何攻擊性,卻瞬間將廣島和長崎變成了廢墟。長崎被炸毀第六天後,也就是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可以說這兩顆原子彈是促使日本在二戰投降的直接原因。
  • 首顆原子彈爆炸後,「綠玻璃」從天而降,美國為何禁止遊客收集?
    二戰時期美國陸戰部實施了著名的曼哈頓計劃,這是一個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製原子彈的計劃,該計劃規模極其浩大,有10萬多人參與,西方國家當時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幾乎都參與其中,當然除了納粹德國,最終耗時長達3年、耗資多達20億美元。
  •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先通知了日本,世界各大國都是啥反應?
    原子彈爆炸   各國加速原子彈的研發 原子彈的威力讓世界各國感到了威脅,所以在二戰結束後,便加快了原子彈的研究進程。我國原子彈試驗照片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但在1960年,中蘇關係突然惡化,前蘇聯一夜之間撤走了在華專家,所有研究資料和設備也都撤回國內
  • 若真遇到原子彈爆炸怎麼辦,可以跳進水裡嗎?日本人的前車之鑑
    兩次原子彈投射直接逼迫日本在8月15日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而廣島和長崎的核爆炸也為人們研究新出現的核威脅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那麼在原子彈爆炸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防護措施呢? 怎樣才能避免原子彈造成的過大的傷亡?始作俑者美國給出了結論。
  • 倔強青銅vs最強王者,原子彈只配當「弟弟」?
    自從美國在日本投下了人類歷史上首枚原子彈之後,人們忌憚核武器的威力,同時又對核武器帶來的巨大威懾力感到無比嚮往。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目前人類已經研製出了多種核武器,比如說原子彈、氫彈、核飛彈等等。如果核彈也有段位的話,從倔強青銅到最強王者,分別是哪些呢?
  • 王羲之神作,1945年毀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
    乾隆最喜《快雪時晴帖》,得此帖後稱其與《快雪時晴帖》「難分伯仲」,並多次題跋鈐印。  鹹豐、同治年間,《遊目帖》被出賜恭親王奕訢,後又傳給奕訢次子載瀅。至此《遊目帖》結束了它長達1300多年的顛沛流離,入住恭王府,重登廟堂,被重重看護,和這個帝國共享最後一個半世紀的太平歲月。
  • 原子彈在廣島爆炸那刻,年輕寡婦原地蒸發,日本官方說是天降隕石
    由美國、英國、中國三國聯合發布了《波坦茨公告》督促日本投降,但日本認為這是非常荒唐的,完全不屑於考慮,幾次三番拒絕了投降。美國為了保護盟軍生命,儘快迫使日本投降,並藉此機會展示軍事實力,總統杜魯門決定在日本投放原子彈。
  • 我國的原子彈爆炸後,最先通知了日本,其他各大國是啥反應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後,讓廣島成了廢墟,第二顆原子彈爆炸後,讓長崎成了死城,這擊潰了日本人的心理防線,隨後,他們選擇了無條件投降。原子彈的爆炸不但震驚了日本,更震驚了世界,所有人都認識到了它的恐怖,很多科學家開始反思,但不少國家開始投入了原子彈的研究。 隨後,蘇聯,以及英國、法國相繼研製出了原子彈。
  • 從《廣島受難者的輓歌》到《哥斯拉》原子彈爆炸帶來文化變遷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導西班牙《國家報》網站8月6日刊載題為《75年的文化變遷》的報導,文章稱,原子彈爆炸推動了之後75年來文化創作的變化。文章編譯如下:75年前,「光」不再只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光明——原子彈爆炸產生的光熱輻射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同時也給世界文化發展罩上一層陰霾。
  • 原子彈爆炸不久,日本人就冒著得病風險,住滿了核輻射區,為啥?
    原子彈爆炸不久,美國人宣稱,核輻射的地方百年之內不能住人,可是日本人沒幾年就冒著得病風險,住滿了核輻射區,如今,廣島和長崎早就恢復了往日的繁榮,這到底是為啥呢?那麼日本既然已經選擇了投靠的對象,肯定是要站在美國人的一側,於是他們也宣稱說原子彈爆炸的地方發生了很強烈的變異,確實百年之間無法住人,這在我們看來很羞辱,被人家丟了原子彈還要幫人家說話,但是這就是弱肉強食的國際關係。
  • 日本原子彈爆炸後,那個離爆心只有260米的女孩,是如何倖存下來
    ,距離原子彈爆炸的中心只有260米,她卻活了下來,她是怎麼活下來的?,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好端端的日本會去選擇偷襲美軍的珍珠港呢?因為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這嚴重損害了英、美在華的政治和經濟利益,1940年的時候,羅斯福命令在太平洋演習的美軍艦隊不返回美國西海岸,而是駐留珍珠港,而且一年後美軍對日本實施全面石油禁運,這就讓日本走投無路,於是日本就不惜偷襲美軍的珍珠港。
  • 原子彈爆炸後有大量輻射,為何日本廣島和長崎,很快就能居住了?
    眾所周知, 上世紀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戰爭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 全球共計有六十多個國家或地區被捲入這場戰爭中, 七千多萬人因此失去生命, 而最為駭人的一場戰爭事故, 當屬原子彈事件了。 美國僅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兩地分別投放了一顆原子彈, 就將兩座城市化為了一片廢墟, 幾十萬平民因此死亡, 世界各國對此大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