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超711全家!中國市場衝出便利店黑馬,平均每天有10家新店開張

2020-12-14 騰訊網

2020年6月份最新的科技快報:前不久,蘇寧小店在618節點正式對外宣布全面開放門店加盟,並設立了3年加盟1萬家的門店目標,這平均下每年要開3000多家店。有媒體人表示,蘇寧小店被寄予了厚望,未來將成為蘇寧智慧零售全場景的重要部分。

去年,國內連鎖百強企業的銷售規模近2.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線上銷售同比增長28.7%。蘇寧以3787.4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12.5%。

給大家簡單梳理下:大概在兩年多以前,第一家蘇寧小店在上海開業。在定位上,其主要消費場景是全國成千上萬的社區。主打生鮮、果蔬、熱鮮食等品牌,致力於打造成為每個社區的「共享冰箱」。門店與傳統便利店不同,它打通了線上線下渠道,極大地提升了顧客黏性。

蘇寧本來就是線下門店起家,走過三十餘年,形成線上線下高效協同發展的大型民營企業。經營商品涵蓋傳統家電、消費電子、百貨、日用品等,擁有豐富的產品品類。

近年來,新零售行業迎來新的風口,無論是網際網路電商還是傳統商超紛紛下場布局。在這個背景下,零售龍頭蘇寧自然不會無動於衷,而是緊緊抓住風口期,蘇寧小店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背靠蘇寧這座大山,蘇寧小店一開始就有著很好的起跳點,開頭那年平均每天有10家新店開張。快速增長背後,一方面取決於蘇寧智慧零售的產業形態帶來潛在優勢。另一方面是以不同的技術結合特定場景,展開網際網路化運營,實現千店千面。

去年,蘇寧小店已經在國內便利店排名第四,門店數量僅次於美宜佳,反超711,全家等老牌便利店。今年定下3年開10000家的目標,有望擠進全國前三強。

最近兩年,可以看到蘇寧的動作頻頻,拿下迪亞天天、OK便利店、家樂福中國,除了在業態上進行融合外,還將進一步與蘇寧小店實現了供應鏈協同。而相比於自營,加盟模式無疑極大地縮減了成本。蘇寧小店在積極改變經營模式,探索新零售更多的可能,此次的開放加盟或許是個轉折點。

便利店在亞洲的已經被證明是很成熟的零售模式,將業務擴張到便利店領域,對阿里京東、蘇寧都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機會。大家未必每天都會逛大商場,但是家門口的小超市、水果店、便利店會是常光顧的地方。社區小店憑藉給居民生活帶來便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新零售背景下的便利店已經成為超級流量入口。購物、物流、金融、家居等都可以通過小店這個入口獲得。理想狀態下,消費者可以在這裡找到任何一種服務方式。

有媒體人指出:新零售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任何單一業態在泛零售渠道時代,都無法獨霸舞臺。而是需要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大店小店不同的業態來滿足消費者多樣的需求。

相關焦點

  • 中國便利店新巨頭:反超全家和711,全國瘋狂擴張開店20000家
    這些年來,便利店的擴張開店速度可謂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統的國際便利店巨頭在國內牢牢佔據一二線城市,而711甚至下沉到三線或四線城市,以獲取更為廣泛的市場份額。其中有一家連鎖便利店的新巨頭,成功實現彎道超車,一舉反超了全家和711,全國瘋狂擴張開店20000家(截止至2020年5月),門店數量妥妥地站在龍頭的位置,這就是美宜佳。美宜佳最初誕生於1990年,實際上,最初它只是一家名為「美佳超市」的連鎖超市,經歷了7年發展後,創始人張國衡意識到超市有一定的局限性,他考慮到,那有沒有新型的商業零售場所能夠與超市互補呢?
  • 全家推出「反便利店」的新店型,集咖啡、洗衣、超市為一體
    作為小業態的便利店複製性高,也導致了當前內地一線城市便利店的密度之大,而臺灣更甚。除了韓國一二線城市以外,臺灣便利店的密度已是全球最高,所以近兩年臺灣的便利店紛紛轉型,炸雞店、咖啡廳、健身館等通通被拉進便利店。8月28日前後,全家便利店在臺灣又有大動作。
  • 中國便利店之王:碾壓全家、711,全國開2萬家店
    美宜佳和中石化中石油兩家便利店站在不一樣的起點:國資企業們有天然的優勢,憑藉遍布全國的加油站拓店。但從門店數量來看,美宜佳絲毫不輸它們。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美宜佳門店突破20000家,門店數量全國第二,超過崑崙好客。憑藉這點,業內稱美宜佳為「便利店之王」。
  • 711的關東煮排第1?全家羅森不服!
    那各大便利店的關東煮究竟怎麼樣?究竟哪家便利店的關東煮最好吃?小編本次就挑出4家便利店代表,全家、羅森、711和好德,以個人口味角度出發,為大家做一次不正經的關東煮測評。 以全家這門店鋪陳數量和規模來看,全家真的做到了「全家就是你家」,幾乎每個社區、園區都有全家的身影,即使再偏遠,全家也能抵達。
  • 伊藤忠400億all in全家,便利店行業風雲再起
    伊藤忠的中國投資公司總經理佐佐木聰吉甚至說:年底就能拿到商務部、上海市政府的批文,迅速在上海先開500家店。就這樣,全家便利店迅速在上海開花。到2019年,全家便利店在大陸已擁有2800多家門店,位列國內外資便利店第一位。與熟悉中國大陸市場的頂新合作讓全家便利店得以在中國迅速站穩腳跟並飛速發展,同時,頂新集團也賺的盆滿缽滿,旗下僅康師傅控股額收入已是統一企業的三倍有餘。
  • 豐田與711、羅森、全家三大便利店合作,測試氫動力小型貨車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豐田最新資訊 > 正文 豐田與711、羅森、全家三大便利店合作,測試氫動力小型貨車
  • 嘉興便利店遍地開花 全家、羅森為何也瞄準嘉興市場
    10月30日,便利店知名品牌全家進駐嘉興的第一家門店在市區頤高廣場開始營業。自此,世界便利店三大巨頭中有兩家已經正式落子嘉興。放眼街頭,羅森、全家、可的、好德、快客、十足、喜士多、易捷等眾多便利店品牌在禾城遍地開花,大有「星火燎原」之勢。放眼國內,線下新型連鎖超市、便利店可謂巨頭密集布局。
  • 便利店競爭升級動漫當主角 5家火影忍者主題店昨開張[圖]
    東方網7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隨著上海的便利店市場接近飽和,競爭日趨激烈,各家公司都在考慮差異化發展,其中「聯姻」動漫似乎成了首選。昨日,5家「火影忍者」限時主題便利店同時在申城開張,在此之前,奧特曼、名偵探柯南、海賊王主題店已經你方唱罷我登場……滬上新一輪「便利店之爭」,以「動漫元素」打響。
  • 便利店開張大吉——「711」組合有望帶領籃網隊爭冠
    便利店開張大吉——「711」組合有望帶領籃網隊爭冠
  • 快時尚2020上半年盤點:6個品牌僅開33家新店 GAP反超優衣庫
    01   GAP反超優衣庫,新一線城市快時尚新店佔46%   分品牌來看,上半年,GAP反超領跑多時的優衣庫,在內地新增10家門店排名第一,與過去幾年同期相比呈穩定狀態。      來源:公開資料 製圖:贏商網   其餘品牌新店數量都在10家以下。
  • 深度測評瑞幸小鹿茶、711、全家、CoCo、Manner……咖啡茶飲行業想...
    想賺錢沒那麼容易2015年,Manner在上海靜安區南陽路開出第一家店,這家店只有2平方米。據報導,最火的時候每個月能賣10萬元。目前Manner咖啡已有40家門店,主要分布在上海。而在中國大陸精品外帶咖啡這個江湖,Manner已是老資歷。
  • 711羅森全家便利店實惠又好吃的快餐是這些…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711羅森全家等連鎖便利店的快餐,  有哪些值得吃,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  宮保雞丁西紅柿雞蛋組合便當    可謂是711便利店的代表便當!  西紅柿炒雞蛋酸酸甜甜,  雞蛋鮮嫩,西紅柿多汁,  將白米飯與其攪拌後,  一口一大勺,一口一大勺,  好吃又下飯,根本停不下來。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然而對比這組數據,就會發現暗藏的「玄機」。從2018年的15.1%到2019年的10.3%,行業增速有所放緩,尤其結合地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來看,一二線城市規模率先觸頂。據CCFA發布的《2019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上海、廣州、深圳等地便利店市場已趨於飽和,不僅面臨著開店成本與日俱增的挑戰,門店資源的稀缺性也在持續擠壓行業發展空間,開店難度不斷增加。
  • 反超7-11!中國新的「便利店之王」即將誕生!
    平均一年要開出3000家門店!這是連7-11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知道,全家開出2500家便利店,用了整整10年;美宜佳從1998年開出第一家便利店,到2018年開出15000家便宜店領先全行業,用了足足20年!但是,對蘇寧小店而言,時間不是問題,開店數量也不是問題,一切皆有可能。
  • 介紹一下,這是普陀區全家便利店的專屬「藍朋友」
    新業務新起點首家大型連鎖經營企業用戶下午15點,藍鯨公司的工作人員小王駕駛收運車停放在中華新路全家便利店門口,刷一下藍鯨IC卡、取下電子秤,取出倉庫中的一麻袋紙箱等物品稱重。小王說,「10公斤,請籤字確認重量。費用將通過系統自動結算。」
  • 外資火力全開,日本711「落店」鄭州,小鎮原是被「低估」了?
    對於今年的實體行業來說,上半年幾乎是零收入的狀態,而部分便利店品牌卻反其道而行,選擇繼續擴張。和前幾年相比,大環境越是惡劣,便利店品牌越是要迎難而上。今年有不少龍頭企業都走出了自己的「舒適圈」,將「下沉」市場作為新的發展目標,除了國內的品牌之外,外資也來湊熱鬧。
  • 伊藤忠全資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對中國門店有何影響?
    有媒體報導稱,2020年初,雙方續籤授權協議,品牌糾紛暫時畫上句號。對此,中國全家便利店與頂新集團均未官宣,全家公關未向紅星資本局正面回應。不過全家便利店成都的多位店員均表示,續籤屬實。什麼背景?有何影響?全家便利店中國市場曾陷授權糾紛走訪:成都門店正常運營中國全家便利店由日本全家授權頂新集團代為運營。日本全家與頂新集團在2000年前後籤署了為期20年的品牌授權合作。
  • 介紹一下,這是普陀區全家便利店的專屬「藍朋友」→
    最近,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家便利店」)與上海藍鯨資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鯨公司」)達成合作,普陀區內全家便利店的可回收物由藍鯨公司獨家回收、結算。小王說,「10公斤,請籤字確認重量。費用將通過系統自動結算。」刷卡、稱重、系統結算,耗時約數分鐘的回收流程是由藍鯨公司向普陀區84家全家便利店門店獨家提供的新服務,這同樣也是全家便利店處理可回收物的新渠道。「雙方利益訴求互補,非常迅速籤約合作。」藍鯨公司可回收物市場開發負責人朱曉祺對記者介紹道,自5月1日起,普陀區的全家便利店可回收物收運交由了藍鯨公司處理。
  • 伊藤忠商事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日本便利店在過去20年裡,憑藉大量開店保持了高速增長,全國店鋪一度增至5.8萬家,年銷售額達11萬億日元的規模(約合人民幣7273億元)。截至去年年底,日本共有55620家便利店,同比減少123家,這是日本2005年有此項統計以來的首次減少。至此,需求接近飽和的日本便利店行業陷入停滯狀態。
  • 解析:7-11、全家、羅森等日本便利店真正商業模式
    1974年,日本第一家便利店(7-Eleven)自東京一間小小的家傳酒坊裡開出。時至今日,像這樣面積在60 - 200平米之間,全年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已經遍及全日本,總數超過56,000家,平均每百萬日本民眾擁有 388家便利店,在中國,這個數字是54。而在便利店最為密集的東京,便利店數量超過5700家,平均每10萬人就擁有49家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