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2020-12-22 騰訊網

「蝙蝠,穿山甲,果子狸......」

近期來源於這些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著實讓人類遭受了一場重大的危機。

但實際上,這些小動物著實無辜!

作為哺乳動物的它們在經歷了億萬年進化後好不容易存活到了今天,卻還是沒逃過人類的捕食......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們「十分不容易」的過去吧!

據科學家研究,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在2.25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但實際上,哺乳動物的故事開端比這還要早許多。

哺乳動物的進化是一個極其漫長的故事,我們也許不知道這個故事會在哪裡結束,但我們卻可以憑藉著化石和各種資料穿越回過去,去看看最早的哺乳動物和它們的祖先。

1

-祖先的故事-

哺乳動物的故事始於史前的湖泊和河流,那時兩棲動物首次踏上陸地。

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的早期祖先都被稱為羊膜動物。這些爬行動物是由兩棲動物進化而來的。與兩棲動物不同,羊膜動物可以在遠離水的地方受精和產卵。

早期的羊膜動物很小,形似蜥蜴。擺脫了必須回到水裡繁殖的限制,它們可以棲息在各種各樣的棲息地。

羊膜動物很快分成兩個主要分支:合弓動物蜥形動物

(合弓動物的特徵是它們頭骨兩邊的眼睛後面都有一個洞)

合弓動物是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然而,真正的哺乳動物要出現還需要很長時間。

羊膜動物的另一個主要分支是蜥形動物。這些是早期的爬行動物,有一種叫雙孔亞綱的分支是現代爬行動物、恐龍和鳥類的祖先,以及史前爬行動物如蛇頸龍和魚龍的祖先。

雙孔亞綱動物的頭骨兩邊各有兩個開口,就像今天的鳥類和爬行動物一樣。(許多科學家認為,雖然今天的龜鱉目頭骨上沒有任何額外的開口,但它們的祖先卻有。)

異齒龍(盤龍類動物)

在二疊紀早期,被稱為盤龍類的早期合弓動物成為佔統治地位的大型陸地動物。

盤龍類動物的一個例子是異齒龍,一種長達4米多的頂端捕食者。

儘管異齒龍看起來仍然非常像爬行動物,但它與哺乳動物的關係更密切。

另一種盤龍類動物是杯鼻龍,一種3米長的動物,有著巨大的圓形身體和小腦袋。它的腿像爬行動物一樣伸展著,但它的頭骨兩邊各有一個像哺乳動物一樣的洞。

杯鼻龍

在二疊紀後期,盤龍類被另一組稱為獸孔類的合弓動物所取代。獸孔類動物繁盛起來,不同的分支成為掠食者、植食性動物和穴居動物。

獸孔類動物變得越來越像哺乳動物,它們的腿從身體向下伸展,而不是向側面伸展。

二齒獸

在二疊紀晚期,被稱為二齒獸的獸孔動物成為陸地上的主要動物。

二齒獸類動物的名字意味著長著兩顆長牙,它們是一個極其多樣化的動物群體。有些動物,如布拉塞龍,是大型獸群,而另一些則是小型穴居動物。

布拉塞龍

二齒獸類動物可能是溫血動物,科學家通過研究二疊紀食肉動物的糞化石,知道了二齒獸類動物可能具有毛髮。這兩個都是哺乳動物的特徵。

糞化石——恐龍糞便化石

2.52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不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毀滅性的滅絕事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標誌著古生代的結束和中生代的開始。

多達75%的物種,包括許多早期哺乳動物,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中滅絕。滅絕事件的可能原因包括小行星撞擊和大規模火山爆發。

一些二齒獸類動物倖存了下來,包括一頭豬大小的水龍獸,它有喙和兩顆獠牙。水龍獸是三疊紀早期最常見的陸地動物。同時布拉塞龍也經歷了大滅絕。

水龍獸

其他出現於二疊紀的獸孔目動物,如犬齒獸類,開始逐漸變得多樣化。

三叉棕櫚龍是一種生活在現在的南非的狗大小的肉食性犬齒獸類動物。它有哺乳動物的下顎和牙齒,具有特定的功能(例如,有些是用來切割的,有些是用來咬或咀嚼的,就像哺乳動物一樣)。

也有證據表明,三叉棕櫚龍有毛髮和鬍鬚,所有這些都是哺乳動物的特徵。

三叉棕櫚龍

Trucidocynodon是另一種食肉的犬齒獸類動物。和現在的大型貓科動物一樣大小是最早適應奔跑的哺乳類動物之一。

橫齒獸類是三疊紀時期出現的一個草食類犬齒獸類動物。它們分布廣泛,曾在歐洲、非洲和美洲發現過,但在侏羅紀早期就消失了。

2

-漫長演化-

中生代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顧名思義,在這段時間裡,早期哺乳動物的生活並不順利。

劍龍

在中生代三疊紀早期,被稱為初龍類的蜥形動物在陸地上建立了統治地位。

初龍類主要分為兩個組成部分:鳥頸類偽鱷類,偽鱷類包括現在還活著的鱷魚以及其他例如勞氏鱷、法索拉鱷、海鱷等已經滅絕的物種。

偽鱷類

而鳥頸類包括翼龍、非鳥恐龍和鳥類。有了這些傢伙,早期體型較大的哺乳動物就沒有多少生存的機會,體型較大的犬齒獸類動物也就逐漸滅絕了。

倖存下來的犬齒獸類動物體型較小,越來越像哺乳動物。大約2.25億年前,第一種真正的哺乳動物開始出現。

最早的哺乳動物是夜間活動的食蟲動物(以昆蟲為食),外表與今天的齧齒動物相似。

齧齒動物

早期的哺乳動物是卵生動物有袋類有胎盤類哺乳動物在後來被分支出去,今天的單孔類動物成為了唯一的現代卵生哺乳動物。

中國尖齒獸可以被認為是最早被發現的哺乳動物之一,它生活在大約1.93億年前的中國。

它很小,形如齧齒動物,是一種非常早期的哺乳動物或哺乳形類:它的牙齒不斷被替換(不像現代哺乳動物的牙齒),並且幾乎可以肯定它會下蛋。

摩爾根獸

摩爾根獸是"第一個哺乳動物"的候選者之一。第一塊摩爾根獸化石是在威爾斯發現的,但後來在世界其他地方也發現了其他的。這是一種卵生動物,不包括尾巴長度,約10釐米長。外表像鼩鼱的摩爾根獸,用奶餵養它的幼崽,可能還有長有毛。

第一批哺乳動物在三疊紀-侏羅紀大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這次大滅絕滅絕了地球上大約一半的物種。而恐龍、早期的鱷魚和翼龍倖存了下來。

恐龍統治了侏羅紀和白堊紀。

恐龍的成功主宰意味著大多數哺乳動物變成了夜行性和食蟲性(以昆蟲為食)。這被認為是許多哺乳動物特徵背後的潛在原因,即所謂的「夜行瓶頸」理論

夜間狩獵需要靈敏的嗅覺、聽覺和觸覺。擁有外耳和鬍鬚對與恐龍生活在一起的小動物非常有益。以昆蟲為基礎的飲食需要有能夠抓住並碾碎靈活獵物的牙齒。如果是溫血動物,哺乳動物就能在夜間捕食,因為夜間對於冷血爬行動物來說太冷了。

然而,並不是所有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哺乳動物都是體積小、躲躲藏藏的食蟲動物。化石證據表明,一些侏羅紀哺乳動物如獺形狸尾獸霍爾丹齒獸是半水棲的食魚動物。

巨爬獸生活在白堊紀的中國,是當時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這種食肉哺乳動物以小型恐龍為食,其身長竟超過一米,體重達14公斤。

其他的一些白堊紀的哺乳動物由於可以滑翔,會在白天活動。

獺形狸尾獸

雖然恐龍曾經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動物群體,統治了數百萬年,但它們的統治最終結束了。

恐龍和中生代的終結伴隨著大約6600萬年前中生代末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而來。這一事件被認為可能是由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導致地球上75%的物種滅絕。

受影響的不只是(非鳥類)恐龍。翼龍、蛇頸龍和鸚鵡螺等軟體動物滅絕了,許多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和植物也被消滅。

3

-時代的到來-

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標誌著中生代的結束和新生代的開始。

隨著恐龍的消失,哺乳動物的繁盛成為了可能。

倖存的哺乳動物都是體型小,像鼩鼱一樣的動物。

然而,現在幾乎沒有爬行動物的競爭,它們很快就多樣化了。

哺乳動物經歷了適應輻射,這將使它們不僅在陸地上,而且在水裡和空氣中,填補許多新的生態位。(如果某一類群的趨異不是兩個方向,而是向著各種不同的方向發展,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活條件,這種多方向的趨異稱為適應輻射)

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哺乳動物幾乎統治了陸地上的所有環境。在古近紀和新近紀,所有現存的哺乳動物目都已建立

因此,中生代被稱為「爬行動物的時代」,而新生代被稱為「哺乳動物的時代」

有人說:「蝙蝠已盡到最大努力演化成如此相貌,以一己之力封印病毒千年,晝伏夜出,努力扮演一個孤獨的潘多拉盒子。萬萬沒想到…還是沒有逃出人類的魔掌......」

經歷了數億年辛苦進化,哺乳動物好不容易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珍惜它們呢?!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百度百科、Active Wild

- END -

歡迎添加小桔

相關焦點

  • ...張國捷/周琦等首次發表鴨嘴獸和針鼴的基因組,為哺乳動物的演化...
    ,為深入了解哺乳動物的重要演化歷程提供了新的結果。哺乳動物的演化哺乳動物祖先的外觀形狀已經通過化石證據部分還原出來,但是哺乳動物祖先染色體的數目一直都是一個謎。得益於本研究產生的兩個高質量的單孔目基因組,研究團隊首次構建出2n=60條哺乳動物的祖先染色體,為人們研究哺乳動物早期演化過程中基因組的變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 演化,還是滅絕?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文化客廳NO.31
    演化,還是滅絕?——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本場活動時間:2020年3月13日(周五)19:00-20:00本場活動主辦:新京報——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3月13日19:00群內準時開始語音分享,屆時也將在 家書店的讀者群裡同步直播。從中你可以在這裡了解到:什麼是野生動物?你印象中的野生動物概念和現實有多大出入?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事實上,蝙蝠演化雖然細節不清楚,但總體路線是明確的,現有科學發現已經足夠否定老鼠起源說或翼龍起源說了,作為科普作者,應明確對這些錯誤說法說不。,很多哺乳動物也在這場大災難中遭到重創,真獸卻損失很小(僅14%)。
  • 森林驛站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今天的森林驛站每日一題的問題有一定難度,5月25日的問題是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藍鯨、鯨鯊、猛獁象。這是森林驛站5月25日森林小課堂每日一題的題目。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正確答案了,還不知道答案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森林驛站5月25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最大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 世界上哺乳動物最大的和最小的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巨犀它們自始新世開始演化至中新世早期。初期出現的跑犀科是很輕盈及跑得很快的動物,與現今的犀牛相距甚遠。到了始新世晚期及漸新世初期,巨犀類開始出現,很快就變得很巨型。它們分布在現今中國西南部、哈薩克及巴基斯坦,棲息在海邊的雨林。
  • 演化鑄就神秘蝙蝠
    引發疫情固然可惡,但蝙蝠其實是遠比人類有著更漫長演化史的哺乳動物家族成員,我們對它還需有理性的認識。所以,蝙蝠是一類演化出了真正具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在距今5000萬年前,地球曾經歷過一次氣溫急劇上升的事件。那時,陸地上的植物茂盛,昆蟲種類極度繁盛。
  • 中生代哺乳動物吃什麼?那時出現任何進化偏差,動物世界將大變樣
    中生代哺乳動物以什麼為食?通過對中生代哺乳動物牙齒形態的比較研究,確定中時代的哺乳動物大多數以昆蟲或者蠕蟲為食;還有一些以植物為食,像多瘤齒獸類。最近研究得出有一類中時代哺乳動物,他們不僅吃肉,而且捕食小的恐龍,這個動物我們叫它爬獸。
  • 古生物學家發現中生代哺乳動物新物種命名「瘋狂野獸」 (3/3)
    古生物學家發現中生代哺乳動物新物種命名「瘋狂野獸」 (3/3) "← →"翻頁
  • 恐龍滅絕後,鳥類和哺乳動物在陸地上爭霸,為什麼哺乳動物取勝?
    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以後,地球就自然成了哺乳動物的天下,網上有些人甚至喜歡表達對我們祖先這種「摘桃子」行為的不齒。然而,大滅絕的倖存者並非只有哺乳動物這一家。恐龍滅絕以後,恐龍的直系後裔鳥類就與哺乳動物長期爭奪陸地霸主地位,最終是哺乳動物獲勝。
  • 人類是怎麼演化而來的?
    在三疊紀晚期時,羊膜動物中出現了兩個重要的類群,一個是蜥形綱,其中的代表動物為恐龍;另一個是合弓綱,其中的代表動物就是哺乳動物。雖然合弓綱在三疊紀晚期就已經出現,但在之後的過程中,一直是蜥形綱的恐龍佔據地球主要生態位,導致合弓綱的動物們大多體型偏小,且以夜行的方式生活在地下或者樹上。
  • 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小夥伴們都來看看吧
    :原標題: 的哺乳動物是什麼 小夥伴們都來看看吧 的哺乳動物是什麼?藍鯨、鯨鯊、猛獁象。這是森林驛站5月25日森林小課堂每日一題的題目。小夥伴們知道目前已知的 的哺乳動物是藍鯨、鯨鯊還是猛獁象嗎?
  • 《給孩子的恐龍簡史》讀懂恐龍
    《給孩子的恐龍簡史》是臺灣企鵝編輯室出品的,圖畫作者是託尼·吉本斯(Tony Gibbons),他是英國一名優秀的恐龍藝術家。他從六歲開始,就對恐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了畫恐龍,他竭盡心力研究,多半時間都在替百科全書、雜誌及海報繪製恐龍插畫。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回到恐龍生活的年代,盡情觀察當時恐龍的生活情形。
  • 重新認識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
    早白堊世哺乳動物——蓋氏熱河俊獸揭示了哪些進化趨勢?國寶大熊貓的祖先在其基因中傳達了何種信息?4月7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以下簡稱「十大進展」),清江生物群、熱河俊獸、大熊貓古基因組等研究入選,這些成果,作為我國2019年在古生物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刷新了人類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
  • 7500多萬年前哺乳動物就有社群行為—新聞—科學網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生態與演化》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生物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報導了可追溯至7550萬年前的哺乳動物社群行為
  • 探究哺乳動物進化史 科學家深入研究遠古生物「瘋狂的野獸」
    根據今天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上的最新研究,描述了一種 6600 萬年前和恐龍同個時代的奇異哺乳動物--Adalatherium。它是南半球早期哺乳動物演化謎團的重要部分,而且很多東西目前依然缺失。
  • 同為海洋哺乳動物,為何海獅可以曬太陽,而鯨魚擱淺就變鯨爆?
    這要從它們的演化說起!海洋哺乳動物的祖先其實總結起來就是鯨魚生活在海洋裡的時間太長了,它們已經更適應海洋的環境,而不是陸地!生命起源於海洋,然後最早的動物伴隨著海洋的潮起潮落爬上了岸,並逐漸在陸地上擴散開來。
  • 40億年前的一個細胞,是怎樣演化成了如今的人類?
    大約在3.1億年前,羊膜動物演化成了兩個分支,一個是現在的爬行動物,一個是合弓綱,而合弓綱類目下的盤龍目就是最早的似哺乳動物。大約在距今1.25億年前,出現了胎盤類的哺乳動物,而胎盤是哺乳動物的標識之一。
  • 澳洲動物很特別,其它地區都沒有,它們是如何實現獨立演化的?
    我們知道,在世界上的其它地區,很多動物都有廣泛的分布,並且很容易找到相似的動物,比如在亞洲,你可以找到亞洲象,而在非洲則可以找到非洲象,但澳洲好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這塊土地上沒有其它地區所存在的動物,同時這裡的動物也不會出現在世界上的其它地方,是什麼造成了澳洲動物的獨立演化呢?其實,說澳洲動物不夠準確,準確一點來說應該是大洋洲。
  • 「宇宙簡史」課程中的價值觀引導
    為了將天文學與文史哲思維貫通,學校面向文科學生精心打造了「宇宙簡史」通識課程,於2018年9月上線中國大學慕課,現已有逾5萬人選學。現結合「宇宙簡史」課程的建設,從立意、創意、匯意、達意入手,對如何在知識傳授中實現價值觀引導作如下介紹。講立意,以樹立正確的宇宙觀作為建設目標。
  • 二次元養成《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科普向放置《生命簡史》|新...
    生命簡史更像是一款專業科普向的教育遊戲《生命簡史》是一款休閒放置類的科教遊戲,你扮演一名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機器人助手的幫助下,研究古生物的演化規律,繪製生物進化的藍圖,解開生命的奧秘。你將通過進階智械科技,用科技的力量輔助還原古生物的演化,促進生物進化的進程,繪製生物進化的藍圖,最終解開地球的奧秘。遊戲目前可在 TapTap 下載安卓試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