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警鐘!韓國人口首次負增長,日本人口銳減500000,中國呢?

2021-01-12 騰訊網

人口是一國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但如今韓國在人口方面的憂慮更重了。當地時間1月3日,韓國政府公布統計數據,該國人口(不包括外國人在內)在2020年出現了歷史上的首次負增長——人口總數僅約5182.9萬,較2019年減少了2萬餘人;韓國方面稱,這一數據也意味著該國人口負增長「元年」提前一年到來。

與韓國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同樣的煩惱。據日媒援引官方數據指出,2020年日本人口總數為1.27億(127138033人),同比去年減少了50萬人,創下日本自1968年開始人口普查以來最大跌幅,同時也有可能是日本歷史上人口減少首次達到50萬以上。

日韓兩國的「人口警鐘」都相繼敲響,那中國的情況又是如何?

人口老齡化比例:日本高達28%,美國僅為13%,中國呢?

實際上,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全球主要國家目前均或多或少地面臨人口問題。以2019年的數據為例——新生人口方面,2019年日本出生人口跌破90萬,僅為86萬左右;美國新生人口跌到95.7萬,40年來首次跌破100萬;韓國2019年新生兒數量30.31萬人,較前一年萎縮7.3%;中國2019年出生人口下降58萬至1465萬,2018年新生人口則下降200萬。

在人口老齡化方面,日本已經算是率先進入超級老齡社會——根據日本總務省的數據,日本全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例達28.4%,達到3588萬人,即平均每四個日本人中就有一個接近7旬的老人,被輿論稱為「人口破產的國家」。

另外,美國2019年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16%,相比較2010年的13%,增加了3%;韓國2019年老齡人口數也正急劇攀升,2019年已增至802萬人,佔總人口比例14.9%。

我國在老年人總數量也拿了「全球第一」——截至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1.8億,是全球唯一一個老年人超過1億的國家;但由於人口總量較多,老齡化比例為14%。

「少子老齡化」之下,一系列經濟問題似乎也相繼浮現。比如從經濟增長來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比例已於2010年見頂,預計2050年比2019年減少23%;人口數量紅利是過去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如今隨著勞動力供給總量持續萎縮,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目前部分製造業也已發生轉移。

超140萬人才來華,日本也送上「助攻」!

人口下降的嚴重性不言而喻,但換個角度來看,這並不意味著我國人才優勢已大不如前——當前全球「搶人大戰」已正式打響,而中國早已率先「搶跑」。

一方面,中國海歸人才吸引力已大幅提升。據教育部數據,截至2016年底,出國留學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72.38%增長至2016年的82.23%;引進教授層次人才數量也增長了近20倍;同時「千人計劃」也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6000多人。

另一方面,中國對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斷增強。《解放日報》2019年1月援引國家外國專家局統計顯示,在滬工作的外國人數量為21.5萬,佔全國的23.7%,居全國首位;照此估算,在華工作外國人數在2019年超過了90.7萬。

此外,過去10年,在華留學生的數量已由23.82萬增長到49.22萬,增長了一倍。也就是說,目前已有約140萬外籍人員在華工作及留學。另據日本官方統計,截至2017年10月,在華居留的日本研究人員已達約8000人;2018年,短期逗留在華的日本研究人員數量達到18460人,較2014年增長25%,連續4年增長。

尤其是,我國近期還向全球人才釋放了一大友好信號——2020年11月,我國重要人士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應充分發揮人才在科技創新力中的根本源泉作用;在這種基調下,中國將更加「珍惜」人才,而基於中國經濟的活力以及中國市場的開放,未來或將有更多的海外人才來華。

文 | 劉蘇林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鈽

相關焦點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 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 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繼日本、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後,韓國人口也負增長了
    韓國人口也開始負增長了!據韓聯社的報導,自2019年11月開始,韓國人口已連續七個月出現負增長——雖然下降數量並不大,韓國給出的數據是「人口減少1352人」,但卻擔心人口有繼續下滑的可能。表面上看,似乎總人口縮減量不大,但人口的年齡結構卻在發生快速改變——即兒童越來越少,勞動力和潛在勞動力下滑速度較大,老年人變得更多。韓國當局擔心如果此種情況持續下去,那將會影響到「未來韓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潛力」。
  • 韓國首現人口負增長:單人家庭近四成 超三成人口認為沒必要生孩子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韓國首現人口負增長!單人家庭近四成,超三成韓國人認為婚後沒必要生孩子人口危機已成為韓國經濟增長的一大擔憂。近日,有統計顯示,韓國2020年出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的現象。這給這個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再次敲醒了警鐘。
  • 日本人口問題嚴峻,全年銳減50萬,專家:全球都不能獨善其身
    日本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而此前不久日本總務省又傳出了一組數據,將日本人口問題的嚴峻凸顯了出來,2019年全年竟然直接銳減50萬人之多。 總務省最新消息,日本人口銳減50萬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總務省此前不久對日本境內的人口動態展開了一次調查,而調查結果顯示的數據卻讓大家都感到震驚,因為截至2020年,日本國內的人口數量較去年銳減50萬,下降比例達到0.4%。
  • 樓市7年翻一倍,韓國首次人口負增長,都是高房價惹的禍?
    一個城市最終的競爭力都會落到人口上。所以,人口持續流入和增長是一個城市最大的競爭力。 近幾年,日本和韓國的出生率成了兩國最大的困擾之一。
  • 雙語:人口負增長!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出生人數
    多年來韓國一直在同少子化問題和人口老齡化問題作鬥爭,然而過去的一年給了韓國又一個打擊。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了出生人數,總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 拉響「人口警報」!日本「分配」對象,韓國發1.18萬現金,中國呢
    中國曾經憑藉人口紅利,讓實體行業飛速發展,「咱們工人有力量」的口號響徹華夏大地,青壯年人群讓整個國家充滿活力。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14億人卻出現了人口老齡化的情況,勞動力嚴重匱乏。當下很多國家為了能促進新生兒數量增長,都在鼓勵國民生育,甚至不惜給錢給福利。現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出現了人口老齡化的情況,甚至有些國家原本人口就比較少,隨著老人不斷去世,年輕人又不願意生,導致人口出現了負增長,例如韓國。有調查統計顯示,韓國新生兒的數量持續下降,但是自然死亡的人數卻逐年增加,2020年,韓國的人口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生娃發現金,日本「分配」對象,中國……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不少國家人口出生率都開始下降,有國家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的局面。而韓國就屬於後者,有數據顯示,由於韓國新生兒數量不斷下降,死亡人數不斷增長,韓國人口在2020年的時候出現了首次負增長的局面。然而韓國會出現這一現象,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 到2050年,中國14億人口還剩多少?聯合國早已進行大膽預測
    生育不再是必須完成的事情,很多人都好奇,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30年後總數還剩多少? 我國現在雖然是人口大國,但這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從現有情況分析,聯合國表示我國30年後的人口數量會發生銳減,減幅約為3億。
  • 人口負增長,也不要引入外來勞動力
    除了人口高齡化,另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就是持續低迷的人口生育率。自2015年開始,日本社會正式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總人口數從1億2709萬4745人,下降至2018年的1億2644萬3180人,4年間總人口減少了近65萬人。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人口問題裡最難纏的兩顆雷,日本都踩了個遍。
  • 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0萬創新高 連續11年負增長
    來源:央視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0萬創新高 連續11年負增長日本總務省8月5日發布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人口為124,271,318人,較上年減少505,046人,減幅為0.40%
  • 人口負增長!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1萬,為何卻嚴格限制移民?
    日本是亞洲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人口數量早已經開始負增長,根據厚生勞動省的數據,2019年日本新生嬰兒86.5萬人,出生率1.36,是4年來的最低值。死亡人數138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2019年日本人口減少了51.5萬人。
  • 日本2019年人口減少50萬刷新紀錄,連續11年負增長
    日本總務省8月5日發布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人口為124271318人,較上年減少505046人,減幅為0.40%。這是日本人口連續11年負增長,減少數和減幅均創歷史新高。2019年日本人口出生數為866908人,首次低於90萬人,刷新了歷史最低紀錄。
  • 媒體預測韓國年度人口首次遞減
    韓國近年來出生率低迷、老齡化嚴重,媒體預測韓國2020年人口將首次同比減少。 《韓國先驅報》本月援引韓國政府統計數據報導,韓國今年前11個月中,僅7月、8月和9月人口數量環比出現增長,這三個月合計增加2378人;其餘8個月的人口環比均為減少,合計減少17937人。
  • 中國人口迎來負增長 連一線城市都在搶人
    蘇州是中國「最牛地級市」,去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35.8億元,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六名。數據顯示,去年蘇州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有21個行業生產保持增長,行業增長面達60%,有11個行業產值超一千億元,26家企業入圍「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入圍數量列全國第一。
  • 智庫理論動態丨人口結構轉變、人口紅利與經濟增長(外三則)
    中國勞動參與率逐漸從1990年的79.1%下降至2018年的68.2%; 2012年勞動力人口數量首次出現下降,2014年勞動力人口比重又出現首次負增長。據預測,2030年以後,勞動力人口會以平均每年760萬人的速度減少,至2050年減少至70000萬人左右。其次,人口少子高齡化速度的加劇導致居民消費率逐漸下降。
  • 日本人口連續第11年負增長 近半數集中在大城市
    本文轉自【海外網】;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湧入東京(共同社) 海外網8月6日電當地時間5日,日本總務省公布的人口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國內共有1.2427億人口,與前一年相比減少據日本共同社5日報導,雖然日本政府在大力推進地方開發,流向大城市的人口還是在不斷增加,近半數人口集中在三大城市圈——東京圈、名古屋圈和關西圈,所有47個都道府縣中,只有東京都、神奈川縣和衝繩縣的人口出現增長。 報導稱,日本的少子化問題依然嚴峻,2019年的新生兒數量為86.5234萬,首次降至90萬以下。
  • 2020年,韓國65歲人數佔總人口的16%,日本29%,中國呢?
    王爺說財經導讀:越來越多國家進入老齡化社會,特別是發達國家,這也包括亞洲的2個發達國家——韓國和日本。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將達到813萬人,佔總人口的近16%;而日本老齡化更嚴重,甚至成為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佔比高達近29%。
  • 日本人口連續11年下降,去年減少50萬人,國內這些地方正布其後塵
    日本的總務省在8月份發布了2019年日本人口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20年1月1日,2019年日本目前的總人口大約為1.2427億戶,比上一年減少大約50萬人,其規模相當於一個鳥取縣的人口。其中,東京都市圈的日本人口增加數量,同比去年減少了1萬人,為6萬7千人。
  • 俄羅斯人口特點:地區城鄉分布不均,負增長且性別比失衡
    其人口雖達1.46億,位居世界第九,雖然看起來不少,其實和其廣袤的領土相比,極不相稱。要知道面積不到其百分之一的南亞小國孟加拉人口就達1.6億。俄聯邦疆域廣大,與如此廣袤的土地相較,其人口數量一直都不算太多。那麼俄羅斯的人口分布有什麼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