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人口特點:地區城鄉分布不均,負增長且性別比失衡

2020-12-05 小東來啦

在我們北方,有一個塊頭巨大的鄰國——俄羅斯,其領土面積高達1709.82萬平方公裡,地跨歐亞兩大洲,自東向西分為十個時區。其人口雖達1.46億,位居世界第九,雖然看起來不少,其實和其廣袤的領土相比,極不相稱。要知道面積不到其百分之一的南亞小國孟加拉人口就達1.6億。俄聯邦疆域廣大,與如此廣袤的土地相較,其人口數量一直都不算太多。

那麼俄羅斯的人口分布有什麼特點呢?

第一、人口地區分布嚴重不均,並且人口分布不平衡現象持續惡化

上面提到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就面積比例來看,俄羅斯歐洲部分面積佔約四分之一,亞洲部分面積佔四分之三,而人口分布佔比和土地佔比恰恰相反,並且亞洲部分的人口還在不斷地向西半部的歐洲部分集中。

俄羅斯不同地區人口密度

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人口持續減少。全國的一級行政區由85個聯邦主體構成(包括近年兼併的2個兩個行政區),無爭議的83個行政區中63個人口減少,20個在增加,這20個人口增加的地區主要集中在首都莫斯科為中心的西半部區域。俄羅斯遠東和烏拉爾地區的人口流失問題十分突出。人口統計表明,目前生活在俄羅斯遠東邊疆區的人口只有629萬,8年來減少了6%。

第二、城市人口佔全國人口比重較大,城鄉人口失衡

俄羅斯城市人口約10686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大約為74%,農村人口為3850萬,佔全國總人口比重小,約為26%。人口向城市集中這一現象體現在全國各地,尤其是遠東地區,除了城市居民點以外,可謂千裡無人煙。

莫斯科

俄羅斯歐洲部分人口分布雖然相對均勻,但大部分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城市裡。首都莫斯科及莫斯科周邊的莫斯科州人口接近2000萬,全國近14%的人口居住在這裡。聖彼得堡和周邊的列寧格勒州人口也達到了700多萬。除此之外,俄羅斯還有13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這些城市基本都集中在俄羅斯歐洲部分和西西伯利亞南部。

第三、生育率低,人口負增長,今年已有所改觀

從1992年到2017年的26年中,俄羅斯人口自然下降達到1330萬。1993年時,俄羅斯人口增長率首次出現了負增長-0.11%。此後一直到2019年,俄羅斯的人口增長大部分時間都是負的,好在2002年,人口增長率達到-0.46%觸底反彈。2019年1至8月,俄羅斯出生人口為99萬4千人,比去年同期減少了8萬3千人,死亡人數則是120萬人,人口出生率依然小於死亡率。

俄羅斯居民

不過近年來,很多前蘇聯國家的經濟並沒有很大的起色,越來越多的前蘇聯加盟國的年輕人前往俄羅斯打工,包括一些歸國的俄羅斯族,使得俄羅斯人口下降趨勢大為減緩。加之生育補貼政策的出臺,如「母親基金」的設立,為生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孩的家庭,提供25萬盧布。預計2025年俄羅斯人口下降的趨勢會有所扭轉。

第四,男女比例失調,戰爭和生活習慣導致男性平均壽命低

性別比例失衡一直是俄羅斯歷史上一直面臨的人口問題,僅二戰期間,蘇聯就損失了2700萬青壯年,其中絕大多數為男性。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一度崩潰,作為家庭頂梁柱的男性大量失業,生活壓力陡增,生活水平下降。同時,俄羅斯男性嗜煙酗酒較為普遍,加之內外戰爭傷亡(兩次車臣戰爭,高加索及中東衝突),導致了男性平均壽命低於女性,進一步加劇性別比失衡。

俄羅斯女性

據統計,這些年俄羅斯男女比例基本維持在46:53左右,也就是說,每100個人中,女性要比男性多出7個人左右。據說我國的男女人口比例為54:46左右,差不多比例正好相反,由於俄羅斯人口基數少,我國男性多出來的數量大概在俄羅斯多出來的女性數量的10倍以上。

第五、 中亞人口流入俄羅斯,俄羅斯人口流入歐美

這一條和第三、第四條有所交叉。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口減少較多的原因有少數民族歸國,戰爭影響及生活水平下降。在進入21世紀後,俄羅斯經濟情況好轉,而其他前蘇聯國家進步不大,反倒吸引了很多這些國家的勞動力回流大俄羅斯。於此同時俄羅斯的年輕人和高學歷者卻在持續流出。

每年大約有4000名研究人員和大學生離開俄羅斯,他們一般先到德國深造,之後前往美國讀取博士學位。另外,由於男女比例失衡,俄羅斯涉外婚姻也較為普遍,不少俄羅斯女性嫁給德國、美國、中國等國男性,之後移民國外。

俄羅斯前間諜查安娜-普曼曾有一段涉外婚姻

外流人口主要由有錢人、技術人才、年輕女性和青年勞動力構成。有錢人帶走了財富,降低了國內的消費和經濟活力;科技人才帶走了技術,國內的科技創新能力難以發展;年輕一輩的流失帶走了生產力和生育率。可以說,每個外流人口都無聲地帶走了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前景和未來的活力及潛力。

相關焦點

  • 人口「峰值」提前?2050年,中國人口新時代到來?專家給出答案
    文:櫟祐眾所周知,人口規模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所以人口數量一直是世界各國高度重視的問題,人口過快增長曾是影響我國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見,我國人口可能已經進入負增長。北京大學教授蘇劍認為,事實上,人口負增長的趨勢已經早有「苗頭」。據分析,我國人口將在2030年進入「高峰」。針對這種情況,國家也及時調整了生育政策:放開二孩政策,鼓勵晚婚晚育,鼓勵夫妻生二胎。從去年的數據來看,效果似乎並不明顯。人口負增長的原因是什麼?
  • 性別比失衡適齡男性多,導致「婚姻擠壓「,解決之道還在於教育
    這個現象在地理上我們有兩點內容可講:一個是我國的人口性別比的問題,根據國家統計數據,我國2019年的人口性別比是100:105,也就是說每出生100個女孩,就同時出生108個男孩,而國際上正常的比例則是100:106,比較正常,但是我國地域不平衡,城鄉差距明顯,在2004年的時候人口性別比是100:121,雖然一直下降,但是累積下來的數字還是很龐大的,如果按照我國人口總數來定的話
  • 劉備傳位給諸葛亮,蜀漢也不會成功:人口僅有百萬,還是負增長
    有學者做出過估算:在公元221年,佔有中原人口稠密地區的曹魏,治下擁有人口約682萬,佔到了三國人口的60%;而擁有揚州、荊州、交州的孫吳,擁有人口約317萬,佔到當時總人口的28%;僅有益州一州之地的蜀漢,擁有人口132萬,只佔12%。
  • 繼日本、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後,韓國人口也負增長了
    韓國人口也開始負增長了!據韓聯社的報導,自2019年11月開始,韓國人口已連續七個月出現負增長——雖然下降數量並不大,韓國給出的數據是「人口減少1352人」,但卻擔心人口有繼續下滑的可能。由於老齡化提升,人口壽命的不斷上漲,韓國老年人是越來越多,新生兒卻是不斷縮減。表面上看,似乎總人口縮減量不大,但人口的年齡結構卻在發生快速改變——即兒童越來越少,勞動力和潛在勞動力下滑速度較大,老年人變得更多。韓國當局擔心如果此種情況持續下去,那將會影響到「未來韓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潛力」。
  • 友緣在線打出多套組合拳,直擊婚戀市場供需不均僵局
    從各地政府數據統計來看,均出現晚婚、晚育現象,且初婚年齡也在呈增長趨勢。就業及工作的競爭壓力、房租房價的持續看漲,都在剝奪著當代青年的輕鬆與快樂,雖然他們急切需要陪伴和關愛,但也難以用平常心態去面對婚戀,愛情普遍成為了單身群體渴望擁有的「奢侈品」。作為深刻洞悉單身青年交友難的友緣在線,以用戶利益為出發點,明確指出婚戀市場供需關係不平等是其關鍵難點,並從宏觀和個體角度做出了系統分析和解決方案。
  • 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人 性別比繼續降低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夏賓)中國大陸總人口在2019年突破了14億大關,且性別比繼續降低。資料圖:長沙街頭。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值得注意的是,全年出生人口的下降態勢得到緩解。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較2018年減少58萬人,而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較2017年則減少200萬人。
  • 中國31省份性別比:唯一女多男少地區竟然是它
    近日,《中國統計年鑑(2020)》調查了我國31個省份的性別比例,引發網友熱議,其中00後的性別比例失衡最為突出。《中國統計年鑑(2020)》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31個省區市中,20地省區市的性別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四川以96.7的性別比,位列全國性別比最低的地區,也是唯一一個女多男少的地區。從數據上看,2016年到2019年的四年統計數據顯示,四川有3年均出現性別比低於100,近年來女多男少的趨勢明顯。排名倒數第二的為重慶,性別比為100.2。
  • 自90年代蘇聯解體以來,為什麼俄羅斯人口長期處於負增長狀態?
    自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人長期處於負增長狀態,1992年至1997年期間,人口總數從1992年的1.48億下降到2017年的1.44億,這其中包括每年數十萬的外來移民,死亡人數共計超過出生人數約389萬。
  • 31省份性別比盤點:為啥四川是唯一女多男少的地區?原因扎心了
    31省份性別比盤點:為啥四川是唯一女多男少的地區?原因扎心了據《中國統計年鑑(2020)》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31個省區市性別比盤點顯示,20個地省區市的性別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我國的四川省是唯一一個女多男少的地區,統計表明四川以96.7的性別比,位列全國性別比最低的地區。
  • 中國31省份性別比:唯一女多男少地區在這
    近日,《中國統計年鑑(2020)》中對我國31省份性別比盤點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其中00後性別比失衡最突出。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0)》,2019年我國31個省區市中,20地省區市的性別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四川以96.7的性別比,位列全國性別比最低的地區,也是唯一一個女多男少的地區。
  • 四川「女多男少」,男女失衡嚴重
    導讀:我國各地的人口性別比如何?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0)》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性別比排名1-3位的地區分別為天津、廣東和上海,達到123.2、118.1和107.9。(註:女性=100)在抽樣調查中,天津男性與女性未婚人數的比例為2:1,也排名全國第一位。
  • 中國31省份男女比例排名出爐:四川「女多男少」00後男女失衡明顯
    四川「女多男少」,「00後」幾乎1名女孩對應1.2名男孩,男女失衡最明顯導讀:我國各地的人口性別比如何?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0)》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性別比排名1-3位的地區分別為天津、廣東和上海,達到123.2、118.1和107.9。
  • 兒童節前,普京在克裡姆林宮宴請俄羅斯大家庭,最多一家生12個娃
    對俄羅斯多個家庭的孩子來說,註定這個節日不同凡響。當地時間2019年5月30日,俄羅斯莫斯科,普京在克裡姆林宮宴請來自俄羅斯各地的大家庭,表彰這些家庭的父母,為改善俄羅斯的低生育率作出的貢獻。這些家庭一對夫妻,少則生七八個孩子,多則12個孩子。圖為一個家庭11個孩子。
  • 俄羅斯人口為什麼越來越少?
    自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人口增長率一直呈現停滯甚至負增長狀態。對於人口問題,俄羅斯官方也曾表示,按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等到100年之後,俄羅斯人將成為「少數民族」。而亞洲部分人口既少又增長乏力,尤其是在遠東地區人口流失嚴重,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地區大量土地無人居住,也導致全國人口數量低下。第二,俄羅斯人愛酗酒。
  • 俄羅斯允許14歲女人結婚,這個年齡的女人能做媳婦嗎?
    男女比例失調,出生率下降,人口低增長率,人口負增長現象等,迫切需要調整人口增長計劃。由於上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國內革命以及蘇聯解體,從而導致了俄羅斯付出了慘重的人口代價,僅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俄羅斯損失2000多萬人口。而且還是育齡人口,男性居多。
  • 俄羅斯遭遇人口「災難」,普京為了民眾生娃用心良苦
    人口結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如果人口失衡,那麼國家就會面臨很多方面的問題。目前,俄羅斯的人口結構就出現了一些問題,國家出臺政策鼓勵生育,但效果並不是很理想。俄羅斯人口一直都在減少11月16日,據環球網報導,俄羅斯人口委員會主席稱,在今年,俄羅斯的人口預計將會減少40萬,這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生育率低是人口減少的主要因素,所以俄羅斯總統普京去年的時候就大力推行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增長,但是這些措施似乎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俄羅斯還是面臨著人口負增長的境地。
  • 臺灣人口進入負增長,媒體感嘆「生不如死」
    8月18日,臺灣最新人口推估報告(2020—2070年)顯示,今年臺灣地區總人口將正式轉為負增長,比之前的推估提前了兩年,進入臺媒所說的「生不如死」時代。臺灣地區的人口形勢也說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島內經濟前景態度消極。
  • 全國省份性別比盤點,四川鰲頭!網友:文章沒看懂,牛評論出真相
    全國省份性別比盤點,四川鰲頭!網友:文章沒看懂,牛評論出真相最近一篇關於我國各地的人口性別比如何?引起網上眾多網友議論紛紛的,在全國人口性別比中唯有四川獨佔鰲頭,女多男少 !房產颯颯全靠她?2019年,31個省區市中,20地省區市的性別比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四川以96.7的性別比,位列全國性別比最低的地區,也是唯一一個女多男少的地區。從數據上看,2016年到2019年的四年統計數據顯示,四川有3年均出現性別比低於100,近年來女多男少的趨勢明顯。
  • 立足中國人口新國情 不負人口研究新使命
    本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十三五」以來,我國人口發展發生重大的歷史性轉向,人口國情也出現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特徵,突出表現在人口發展形勢呈現出數量、結構、質量、分布等多方面交織交錯的新格局。立足人口新國情,展現以人口研究推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新擔當,推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的人口理論體系的新成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