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中國動畫經典,老藝術家創作背後的故事,值得我們銘記

2020-12-06 泡麵菌

提到中國動畫,有一個製片廠是大多數國人忘不了的,那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作為上世紀60、70年代,全國最大的動畫攝製基地,這個電影廠攝製的美術動畫片貫穿了幾代人的童年記憶。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眾多動畫當中,由萬籟鳴、唐澄執導,嚴定憲設計的《大鬧天宮》,就是其中最為耀眼的動畫。

1961年《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成功的背後故事

被譽為"中國動畫電影之父"的萬籟鳴,與其三兄弟在1941年創作出第一部長篇動畫《鐵扇公主》,在60年代初再度創作了西遊題材的動畫,這才有了後面的《大鬧天宮》這一經典動畫。

1941年《鐵扇公主》

《大鬧天宮》在原著《西遊記》本身具備的魅力加持之下,孫悟空的形象性格塑造得非常生動,動畫表現上也大放異彩,再加上當時國內動畫人才充沛,製作陣容空前強大,光動畫需要的原畫就達到了數萬張,歷時兩年才繪製完成,投入的無論是時間還是人員都很大,《大鬧天宮》幾乎代表了中國動畫在當時的最高成就。在隨後幾十年時間裡囊括了國內外多個大獎,足以證明《大鬧天宮》的成功。

除了本身故事之外,自然少不了動畫製作人員的在細節上的打磨,曾經看過一篇採訪嚴定憲的文章,文章裡提到嚴定憲當時擔任首席動畫設計的回憶。

當初創作《大鬧天宮》時,他們為了解決動畫中雲的質感,一行人特意去了北京西山碧雲寺,在一尊觀音蓮花座下臨摹了立體的浮雕雲紋,這才有了動畫中不一樣的雲。他還向僧人詢問四大天王的出處,為代表"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設計了武器——寶劍、琵琶、傘和蛇。

單是動畫中孫悟空的形象就修改了很多遍,改到導演滿意為止,才有動畫中孫悟空這一經典形象。

嚴定憲

就是這股一心想把動畫做精、做好的工匠精神,才成就了這樣一部經典動畫,包括嚴定憲後續執導的《金猴降妖》、《哪吒鬧海》等動畫,都非常優秀。

1979年《哪吒鬧海》

動畫設計人員的工作

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動畫裡,這種對電影製作過程的細節把握要求很高,尤其是把真實的場景融入到動畫中,需要製作人員去當地考察並待上一段時間。嚴定憲與妻子林文肖有時因為攝製組安排的原因,需要分別去不同的地方考察,由錢家駿導演的《一幅僮錦》中的場景就是嚴定憲去廣西時採集的,何玉門導演的《渡口》場景,正是林文肖去東北時的搜集的素材。

錢家駿和戴鐵郎執導的《九色鹿》是由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改編,為了完成動畫形象設計,設計團隊花了兩個月時間由上海出發,沿著絲綢之路從東到西到了敦煌,對著豐富絢麗的壁畫,團隊人員臨摹了五大本速寫,5個主創人員在敦煌的千佛洞裡呆了整整23天,任務就是要完成九色鹿動畫片中所有背景場景的設計。

1981年 《九色鹿》

推動中國動畫發展的老藝術家們

正是這種對動畫攝製的嚴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才能製作出精品之作,在60年代左右的動畫繁榮時期,帶給中國的除了動畫作品以外,還有多種具有名族特色的動畫形式風格,如剪紙動畫、摺紙動畫以及水墨動畫,中國動畫當時的輝煌,離不開那一代動畫製作人員的努力。一部經典動畫的完成,少不了他們為之付出的心血,而這種成功在如今難以複製。

戴鐵郎

寫這篇文章除了是想介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動畫外,更多是想聊聊那個年代動畫製作背後的故事,很多人看過並且記得那些動畫,但為動畫付出心血而身居幕後的人,有多少人會記得?動畫作品是中國動畫裡程的體現,而這些動畫導演以及製作人員則是中國動畫發展歷史的開擴者和記錄者,一部作品的故事或者角色能讓人記住,不單單是作品本身出色,參與製作人員的貢獻同樣重要,就如同經典的86版《西遊記》裡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沒有熒幕後面的楊潔導演的付出,也就沒有那版經典的《西遊記》,理應被國人銘記。

相關焦點

  • 中國文聯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舉辦
    中國文聯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舉辦 高凱 攝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高凱)1月5日上午,第四屆中國文聯知名老藝術家藝術成就展在中國文藝家之家展覽館開幕。本次展覽以「崇德尚藝 潛心耕耘」為主題,共展出321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畫面、211件代表性實物以及4部專題宣傳片,從不同角度梳理回顧了田華、邵大箴、傅庚辰三位老藝術家在各自領域的藝術生涯及取得的傑出成就。田華是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文聯第十屆榮譽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顧問。
  • 傳承經典電影,講好中國故事,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影視城
    經典老電影所具有的特定的時代風貌和精神品質,承載著時代思想和情感使命。新出版的《中國經典老電影365:1949-1966》,運用當代最新數字傳播手段,手機掃碼即可免費觀看365部電影。本書可讓曾經的觀眾重溫經典,讓青少年了解歷史,講好中國故事,做好紅色傳承,是非常好的一個載體。
  • 傳承經典電影 講好中國故事 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影視城
    中國老電影在許許多多老影迷心中,是一個始終煥發著獨特光彩、馨香和魅力,且必然被銘記終生的不朽傳奇。新中國成立後的十七年裡,在那個文化娛樂形式比較匱乏的年代,電影,作為最大眾化的傳媒載體,更是幾乎被所有人矚目。
  • 中國動畫創作生產「兩創」啟示
    中國動畫創作生產的成功經驗證明,發掘民族文化精髓、彰顯中國氣派,能夠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更有美學衝擊力和文化震撼力的藝術樣式,為豐富世界動畫美學做出獨特貢獻近幾年,國產動畫佳作迭出。萃取傳統文化精髓打造動畫中國氣派中國動畫藝術家們塑造了一批光彩熠熠的經典動畫形象。孫悟空、哪吒、阿凡提、雪孩子、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經典形象,在世界動畫藝壇熠熠生輝,已經銘刻進幾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這些人物或來自文學名著,或提煉於民間故事、神話傳說,視覺造型則脫胎於傳統造型藝術。
  • 被忽略的老國產動畫,堪稱時代經典,8部值得一看的國產老動畫
    ,英國有黏土動畫,法國有針幕動畫,咱們中國有什麼?那就是水墨動畫。本片是中國水墨動畫片的絕唱!被公認為水墨動畫至今無人超越的典範。2006年法國昂西動畫節的一百部作品中,本片是唯一入圍的中國動畫,日本動畫界甚至稱之為「奇蹟」。
  • 特必Toon Boom Harmony 20 助力動畫藝術家大膽創作
    場景二:D』ART Shtajio 工作室創始人兼背景藝術家 Arthell Isom位於東京的日本動畫工作室D』ART Shtajio 的創始人 Arthell Isom 受「做你自己//真實表現」這句臺詞啟發,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人在鏡子裡尋找真正自我的場景。
  • 這些藝術家的「黑色」創作,您細品……
    一提到潮流藝術,大家總會先想到Kaws、村上隆等,而在社交圈也有這麼一些藝術家憑藉著黑色幽默風格的插畫作品,在世界各地收割了大批粉絲。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其中幾位佼佼者,看一看他們作品的背後充斥著哪些帶有諷刺意味的「黑色幽默」吧。
  • 又一老藝術家去世,是《小蝌蚪找媽媽》設計者,被譽為美術片大師
    因此,直到今天我們才知道老教師焦已經離開了人世。焦是一個帶著孩子般的興趣來到這個世界的人。1929年8月,焦出生於黑龍江省薊縣。由於對動畫的熱愛,焦從家鄉搬到了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焦在東北電影製片廠的時候,他的創作環境很艱苦,連一張畫畫的紙都沒有。1950年3月,為了改變落後的創作環境,焦一伙人來到上海,跟隨東方電影藝術製作集團來到上海電影製作集團。1957年4月1日,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成立,開啟了中國動畫的新時代。
  • 58年前,這部中國動畫驚豔世界,宮崎駿受其啟發,迪斯尼甘拜下風
    一群為動畫痴迷的藝術家,承包了幾代人的童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製片,也是中國歷史最老的動畫製片廠之一。匯集了中國動畫電影之父萬籟鳴、漫畫家特偉、美術家靳夕、兒童文學家金近,以及張光宇,張正宇、張仃等一大批藝術圈大名鼎鼎的人物。
  • 「經典永流傳」向長影老藝術家致敬!
    長春電影製片廠作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自建廠以來,湧現出了諸多優秀的老藝術家,他們或從事表演工作,或從事配音工作,或從事導演工作,或從事配樂工作……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留了不少經典作品,下面讓我們通過盤點,來認識這些老藝術家吧!
  • 《衝破天際》:勵志又溫情的背後,中國動畫精進的一次突破
    短片靈感來自現實,中國女太空人王亞平和劉洋,全世界的女性航天員只有56個人,她們是其中2人,她們在追夢路上全力以赴,最後實現夢想。出品方太崆動漫(武漢)有限公司(TAIKO STUDIOS)再加以創作,在勵志又溫情的背後,又隱喻了逐夢之路的中國式親子關係,引起觀眾的探討。
  •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老藝術家們的良苦用心
    主創人員便開始了對故事的二次創作,創造出以三個狐妖與蛋生為主線的故事。劇中袁公最後被捉走,讓人很想落淚,蛋生從此只能靠自己,導演說,這也寓示著「人類最後只能靠自己」。《黑貓警長》對中國動畫具有特別的意義。《黑貓警長》誕生之前,中國動畫多是長片或獨立短片,沒有系列動畫作品,《黑貓警長》做出了系列劇的嘗試,但也僅有五集。
  • 中國水墨動畫【簡史】
    前不久,曾參與過《小蝌蚪找媽媽》《牧笛》等水墨作品的動畫設計師矯野松便不幸逝世,令人唏噓。然而,水墨動畫,也曾是中國動畫電影史的一大招牌,是我們的驕傲。由「洗臉盆」引發的創作靈感,讓「水墨畫」動起來要聊水墨動畫,不得不提的就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後簡稱美影廠)。
  • 《哪吒》《姜子牙》刷屏背後,藏著中國動畫百年復興的動人故事
    1984年,宮崎駿來到嚮往的中國。作為如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動漫大師,當時深受中國動畫啟蒙。在他心中,那時的中國動畫走在世界前列,能到此拜訪榮幸之至。可當他滿懷憧憬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交流創作時,很多事情已發生變化。上美領導對創作並無多大興趣。
  • 銘記歷史!《破獄鬥爭》動畫電影紀錄片劇本創作研討活動隆重舉行!
    2020年11月27日下午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海峽兩岸電影交流工作委員會、福建省電影家協會、福建省電影動畫協會、廈門市思明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系列活動之《破獄鬥爭》動畫電影紀錄片劇本創作研討活動在廈門華僑大廈隆重舉行
  • 經典歌曲《光輝歲月》+《天堂裡沒有車來車往》創作背後的故事
    而這些故事,有的人把它寫成了書,流傳世人閱讀。有的人把它寫成了歌,千古絕唱。第一首歌曲:《光輝歲月》是中國香港搖滾樂隊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黃家駒作曲並為歌曲的粵語版填詞,1990年,該曲在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該曲是黃家駒為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創作的一首作品。讓我們來看看其中背後的故事!
  • 寓意鮮明的動畫影片背後是剪紙、木偶、水墨畫等中國特色傳統文化
    可也不乏其背後的文化色彩,同時它還是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中國木偶片。中國木偶動畫實屬不易,從最初造型機械的木偶慢慢成長為生動形象且個性鮮明的木偶,這其中有著中國藝術家的獨具匠心跟對藝術精益求精的態度。更厲害之處是在把握特有的動畫規律的基礎上,又成功展示出了中國民族風格和民族精神。
  • 經典長篇動畫《鐵扇公主》——老一輩藝術家的匠心與責任心
    題記:一部好的動畫,看開頭三分鐘,就能看出它裡面的工匠精神,看一分鐘就能看出它是否包含一份社會責任,80年前,老藝術家們的這部動畫《鐵扇公主》做到了。借題發揮,先說點題外話,這點題外話有趣、有料、也能引發思考。
  • 「中國藝術動畫經典中的絕唱」超詳細揭秘水墨動畫幕後製作
    而「水墨動畫」的話題似乎已經不合時宜,我們對於它的興趣點更多的在於,那是一種將藝術成功工業化的製片模式。 創作出水墨動畫的上海美影廠的製片模式,既不是以市場調研為指導的商業動畫集體生產模式,也不是像獨立動畫那樣以創作者為中心的作者動畫創作模式,而似乎是一種藝術家集體合作的創作模式。
  • 揭秘宮崎駿動畫創作的背後故事,原來是這三位老人撐起了動畫王國
    就是在這些如修行般的日常生活中,他閱讀這個世界並構想了一個又一個奇妙的動畫世界。製作動畫電影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堅持手繪動畫。宮崎駿的每一部電影都要畫數十萬張圖,每一個動作都要反覆琢磨。老爺子不寫劇本而是用分鏡繪本取而代之,在創作過程中沒人知道故事的走向和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