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成年人,我們都很清楚學習對我們的生活和未來有多大的幫助,特別是許多學習好的父母,更是為他們在童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而高興,但在今天的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而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愛卻在急劇下降。
儘管父母苦口婆心的勸說,但是孩子卻完全不吃這一套,對此很多父母,立馬就失去了耐心,有的對孩子的學習不再多問,有的甚至對孩子動手逼孩子學習,其實我們與其做這些無用功,不如試試李玫瑾教授的方法。
李玫瑾教授作為我過為數不多的育兒類網紅專家,她的育兒觀可以說是火遍全網,並受到了很多家長的推崇,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上談到孩子不愛學習、不想讀書的問題,並表示:現在很多孩子不想學習,主要是所處環境的問題,現在的孩子生活得過於安逸所以缺少了頑強拼搏的精神,對學習自然會失去欲望。
李玫瑾教授還表示,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而讀書,但並不單純地對孩子說讀書很重要,而是要通過言語向孩子表達清楚,告訴孩子:你的未來並不取決於你現在生活的好壞,沒有人會為你編排命運,你的命運要有自己書寫,你的未來應由你自己掌控!
通過這樣一番話告訴孩子,讀書是為自己而讀,就算父母現在能夠養你,照顧你,但是將來都需要你自己前行,你的人生若不向命運掌控,那就要拼命學習,將人生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正如龍應臺所寫給兒子的一句話所說:孩子,我要求你努力學習,不是要你拿成績比別人,而是希望你在未來面對人生難題時有更多的選擇的權利,而是被迫謀生以求生存!
告訴孩子讀書的重要性
讀書給孩子帶來的好處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不過家長們想靠孩子讀書,將來發大財的想法就可以省一省了,讀書雖然不一定能夠讓孩子變得多有錢,但是對孩子眼界、格局的提升絕對有很大的幫助;讀書雖然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容貌,但是卻能夠提高孩子的氣質,就像蘇軾所說的那樣「腹有詩書氣自華」。
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古今中外的名人,各大集團的總裁,哪一個不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哪一個不是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的馬雲,中國人民大學的劉強東,深圳大學的馬化騰,除了他們,還有很多有氣質的明星,在拍戲休息的時候,都會拿起書本看。
比如胡歌,徐靜蕾,劉亦菲,佟大為,陳柏霖等人,都喜歡從書本上獲得知識。儘管讀書對於現在享受安逸的孩子來說是比較痛苦的,但對孩子將來的影響卻是絕對非常重要的,所以即使再苦再累,父母也要逼孩子一把,正如《家有兒女》中的劉星所說,要從小培養孩子,從小教育孩子,從小強迫孩子學習。
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呢?對年幼的兒童而言,我們不應上來就讓他們閱讀經典名著,這些難度偏大、內容過深的書籍,由於兒童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理解書中的內容,所以這類書往往使兒童感到閱讀過於枯燥,從而產生厭煩心理。
對兒童來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兒童相應的年齡為其選擇適當的書籍,要知道適合的書遠比用得起重要,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興趣,對於兒童來說,建議父母給兒童選擇國際上公認的最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繪本,以幫助兒童培養閱讀興趣。
通過對繪本的學習,孩子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擔心、羨慕、生氣、沮喪、無助等負性情緒。也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伊伊小時候看了很多繪本,這套《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就很不錯,一套共有8冊。家長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養成好習慣》、《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並且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新婚三到六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不注意引導,很容易養成壞習慣,一旦壞習慣形成了,就很難改變。因此,如果孩子有了這些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不懈」地改正!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