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今年的宣發節奏,可真是叫玩家們捉摸不透。要按往常來說,這會兒像樣的直面會都應該有至少兩場了;但今年的老任卻反其道而行之,搞起了各種沒有任何預告的突然襲擊。
9 月 4 日晚 9 點,任天堂又冷不丁地上傳了紀念《超級馬力歐》系列 35 周年的專場直面會。這場突如其來的直面會,其驚喜程度可絲毫沒有讓粉絲們失望;除了呼聲極高的經典作品確認登陸 Switch 平臺,老任也小秀了一下他們令人意想不到的最新創意。
3D 化的馬力歐們,在 Switch 上再度集結
在國內,最具影響力的馬力歐形象,或許還是那個 13×16 像素大小,長得方方正正的樣子。
於 1985 年登陸「紅白機」的《超級馬力歐兄弟》,可以說是一舉奠定了這個系列的經典地位,也成為了許多國人共同的年少回憶。以至於在 Switch 流行起來之後,許多不太玩遊戲的人一看到《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都會驚訝於馬力歐在 3D 世界中的一舉一動。
從幾個像素點飛躍到數以萬計的多邊形,馬力歐的 3D 化之路,得追溯到 90 年代中期。隨著 3D 圖形技術的飛躍發展,《超級馬力歐》也和當年的眾多經典作品一樣,面臨著一場徹底的變革。
而任天堂交出的答卷,便是在遊戲史中具有突破性意義的作品 —— 《超級馬力歐 64》:
從 2D 到 3D,表面上只是多出了一個維度,但其背後卻意味著整個設計思路的推翻重建;無論是角色的移動,還是世界的構造,都需要以新的視角去重新思考。
藉助 Nintendo 64 手柄上的搖杆,《超級馬力歐 64》得以為馬力歐打造出一套靈活的操作體系:從基本的跑、跳、蹲,到後空翻、出拳、遊泳,遊戲中甚至還設計了能讓馬力歐在空中自由飛翔的道具。
於此同時,《超級馬力歐 64》又採用了高自由度的箱庭式關卡,讓玩家們能夠在 3D 世界中盡情冒險;在當時,這稱得上是絕無僅有的體驗。它的成功啟發了一票後來的 3D 冒險遊戲,也讓馬力歐成功地邁入了新時代的大門。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曾於 2003 年隨神遊機正式發售過國行版,改名為《神遊馬力歐》;這也是第一款官方中文化的《超級馬力歐》系列作品。
第二款 3D 正統馬力歐作品,則是登陸新一代主機 GameCube 的《超級馬力歐 陽光》。藉助更強的機能,模型的精細度與畫面的渲染解析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時關卡也引入了類任務機制。
本作在玩法上的最大亮點,源自馬力歐背上的新裝備:「噴水背包」F.L.U.D.D。不僅提供了更豐富的攻擊方式,具有類似助推器作用的它,也大幅增強了馬力歐的機動性。
有趣的是,本作還是第一款 —— 也是目前唯一一款 —— 為劇情過場動畫進行了全程配音的《超級馬力歐》正統作品。
由於關卡與任務設計上的一些瑕疵,以及令人頗有微詞的鏡頭控制,《陽光》在玩家中的口碑不及前作;但獨特的水泵系統以及延續前作的開放式地圖設計,讓它依舊籠絡了一大票粉絲。
吸取了從《陽光》身上所獲得的教訓,為 Wii 打造的《超級馬力歐 銀河》轉而採用了另一種設計思路;隨之而來的,是來自玩家和媒體們的如潮讚譽。有許多玩家甚至表示,這是他們心目中最好的馬力歐遊戲。
《銀河》大膽地利用重力作為創意的主軸,馬力歐不再是永遠腳尖朝地,絕大部分的遊戲內容,也都是在渾圓狀的星球上展開。雖然關卡流程變得更為線性,但這也讓開發團隊有機會引入更多新點子,讓每個星球都宛如主題遊樂園一般充滿樂趣。
在 Metacritic 上,《銀河》是有史以來評分排名第六高的遊戲作品,73 家媒體的均分達到了 97;用戶評分也高達 9.0,足以見其在玩家們心中的地位。
對於老玩家而言,這三款 3D 馬力歐作品,都是屬於各自平臺上的佳作;自從 Switch 面世以來,將它們高清增強化的呼聲便絡繹不絕。而今,藉助《超級馬力歐》35 周年的東風,任天堂順勢推出了紀念意義極強的《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
這部於 Switch 平臺發售的合集,收錄了上文中提到的《超級馬力歐 64》、《超級馬力歐 陽光》、《超級馬力歐 銀河》三部作品;畫面的解析度也相應地有所提高,其中《馬 64》的解析度為 960×720,而後兩者均可達到 1080p。
除此之外,為了更好的適配 Switch,《3D 收藏輯》中收錄的作品也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整;例如《陽光》的畫面比例由原先的 4:3 調整為現代的 16:9,而《銀河》則是支持雙手握持 Joy-Con 進行遊玩。
其實《3D 收藏輯》的命名本身也頗有淵源。在「超任」SFC/SNES 發售之後,任天堂就曾推出過一款名為《超級馬力歐收藏輯》的合集作品;它收錄了 4 款紅白機上的《超級馬力歐》遊戲,分別是初代、二代(日版)、二代(美版)以及三代。
收錄的作品雖然在內容上沒有變動,但畫面均針對超任平臺進行了重製,音樂效果也有所提升。
順帶一提,《超級馬力歐收藏輯》已經加入了 Switch Online 的會免遊戲陣容當中;如果你辦理了會員,只需更新 SFC/SNES 遊戲庫即可遊玩。
《3D 收藏輯》也並不是 3D 馬力歐作品第一次推出復刻版;《馬 64》就曾經被移植到 NDS 平臺,作為首發遊戲《超級馬力歐 64 DS》發售。NDS 版本添加了耀西、路易吉與瓦力歐三位新可控角色,並在原作的基礎上添加了更多內容,例如多人模式以及其他小遊戲等。
然而這次收錄在《3D 收藏輯》中的《馬 64》,並非基於 NDS 版,而是更為「經典」的 N64 原版;而且《陽光》與《銀河》似乎也並沒有遊戲內容上的增強,僅僅只是單純的高清移植,相較之下有些令人遺憾。
不過,在遊戲本體之外,《3D 收藏輯》提供了三款作品的原聲帶作為額外內容,同時支持類似《大亂鬥特別版》的「關閉畫面播放」模式,可以選擇將 Switch 的屏幕關閉,當作音樂播放器聽歌。其中《陽光》的原聲帶更是首度正式推出。
對於中文區的玩家,這次的《3D 收藏輯》還有另一重遺憾:收錄的遊戲均不支持中文,僅有菜單支持中文。
要知道《馬 64》和其 DS 版本都曾推出過官方中文版,《銀河》的中文版也登陸了國行 Nvidia Shield;而《陽光》的商標曾與《銀河》等登陸 Nvidia Shield 的經典作品一道,出現在國內的申請名單中。
有著現成的中文文本,卻不內置在這個合集當中,說實話,這樣的決定有些令人摸不著頭腦。
《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將於 2020 年 9 月 18 日正式發售,參考售價為 429 港幣。要注意的是,本作的實體卡帶版為限量發售,將於 2021 年 3 月底停產;下載版也將於同年 3 月 31 日後下架。
除了玩《超馬》,這款掌機還能......看時間?
熟悉任天堂歷史的讀者,對 Game & Watch 這個產品系列肯定不陌生。它由後來打造出紅白機和 Game Boy 的鬼才橫井軍平設計,利用類似於計算器、電子表的液晶顯示原理,打造出了一系列低成本又好玩的掌上遊戲機。
要論資排輩,1980 年起發售的 Game & Watch 不僅是 Game Boy 的爺爺,也要大過紅白機一頭;它是任天堂在電子遊戲界第一款取得現象級成功的產品,所有版本在全球狂銷了近千萬臺,間接帶動了這種簡易液晶掌機的熱潮。
任天堂為《超級馬力歐》35 周年端出的另一款懷舊商品,正是一臺復刻版的 Game & Watch 遊戲機。不過這臺遊戲機搭載的主打遊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原版《超級馬力歐兄弟》,以及日版《超級馬力歐兄弟 2》。
許多原版 Game & Watch 掌機上都有著「GAME A」和「GAME B」兩個按鈕,但「GAME B」在大多數時候都不是另一款遊戲,而是本體遊戲的難度加強版。
有趣的是,日版的《超級馬力歐兄弟 2》,雖然玩法和初代相比沒有什麼變化,但難度卻得到了大幅提升;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臺復刻掌機選擇收錄日版的 2 代,可能也是一種致敬吧。
當然,這兩款收錄的馬力歐遊戲,都是正經的紅白機版,而不是 Game & Watch 版;這臺掌機額外收錄了一款真正的 Game & Watch 遊戲,它的畫面長這個樣子:
史上第一款 Game & Watch 遊戲《接球》,但頭換成了馬力歐的形狀
除了玩遊戲,Game & Watch 還有一大賣點,那就是 —— 看時間。機如其名,當年推出的 Game & Watch 都內置了手錶和鬧鐘功能;而這臺復刻版的掌機同樣沒有落下。機器中不僅內建了時鐘,時鐘界面還有著 35 個等待發掘的小秘密。
能把看時間這件事也做得如此充滿樂趣,真不愧是任天堂。
這臺復刻版的 Game & Watch 將於 11 月 13 日發售,同樣也是限定款商品,明年 3 月底就會停產。
Wii U 上的《馬三世》,即將加料登陸 Switch
Wii U 又少了一個存在的理由。
與《銀河》、《奧德賽》之流相比,13 年發售的《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缺乏令人一看就拍案稱奇的獨門創意,玩起來似乎也更貼近於 2D 橫版馬力歐作品;但這並不代表它不夠出色。
要知道,這可是一款正統的馬力歐作品。它依舊有著能讓你無法自拔的關卡設計,以及完整且紮實的製作水準;而在嚴格把控的流程中穿插著的各種巧思,也足以讓你在玩的時候眼前一亮。
而且這款作品真正的精髓,在於多人合作遊戲。這次移植到 Switch 上,它又追加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 —— 網絡聯機;哪怕朋友不在身邊,也可以一起遊玩。
Switch 版還將提供新的遊戲內容,其名為「狂怒世界」,看上去是一個嶄新的關卡;而且畫面中呈現的氣氛,與本篇遊戲有著相當大的區別。不過除了預告片裡的這段畫面,老任並沒有透露更多信息,只是故作神秘地表示敬請期待。
加量移植的《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 + 狂怒世界》將於 2021 年 2 月 12 日登陸 Switch,定價 429 港幣,將追加原版沒有的簡體和繁體中文。
馬力歐 +「吃雞」=?
憑藉詭異的「俄羅斯方塊」+「吃雞」的組合,去年的《俄羅斯方塊 99》意外收穫了不少人氣;這次任天堂故技重施,將公式換成了「超級馬力歐」+「吃雞」,端出了這款令人意想不到的《超級馬力歐 35》。
如果你玩過《俄羅斯方塊 99》,那麼你多半也能猜到這款作品的玩法了。沒錯,這是一款 35 人「大逃殺」版的《超級馬力歐兄弟》;你要和其他 34 個人共同挑戰初代《超馬》中的關卡,而你所打敗的敵人,會直接傳送到另一個玩家的世界當中。
總之,如果玩家不小心掛掉或者花光倒計時,那就會被判定為淘汰;35 個人中,只有最後留下來的那一個,才能順利吃到雞。
除了玩法本身不同,遊戲的系統和《俄羅斯方塊 99》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同樣可以選擇攻擊的戰術風格,屏幕下方還會提示你即將出現的怪物種類。另外,打敗敵人獲得的金幣可以用來換取道具,而打敗敵人本身也會為你延長倒計時,為最終的勝利爭取更多空間。
這款遊戲為 Switch Online 會員免費遊玩,將在 10 月 1 日上架 eShop,需要辦理會員才能下載(畢竟也得聯機);不過遊玩時間只到明年的 3 月 31 日,喜歡的話就抓緊時間多玩玩吧。
當《馬車》闖入現實......
Switch 上的《馬力歐卡丁車 8 豪華版》,可謂是老少鹹宜的「友盡」佳作;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馬車》的賽道發生在現實世界中,那會是什麼樣的?......
利用 AR 技術,任天堂想讓馬力歐開著卡丁車,在你家的地板上奔馳。在這款新作《馬力歐卡丁車實況:家庭賽車場》當中,你可以用 Switch 遙控一臺自帶攝像頭的玩具車,讓家中的景物搖身一變,成為遊戲場景。
你不僅能用手柄操作這輛玩具車,它的規則也和原版的《馬車》一模一樣;當你吃到蘑菇時,卡丁車就會加速;而如果被吞食花咬到,或者被其他玩家的龜殼砸到,車輛也會自動停下來。
藉助玩具車套裝中包含的其他附件,你可以直接通過駕駛的方式,在家中的地板上畫出賽道。根據官方提供的信息,最多 4 輛車可以共同競速。
遊戲本身提供免費下載,但是必須要購買配套的玩具車才能遊玩 —— 想想也是,不然怎麼實現 AR 呢。目前發售的玩具車則有馬力歐與路易吉兩種可選,每套各 9980 日元。
對我來說,這是整場直面會中最令我心動的新作了;能讓房間搖身一變成為《馬車》的賽道,簡直要多酷有多酷。但是仔細一想,這東西要玩得爽,對房間面積的要求好像並不小......不知道各位讀者能安排上多長的賽道呢?
最棒的馬力歐作品,在 Switch 上集結
這次直面會上公布的 35 周年相關消息,可還不止這麼幾個。除了一堆周邊商品即將發售之外,有數款遊戲也將推出相應的聯動項目;其中包括《馬力歐卡丁車 TOUR》的限時活動、《超級馬力歐創作家 2》的特別關卡等。
此外,《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將於明年 3 月加入馬力歐主題的家具,《Splatoon 2》也將於明年 1 月舉行「蘑菇 vs 無敵星」的祭典活動。
直面會的最後,任天堂放出了這樣的一張圖片;待《超級馬力歐 3D 收藏輯》和《3D 世界 + 狂怒世界》發售後,你可以在 Switch 這一臺主機上玩到相當大部分的《超級馬力歐》正統作品,以及更多有趣的馬力歐遊戲。
對於一個遊戲系列而言,35 年絕對算得上是長壽了;而馬力歐這個遊戲世界中的大明星,也在無時無刻地向世界各地的玩家們傳遞著歡樂。在我看來,它的每一部新作,都能在通過各種創意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保留著那份獨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馬力歐總是能滿足玩家們最基本的渴望:
帶來一款好玩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