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陪伴過無數人童年的馬力歐大叔,今年迎來了自己的第 35 個生日。
在昨天的馬力歐 35 周年發布會上,任天堂給了系列粉絲一份豪華大禮:經典合集、創新遊戲、有趣硬體,每一樣都是重磅炸彈,一口氣滿足全世界的馬力歐愛好者,給予跨越年齡的驚喜。
那麼,這次馬力歐發布會有什麼大作?橫跨 35 年的馬力歐對於遊戲業界有著怎樣的影響?A 君帶你一探其中的奧秘!
新品一覽:
在本次馬力歐 35 周年發布會上,《超級馬力歐 3D 全明星》的發布顯得格外耀眼。雖然經過上半年的經銷商洩露,當《超級馬力歐 64》中經典的馬力歐大臉被揉捏在發布會上時,還是帶給了玩家不亞於當年的興奮與感動。
《超級馬力歐 3D 全明星》收錄了自馬力歐 3D 化之後三款跨時代的作品,分別代表了任天堂對 3D 的探索、成熟到巔峰:《超級馬力歐 64》奠定了未來 3D 遊戲的操作邏輯與鏡頭視角,《陽光馬力歐》創造性的擴展了箱庭遊戲的縱深與設計,探索跳躍遊戲雙搖杆的可行性,而《超級馬力歐:銀河》則告訴全世界,遊戲還可以這樣玩。
作為一款 1985 年誕生的平臺跳躍類遊戲,馬力歐 3D 化之路並非偶然,在朝氣蓬勃的上世紀 90 年代,電子遊戲也隨著技術進步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3D 畫面表現刺激了無數年輕人,科技的發展讓他們對未來富有激情,全世界玩家與現在的我們一樣期待著一次真正的「次時代」變革:新世紀的遊戲一定是全然不同的體驗。
在新事物保持節奏的衝擊下,人們「喜新厭舊」是必然的結果,當時代的浪潮已勢不可擋,堅持經典與跟隨潮流又一次成為兩難選擇,設計精良、畫面精美的 2D 遊戲似乎大勢已去,宮本茂心中卻早就計劃著一個大計劃:做一款 3D 化的馬力歐遊戲。
當馬力歐世界如同立體書一般展開的瞬間,《超級馬力歐 64》就足以留名歷史。這款宮本茂構思於 1992 年的遊戲,經過長達 4 年的設計與改進,奠定了之後幾乎所有 3D 馬力歐的動作模組與設計思路,具象化之後的馬力歐世界擺脫了平面的限制,如同步入了全新的遊戲次元,馬力歐與它所在的世界一起在玩家心中活了過來。
可以說,如果沒有《超級馬力歐 64》對於 3D 遊戲表現的執著,全世界遊戲的發展都會放緩腳步。憑藉任天堂對 N64 搖杆與按鍵的充分利用與研究,《超級馬力歐 64》讓玩家可以全方位觀察關卡,從原本的固定攝影機視角中解放出來,使得遊戲的自由度進一步解放,星星的設定讓遊戲擺脫了時間與終點的限制,立體世界提供了多樣化的通關手段,對於空間距離的把握豐富了遊戲的動作表現,這一切讓 「探索」變成了一種遊戲玩法,更是最大的樂趣。
如果你還記得《超級馬力歐:奧德賽》裡面那個有趣可愛的帽子,《陽光馬力歐》中的水泵可以算是它的前輩。這個同樣會說話的小夥伴,讓馬力歐飛天遁地,長時間的滯空如同翼龍第一次翱翔於天空般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冒險不再是按部就班,飛躍於屋頂,穿梭於島嶼,關卡的縱深被無限增加,以前無法到達的位置成為玩家前赴後繼的探索地點。
在《陽光馬力歐》裡,雙搖杆的加入也再次驗證 2D 設計思路不能套用於 3D 之中,過分的自由視角反而降低了玩家的遊戲體驗。馬力歐作為跳躍類遊戲,對於距離的判斷是玩法核心,恰恰《陽光馬力歐》的雙搖杆視角使得玩家難以把握距離,積木關卡成為一票玩家揮之不去的噩夢。
雖然不夠完美,但海豚島的關卡設計仍舊精妙無比,探索遇到的 Boss 與劇情使得玩家沉迷,作為承上啟下之作,《陽光馬力歐》完成了任天堂對箱庭遊戲系統的拼圖,進而更注重遊戲玩法的設計,促進了《超級馬力歐:銀河》的誕生。
在完成《超級馬力歐 64》之後,續作《超級馬力歐 128》被提上日程,這一款發生在球狀平臺的馬力歐遊戲由於技術原因最終沒有發售,卻成為了《超級馬力歐:銀河》創意的源泉。什麼東西最能體現球形的魅力?當我們仰望天空,那一顆顆閃耀的明星總會心聲嚮往,如果馬力歐的冒險來到宇宙繁星之中,銀河的故事會不會更讓玩家動容?
為了模擬太空,《超級馬力歐:銀河》設計了獨有的星球重力和球狀平臺,在巖田聰社長的大力支持下,京都與東京工作室齊力合作,從城堡大陸,到熱帶海島,馬力歐這一次跳出了星球,進入無垠的宇宙之中,憑藉驚人的想像力與遊戲設計,讓《超級馬力歐:銀河》成為遊戲史上那顆耀眼的明星。
《超級馬力歐:銀河》完成了兩個進步,第一是巖田聰社長貫徹的遊戲理念:「讓 5 到 95 歲的玩家都可以享受遊戲」,《超級馬力歐:銀河》的難度不再跟以往的遊戲一樣硬核,一周目的快樂體驗,隱藏關卡的高難挑戰,探索世界的深處秘密,這一改變使得每位玩家都可以盡情享受《超級馬力歐:銀河》的樂趣;第二是雙截棍體感的加入,給馬力歐增加了旋轉這一全新的動作,作為簡化跳躍難度的存在,體感玩法反而跟讓玩家沉迷,在《超級馬力歐:奧德賽》裡我們還能見到旋轉帽子的操作。
《超級馬力歐 3D 全明星》作為 35 周年馬力歐遊戲合集,不僅僅是作為遊戲周年紀念而存在,無論《超級馬力歐 64》,《陽光馬力歐》還是 《超級馬力歐:銀河》,它們的可玩性已經超越了時間與年齡的範疇,當 80 年代的玩家跟 10 年代的玩家同坐在客廳,享受著同樣歡樂,這便是馬力歐 35 年來不變的傳承。《超級馬力歐 3D 全明星》售價 59.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410 元)。
在一波又一波的移植中,Wii U 的遺產已然快被 Switch 全盤繼承,而這次馬力歐 35 周年發布會上,《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庫巴之怒》的公布不得不讓上一代主機喊出經典的臺詞:「 這是我最後的波紋了,Switch !」
《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源於 3DS 上《超級馬力歐 3D 大陸》,在經歷箱庭設計之後,《超級馬力歐 3D 大陸》回歸了傳統超級瑪麗的公式:線性遊戲,明顯的提示、限制時間與旗杆終點設定,整體更適於掌機遊玩的設計。
在《超級馬力歐 3D 大陸》的基礎上,《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進一步擴展了遊戲玩法,在原有公式上增加了全新的內容。相較於《超級馬力歐 3D 全明星》裡面的 3D 馬力歐,《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反而更適於多人遊戲,其中的 4 人模式極為歡樂,豐富的道具、多樣化的關卡,碧琪公主的加入和全新腦洞大開的設計,回歸平行視角也易於多人遊戲。
《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最大的亮點在於其新加入的全新能力,四肢爬行的貓貓模式又一次給馬力歐帶來了不同尋常的玩法。在遊戲中,爬牆、抓撓、跳躍都如同貓一般可愛,蠢萌的動作和遊戲體驗讓玩家捧腹不禁,分身的加入宛如讓馬力歐穿越到火影忍者的世界,各色能力使得遊戲冒險的過程不再單調。
與《超級馬力歐 3D 全明星》裡經典的三款遊戲不同,《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代表著 3D 馬力歐的復古回歸,在原有的線性設計與遊戲體驗上大幅增加全新的內容,走出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 3D 馬力歐之路。除此之外,遊戲本次增添了全新的內容,「貓咪馬力歐」和「貓咪桃花公主」amiibo 也會上市。《超級馬力歐 3D 世界+庫巴之怒》售價 59.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410 元)。
《超級馬力歐 3D 全明星》負責致敬經典,那麼《超級馬力歐 35》和《馬力歐賽車 Live Home Circuit》的公布則讓人會心一笑的說到:「真有你的,馬力歐。」
馬力歐碰撞「吃雞」,究竟能產生怎樣的火花?《超級馬力歐 35》告訴你,馬力歐 IP 衍生就是這樣無所不能。其實早在遊戲發布之前,民間就有主打「吃雞」的百人馬力歐競技小遊戲。這次《超級馬力歐 35》的玩法更像是馬力歐版的《俄羅斯方塊 99》,在原本的遊戲基礎上增加了道具互動,相互幹擾中決出最後的勝負。
同屏 35 人一起共同闖關,熟悉的關卡遇到網友的搗亂,無論是天空中掉落的小怪,還是隨機通關縮短時間的刺激,《超級馬力歐 35》在娛樂性上花樣百出,而臨危不懼的玩家更是真正的王者。這樣一款兼具歡樂、技術與會員免費的遊戲,《超級馬力歐 35》豈有不火之理?
《馬力歐賽車 Live Home Circuit》則將 AR 遊戲與馬力歐賽車結合,通過 Switch 控制真實賽車,通過上面的攝像頭時刻反饋現場畫面,配合 AR 道具玩法,在現實中來一局真正的馬力歐賽車,遊戲實體提供了四個大門、兩個箭型標誌板,以及馬力歐或者路易基兩種不同的賽車,賽道隨心布置,多人更可以拼接出自己想像中的賽道,實體售價 99 美元。
微軟公布了新一代 XBOX,索尼公布了 PS5,英偉達公布了全系的 RTX 30 系顯卡,而任天堂則公布了 Game & Watch 復古遊戲機! Game & Watch 遊戲機自帶 《超級馬力歐兄弟》、《超級馬力歐兄弟 2》和《Ball》遊戲,復古的造型、經典的遊戲、49.99 美元(約合人民幣 341 元)的售價,甚至還可以真的當做手錶使用,作為任天堂愛好者, Game & Watch 值得玩家收藏,且任天堂透露將有 35 個秘密供玩家去發現。
除此之外,馬力歐 35 周年還公布了跟其他遊戲合作的計劃:
有驚喜,有感動,有致敬,有腦洞,馬力歐大叔的 35 歲生日,你是否滿意?